秀才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规章制度 >

2022年度企业执行力规章制度

时间:2022-06-13 19:18: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企业执行力规章制度,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企业执行力规章制度

企业执行力规章制度5篇

第1篇: 企业执行力规章制度

如何加强企业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摘要:做任何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运作的行动纲领,是企业存续、发展的保障,许多企业有制度,但执行力不够,怎样才能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呢?

关键词:规章制度;
重要作用;
增强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1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些通俗的谚语告诉我们一个简单不过的道理——做事、做人、办企业都要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联系到我们的企业管理,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我们每个员工必须遵守的规则。也可以说合法的规章制度就是企业的法律,法律高于一切,那么制度在企业应高于一切。话虽这么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多少企业真正把制度当一回事:一种是大企业有较完备的企业规章制度,但很多时候是停留在纸上,做的好看却不中用;
一种是中小企业,有些制度,但很不系统,不规范,也不全面;
还有一种是干脆没有制度,仅仅依赖经营者的个人判断与说辞;
还有的制度朝令夕改,出尔反尔。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规章制度?如何保障我们的制度科学、合法、有执行力呢?下面就结合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谈一些自己的拙见。

一、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要增强我们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首先就得了解企业规章制度的作用及重要性。企业管理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规范。是企业根据法律规定和企业决策者的决定,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组织及其成员须共同遵守,具有约束力、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或行动准则。就其本质而言,企业管理制度实际上是管理者管理思想与理念、管理方法与技巧的具体表现方式之一。反映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相引导、规范、调整,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得到规范,使其与既定的目标不偏离,并细化在具体工作中则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如预算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等等,而这些规范是企业得以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为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得以贯彻执行提供保证,为进一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基本保障。

第2篇: 企业执行力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执行力不够

【篇一:制度执行——企业制度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重庆市涪陵区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同样,企业之事,不难于立制,而难于制之必行。“行”就是执行。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健康、和谐发展。企业管理其实就是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的过程,制度的建立、修订、完善是阶段性工作,也是和时俱进的,是企业管理的重点,而制度的贯彻、执行、落实是长期的,艰巨的,是企业管理的难点。下面就监理公司制度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粗浅的剖析。

一、操作性不强,难执行

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公司制度在操作性上通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体系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习惯于开“应急药方。一些制度之间缺乏相互照应、相互配套,有些制度之间存在着相互不衔接的问题;
二是重点不突出。有的把制度建设的重点放在日常管理上,削弱了重点制度,如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岗位、关键工作方面的制度反而成为空白;
三是有些制度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有些滞后,有些制度本身条款模糊,不够严密。如长期不作修改、梳理和完善,制度成为一种摆设,将束缚企业的发展;
四是有的制度颁发过于原则,没有制定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有的光有规范性制度,缺乏程序性制度支撑;
五是一些制度草率地建和废,也导致人们对制度的不尊不畏。

解决办法及措施:制定制度要系统配套,言简意赅,具体明确,合理管用,能够行得通、做得到、管得住、用得好。因此,要从以下三“点”入手加强制度建设的力度,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使所建制度切实可行。第一、制度建设的着眼点要立足于在出台有关制度时,广泛开展民意调查,征求职工意见,科学制定制度,使制度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适用性和针对性。诸如在哪些方面需要建立什么制度,要用制度约束、规范什么行为,某项制度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怎样等问题,都要深入调查分析,充分征求职工意见,负责制度建设的领导同志既要善于把职工中好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到制度中来。使制度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系统、具体明确。第二、制度建设创新的立足点要和时俱进。要树立制度的改革精神,丰富、完善和发展制度,实现制度和时俱进。要用制度规范权力运作,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要在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上创新,在适应新形势上进行制度创新。第三、制度建设的操作点要把握在制度的执行上。制度不是时尚,是规范、约束干部职工行为的一种刚性手段,制度一旦建立,就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失去制度的严肃性,势必影响制度的执行力。要关注制度的实施情况,执行不了或难以执行的要找出原因,从根本上着力解决问题。

二、监督力不够,软执行

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企业往往是制度定了,上了墙、发了文,成了册就大功告成。对制度出台后如何执行,不执行怎么办,措施、惩戒、督察等都跟不上;
制度落实督查往往分工不明,职责不清,部门和部门之间好象都管、又好象都不管。有时制度有明确要求,但操作起来有脱节或不严肃的现象,就是不按规定做也无大碍,对不执行或不正确执行缺少督查和惩戒办法。

