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戏剧研究5篇

时间:2023-07-25 12:45: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中国戏剧研究

  

  研究课题名称:

  设计者姓名

  所教年级

  联系电话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七年级

  中国戏曲的研究性学习

  所在学校

  研究学科

  电子邮件

  语文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粹,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本课题不仅有着地方戏曲方面的文化内容,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童年生活。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对于文化艺术的学习和理解,尽可能地开阔学生视野,接触各种各样的文艺形式,丰富文化素养,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自己。通过研究学习使学生对文化艺术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3、课题介绍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代文人无不研究其特色及艺术,并不断加以创新,使其他更加昌盛。所以中国戏曲的趣味性,可操作性都会令到学生感兴趣,通过研究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了解中国戏曲的这种传统艺术,对于提高学生对中国戏曲的认识有很有帮助。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

  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以了解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2、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通过开展活动形式,使学生对中国戏曲有所认识。

  通过上网查看中国戏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欣赏中国戏曲,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七年级的学生进入了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经验和能力。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不仅思维品质有所发展,同时辩证思维开始萌芽。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以了解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研究的内容(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以研究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为前提,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小组交流、讨论心得,展开对中国戏曲的研究,从而了解中国戏曲的这种传统艺术。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1、以QQ形式互相交流

  2、以幻灯片形式展示交流内容

  3、以网站形式展示学习心得

  六、资源准备

  学校的电脑室、多媒体室及与课题有关的资料等。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提出和选择课题

  按兴趣及以优带差的形式分小组进行学生活动

  听介绍、提出自己的疑难和想法。

  教师活动

  激发兴趣,出示相关图片、电视上的各种优秀戏曲表演作引路,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

  起止时间

  1课时

  1、根据自愿合作原则指导学生合理分10课时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组

  组合,并推选出组长,组(可建议优差混编,然后选择好要研究的男女组合,有利活动进主题,合理分工

  行下去)。

  2、指导小组成员进行任务指派,分工合作。

  3、制作学习规则及学习评价量规,提供给学生。

  分小组、分任务。

  分组指导:

  将全班同学分为6组,成立小组的原则、技巧每组8人,指定一名语等介绍,以及帮助学生文素养较好、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同学任组长,再由组长分工,建立学习小组等。

  组员各负专责,及时交流。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每组的活动主题、活动学法方式与过1指导学生学习制定活动计划、设计实践活动表格.程、具体实践活动时2指导资料收集方向,间、设计调查表、成果提供部分查找途径

  展示等等,制订出实施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计划。

  1、充分利用课本、图书室、上网等进行行资料查询,提高同学们的过程指导:研究方法、方式指导

  1、上网查阅有关中国8课时

  动手能力、信息收集能戏曲的材料

  力、信息处理能力、思2、个别同学介绍中国考能力。

  2、认真整理,讨论,并对中国戏曲进行介绍。尝试开展戏曲表演活动。

  3、整合资料,写研究报告,制作PPT文件,制作专题网站及写活动体会。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比较积极,形成一种良好的研究氛围。教师指导较全面、明确,较好地达到了本课题的预定目标。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交流的技巧。同时,培养了学生日常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协作、相互竞争的精神。

  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学生素质能力的参差不齐,个别学生出现沉默不语的观望状态,综合实践课程的开放性给课程管理及经费带来困惑,家长的不配合使研究性学习受到较大影响。

  戏曲

  3、小组合作讨论。

  4、指导学生如何写研究报告,制作PPT文件,制作专题网站及写活动感受。

篇二:中国戏剧研究

  

