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共同富裕 >

共同富裕国内研究述评(2篇)

时间:2023-07-30 15:00:3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共同富裕国内研究述评

  

  .

  .

  -.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评

  摘

  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引向深入,学术界开场研究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学者们主要对“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及“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进展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研究述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立和党的建立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各领域。由于现有文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阐述构造复杂、内容宏大,普通群众甚至领导干部难以掌握,因此凝练出简洁、易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句表述成为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学者们对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根本达成共识。除此之外,学者们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进展了探讨。本文将从以上三个视角,对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作一述评,以期推动该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当前学术界对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已根本达成共.

  .

  .资料.

  .

  .

  -.

  识。从理论意义看,现有研究着重从学科建立以及意识形态建构出发,论述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价值哲学等学科研究的深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的重大意义。有学者认为,“对该课题的研究既可丰富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使其更具体、更丰富,也可促进相关学科加深对经济转型、历史变迁、文化建立以及对价值观等重XX论问题的深入探讨〞[1]。从现实意义看,现有研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凝聚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有学者指出“在任何社会群体内,核心价值观都是构成社会共同体的思想根底,是整个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根本精神依托和文化规X力量〞。[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心理层面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X……〞[3];其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引向深入。大局部学者认为,“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述尚显概念冗长、构造复杂、内容宏大〞[4],“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引向深入,要尽快凝练出简洁明快、通俗深刻、易记便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语〞。

  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思路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思路是一个方法论问题,它决定着凝练出的核心价值观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以及社会的认同。为此,学者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思路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价值观是谁之价值.

  .

  .资料.

  .

  .

  -.

  观、理论根底、现实依据及其在文字表述方面的规定性。

  〔一〕主体定位

  关于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国家。持该种观点的研究指出,“一种核心价值观就是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对人民的承诺、对人类未来前途的把握、对历史开展方向的定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分清社会制度价值观和人民生活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制度层面的价值取向,而不应该是针对公民个人的道德规X。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在统治阶级主导下形成的,反映的是制度层面的价值取向,而不是针对公民个人的要求〞[6]。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既是国家也是公民。持该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韩庆祥,他认为,“我们所需建立的是‘面向所有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既要针对并力求解决广阔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根本问题,又要表达社会主义根本原那么、本质特征〞[7]。持第三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分别从国家和公民两个主体的维度加以概括。持该种观点的学者为数不多,代表性的人物是杨明。他认为,“基于国家这一主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称之为主导价值观,对经济建立、政治建立、文化建立以及生态文明建立的开展方向具有引领和规X意义的价值观念;基于公民这一主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称之为共同价值观,能够深刻影响公民日常生活实践的价值观念〞[8]。

  .

  .

  .资料.

  .

  .

  -.

  〔二〕理论根底

  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有自己的理论渊源,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离不开一定的理论根底。首先,从理论源头看,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经典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那么,要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要按照经典作家的著作中的相关论述,结合党的文献进展科学抽提,另一方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展科学提炼〞[1]。有学者强调,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中经受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深入人心,为人民群众耳熟能详、衷心赞同的观念中把他们提炼出来,而不是从理论家们的头脑中去‘创造’某种观念〞[9]。其次,从文化背景看,现有研究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局部研究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与精华,“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历史文化土壤,广泛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明成果〞[3]。但“对于历史文化血脉和价值传统,我们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态度,注意防X价值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努力建立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在此根底上,现有研究还提出要注重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全人类优秀文化的结合,强调在以“国学为根〞的同时重视“西学为用〞。[11]“社会主义核心.

  .

  .资料.

  .

  .

  -.