企业中职能部门对制度执行监督不到位,主要有职责不明确、责任不明确和领导不支持监督的客观因素;
也有职能部门本身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领导都不说我说了也没用,批评人总归要得罪人,还不如多种花少栽刺”等思想上种种影响监督作用发挥的主观因素,造成了责任性不强,监督不积极主动,对本应负的监督之责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态。监督的形式单一,办法较少,监督缺乏力度,往往是事后监督,被动监督。由于监督体制的不完善,有的监督仅停留在理论上,实践中收效甚微,如对一把手的监督,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也较少,掌握情况也不甚多,有的也只是走走形式而已。纪检监察部门主动掌握情况,主动监督也不够,热点工作过程监督参和较多,但在制定程序、考虑方案时参和较少。有的专项监督活动(如巡视督察)也是大而滑之,不具体不实际,没有促进作用。有些单位聘请的各种各样作风监督员几乎不开展活动,没有发挥其监督作用。有的监督部门人员不到位或兼职过多,造成监督缺位。还有目前体制设置不太科学,让单薄的监督部门站在风口浪尖上去监督领导班子、监督党员干部,而监督部门人员的人事、福利待遇,使用考核评议还都在被监督单位,监督难以开展,监督部门和纪检监察干部承受的压力和心理负担是相当重的,有的缺乏所在单位领导的支持和理解。更主要的是长期以来多数国有企业都存在依靠权力来落实制度,在制度的执行上也靠领导讲话、领导指示、领导督查去落实情况,制度的执行力受制于执行者的利益和情绪。其原因主要是“家长式”管理在企业管理模式中根深蒂固,监督部门如同摆设,其他各种形式的监督流于形式。就是重视监督机构督查落实也存在专职监督力量不够的情况:一方面是配置不够,有的设置了专职监督机构,但人员少,有的机构都没有,配的是兼职监督人员,这样造成有制度无人去执行,或草率执行;
另一方面是监督人员素质问题,从纪检监察角度来说,反腐倡廉工作是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既有坚强政治意识,又懂得讲究政策和策略,掌握经济、法

律、生产、管理等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才,说实话我们自身在素质方面存在很多欠缺。领导亲自督查落实效果会很好,但领导的精力、时间有限,不会对所有的制度都督查到位,且自己也是被督查对象。在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由于监督的弱化,制衡力、威慑力不够,制度执行就会打折扣,使制度得不到彻底执行。

解决办法及措施:
“制度”二字从字面上看,“制”就是限制,“度”就是标准、尺度,组合在一起就是限制人们行为的尺度。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最终需要人去做,俗话说:“懒牛不打不踩沟”,人的鞭子就是对牛的监督,“沟”就是限制牛行为尺度,其实“惰性”也是人的天性,有些时候人和牛一样,在没有监督或监督失之于软时,是不会自觉或长期坚持踩在沟里的,在沟边踩是常有的事。因此,一要把监督工作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制度落实情况评价机制,制定责任追究办法,严格考核,考核结果和职工奖惩挂钩,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坚决追究责任,坚持违规必究,敢于碰硬,充分体现制度的刚性,树立制度的权威。二要坚决打破“家长式”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民主管理,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制度。在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负责的情况下,确保凡事有人监督。企业的纪检监察及各职能部门要承担起制度执行的监督职责,在党委的领导下既要有所分工,又要共同合作,把监督制度执行的工作抓好抓实。三要明确督查职责,落实督查任务,改进督查方法,提高督查水平。要拓宽监督渠道,将监督从被动转主动,静态转动态,事后转全程。四要超前防范,从具体事抓起,早打招呼早提醒。要动态监督,对那些教育无效,视规章制度和严格管理而不顾,仍我行我素的,强行纠正他们的错误和问题,将其从违规违章的错误当中拉回来。五要提高监督的主动性,强化纠错的及时性,在制度执行的监督中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督查奖惩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有力的措施保证制度的执行。