  聚艺厅郑传寅戏曲研究的贡献与特点◆周百义郑传寅在武汉大学执教已逾50个春秋,其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戏曲,为了拓宽研究视野,更准确更深入地认识戏曲艺术,也旁及欧美戏剧以及东方周边国家的传统戏剧。目前,郑传寅已出[1]版了《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中国戏曲文化概[2][3][4]论》《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中国戏曲》《中[5]国戏曲史》(主编)《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6][7]郑传寅卷》《欧洲戏剧文学史》(与人合著)《欧[8]洲戏剧史》(与人合著)等著作。其中,《中国戏曲版、重印率可窥见郑传寅学术生命力和影响力之一斑。郑传寅对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文化个性及艺术形态做出了卓有见地的总结、归纳。他的研究从中国文化方位切入,从哲学、美学的高度观照戏曲的分娩与律动;把戏曲视为中华文化之树上的硕果,从其生长的土壤与精神气候着眼,发掘戏曲丰富而深刻的文化蕴涵;从民族心理出发,探讨民俗、儒家思想、不同的宗教对戏曲的形塑。他视野宏阔,注重中外互参,在比较中探索戏曲审美形态、精神特质的成因。在戏曲理论的建构上,他不蹈旧窠,但又不放言高论,而是力求在周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质疑与新见。他的理论著述虽具思辨色彩但畅达古雅,文字灵动却逻辑绵密,形成了鲜明的郑氏戏曲理论批评特色。总结郑传寅戏曲研究的路径和方法,梳理审视其成果,衡定其对中国戏曲理论研究的贡献,对于构建戏曲批评的新形态,推进戏曲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提升高校戏曲教学与科研的水平,加强戏剧戏曲学科的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史》是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被全国多所高校采用;《欧洲戏剧史》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多所高校至今仍在使用;《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两次进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项目”目录,日文版与英文版翻译工作已完成或接近完成,即将在国外知名的学术出版社出版;《中国戏曲文化概论》于2020年8月,通过了英国劳特里奇出版社组织的匿名评审,英文版出版合同已签订,翻译工作正在进行中。2020年春,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六卷本的《郑传寅文集》,从这些著作的重095长江文艺评论·2021/1一(一)从文化学和美学的高度审视中国戏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宏阔背景下,概括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发掘其文化蕴涵,衡定其艺术价值。郑传寅研究戏曲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的,或者说是从民俗研究入手的。20世纪80年代初,他在中山大学进修期间,阅读戏曲作品、戏曲研究论著和民俗文献的过程中,发现戏曲与民俗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于是细心搜集研究相关的民俗资料。1987年2月、8月,郑传寅与他人一起主编的《中国民俗辞典》分别由湖北辞书出版社和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他从民俗文化方位切入研究戏曲的“副产品”。民俗研究为他最初研究戏曲打下了基础,也为他找到了一个“切口”。他在研究中发现,戏曲的起源、传播、成长,无不和世代相沿成习的民俗有关。岁时节日、婚丧嫁娶,人们大多用演戏来表达心愿,有关节日风俗的文献大多有对演剧活动的记载。“戏曲妆点节日,节日成为戏曲传播的重要媒介,而且这一媒介又反过来影响戏曲的艺术面貌。”[9]但是,如果就节日论节日,很可能流于就事论事之弊。郑传寅从理论的高度看出节日民俗实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凝结与体现。“文化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习俗、法律以及其它种种能力在内的复合体。”[10]节日民俗首先与人们的宗教信仰、农事、生活节律有关,但节日作为戏曲创作与消费的桥梁,绝不仅仅是被动的“运载”工具。节日民俗的功能决定了中国戏曲中“喜剧、正剧多而悲剧少……勉强可以算作悲剧的……绝大多数是亦悲亦喜,悲喜中节的”[11]。为什么中国戏曲没有产生如西方那样的悲剧呢,他认为与国人的思维方式,循环发展理念,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中和之美的审美崇尚有关系。所以在国人丧葬演戏时,也并不一096定要上演悲剧,很多时候还有喜庆的成分在节目中出现。更多的时候,与国人的趋吉避凶心理意识有关。这种普遍的民族心理,制约着戏曲创作,也左右着戏曲批评。另外,节日民俗的热闹气氛,年龄、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决定了戏曲必须老少咸宜,通俗易懂。这一切制约和规定了中国戏曲的“俗文化”形态。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无论是戏衣、脸谱还是砌末,都是五彩斑斓、富丽堂皇的。戏曲舞台的色彩为何如此繁富、艳丽?红色为什么能表忠勇?黑色为什么能表粗直?白色为什么能表奸邪?郑传寅的研究不是止步于描述“怎么样”,而是致力于追问“为什么”。他认为色彩选择受制于色彩观念,而一个民族的色彩观念是传统文化熔铸下的民族文化心理造就的,其中“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12]。他从《尚书》《周易》《论语》等文化元典以及多部史书中发现,国人的色彩观念是在阴阳五行说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作为国人共同的信仰背景,促使众多个体泯除差异而形成大体一致的色彩选择习俗,赋予色彩以“别尊卑、寓褒贬、明伦理、辨吉凶”的功能。他认为,人对色彩的反应可粗略地分为生理反应与文化反应两种形式。文化反应以生理反应为基础,但它又可以扭曲、掩盖生理反应。中国古代戏曲舞台上的色彩不只是自然物质,而是一种具有伦理与宗教意涵的文化语言同的时期,这种“瑕瑜互见,好坏参半”的审美崇尚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与西方以死亡和毁灭结尾的“单一结构”模式相比,各有其优长与缺失,所以应辩证地看待这种结构模式。在论述儒家文化和古代戏曲的关系时,郑传寅既注意到创生于民间的古代戏曲对儒家“正统”的背离,以至于一直屈居“邪宗”的地位,也注意到居高临下的儒家文化对古代戏曲的强力渗透,使戏曲担当起“药人寿世”的教化责任,戏曲对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的弘扬,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刻画,均与儒家文化的渗透直接相关。他从儒家文化重求实、轻虚构的角度分析中国戏曲何以晚出,史官文化在儒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深深地影响了戏曲文化。如戏曲中历史演义占有很大的比重,即使是虚构的故事,也要假托古人,因此,古代戏曲剧目大多具有“近史而悠谬”的特色,即使是戏曲批评,也要“以实证虚,强事臆测”。这也使得不能没有虚构的戏曲小说被目为“稗官野史”而遭到主流文化的拒斥。