  价值观,应该代表整个进步人类的价值追求,既有同资本主义价值观相对立、相斗争的一面,又有同世界其他价值观可对话,可交流的一面〞[6]。要“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确立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价值至高点上〞[12],“自觉地追求与人类文明进步方向一致的先进性〞[13]。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吸取我国传统文化、我们党培育的革命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中的精华,但不应该成为这些思想文化资料的简单结合和集大成者〞[6]。

  〔三〕现实依据

  对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依据这一问题的论述,大局部研究认为,实践是价值生成的源头活水,价值观念的形成、开展和变化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凝练要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的实践,要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要求,要深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深深根植于当代中国的生活实践,特别是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14]。“应当与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阶段特征、开展主题、历史使命相照应〞[12]。在此根底上,“要特别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结果的开展历程和现实逻辑〞[15]。因为,深入生活与面向实践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没有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就会缺乏现实的根底和动力,更难有效地推进和开展〞[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唯有“答复时代提出的重XX论和现实问题,才具有合理的现实根底,才具有被人们.

  .

  .资料.

  .

  .

  -.

  所普遍承受的必然性〞[16]。

  〔四〕文字表述

  在凝练核心价值观的文字表述上,现有研究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应该通俗易懂、简洁明了,词与词之间要有内在逻辑。有学者指出,“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太长、不便记忆,就会停留在学术界,或者仅仅被少数领导干部掌握〞[17]。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应该是精英阶层的专利,而应该为广阔民众所理解和掌握。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人民群众最熟悉的话语中去概括〞[18]。“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16]。学者们认为,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词语表达,最终目的是要有利于群众记忆,有利于在群众中传播,能成为指导广阔人民群众行动的思想根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对应论。持该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应该对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如“富强、XX、文明、和谐〞[8]。还有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一照应,如“以人为本、共同富裕与公平正义、爱国主义与改革创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19]。

  〔二〕阶段论。持该种观点的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

  .资料.

  .

  .

  -.

  内容应该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应该是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共同富裕〞[20]。而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还要表达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如“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开展〞[21]。

  〔三〕过程论。持该种观点的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由具有层层递进关系的要素组成,是一个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如“自由、XX、文明、和谐、富强〞,即“以自由集体观为起点,经过XX集中观、文明进步观、和谐人性观的层层扩展,以富强和平观为归宿〞[11]。又如,“劳动优先、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即通过“劳动优先、共同富裕〞,最终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22]

  〔四〕并列论。持该种观点的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由几个并列的要素组成,如“XX、平等、公正、互助〞[23];“以国为重,以人为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24];“XX、公正、和谐〞[2];“XX、科学、创新、和谐、强国〞[18]。因持该种观点的研究较多,这里不一一列出。

  除以上几种观点外,还有学者从实证调查视角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以下要素“开展、富强、和谐、仁爱〞[25]。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对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客观地说,现有研究还存在缺乏之处,主要表达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在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层面,.

  .

  .资料.

  .

  .

  -.

  现有大局部研究将视角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框架的搭建,理论逻辑的探讨,存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割裂与疏离现象。应当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理论层面的话语,也是一项重大的现实课题。理论来源于实践,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应该立足于实践,以实践为根底,更多地照顾广阔民众关心的现实问题、照顾广阔民众的价值困惑等等。其二,在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推广层面,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还有欠缺。传播与推广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化。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要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广阔民众的行动,因此,应当让广阔民众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凝练过程中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社会实践、社会生活,这是下一步研究需要面对的一个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X延强,郭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n].光明日报,2011-01-16.[2]韩振.“XX、公正、和谐〞表达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j].红旗文稿,2012(6):8.[3]熊艳,杨越,郭平.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提炼[j].前沿,2011(12):4.[4]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班课题组.凝练核心价值观实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7):9.[5]X艳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根本向度.

  .

  .资料.

  提高执政软

  .

  .

  -.

  [eb/ol],.cssn./news/468908.htm.[6]柯缇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红旗文稿,2012(1):4.[7]韩庆祥.核心价值观该如何凝练[n].光明日报,2011-08-04.[8]杨明.国家与公民: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维度[n].光明日报,2011-04-25.[9]田心铭.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1):35.[10]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征[n].光明日报,2007-04-03.[11]程恩富.核心价值观凝练的五个方面[n].光明日报,2011-03-28.[12]沈壮海.核心价值观凝练的思维四结[n].光明日报,2011-06-13.[13]李德顺.关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n].日报,2012-2-21.[14]万资姿.从价值体系建构走向核心价值观凝练[n].光明日报,2012-01-21.[15]王虎学.核心价值观终究该如何凝练[n].光明日报,2012-02-12.[16]黄蓉生,X楚航.牢牢把握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准那么[n].光明日报,2010-09-28.[17]宋善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征[n].光明日.