三、有可行制度,不执行

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种各样的管理制度进行清理,在不断地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客观的说,企业的大部分制度是具有操作性的,是可行、能行的,但可行、能行的不是都能严格执行,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是不知道不执行。新进企业人员或岗位变动后新到岗位人员对企业制度或新岗位要求不熟悉,或由于企业对规章制度宣传不到位,加上员工自觉学习不够等原因造成对制度不了解,或是对制度理解有偏差,或是工作交接时模糊不清等原因造成当事人不知道、不明白有相应制度不执行;
二是明知道不执行。由于上级插手或在他人干扰等情况下,因为“人情因素”绕不开“潜规则”,绕不开人情,或利益梭使、个人观念等原因,知道有约束制度,不执行。如企业用工、用人都有完整的制度,如有他人干扰,制度执行就会走样,再如领导干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也难执行,执行了申报数字也不实,原因:一是核查困难。通过工资表发放的工资奖金,上级或本单位明文发放的奖励金可查,但一些无记载金额又无签名的各种奖励或外出检查工作收到的酬金无法核查;
二是心理抵触。出于种种考虑,会在心理上有一些抵触;
三是稳定之忧。如果领导干部收入如实申报,公之于众,“老百姓会怎么想?”。

第一种情况,非主观故意不执行,只要通过对制度的宣传、讲解,通过学习,监督到位,工作责任心增强一点,会很快从未执行转变到严格执行。第二种情况,是主观故意的,危害性最大。若是领导者不执行,就会为普通职工起了不良示范作用,职工就会效之,最终制度就会变成一纸空文。但有的领导不自觉地游离于单位制度约束之外,制度成了对下的,把职务当特权,总认为制度是要求别人的,在制度面前,自己是“裁判”,不能混同于一般人,自己执不执行,总可找各种各样理由,有的领导在制定制度时符合胃口的就订,不符合胃口的就不订,执行时对我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没有充分体现;
若是普通员工不执行,领导干部或监督机构不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制止,则其他人就会得到一种暗示性的纵容,久而久之,再完善的规章制度也将重蹈“空文”之辙。

解决办法及措施:首先,要知晓制度,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制度的宣传、讲解,使干部职工人人皆知,并理解制度。其次,要充分营造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努力创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第三,领导在维护、执行制度上起着重要的示范和督促作用,也是解决“制度不制”这一顽疾的关键,只要领导在执行制度上不含糊,普通职工中存在的软执行或不执行情况都会得到及时整改纠正。因此,各级领导一要正确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个人决不可以凌驾于制度之上,要严格按制度办事,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是否在制度监督之下;
二要正确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观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做到重要问题集体讨论决定,认真虚心地听取群众意见,认真过好民主生活会,积极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
三要正确树立制度执行向我看齐,制度监督我有责任的观念。只有领导带头遵纪,严格执纪,以认真负责态度抓制度落实,才能保障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制度执行力建设中,除上述三种主要问题外,还存在“理解有偏差,乱执行;
责任心不强,错执行”等情况。执行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提高执行力建设绝非一日之功。因此,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抓起,创新执行模式,提

高执行能力,从而达到:在执行态度上,实现由被动执行向主动执行转变;
在执行动机上,实现由本位主义向整体利益转变;
在执行方式上,实现由常规执行向创新执行转变。

【篇二:执行力不足原因】

执行力差的原因

一、个人执行力弱的原因

主要有八个原因: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很多人都是“说过就等于做了。”

1、管理者没有常抓不懈

——虎头蛇尾。

2、管理者出台规章制度时不严谨

——朝令夕改。

3、制度本身不合理

——缺少针对性、可行性。

4、执行的过程过于繁琐

——囿于条款,不知变通。

5、缺少良好的方法

——不会把工作分解汇总。

6、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

——没人监督,也没有监督方法。

7、只有形式上的培训

——忘了改造人的思想和心态。

8、缺少大家认同的企业文化

——没有形成凝聚力。

二、部门执行力弱的原因

其一,变通执行。当政策和执行者的利益相冲突时,执行

者就会抵触它的实施或者变通执行,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我国《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能借债,预算不允许有赤字,各级地方政府实行的是“以收定支”的平衡预算。但在现实中,地方政府举债是非常普遍的行为。其二,消极执行。如果执行机制不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不到位,就会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的局面,导致部门员工执行积极性不高,惯于敷衍塞责,消极怠工。

其三,无效执行。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这样的“执行”根本无法收获实效。

其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行”是单位部门职能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能,“执行”才能确保政令畅通,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然而,有些部门拒不执行上级的命令,“你说你的,我干我的”。比如禁酒令,全国多地都曾出台过,但收效并不明显。

其五,不会执行。不会执行有两种可能:一是执行者自身能力不够。部分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对于上级命令

,可能会理解错误,导致执行有偏差,也可能能力无法胜任,无法执行;
二是决策本身不合理,不具备现实的可执行性。

【篇三: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几点思考】

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几点思考

“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旨在以强化内控机制、防范岗位风险为核心,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的长效机制。这既是履行人民银行各项职责的内在要求,也是打造和谐机关、实现安全高效工作目标的现实需要。