针对戏曲程式化的争论,郑传寅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戏曲程式进行分析,文化反思的特色鲜明。他认为“程式化是在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土壤上形成的审美创造方式”,虽然它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但程式化有其两重性。程式化既是中国戏曲的鲜明特征,也具有自己恒久的美学价值。程式化“保证戏曲在面临异质文化‘入侵’时,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14]。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戏曲程式的淡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在表现古人的生活时,一些具有艺术美感的程式仍然有用武之地,但表现现代生活已不可能重复程式化的老路,“构建具有现代品格的符号体系”是现代戏曲的发展方向。关于宗教与戏曲的关系,郑传寅不拘陈言,提出了许多具有理论价值的新见解。他不赞成戏曲起源于宗教的“通说”,认为中国戏曲并非宗教所衍生,我们无法确指戏曲到底由何种远古宗教仪式直接“转化”而成,戏曲的“母体”是歌舞说唱等通俗文艺样式。宗教“主张禁欲主义,教人忍辱含垢”,而戏曲是“为娱情赏心而设”,因此“二者在实质上是对立的”。如果说宗教对中国戏曲产生了某些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精神的渗透和功能的混融上,如戏曲凿虚蹈空的审美掌握方式,重神轻形的审美取向,善恶有报的结构模式,追求奇幻的艺术旨趣,仪式化的演剧功能上。宗教与戏曲,在一定程度上是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利用的关系。关于中国戏曲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各执一端。郑传寅的《中国戏曲文化概论》在详细分析了“导源于古代宫廷俳优说”“导源于皮影戏和傀儡戏说”“导源于古印度之梵剧说”“导源于宗教仪式说”的四种观点后,指出我们“不能用艺术的起源、文化的起源来代替戏曲的起源,也不能用一般意义上的戏剧起源来代替各个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戏剧的创生起源”。因此他提出了戏曲起源的“远源”和“近源”之说。“远源”指上古的宗教仪式和宫廷的俳优的装扮活动,“近源”指民间社火、宫廷优戏、宗教仪式、外来乐舞等,所以,中长江文艺评论·2021/1暗、经济凋敝之时,也有可能创造出灿烂的文化。中国汉唐的商品经济水平和城市规模绝不比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雅典的水平低。中国戏曲晚熟与宋代以前的叙事文学发展不够充分直接相关;与中国古代的主流社会重视经史文化,不利思关于中国戏曲审美形态的论述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和丰富[16]。与此同时,他还将中国古典悲剧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科学的归纳、详尽的分析。如古典悲剧的“构成成分:苦乐相错”“悲剧人物:女性为主”“悲剧结构:先否后喜”“悲剧效果:令人酸鼻”。这于以“悠谬”为特征的小说戏曲等艺术样式的创生发展有关;与中国古代诗学的“言志”传统有关。元代戏曲的勃兴,与历史转折、文化环境、社会需求、人文精神的变迁等因素有关。如中唐以后政治与经济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文化平民化进程的开启,宋金时期俗文化的崛起,元初废除科举,知识分子地位下降,文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转而关注自身,关注社会底层,并放下身段,投身俗文化的创作,进而推动了文化平民化的进程,促进了戏曲的繁荣与发展。自从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提出了悲剧与喜剧的概念之后,戏曲的审美形态便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中国戏曲到底有没有喜剧与悲剧?哪些剧目是悲剧,哪些剧目是喜剧?上个世纪80年代虽然有过一次大讨论,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郑传寅在肯定这场讨论的意义与价值之后,认为对悲剧与喜剧这对范畴讨论不够,“对造成中西戏剧审美形态差异的文化原因更缺乏比较深入、全面的探讨”。他通过对中西关于悲喜剧理论的考察,将中国古典戏曲的审美形态概括为“悲喜沓见“”离合环生”“哀而不伤”“乐而不淫”。他认为,中国古代戏曲中并没有好人由顺境转向逆境,悲剧结局与悲剧主人公的行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拒绝滑稽美的“高悲剧”,但从古希腊起,欧洲的悲剧创作一直存在形态的多样性,以团圆和解落幕,杂有滑稽美,悲剧主人公是被动受难的悲剧作品并不少见,西方悲剧理论对何为悲剧亦有歧见。因此,他认为中国古代戏曲中确有少量悲剧剧目,但这些悲剧剧目与西方的“高悲剧”是不同的,可称之为“泛悲剧”。他的这些观点,将戏曲史论家王季098些判断堪称精准。(二)在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中,对东方各民族古代戏剧的审美形态、艺术个性进行分析概括。郑传寅的戏曲理论研究有两个坐标,一个是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一个是西方文化。他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戏曲放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个维度上进行比较。同时,考察汉字文化圈内各个国家戏剧的表现形态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因此,他的戏曲理论研究高屋建瓴,理论色彩鲜明,能发人所未发。如中国戏曲的起源,许地山在《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一文中试图说明中国古典戏曲有可能是从梵剧衍生而来[17]。文学史家郑振铎则十分肯定地说:“传奇或戏文……与印度戏曲逼肖之处,实足令我们惊异不置,不由得我们不相信他们是由印度输入的。”[18]但郑传寅认为梵剧的乐歌、舞蹈、科白与中国戏曲的唱、做、念、打颇为曲中的曲由剧中人唱,梵剧中的诗大多由剧中人念;从舞台形制上来看,前者既不分“出”也不分“幕”,后者按剧情分幕;从剧中人物来看,前者凸显行当,后者突出人物。通过文本细读,他得出南戏《张协状元》与印度梵剧《沙恭达罗》貌同而实异的结论,这就为否定戏曲源于梵剧说提供了新的佐证。除此之外,郑传寅还将属于同一文化圈的东方国家的戏剧作为一个整体,与中国戏曲、西方戏剧进行比较。他所说的“东方”是指“汉、印文化圈”或“佛教文化圈”,并不包含因反对象教而导致传统戏剧不发达的伊斯兰文化圈。他仔细考察日本的能乐、狂言,越南的嘲剧、剧,朝鲜的唱剧与中国古典戏曲的渊源,对其不同的发展道路以及同中有异的艺术形态进行比较和分析,进而探寻东方戏剧审美形态形成的原因,认为东方戏剧是在东方文化———主要是东方哲学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形态:“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循环发展的哲学智慧铸成了戏曲高度综合、悲欢沓见、离合环生的形态”,共同的哲学基础,导致这些特点在东方其他国家的传统戏剧中同样存在。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郑传寅不太赞成已有且影响广泛的“结论”: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特征。在他看来,这些特征为东方传统戏剧所共有,印度梵剧,日本能乐与歌舞伎,越南嘲剧与剧,朝鲜半岛的唱剧等无不如此。