  .

  .资料.

  .

  .

  -.

  报,2012-02-11.[18]李君如.着力构建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1-08-30.[19]钟明华,黄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析[j].XX社会科学,2009(12):14.[20]X武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j].理论研究,2006(6):41.[21]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127.[22]辛向阳.确定核心价值观,加大制度建立投资[j].中国经济周刊,2006(40):32.[23]公方彬.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假设干问题的思考[j].XX政治学院学报,2008(5):29.[24]叶小文.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11-30.[25]李建华.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eb/ol],.cssn./news/468601.htm.

  .

  .

  .资料.

篇二:共同富裕国内研究述评

  

  学术述评与反思?新视野新时代推进我国共同富裕研究的进路与展望?文/刘华钟清莲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包括丰富的科学内涵、深厚的理论来源、面临复杂问题与挑战、科学把握各种关系以及极具中国特色的实现路径在内的理论研究进路。为进一步回应党和国家更好推进共同富裕对理论研究的新要求,学术界还需在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角、完善共同富裕评价衡量体系以及加强共同富裕与西方国家“高福利政策”的比较等方面进行拓展研究。关键词:新时代;共同富裕;研究进路;研究展望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138(2022)04-0121-08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全党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如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性进展”之后,有关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研究呈现向纵深发展的趋势。本文试图从科学内涵、理论依据、面临挑战、关系处理和实现路径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共同富裕”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并就未来推进共同富裕研究更好回应时代要求进行思考与展望,以期进一步丰富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研究。一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共同富裕作为其政治主张。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在提出发展富强目标时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机制建构及优化路径研究”(18BKS095);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新时代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研究”(2022ZTYJ09)作者简介:刘华,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扬州市,225009;钟清莲,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聘研究员,扬州市,225009。1212022.41222022.4新视野?学术述评与反思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1]邓小平同志首次将“共同富裕”确立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致富”与共产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深化了人民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认识,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2]习近平同志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高度,将“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核心要义角度指明了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强调:“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3]关于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学界存在着多种解读,但都遵循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的价值指向。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共同富裕”体现了人们对社会财富占有量及占有方式的期望,要求正确把握和处理好财富总量极大增加和财富分配维护公平之间的关系。同时,共同富裕的具体内容深刻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向往,要求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富裕,最终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刘培林等认为,共同富裕是国强民共富的社会主义社会契约、人民共创共享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中等收入阶层在数量上占主体的和谐而稳定的社会结构。[4]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中扮演着建设主体和享有主体的双重角色,也就是说共同富裕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建共享的全民富裕。王祖强、李涛从发展的主体性、正义性、公平性和共享性层面提出,共同富裕是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其核心要义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5]王泽应站在伦理精神建构的视角,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裕是建立良好的人我富裕关系、己群富裕关系以及群群共富关系的全国人民共同富裕。[6]学界的研究也一致认为,共同富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平均富裕、同步富裕,而是非均衡发展、分阶段实现的逐步富裕。邱海平在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党历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富裕“不是指实现所有人的绝对相同的富裕程度,而是指逐步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的程度”。[7]张占斌等从实现程度角度,主张共同富裕是贫富分化差距较小的社会状态,承认达到一定富裕水准基础上存在合理差异,并且从实现进程角度强调“共同富裕不是齐步走的同时富裕,时间上会有先有后,具有非同步性”。[8]总而言之,共同富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范畴,其包含着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以及生态绿色等方面的目标要求,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全面富裕;其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落实到“富裕”的理念拓展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的特质,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全民富裕;其立足于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认识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允许富裕时序、富裕程度等差异存在的普遍富裕,是久久为功、动态发展的逐步富裕。二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来源关于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来源,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启蒙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探索三个方面。其一,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源自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将共同富裕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石之上,指出在未来理想社会应该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特征,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权宗田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总结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所走的共同富裕道路,吸收借鉴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在探索共同富裕理论过程中形成的正确思想,也汲取了苏联的经验教训。”[9]张春敏、吴欢在解读马克思、恩格斯构建的未来社会蓝图的基础上,指出:“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中确立的未来社会主义制度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原则为前提。”[10]其二,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深受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底蕴启蒙。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价值观念,主张共同富