制度之所以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一个重要原因是执行不力。就人民银行基层行来看,近年来制度建设在不断完善,数量不断增加,基本上涵盖了工作的方方面面,从一定程度上说,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但制度建设执行不力的问题仍有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应是大家建设大家遵守的,而部分人认为制度建设是官样文章,定归定,做归做。不严格按制度办事,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时有发生。对一些制度的落实缺乏跟踪监督,缺乏责任追究,缺乏问效评价,制度只是写在文件上,而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搞形式主义,对上级的制度满足于照抄照转,甘当“收发员、播音员和复印员”,至于贯彻落实措施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考虑甚少。致使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决策部署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执行高度降低、速度迟滞、力度欠缺,有章不循、执章不严、违章操作现象,管理上的盲点、死角、漏洞、隐患在局部时有存在。

二、制度本身不科学。制度内容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随着新业务不断发生制度不能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进行及时修订完善;
一是失效的制度不能及时废止,制度落后于现实,有损制度的威严。如:84年制定的《人民币管理条例》,早已不适于现实发展需要,仍不能废止;
二是些制度看似健全,实质比较零散无从执行,影响了制度价值作用的发挥。如《金融机构缴存财政性存款》的管理规定以及对金融机构漏缴财政性存款的处罚措施,管理规定模糊无法执行。制度建设是一门科学,其主体不仅仅是制度的执行者,还必须包括制度的制定者、制度的监督者和制度的评价者。而当前很多制度,都只有制度的执行者成为制度建设的唯一责任者,而其它各方都不能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三是有的制度规定重复强调较多,弱化了权威性和约束力。如关于责任追究问题,从上到下都三令五申加强责任追究,重复强调的多,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和程序性规定,具体追究起来力度不大,使人们产生麻木心理。

针对以上问题的存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提高制度执行力,严密制度是前提。好的严密的制度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基础和前提。自2008年开展制度落实年活动以来,各项制度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但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业务发展的日新月异,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我们现实一些制度已经不适应业务发展需

要,或部分制度叫含糊,执行存在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制度建设,严密各项工作制度,为提高制度执行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学习是责任。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对基层人民银行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自身业务还要做好金融管理工作,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加强新业务学习,还要研究本地经济发展状况,了解金融管理基础知识;
要加强专业化管理,就要懂得金融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金融监管有关制度规章等等。特别是对国家的经济金融政策,一定要敏感,不能只是简单地看一下,重点是要深入理解政策背后蕴含的背景和机遇。对于人民银行干部职工来说,加强学习,既是政治责任,也是工作需要;
既是自我提高的现实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三,提高制度执行力,领导带头是关键。再好的制度不去执行,也是白纸一张。在制度执行和落实过程中,客观上还存在制度制订的初衷和制度执行的效果之间有落差。如制度执行的公平性不够,生人和熟人、内部和外部有差别;
连贯性不够,初始阶段和常态化以后、忙时闲时、上级检查和未检查时有差别;
强制性不够,存在人为干预,有选择性和随意性等等。“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就要求积极寻求办法,破解制度执行中的难题,以求制度

落实取得实效。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领导要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领导要首先坚守制度,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切实做到行动先于一般干部,标准高于一般干部,要求严于一般干部,坚持制度刚性特点,不管遇到何种困难、多大阻力,都要认真执行制度,不走样、不变形、不缩水。在制度执行上领导要率先垂范,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化。用制度规范权力,树好“标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以领导的人格魅力和示范作用,影响职工感染职工。

第四,提高制度执行力,严格监督是重点。既然有制度的执行者,就要有制度的监督者。制度出台以后,要充分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切实督促制度落实。一是采用日常督查和专项检查等方式,随时掌握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使每项制度的落实都有明确的责任部门,避免监督检查在制度运转环节上出现被动、滞后、乏力的情况。

二要强化信息化手段。利用数据集中的优势,加强对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尤其是对新出台的制度,要重点督查督办,查清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仔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做到举一反三,不让问题再犯。

三要强化科学评估。要把制度的评估、完善、清理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通过制度执行情况系统评估和有关案件剖析,掌握制度特别是新制度的执行