概括戏曲的特征不能仅仅将戏曲与话剧进行比较,而应该有更宽广的视野,需要把东方周边国家的传统戏剧也作为“参照系”。郑传寅主编的《中国戏曲史·绪论》用“植根乡土“”传神写意”“一体万殊”来概括戏曲的特点,可谓认识戏曲特征的新创获。戏剧是时空艺术,即必须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在极其有限的空间中完成人物的塑造、主题的表达。但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处理上,中外戏曲又各自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西方戏剧,特别是古典主义戏剧推崇“三一律”,重视“表现的时间与所表演的事件的时间大体上相一致”,大多采用“回顾式的结构”“幕间省略”或模糊时间的方法来解决戏剧所表演的时间与剧情时间之间的矛盾,全部剧情在单一的空间中铺陈,剧情时间“屈从”于剧情空间。中国古典戏曲往往是“一个圆场百十里,一句慢板五更天”,境随人迁,境由心造,时空的客观性弱,主观性强,剧情空间“屈从”于剧情时间。郑传寅从中西文化的深层原因上来分析中西时空关系的差别。他认为这种差别的原因,“正在于东西方民族的文化传统、生存环境、生产实践方式有别,在于东西方的时空意识和把握时空的方法存在差异。”[20]他认为时空意识与人的宇宙观有密切关系,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时空同源、时空同构的观念在中国戏曲的形态中得到了体现,同时,农业生产中的重时间轻空间的偏向也对中国人的时空意识的形成产生了作用。因此,很多戏曲的结构体现出“以时制空甚至重时轻空”的时空意识。而东西方不同的宗教精神,对中西方的时空意识的构成也各自产生了不长江文艺评论·2021/1立体的戏曲教材。教材既注重传达戏曲史学的共识,避免将教材等同于表达个人新见的专著,又重视汲取包括编写组成员在内的中国戏曲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求中国戏曲史之“真”而又力图不与人同,彰显了教材的当代性和前沿性。教材的章节安排凸显了编写者的史识,也符合戏曲创生发展历程的实际,还照顾到了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每章末附有5道思考题,既是对学习重点的提示,也是对学而思之的引导。书末附有“阅读文献”,列举了与学习戏曲史相关的十几种重要文献,提醒读者应拓展阅读范围。这本教材凝聚了郑传寅及其所率领的团队数十年来在中国戏曲史研究上的心得。有专家认为,这本教材“为中国戏曲史写作提供了新格局,其中的许多章节都代表了戏曲研究的当代水平”[21]。作为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之一的《中国戏曲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审视戏曲创生发展的历程,列专章介绍不同时期戏曲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将戏曲置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避免将戏曲现象孤立起来或颠倒戏曲与社会存在之关系的错误倾向,但又避免了落入庸俗社会学的陷阱,教材注意按照恩格斯考察文艺应兼顾“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的论述,戏曲重视从审美视角分析评价作品,避免将戏曲单纯视为政治、经济的影子的偏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考察戏曲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教材建设的新高度。《欧洲戏剧史》是郑传寅与其学生、同事黄蓓共同编写的一本教材。这本教材在其撰写的《欧洲戏剧文学史》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列入教育部审定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这本教材论述了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上中叶的欧洲戏剧,除了继续关注戏剧文学外,又用较大篇幅论述欧洲多国不同时期戏剧舞台艺术的发展,还关注到歌100剧、芭蕾舞剧的创生发展,故去掉了原作书名中的“文学”二字。此前,我国已有《西欧戏剧史》的出版,郑、黄所著《欧洲戏剧史》不但论述西欧戏剧,还将视野扩大到北欧、东欧以及俄罗斯戏剧,还列有专章论述欧洲的中世纪戏剧。本书对中世纪戏剧的论述,不仅体现了编写者宏阔的视野,而且体现了其与众不同的史识。他们认为,欧洲的中世纪戏剧并非完全乏善可陈。中世纪的宗教戏剧和民间戏剧对后世的欧洲戏剧有多方面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虽然是对中世纪戏剧的反拨,但仍然有对中世纪戏剧的继承。这本教材至今仍被多所高校采用,学生与同行均给予了好评。例如,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荣广润在《欧洲戏剧史·序》中说:“以解读名著为主要内容是本书前后两稿始终坚持的编写原则,也是本书的一个鲜明特色。在我看来,这样的写法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从内容的覆盖面来讲,郑、黄两位老师的新书稿也做了重要的扩充,他们增写了中世纪戏剧和东欧戏剧两大章节。古代和近代东欧戏剧确实不如西欧各大国发达和突出,所以一般的戏剧史对20世纪以前的东欧戏剧都提及不多。但缺少这部分的内容就入了“部颁教材”行列,这为其勤勉、博学和不凡功力提供了佐证。二郑传寅的戏曲理论研究,从其研究的范围、角度、方法来看,可谓是“独创规镬,力破陈言”[23]。其发表论文的质量、数量,以及出版的专著,可称得上是硕果累累,成绩显著。总结、研究郑传寅戏曲理论研究的学术贡献,不能不探讨郑传寅学术生涯的发展路径,不能不总结其独特的批评范式与思维方法。(一)整体思维中国的近代戏曲研究,从1913年王国维发表宋元戏曲史》算起,现代戏曲学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百年来,戏曲史学,戏曲目录学,戏曲文献学、戏曲音韵学、戏曲校勘学、戏曲表演学、戏曲剧种学、戏曲音乐学、戏曲观众学、戏曲批评学、戏曲美学、戏曲传播接受学的学术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这些研究方法有异,对象不同,但都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郑传寅的戏曲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致力于建构戏曲文化学,将戏曲视为中华文化之树的硕果,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宏阔背景下审视,从文化结构、文化形态、文化传统等方位去解释戏曲的道路、生态及审美形态,发掘戏曲的文化蕴涵。其研究成果既有宏观把握类的,也有微观分析类的,但宏观把握类的要多一些,即使是微观分析,也要有宏阔的视野。追问为什么,亦即寻找现象背后深刻的原因,是其研究的鲜明特色,因而,其戏曲研究不同于对一枝一节的激赏,也不同于琐碎的现象罗列,而是整体把握,鞭辟入里,其致思倾向与理路属于形而上的整体思维。思维是在人的生理基础上的心理活动,医学上将其划分到心理生物学科。这种心理活动在长期的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种定势,会成为一种思维习惯与思维方式,作用于认识和看待外界事物。关于整体思维,郑传寅认为,就是用整体的观点、系统的方法观察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郑传寅对戏曲这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进行研究的时候,是从文化学和美学的角度来切入戏曲的研究,把戏曲艺术放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整体观照。