  学术述评与反思?新视野价值追求和理想目标,我国自古存在的“天下实推进共同富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进行了系统大同”的政治思想以及对“均贫富”的追求,研究,主要表现为:人民总体富裕程度不高,无不透露着中国人民对共同富裕的世代追求。贫富差距仍然存在;精神文明发展存在短板;刘长明、周明珠基于上古文明“天道平均,人道法天”、先秦诸子“损益之道,抑强扶弱”、国际发展环境的变化带来新挑战。第一,人民总体富裕程度不高,贫富差距农民起义“等贵贱,均贫富”等中华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共同富裕思想的萌芽与诉求,认为正是因为大同、均平传统已经内化为核心价值渗透进国民血脉,科学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时比较容易被接受和认同。[11]王春光基于对中国历史上“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同”和“小康”等思想的深刻分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中所蕴藏的共富基因,是共产主义共富思想对中国具有独特吸引力的重要原因。[12]其三,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丰富和发展。万海远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共同富裕目标提出的更高要求,并结合对邓小平战略设计的分析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后,需要谋划从先富到共富的战略转换”。[13]上述研究表明,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来源,其发展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不仅批判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对共同富裕的科学探索、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而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面对新矛盾、迈入新征程的客观现实,对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可见,共同富裕思想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丰富和发展,为新时代扎实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提供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三现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的三大挑战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仍面临重大问题与挑战。学界充分认识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经上升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重大难题,进而对新时代扎仍然存在。虽然我国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取得不俗成绩,实现了在中华大地消除绝对贫困的宏伟目标,但是收入差距与财富不平等问题仍然存在。有研究分析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转移支出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从阶层、城乡、区域、行业差距等方面指出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14]有研究认为,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具有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基础设施和住房条件差等特点,严重制约了脱贫致富的脚步和速度。[15]第二,精神文明发展存在短板。张来明、李建伟明确指出了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发展存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还没有完全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机制有待完善、文化资源在区域城乡群体之间配置不平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16]杨静、陆树程基于我国当下“相对于物质贫困,精神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更大阻碍”的现实,指出精神贫困问题具体表现为精神文明发展呈区域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贫困群众精神短板问题严重、个人的财富增长和思想进步呈不协调的发展状态。[17]物质相对富裕群体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缺失和物质相对贫困群体思想观念保守、封建迷信观念根深蒂固等问题都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阻碍因素。第三,国际发展环境的变化带来新挑战。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之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形势,使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不稳定因素增加。柯富贵、张文倩主张将中国当下的“共同富裕”实践放在全球危机背景下加以理解和定位,指出当下中国“已经与欧美国家一起同步面临金融资本主义、技术变迁浪潮的新挑战”。