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制度提供第一手资料。要建立起执行力评价体系,评价制度的优劣、评价制度设计的效力。是制度本身存在缺陷的,要进行修正;
是人为原因造成制度不能落实的,要提出纠偏措施;
需要细化的,要尽快制定实施细则;
需要制定配套制度的要抓紧制定,使制度在执行和落实中不断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

第五,提高制度执行力,严肃追究是保证。一些制度不落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违反制度的行为没有及时受到查处。对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进行责任追究,是形成良好制度执行环境的重要基础。一要切实加强对违反制度行为的追究。要把干部职工执行制度的情况和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对尽职尽责执行得力的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执行不力的给予批评教育。对于严重违规违纪者给予严肃处理,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严格执行制度甚至破坏制度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使守规者得到褒奖,违规者受到贬惩,并要做到褒贬分明、奖惩得当。二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把制度的落实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之中,把贯彻执行制度的公平性作为大事来抓,制度的落实没有亲近远疏之分,领导干部要带头坚持制度、自觉遵守制度、认真落实制度,对领导干部带头破坏制度、有意干扰制度的行为加强责任追究,真正形成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氛围。三要切实加强对变通制度、打擦

第3篇: 企业执行力规章制度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关于提升公司规章制度执行力的报告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根据自己特点,在生产、经营、质量、技术、人力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范,它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支撑企业向前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和保证,但在长期的企业制定管理中发现,企业的制度制定比较齐全,也比较完善,但执行不力,有的制度形同虚设,一纸空文。经和公司制度管理相关负责人沟通,关于公司制度执行力不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领导不重视,对公司制度主管人员的支持力度不够

建议和对策:

提高领导的会议参与度,由执行副总参与员工例会,并重申公司的相关制度,对优秀和违纪人员进行奖优罚劣。

二、部门主管管理懈怠,责任心不强

建议和对策:

1、部门主管需责任明确,公开、公正进行月度或季度绩效考核,与薪酬、晋升、调岗相结合。

2、对基础管理人员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注,平时注重与他们的情感交流,真诚对待他们,但是他们犯了错,也要及时提出建议批评,明确告诉他们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并给予正确的指导意见。

三、员工心态问题

建议和对策:

1、经常举行些文化活动,增加员工的福利措施,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提高员工对企业和归属感和认同感。

2、倾听员工意见,共同参与决策,部门主管应该在工作中与员工“共同进退”,给员工提供更多工作中需要的信息和内容,如公司整体目标、部门未来发展计划、员工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等,并协助他们完成工作。

3、不按资历,按业绩提拔绩效优异的员工。

4、能者多得、论功行赏,给优秀员工更高的级别头衔及提高薪酬。

4、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是这样的: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不压抑,没有聚众闹事,没有闲言碎语,团队成员互相帮助,精诚合作;
人际关系简单明了;
在条件许可下,敢于尝试,不会受到指责;
微小的进步和成绩都会受到上司和同事的认可和赞赏。总之一个办公/现场整洁温馨的工作气氛,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力的自由发挥。

四、制度本身问题

建议和对策:

1、制度需要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不能过于宽松,也不能过于苛刻。

2、加大制度的监督力度,可每周或每月对员工的工作效益和表现进行检查评估,检查结果与部门主管的绩效挂钩。

五、员工培训开发问题

建议和对策:

1、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挑选合适人员,并把其培养成为公司的后备人才,基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皆需要有此准备。这些需要领导层多现场观察,多与员工沟通了解,选取合适待培养人员。

2、适才适用,根据员工个体的特点,把其安排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其最大的能力,这需要从人员招聘开始,后续可与部门主管适时地沟通了解员工情况。

3、各个岗位人员定期进行技能培训,现场形成“传帮带”形式、“师傅带徒弟”,形成基层员工技能水平相当,避免一岗独占,避免让员工产生公司非用他不可的逆反心理。

六、制度普及不到位

建议与对策:

1、利用员工集中的晨会时间宣传制度或者开会时,利用多媒体播放让员工知晓,并在相应制度文件上签名确认。部门主管需积极主动配合。

2、制度张贴在员工工作显眼的布告板上,并告知员工阅读了解。

以上是公司目前制度执行力不够的原因,最主要原因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需要改变管理旧观念,由物质管理转为人本管理,由过去的控制为主变为以激励为主,确立人和人的思想、智慧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要求管理者力求从员工对自己行为的主动性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性出发,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保证公司规章制度得到执行的根本措施。

第4篇: 企业执行力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执行力

【篇一:如何建立一个有执行力的规章制度?】

如何建立一个有执行力的规章制度?