正如他本人在接受访谈时所说:“从我开设戏曲课程,到进行戏曲研究,没有离开‘文化’两个字。”[24]他认为,20世纪以来的戏曲研究一度受庸俗社会学的影响,片面强调甚至放大戏曲的政治伦理功能和认识作用,忽视其审美特性,用文化学和美学的方法,更能揭示戏曲的本质和丰富蕴意。郑传寅的戏曲理论研究思维模式,正体现了这种整体思维的特征,抓住了事物的本质,避免了碎片化的就事论事。如关于中国戏曲的起源、成熟期的划分,学界一直争论不休,郑传寅反对用商品经济不发达、市民阶层不够壮大作为戏曲晚熟的理由,而认为是历史意识的过早觉醒与上古神话体系的“崩解”,“言志”传统对再现艺术的隔膜,“求实精神”与对稗官野史的排斥,清心寡欲的“养心”要求与对心灵震荡的避忌等原因造成的,这就找到了戏曲晚熟的深层原因,避免了拾人牙慧。如关于中国近代戏曲分期的问题,郑传寅从整体上把握戏曲内部变化的规律长江文艺评论·2021/1社会形态为前提,与法先王的政治、文化传统,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理想等有着深刻的联系,程式之美积淀着重前人经验、重继承的文化价值理想,超稳定的社会形态一旦发生改变,文化价值理想也会发生变化,程式化的艺术生产方式就有可能受阻。这类研究成果比较充分地体现了郑传寅戏曲研究形而上的整体思维的特色。(二)比较思维郑传寅的戏曲研究运用了多种方法,例如,在讨论中国戏曲何以晚熟以及元杂剧何以勃兴时,既运用了考证的方法,考证公元前6—5世纪古希腊城邦的人口、商品经济水平,公元3世纪印度的城市规模及商品经济水平,我国古代都市———先秦时期的邯郸、唐代都城长安、元前期的大都的城市规模及商品经济状况;也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将公元前6—5世纪的古希腊城邦和公元3世纪印度的城市规模及商品经济水平与我国古代都市进行比较,论证世界戏剧形成、成熟所依托的经济条件并不相同,驳斥戏曲晚熟是由于我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不发达造成的,但长于比较方法的运用是郑传寅戏曲研究的鲜明特色。比较不仅是方法,同时也是思维方式。比较思维法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异同的逻辑方法。在学术研究中,对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比较,然后做出判断,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如王国维,将元杂剧与西方戏剧进行比较,得出了《窦娥冤》《赵氏孤儿》置于世界悲剧之林而无愧色的结论,开创了中国现代戏曲研究的新模式。但是,比较研究不仅需要学者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宽阔的学术视野外,还需要学者形成一种思维方式,即在分析论证的过程中,自觉使用比较的方法,通过个别的或整体的,系统的或重点的,横向的或纵向的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发展规律。如关于中国戏曲中是否有悲剧和喜剧的问题,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作者在102对中国戏曲的文本和审美形态细致分析的基础上,与印度的梵剧、古希腊的悲剧、喜剧进行比较,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刻画、美感成分等多个方位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认为,中国戏曲中有悲剧和喜剧,但在审美形态上与欧洲的悲剧、喜剧存在很大差异。中国戏曲的审美形态是“悲喜沓见,离合环生;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这种审美形态有缺失,也有其优长,可以与西方戏剧的审美形态实现互补。正如沈达人读了《中国戏曲文化概论》后写道:“各篇都在中国戏曲文化与西方戏剧文化的比较中展开,从不同戏剧文化现象的对照,到产生它的不同哲学和美学观念、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不同生产方式的揭示……围绕古典戏曲这一中心,在比较中多侧面、深层次地探索了它的规律和特点。”[25]郑传寅的比较思维有既广且深的特点,他不只是将中西之间不同的戏剧文化进行比较,而且还将戏曲与东方周边国家的传统戏剧进行比较,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的上编即是古代戏曲与印度梵剧,日本能乐、狂言与歌舞伎,越南嘲剧与朝剧,朝鲜半岛唱剧的比较研究;在进行不同戏剧样式、形态的比较之时,郑传寅为探寻差异形成的原戏和傀儡戏说,有认为是源于印度梵剧的,有认为来源于宗教仪式的。郑传寅在分析这些观点时,先列举这些观点的来源、依据,然后,逐条分析这些“依据”的合理性与可能性。如《史记》记载楚国优孟模仿孙叔敖,以至于“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郑传寅认为优孟的成功模仿是实用而不是艺术,更不是演戏。中国历史上也有这类的装扮活动,如敬神时让人装扮成神的祭祀仪式。所以,优孟衣冠虽然对参军戏、宋杂剧、金院本有过启发,但并不是戏曲之滥觞。郑传寅以此类推,对各家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最后得出中国戏曲有“多元血统”的观点,其“创生起源”,既有“远源”,也有“近源”。然后,他对远源和近源又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有破有立,批判中形成自己独到的看法,增强了其新见的说服力。当然,郑传寅戏曲研究的思维方式还可以有更多的概括,例如辩证思维,发散性思维等等,限于篇幅不再一一细说。三纵观郑传寅的戏曲理论研究,广涉猎,多维度,驳旧论,立新见,有高度,有宽度,有深度,构建了不与人同的理论批评形态。一方面,他高扬理性的旗帜,在思想王国的天空里驰骋;另一方面,他又深潜在戏曲文献的浩海中,避免凿空蹈虚。首先,他的研究独辟蹊径,言人未言,观点新颖,但绝不放言高论,而是引经据典,多方论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在讨论某一个问题时,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列举和评析,然后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并对此进行详细论说。如宗教与戏曲的关系,王国维曾言“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许地山则认为中国戏曲由印度梵剧衍变而来。英国学者龙彼德认为“中国戏曲源于宗教仪典”。但郑传寅则认为“戏曲并非导源于宗教”。他从上世纪90年代就撰文讨论戏曲与宗教的悖逆,后来在《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中又用大量的篇幅探讨宗教与戏曲的关系。如在《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一书中,他根据丰富的资料,对宗教与戏曲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戏曲中的梦幻与鬼魂、戏曲与宗教的悖逆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有理论价值的见解。他肯定古典戏曲中摄取了宗教的意象,如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所分十二科”中,有“神仙道化、隐居乐道、神头鬼面”三科属于宗教故事剧。二是很多戏曲中都有宗教人物,如八仙、雷公、电母、风伯、雨师、门神、土地、城隍、龙王、心猿、意马、花神、判官、太白金星、玉皇、王母等等。三是单就描写八仙的剧作,元代就有马致远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邯郸道省悟黄粱梦》,岳伯川的《吕洞宾度铁拐李岳》,谷子敬的《吕洞宾三度城南柳》等。为什么他认为戏曲与宗教又是悖逆的呢?