[18]王永章在肯定新一代智能科技革命为生产力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指出“智能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使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退出生产领域,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从而出现收入贫困化”,由此形成智能革命的“财1232022.41242022.4新视野?学术述评与反思富分配悖论”。[19]可见,我国现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征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其根源在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共同富裕实现的最大阻碍。但是,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仅要求实现物质上的富裕,更要求注重精神富裕的实现,同时,同样不能忽视国际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做足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的准备。四科学把握促进共同富裕的各种关系科学把握促进共同富裕的各种关系,是共同富裕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必须作出回答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众多学者基于对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的正确把握,就“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研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研究。李实等人基于对党中央乡村振兴政策目标和共同富裕远景目标的分析,认为两者在政策内涵上是统一的,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20]郑瑞强、郭如良在论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障碍因素与实现路径时,认识到全民共富的重点难点依然是农民共同富裕是互为基础前提的关系,是目标与手段的有机统一,应当准确把握各乡村发展的异质化特征,推动乡村振兴典型模式的提炼、推广及创新,系统把握农村农民共富与全民共富的整体协调性。[21]其次是生产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研究。谭劲松、边春慧从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探索的视角出发,批判了把共同富裕等同于平分财富、劫富济贫的错误认识,认为共同富裕是生产问题与分配问题的统一体。[22]诚然,实现共同富裕不仅强调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而且注重发挥政策调节功能促进分配公平,王生升从共享发展理念出发,基于对“生产决定分配”的正确把握,提出“在分配环节实现共同富裕”的观点,强调“只有在共建共享中处理好生产与分配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有效构筑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根基”。[23]再次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研究。高帆基于对契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府—市场关系的内涵剖析,指出这种关系通过理念引领、制度支撑、经济增长、分配调节的机制,对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发挥关键作用。[24]可见,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寻找政府与市场的最佳边界,是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问题。唐任伍、李楚翘创造性地构建了市场、政府与社会“三轮驱动”共同富裕的分析框架,基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揭示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进路:市场机制主导的初次分配讲效率,注重做大“蛋糕”,顺应市场的竞争性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政府机制主导的再分配讲公平,侧重分好“蛋糕”,利用政府的强制性确保共同富裕的全覆盖和高质量可持续;社会机制主导的第三次分配讲责任,强调奉献“蛋糕”,激发社会的自愿性为共同富裕提供扎实可持续的社会内生动力。[25]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的经验与教训表明,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能否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好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生产效率与分配公平、政府与市场等各种关系,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出的目标要求和战略部署,实质上是就如何处理好促进共同富裕的各种关系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力求建立健全各方面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共同富裕实践机制。因此,立足新发展阶段,在科学把握上述若干重大关系的基础上,还必须高度重视影响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其他重要因素。五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和日益复杂的国际发展形势带来的严峻挑战,寻求高“三农”问题,认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与农村