这个问题,烦恼好像很普遍,做财务的,做内控的,做内审,都有这个烦恼。公司有了制度,却不见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

如何建造一個公司執行力的規章制度?

这个问题的问法是有些不妥的。因为规章制度这个客体本身不能保障,甚至不能影响到“执行力”,执行力不是规章制度的范围。

规章制度解决的是“有法可依”的问题,讲的是文本,规范,等等形式的东西,或者说就是纸面的东西。

而“执行力” 说的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这个依靠的是从董事会,ceo,到所有基层干部的具体工作。

墨西哥人自嘲自己的法律体系,墨西哥的法律非常完备,比美国的法律还要完备,但是不怎么执行,所以也就是在形式上有些美感而已。

这个执行力的东西,或者简单地说,就是所谓“执行”,在古文里面就是所谓的“政”,而制度事实上是“法”。“法”的执行就是“政”;
没有“政”,再好的 “法”无意义。我做了多年财务,内审,内控的工作,曾经有一个阶段是非常痴迷于制度的,觉得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企业也好,好的制度就是一切的基石,可以解 决一切问题。但是这种想法其实在现实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印证。“法”本身的美好,似乎与现实的改变没有必然的联系。“法”的局限性实在要靠“政”来弥补。以 往”政“对我而言是个盲点,太常见,反而没有思索它的含义。比如,当我们说“政通人和”时,其实不是说一个制度多么的牛逼,设计的多么巧妙,而是一个丰富 的政治生态系统在良好地生长,“政”包括了太多的东西,比如一系

列合适的官员的任命,一个良好上下贯通的指令和信息传递系统,地方与中央的平衡,不同权力 间的制衡。

有一次中国的企业家们请来了杰克韦尔奇做演讲,讲了两个小时。地下人不耐烦了,说杰克韦尔奇讲的都是他自己的著作《赢》这本书里的内容,这些中国企业家们早就知道了。

杰克韦尔奇回答说,“是的,你们也许都知道了,但是我做到了。”

其实通用公司就是一个执行力极为优异的企业,标杆级的。也就是说,是人在“执行”,而非规章制度在“执行”。

2- 但是话又说回来,我们把答案再转180度看看,尽管制度本身不能提高它自身的执行力,但是不是从制度本身出发,仍然有办法影响制度的“执行力”呢?也就是说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个制度的帮助,让另一个制度的执行力提高。我的理解是,这是可能的,也有例子。

比如一个公司制度规定销售人员按照一定规范去发展客户。那么针对这个要求的严格明晰的“绩效考核制度”就会让这个销售规范的执行力提高。

但是这是个鸡生蛋,蛋再生鸡的关系,只有绩效考核制度本身执行到位了,销售规范才能执行到位。那么谁来保证“绩效考核制度本身执行到位”呢?有没有一个 “元”制度可以加强其他的制度的执行力呢?我目前的理解是,“绩效考核”“财务核算”“预算管理”“质量管理”是企业的几个“根本制度”,但有没有一个 “元制度”“基本法”可以再去统领这些根本制度,我还没有想清楚,欢迎你给出评论。

1- 从制定制度的步骤上,你们可以从最基本的制度入手,一个一个来。例如, hr:入职离职流程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

财务:差旅费报销制度,个人借支管理制度,财务权限审批表,

销售:(不同行业有区别,供参考)客户管理制度,订单管理制度,产品入市退市制度,销售激励制度,经销商考核制度

采购:原材料采购制度,设备采购制度,服务类采购制度,招投标管理规定,供应商开发管理规定,合同管理规定

it:信息安全手册,保密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

如有生产,生产管理方面可以基本使用iso9000的要求(制造业有通用的资料,网上到处是的)。还有一些行政类的例如食堂管理规定等等。内审有内部审计制度,公司治理有内控管理制度和反舞弊举报热线制度。

2- 可以按照上述分类请各部门先草拟,然后和个主要使用部门协商讨论,拟定最终稿。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争议,但是争议也是一种沟通,是好事情。不要议而不 决就是好争议。注意管理好版本,每个制度要有专人跟进每一版,确保最新的讨论稿随时可以拿出来。讨论若干论之后,可以先发布一版来执行,以后每半年到一年 修订一次。

3- 每半年到一年可以由集团出一版《制度汇编》给各部门。

如果公司人员流动非常大的话,这个很重要,新人来了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制度,这个造成很多麻烦和误会。如果公司有intranet就更好了,请保证内网的制度版本是最新的,并且内容是易于查找和搜索的。