他认为戏曲是“人欲横流”的,宗教是“超凡入圣”的。他以清代戏曲理论家金圣叹在评点《崔莺莺待月西厢记·酬简》时说:“自古至今,有韵之文,吾见人大抵十七皆儿女此事.....为文必为妙文,而长江文艺评论·2021/1欲主义是对立的。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他的论说材料翔实,论证严密,往往对所研究的每一论题作全面的梳理和精到的评述,决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二是他的论证客观,持论公允,不偏不倚。如戏曲的程式化倾向是中国戏曲的一大特色,但近年来在探讨中国戏曲的发展方向时,程式化遭到了诟病。郑传寅在《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一书中,对戏曲的程式化做出了客观的分析。他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对人的言行举止的要求与戏曲程式化之美的关系做了论述。对古典戏曲的程式化的审美价值及其局限性,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做了客观实际的分析,既肯定它在戏曲史上的美学意义,又从当代观众的审美变化出发,指出其有改进的必要性。他认为,历史跨入现代之后,程式淡化不可避免,社会的飞速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瞬息万变,戏剧家向往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使程式化失去了生活依据和心理依据。这样,既肯定了程式的审美意义和历史价值,又对其“暂时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他建议,对于古典戏曲中的传统节目,不妨保留具有艺术美感的程式,至于表现当代生活的戏曲,还是摆脱“脚镣手铐”,大胆创新,尽量显示生活的“风致神韵”,满足当代青年的审美需求。在对一些争议比较大的问题上,郑传寅秉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持论尽量留有余地。如关于宗教与戏曲的关系,他指出中国戏曲并非如希腊戏剧那样直接由某种宗教仪式“转化”而成,更不是如某些学者所言,中国商周时期的祭祀、巫术是中国戏曲的源头。但是,我们又必须承认,在中国戏曲创生的漫长过程中,宗教仪式对于戏曲诞生是起过“启发或促进作用”的。他以戏曲舞台多建于寺庙,戏曲舞台上的伴奏乐器与宗教仪式上的“响器”基本相同,戏曲的虚拟表演与佛、道法会、斋醮上的步罡踏斗、装神弄鬼颇104多相似之处,推论戏曲文化的生成与宗教活动有密切关系。关于梵剧对中国戏曲的影响。他持论谨慎,并未完全否定印度梵剧在中国的宋元时期对浙江温州一带南戏诞生的影响。他表示:“戏曲诞生之前,这些地区……比较常见的只是包括印度乐舞在内的来自西域的一些歌舞,其中可能有梵剧的一些剧曲……戏曲的创生与梵剧的输入或许会有一些关系,包括戏曲在内的我国表演艺术从印度表演艺术中吸取过营养……”[26]郭英德在读了《中国戏曲文化概论》后就以于公允中见睿智》为题对这一论著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内行人不难一眼看出,《概论》所选择的并不是什么新鲜扎眼的论题,甚至可以说它们都是一些‘老生常谈’。要在这样一些众所熟知、人所共论的论题中温故知新,出奇制胜,没有丰富的学术史知识和独到的理论修养,几乎是办不到……在这里,缺乏公允的学风就不免予取予夺,缺乏深厚的学养就不免捉襟见肘,缺乏机巧的睿智就不免人云亦云……而正是述评的公允、原则的明确和观点的圆融,体现了作者鲜明的学术品格。”[27]三是文字古雅简洁,善用比喻,文学性、可读性强,信息量见。这好像我们要考察某位文化名人的世系,不去考察其“生身父母”,硬要费尽心机,追寻其人类的共同祖先———猿猴的某一支,当作这位文化名人的“真正的起源”。他用“生身父母”代替“近源”,生动、形象的比喻,让严谨的学理分析变得不那么易招睡魔。再如他谈到戏曲与宗教的关系,批评某些人未认真分析,“把戏曲看成宗教的子孙’”。这种比喻也十分接地气。类似的叙述方式,在书中随处可见,这无疑也是他的学术著作受到一般读者欢迎的原因之一。结语总之,郑传寅的戏曲理论研究成果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戏曲研究重要的理论收获。其宏阔的学术视野,新颖多样的研究方法,诸多稳健持中的新见,开拓了中国戏曲理论批评的新局面,也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式,对戏曲文化学、戏曲史学、戏曲美学研究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郑传寅已逾古稀之年,仍笔耕不辍。我们期待着他的新作问世。作者单位:长江出版集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释:[1]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汉语繁体字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郑传寅文集》版,湖北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2]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修订版,台湾志一出版社1995年汉语繁体字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郑传寅文集》版。[3]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台湾“国家出版社”2010年版。[4]湖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2020年第2次印刷。[5]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1版,2018年第2版。截止2019年已重印5次。[6]大象出版社2017年版。[7]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019年第5次印刷。[9]郑传寅:《郑传寅文集·论文集·后记》,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675页。[10]【英】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11][12][13][14][28]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30页,35页,187—193页,96页,7页。[15][19][20][26]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72页,18页,426页,23页。[16]王季思:《悲喜相乘———中国古典悲、喜剧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意蕴》,《戏剧艺术》,1990年第1期。[17]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说月报》第十七卷(号外),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第20—21页。[18]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69页。[21]傅谨:《戏曲史的新格局与新发展》,《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8年5月第39卷第2期。[22]荣广润:《欧洲戏剧史·序》,郑传寅、黄蓓:《欧洲戏剧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23]吴毓华:《独创规镬力破陈言》,《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24]胡鹏林:《文化学与美学视域中的戏曲研究》,《四川戏剧》,