  学术述评与反思?新视野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是学界着力探讨的重要内容。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问题,作了总体安排和阶段性部署: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要保障。[30]王若磊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准推进社会文明礼仪行动,形成理性、友爱、务实、坚韧、正气的社会氛围,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等四个方面满足人们精神维度的共同富裕。[31]最后,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认识到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26]总体来看,绿色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沈满洪近年来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加强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地保障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首先,在加强政治建设方面,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权宗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做好各方面工作,其中突出强调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以执政党先进性、纯洁性的维系和执政能力的提高为政治前提,认为“不管是科学的政策的制定,还是团结与凝聚人心,还是科学规划与宏观调控,都需要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7]其次,在加强经济和社会建设方面,不仅注重提高生产力水平,而且更加强调效率与公平。王永贵、史梦婷以北京市率先实现共同富裕为切入口,就处理好发展与共享、效率与公平、量变与质变三对关系以促进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要“促进城乡之间、各区之间资源高效流动,实现发展与共享的有机结合;发挥好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实现从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28]付文军、姚莉指出,要切实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同时强调以完善分配为抓手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29]再次,在加强文化建设方面,更加注重精神富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柳礼泉、杨葵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最大的“拦路虎”和最难啃的“硬骨头”是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治理问题,从增创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内生动力角度提出了精神贫困治理的实践理路:文化教育是根本大计;人文关怀是重点环节;环境浸润是必分析了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共同富裕观,提出生态公共产品可助推实现共同富裕、打通生态产品供销渠道促进共同富裕、生态要素应该纳入财富分配体系、生态产权交易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治理体系构建是绿色共富的根本保障等观点。[32]宗开宝以浙江省磐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个案分析为研究视角,提出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树立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社会制度。[33]上述关于新时代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的探析表明,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的实现事实上是人民对政治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济方面高质量发展、社会方面和谐稳定、文化方面促进繁荣发展、生态方面绿色发展可持续的美好期盼。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高质量的实现,不仅注重把“蛋糕”做大,而且更加注重把“蛋糕”做好和分好,这就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发展合力,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全方位的优质发展。六进一步研究的思考与展望近年来,学术界对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从多种视角对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进行研究,明确了共同富裕的基本问题;从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现实层面深入研究了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明确了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基于国内国际形势辩证地探析了现阶段高质量推动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实现路径,明确了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但是,由于共同富裕思想研究是随着实践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目标与现1252022.4新视野?学术述评与反思实相统一的过程,因此,目前的研究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研究方法局限于文献研究;二是研究视角不够全面;三是缺少完整的共同富裕评价衡量标准体系的研究;四是缺乏与西方国家“高福利政策”的比较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强调,必须实现以共享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就是指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等各方面建设成果持续丰富的基础上,全面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全体人民共享建设1262022.4为进一步回应党和国家更好推进共同富裕对理论研究的新要求,新时代的共同富裕研究还需在研究方法创新、研究视角拓展、完善共同富裕评价衡量标准体系研究、加强与西方国家“高福利政策”的比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推进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第一,研究方法的创新。目前学界关于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研究的方法大多是文献研究法,即通过查阅、梳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有关共同富裕思想的阐述及治国理政方针政策等相关文献来阐释共同富裕的相关理论,以指导我国共同富裕的实践。除了文献研究法之外,学界还需要不断创新研究方法,以推动研究深入发展,例如历史研究法、跨学科研究等。就历史研究法而言,在研究中可以按照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对共同富裕思想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横向及纵向研究,特别是需要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共同富裕思想相关阐述的历史研究,研究其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观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与创新之处的历史研究,从而为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研究提供支撑。再如跨学科研究,目前已有研究大部分是单学科的研究,少有跨学科的协同研究。不管从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还是其理论与现实渊源、面临挑战及实现路径来看,共同富裕思想的研究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因此,促进多学科的协同研究对全方位认识共同富裕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第二,研究视角的拓展。在研究视角方面,目前学界大多从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视角对共同富裕思想进行研究,从而出现研究内容不平衡、重复性成果较多的现象。在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研究方面,政治和经济建设层面的研究成果较多,而从生态和文化建设视角的研究较少。成果。应用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当中,这就要求实现“五位一体”的全面富裕。因此,未来关于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理论的研究,应当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和实践主题,着力在“正确认识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在共同富裕实现历程中的重要性,建立健康可持续的生态、文化富裕实现机制,推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等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上取得进展和突破。第三,完善共同富裕评价衡量标准体系的研究。党的十九大提出“两步走”战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力求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关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例如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国务院发展中心的评价研究,但关于共同富裕的评价衡量标准体系的研究较为薄弱。有学者在提出了包含总体富裕程度和发展成果共享程度两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主要从收入与分配角度构建缩小人群、区域及城乡差距的指标值。共同富裕评价衡量标准作为一种价值尺度和界限,能够充分反映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侧重点和薄弱处,具有明确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未来努力方向的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此方面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方法为指导,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构建反映“我国发展总体水平、差距存在与消除程度、与国际水平比较”等为主要研究框架的共同富裕评价衡量标准体系,以推动共同富裕思想研究更加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第四,新时代我国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与西方国家“高福利政策”的比较研究。追求生活富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二战结束后,面对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了调整,所谓