4- 这个是制度建设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把握好对制度细节的期望,记住任何一个规定写太粗了,对操作的人意义有限,但写的太细了又会影响制度的弹性,因此把握好这个度。

5- 如果hr可以把制度培训纳入到新员工入职环节,也有利于制度的贯彻。

6-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制度建设会遇到阻力,例如销售。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尽可能找到部门最终负责人去沟通,公事公办。很多公司把销售管理制度是交给销售部门草拟,然后其他部门提意见,效果很好。

【篇二:集团公司执行力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制订部门:综合部

制订日期:2015年5月26日页 数:共 页

修订记录

一. 目的:

为贯彻公司的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的目标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个人的办事能力;
团队的战斗力;
企业的经营能力,特制定此管理办法。

二.范围:

公司下属全体员工 三.内容:

执行力定义:是指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括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的能力;
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
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就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工作;
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其表象在于完成任务的及时性和质量;
单其核心在于企业的定位与布局,是企业经营的核心内容。

3.1体现执行力的参照依据

3.1.1不违背公司经营的战略方向、总则;

3.1.2不违反公司各项程序文件;

3.1.3不违反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办法的规定;

3.1.4员工,个人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或上级领导临时指

派的工作;

3.1.5管理人,所辖团队分工明确、合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在预定

的时间内完成或达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或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其它重要工作。

3.2 考核标准

3.2.1日常工作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出台的标准违反公司各项程序文件、各项管理制度/办法的,按对应文件的处罚标准进行处罚。

3.2.2日常工作执行过程中行为违反公司规定的(例:《员工手册》中的较小

违纪、较大违纪、重大违纪)按对应违纪行为进行处罚。

3.2.3对意外的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事故,参照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伤管理制度》中标准进行处罚或追究相应的责任。

3.2.4对于直属领导临时安排、跟进的重要事项和紧急事项,未能及时完成或反馈的:

经理级以上人员:每延迟1天,处罚100元,依次类推但最长不超过5

天;
若由于未及时完成延迟或未及时汇报造成的损失5000元以内的,直接处罚500元/次,5000元以上的直接责任人按损失的20%承担责任。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元且一年内累计3次,直接责任人除承担相应的责任外,降级处理。

主管/部长级:每延迟1天,处罚30元,依次类推但最长不超过5天;

若由于未及时完成延迟或未及时汇报造成的损失2000元以内的,直接处罚200元/次,2000元以上的直接责任人按损失的20%承担责任。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元且一年内累计3次,直接责任人除承担相应的责任外,降级做不胜任处理。

员 工:未能及时完成或反馈的,每次处罚20元,若由于未及时完

成延迟或未及时汇报造成的损失1000元以内的,直接处罚100元/次;
1000元以上的直接按损失的20%承担责任.

3.3考核权限

3.3.1各部门主管/部长有对直接下属按3.2中考核标准进行处罚、考核的权利;

3.3.2各版块总经理有对所辖团队各部主管/部长及所有员工进行处罚、考核的权利;

3.3.3 总部各系统总监有对其直辖系统团队所有成员进行处罚、考核的权利;
有对其它部门/人员进行处罚、考核的建议权;

3.3.4集团总经理有对集团各系总监、版块总经理、分公司总经理进行处罚、考核的权利,有对其它下属部门/人员进行处罚、考核的建议权;

3.3.5集团审计有对集团下属所有主管级以上人员进行处罚、考核的权利。

四. 所需表单

附件1:《违纪处罚单》

附件2:《内部工作联系单》

【篇三:谈谈制度的执行力】

浅谈制度的执行力

任何工作的开展要靠出色的制度执行力来作保障,没有制度执行力,就没有发展力,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执行力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

回顾过去,制度在极少数人员面前有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存在,分析其原因,往往不是出在制度上,而是出在制度的执行力上。一是在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存在着“浮”、“散”、“粗”、“虚”等方面问题,工作部署了下去,落实起来拖拖拉拉,无所作为,不求实效;

二是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不能自觉地贯彻执行规章和制度,而是各取所需,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出了问题,怪客观原因,唯独不主观上找原因;

三是制度的执行机制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为了做好人,不得罪人,在制度的执行力上大打折扣,甚至对制度的执行,采取不作为;
四是制度的执行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抓制度的落实仅仅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口头上,致使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一项好的制度,如果不去执行,就会形同虚设,执行不到位,就难以发挥应有