篇三:中国戏剧研究

  

  关于中国当代戏剧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董健

  【期刊名称】《南大戏剧论丛》

  【年(卷),期】2017(013)001【摘

  要】1949-2000年这半个世纪的中国当代戏剧史,其精神演变的线索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戏剧启蒙理性的消解与重建,或曰戏剧现代性的残缺与修复.研究20世纪中国戏剧史,必须首先把握住中国近百年走向现代化的曲折历程这个大背景.因此20世纪中国戏剧史的前半部即通常所说的“现代”与后半部即习惯所称的“当代”这两部分,就不过是相互联系着的一个大时段即现代时段而已.描述当代,也应从民族、语言、文化的统一性出发,将大陆、台湾、港澳的戏剧一并纳入史书视野,并以戏剧之现代性的三大特征为坐标、以当代戏剧之演变的四个阶段为参照,来显示历史的真实轨迹.

  【总页数】20页(P1-20)

  【作

  者】董健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关于20世纪中国戏剧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评博谨《20世纪中国戏剧史》[J],李东东

  2.关于中国当代戏剧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董健;3.关于中国当代戏剧史的几个问题[J],董健;

  4.评介一本美国学者撰写的中国现代化学史──兼论中国现代科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李佩珊

  5.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基于对常用中国教育史教材的一种尝试性分析

  [J],李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四:中国戏剧研究

  

  中国古代戏曲研究

  中国古代戏曲研究

  1、古代戏曲与古代文化的关系。

  中国戏曲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特色、最富魅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中国戏曲的源头可追溯到2500年之前的先秦时代,因为它与中国古代的诗歌、音乐、舞蹈有着亲缘关系。早在上古时代,诗歌、音乐、舞蹈这些艺术形式就已成为人们娱悦身心和表达感情的活动,但还没有戏曲。戏曲的产生与优伶这一职业的出现有很大关系。优伶最初出现于民间,他们以歌舞的形式满足人们的娱乐,以后渐渐地发展为表演一些滑稽可笑的动作,或者扮演一些人物。优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我国戏曲中最早的演中。

  中国戏曲孕育于汉代百戏的摇篮之中。所谓百戏,是汉代民间演出的歌舞、杂技、武术、戏曲等杂耍娱乐节目的总称。当时,在同一广场演出中,既有以歌舞为主的《总会仙倡》,又有以角抵表演为主的《东海黄公》。它们之间的交流孕育了后世戏曲中“唱、念、做、打”综合艺术。汉代百戏对于中国戏曲艺术的形成,起到了摇篮的作用。

  戏曲文学是戏曲艺术的基础,文学艺术在唐代曾达到辉煌的顶峰。诗歌的繁盛,长短句曲词的兴起,变文与传奇小说的出现,绘画、雕塑、音乐、歌舞各种艺术的空前发展,都为戏曲艺术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文学的角度看,变文和传奇中的许多作品成为戏曲艺术不可或缺的内容。

  中国戏曲在唐代已具雏形,其主要标志是歌舞戏和参军戏。宋代南戏,剧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艺术体系的形成,而“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之”。由此可见,古代戏曲孕育于古代文化中。

  2、谈谈你对古代戏曲中“程式化”与“脸谱化”的理解。

  程式化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的又一个突出特点。戏曲舞台上的一整套表演,是由许多基本动作和套式排列组合而成的。或者说,一整套戏曲表演可以分解成许多基本动作和套式。这些基本动作和套式既是组成一套戏曲表演的基本单位,又是对生活自然形态的提炼、概括、夸张和美化,使之具有了格律化的特点。人们习惯将这些基本动作和套式称为戏曲的表演程式。戏曲表演程式相当丰富。人物的上下场,念白演唱,衣食住行,舞蹈武打及其它各种表演等等,都由程式组成。在戏曲舞台上,离开程式的表演是不存在的。