  学术述评与反思?新视野“高福利政策”就是一个典型表现。高福利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也缓和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一些西方学者甚至认为,这是资本主[8]张占斌等:《中央党校知名专家解读共同富裕》,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2年,第77页。[9]权宗田:《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共同富裕,北京:人民出版社,义制度生命力的体现。但西方的“高福利政策”的探索与制度创新研究》是资产阶级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所采取的维护自身统治的措施,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无论在制度属性、价值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上,都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属性的共同富裕道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事实上,“高福利政策”所造成的巨额财政赤字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伤害,表明这一做法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和基本矛盾。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特征,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未来有关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的研究,既要阐释理论基础、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要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加强我国共同富裕道路与西方高福利政策的比较研究,力图通过比较研究,既揭示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高福利政策”的资本逻辑及其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也深入阐述我国共同富裕道路所体现出来的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参考文献:[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92页。[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2页。[3]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4]刘培林、钱滔、黄先海、董雪兵:《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管理世界》2021年第8期。[5]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编:《共同富裕看浙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7-28页。[6]王泽应:《共同富裕的伦理内涵及实现路径》,《齐鲁学刊》2015年第2期。[7]邱海平:《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途径》,《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第4期。2014年,第52页。[10]张春明、吴欢:《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贡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学报》2020年第1期。[11]刘长明、周明珠:《共同富裕思想探源》,年第5期。[12]王春光:《共同富裕的思想渊源、基本定律与实践路径》,《新视野》2022年第3期。[13]万海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年第12期。[14]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我国共同富裕道路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年,第23页。[15]王琳:《共同富裕的探索: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与实践》,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年,第59-60页。[16]张来明,李建伟:《促进共同富裕的内涵、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改革》2021年第9期。[17]杨静、陆树程:《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新要求——学习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年第4期。[18]柯富贵、张文倩:《共同富裕:面对全球贫富差距悬殊的世纪难题》,《文化纵横》,2021年第6期。[19]王永章:《智能革命的“财富分配悖论”及其破解路径——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考察论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20]李实、陈基平、滕阳川:《共同富裕路上的乡村振兴:问题、挑战与建议》,《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21]郑瑞强、郭如良:《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理论逻辑、障碍因子与实现途径》,《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1年第6期。1272022.4《当代经济研究》2021282022.4新视野?学术述评与反思[22]谭劲松、边春慧:《共同富裕示范区建[29]付文军、姚莉:《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学设要把握好四重关系》,《观察与思考》2022年理阐释与实践路径》,《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第1期。年第5期。[23]王生升:《在共享发展中正确处理促进[30]柳礼泉、杨葵:《精神贫困:贫困群众共同富裕的三重关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内生动力的缺失与重塑》,《湖湘论坛》2019年2021年第11期。第1期。[24]高帆:《新型政府—市场关系与中国共[31]王若磊:《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共同富裕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机制》,《西北大学学报(哲内涵与要求》,《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年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第6期。[25]唐任伍、李楚翘:《共同富裕的实现逻[32]沈满洪:《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共同富裕辑:基于市场、政府与社会“三轮驱动”的考察》,观》,《治理研究》2021年第5期。年第1期。[33]宗开宝:《共同富裕论》,北京:中国[26]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27-228页。2021年第20期。责任编辑马相东[27]权宗田:《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制度设计创新研究》,第333页。[28]王永贵、史梦婷:《北京率先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新视野》2022年第1期。113页)易投资合作机制为基础,以第三方市场合作基新动向:驱动因素与局限性》,《国际论坛》金为保障,积极引入市场力量,重点推动与法2021年第5期。国、德国、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家实[6]严少华:《欧盟战略自主与中国对欧战施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第三方市场合作示范项目,略新思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拉紧利益纽带。年第6期。(作者感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7]贺之杲:《经济收益、规范认同与欧洲究所金瑞庭、原倩、张一婷的研究帮助。)差异性一体化路径》,《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年第2期。参考文献:[8]赵宁宁:《德国印太战略的战略考量、[1]EuropeanCommission,EUStrategyforCooperation特点及影响》,《和平与发展》2021年第5期。intheIndo-Pacific,Brussels:ECFiles,2021.[9]刘鸣、陈永、束必铨:《印太战略:以[2]U.S.DepartmentofDefence,Indo-Pacific美印日澳的战略逻辑、利益与策略选择为分析StrategyReport:Preparedness,Partnerships,and视角》,《东北亚论坛》2021年第2期。PromotingaNetworkedRegion,Washington,D.C.:[10]姜鹏:《两极竞争背景下的“边缘诱捕”DoDPulications,2019.战略及其效用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3]樊高月:《美国印太战略及其实施影响》,年第4期。年第4期。[11]陶涛、朱子阳:《RCEP、区域生产网[4]刘鸣、陈永、束必铨:《印太战略:以络重构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新视野》美印日澳的战略逻辑、利益与策略选择为分析2021年第5期。视角》,《东北亚论坛》2021年第2期。责任编辑马相东[5]李青燕:《印度融入美国“印太战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22(上接第《东北亚经济研究》2021

推荐访问:共同富裕国内研究述评 述评 共同富裕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