化成自觉遵守制度的心理意识;
切实加强制度执行力情况监督检查。要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加强日常督查、定期督查和专项检查,建立健全制度执行问责机制,尤其要对执行是否到位,效果怎样,原因何在等,都要细化,能够量化的要量化,把考核结果与全体员工的去留和提拔使用挂钩,从而及时发现制度执行的偏差,促进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
切实督促领导干部做执行制度的表率。要着力在领导干部中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在执行制度上率先垂范;
切实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必须严明纪律,这是抓好制度执行力的重要保障和根本措施,要坚持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对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破坏制度的行为,不以权势大而回避,不以资历深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办公室刘贵兴)

第5篇: 企业执行力规章制度

企业制度执行力不足剖析

企业制度是约束员工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而制度执行力的问题关乎企业发展大局。如果制度不能给与认真贯彻落实,显然会成为一个空架子,失去原本的作用。

分析影响制度执行力的因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缺乏制度执行反馈机制

目前,公司尚缺乏高效的监控和反馈机制对制度执行过程中实时追踪控制,使得项目员工在执行制度过程中缺乏责任感,执行力度不够,影响了制度的执行效果,在制度运作中,反馈意见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反映出制度执行中真正存在的问题。如果反馈渠道不顺畅,那么会直接影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后期的执行效果。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项目反馈不及时,部分员工存在得过且过心理,给及时纠偏留下了隐患,加之公司管理部门对反馈重视程度不一,对下一步执行缺乏基础依据,给制度执行不足埋下了隐患。

二、制度缺乏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公司各项管理制度部分存在着不严谨,有的制度经不起推敲,适应不了目前的发展形势,或者说不能满足职工生产生活需要,与实际脱节,且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在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可操作性,缺乏针对性、可行性和科学性,从而使得制度本身已经失去意义,严重影响了制度的执行。三、缺乏奖惩机制流于形式

在公司制度执行过程中,项目总有人抱怨业务流程过于繁琐,形式已经大于内容,有时候会出现机构重叠导致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楚,也影响了工作效率,部分职工产生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思想,辛勤工作的人内心也失去平衡,让投机取巧的人心存侥幸,最终大多数人失去了执行制度的动力,以各种方式方法应付考核。

无法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度执行力只能沦为一句空话。

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目前人才培养存在奖励约束机制的缺陷。普遍存在奖的太多,罚的太少的现象,奖罚标准不仅模糊而且任性。本身国人就有着以破坏制度彰显特立独行个性的传统,加之企业本身没有有效约束,别说对纪律的敬畏之心,有的更多的是对制度的蔑视。

四、管理人员凌驾于制度之上

部分项目领导对于公司、项目制定的各项制度熟若无睹,将自己凌驾于制度之上,认为制度只是针对普通职工指定的,与他们管理层无关,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反而容易引起职工的反感和上行下效,进而产生恶劣的影响。

我见过最豪情的一位领导,直接讲公司制定的制度不适合项目实际,他只管花钱办事,剩下财务人员自己看着办。

公司下发的文件只不过是他文件盒里的装饰品而已。践踏制度与不拘一格似乎没有了界限。

五、制度与利益相冲突时的取舍

公司有的制度执行好坏已远远超出了个体的品行的范畴,而是更深层次的利益瓜葛。比如资产管理,为何资产使用部门不愿意盘点呢,即使盘点也只盘点大件呢?在项目上工作的人都知道资产管理中拌合楼、台式机、烘箱难得能丢,丢的更多是小件,比如硬盘、便携测温仪、电子秤、相机等。

在人家的一亩三分地谁愿意让你财务人员在背后站着。企业由粗放式管理走向集约化管理的过程,不是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的转变,也是人的意识转变。能花两万办的事非要借三万,殊不知资金的沉淀也是浪费。算房贷利息时骂着银行是吸血鬼,难道公司的利息就不是钱嘛,的确不是钱,不是自己兜里的钱。更有甚者,一个项目领导采办设备开回来的发票不仅把自己项目的名字写错了,还出言威胁自己项目的财务人员。为什么拿着公司的工资却帮着供应商对付自己人?先不说杜书记关于“有气度,胸襟开阔”干部标准,仅仅这几十万开错付款方名称的发票给企业带来的税务风险这责任又该由谁承担,又是谁真正承担了苦果?最后还不是企业在为这些风险买单。

推荐访问:规章制度 执行力 企业 企业执行力规章制度 企业执行力规章制度 公司执行力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