  作为综合艺术的戏曲,不仅是表演具有程式性,其它艺术因素同样具有程式性,如戏曲文学的曲词、宾白和分场制等,戏曲音乐的声腔、套数、曲牌、板式、伴奏、锣鼓经等。戏曲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各类幕布,虚拟布景,一桌二椅,脸谱服饰,化妆造型,刀枪把子,道具等。戏曲行当生旦净丑的划分等都是有严格的程式要求的。这些戏曲艺术因素的程式性最终统一于戏曲表演上。

  戏曲表演程式具有明显的假定性,并带有一定的规范性,以假定性表现生活的真实,并不意味着违背艺术的真实性。而规范性一方面形成了戏曲艺术程式化表演的特点,另一方面也给演员排戏、演戏带来

  了一定的方面。作为一名观众也应在不断看戏的过程中,逐步熟悉和了解程式——这个戏曲表演中的特殊“语言”。

  中国戏曲的人物造型既不同于现实人物的原型,也有别于其他类别的戏剧人物造型。它的特点突出体现在人物的面部化妆上。谈到戏曲演员的面部化妆,自然离不开脸谱这个话题。京剧脸谱与京剧表演艺术一样,是和演员一起出现在舞台上的活的艺术。在戏曲艺术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深受海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戏曲脸谱具有三个方面的艺术功能:

  首先是变形。这当中又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离形,二是取形。离形是戏曲的脸谱敢于离开生活的自然形态,大胆地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去加以夸张、变异;取形是指戏曲脸谱中的离形不能漫无边际,离形的同时又要时刻想到这是一张“人脸”,要严格遵循京剧的美学原则,并使一切的“离”最终回归到这一张“人脸”的刻画中来。这就是说,脸谱要按照京剧的规律去喜怒哀乐,无论那一种脸谱形态,都得符合“京剧的美”。

  其次是传神。取形可以是多方面的。然而人的面部只能是那么大一块儿地方,只是一出戏画一次脸谱。这一次画的,就只能是这出戏的基本情绪或者说这一类戏的基本情绪。

  再次是寓意。传神离不开寓意。演员扮一个人物,总会有自己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和评价。于是这一理解与评价也就在脸谱中自然流露出来。如包拯的性格与品质都包含在黑白分明的脸庞和月牙儿中。

篇五:中国戏剧研究

  

  中国戏曲发展现状及创新问题研究论文(共3篇)

  中国戏曲发展现状及创新问题研究论文

  (共3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中国戏曲的发展现状

  一、引言

  中国戏曲形式多种多样,表演精湛,同时也较为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力较大,同时也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阶段中国戏曲逐渐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从而使得其在现阶段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在下文当中将注意展开论述。

  二、中国戏曲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戏曲艺术票房急剧下降,戏曲剧团经营困难

  当前阶段市场经济是我国最基础的经济形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戏曲必然也具有一定的商业元素,戏曲作为文化艺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票房收入能够直接反映出戏曲的发展情况。在最近几年当中,各种不同的戏曲的票房都明显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在过去人们不断涌向剧场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现阶段在部分地区的戏场中甚至出现了演出人员比观众还多的局面。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首先是由于中国戏曲的娱乐性逐渐减弱,现阶段随着电影等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中国戏曲的娱乐性明显较弱,同时也不符合现阶段人们的娱乐特点,因此,大部分人不愿选择戏曲作为娱乐方式,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当中,大部分人往往都选择电影院或者演唱会等娱乐方式。此外,导致中国戏曲娱乐性下降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中国戏曲的审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中国戏曲源自生活,但是其内容较为复杂,往往采用半演半唱的方式进行,观众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不一定能看懂戏曲的内容,从而导致其娱乐性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关注戏曲的观众基础不雄厚,从事戏曲艺术的人才逐渐出

  现断层

  当前阶段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各种娱乐活动不断出现,在城市当中愿意观看戏曲的群众数量已经明显减少,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大部分的劳动力都不断向城市转移,也没有年轻人愿意选择戏曲,从而使得即使存在着喜爱戏曲的观众也往往无法观看到相关的演出。与现阶段的影视学院报名异常火热的现状相比,中国戏曲正面临着艺术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

  三、对当代中国戏曲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戏曲内容上要贴近生活,突出娱乐性,长于情疏于理

  当前阶段在部分戏曲在面对发展状况不佳时,往往埋怨观众不懂艺术,逐渐走向了群众的对立面。而导致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戏曲的内容已经脱离了人们的生活。因此,现阶段中国戏曲若要获得一定的发展必须要从内容上进行突破,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增强其娱乐性,特别需要针对年轻人创造出一定的娱乐元素,此外在表演的过程当中应该采用长于情疏于理的策略。

  (二)戏曲的发展离不开观众,以广大农村观众为重心,推动戏曲文化的传播

  中国戏曲的演出必须要直面观众,因此,如果失去了观众,中国戏曲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与基本价值。在过去戏曲的发展往往是与传统节日以及宗教活动等结合在一起,在我国农村地区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现阶段许多演出人员都聚焦城市,采用恢宏的演出,希望增加票房收入,但是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现阶段戏曲艺术人员应该聚焦农村,加大在农村的演出力度,从而推动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播。

  (三)国家加大对戏曲的扶持力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戏曲教育模式

  由于现阶段中国戏曲面临着较为实际的困难,因此,国家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促进中国戏曲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其政策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制定有关政策,及时提高戏曲编创与演职队伍的工资福利待遇,使他们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戏曲创新与发展的工

  作中去;二是改变剧团的经营市场方向,向农村地区倾斜;三是制定措施,为戏曲艺术继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各剧种在竞争中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四、结语

  中国戏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戏曲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对我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总体来看,中国戏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并不理想。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在本文当中对现阶段中国戏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几点意见,希望对现阶段中国戏曲的发展有所帮助。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推荐访问:中国戏剧研究 中国戏剧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