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哈代还乡中的民俗文化(4篇)

时间:2023-07-30 17:00:3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哈代还乡中的民俗文化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哈代《还乡》的艺术特色探析

  作者:李永宁

  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第02期

  内容摘要:《还乡》这部小说通过对埃格敦荒原长篇写景、人物的外貌与性格的描写以及通过“环境”刻画人物“性格”,来展现小说的故事情节,确立了作品的多元对立矛盾冲突,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景、叙事技巧和小说雄浑、丰厚、沉郁的写作风格。

  关键词:哈代

  《还乡》

  写作技巧

  风格

  哈代(ThomasHardy)(1840-1928)是英国19世纪后期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一生共发表了14部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还乡》和《卡斯特桥市长》。他为世界文学宝库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小说珍品,伍尔芙称他是“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韦伯他称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其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后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和破产农民的悲惨命运,对人类命运进行了悲剧性的探索,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1]同时,他开启了许多20世纪小说主题的先河,其“性格与环境小说”(novelsofcharacterandenvironment)是他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因他的小说多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他还被誉为英国最杰出的乡土小说家。

  《还乡》(TheReturnoftheNative)作为哈代创作中期的重要成果,发表于1878年,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作品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Wessex)“一片苍茫万古如斯”的埃格敦荒原(EgdonHeath)为背景,描写了五个青年男女不同的悲剧命运。其中的女主人公尤苔莎是当代英国小说里被描写得最成功的几位女主人公之一,而故事发生的地点埃格敦荒原则是风景描写的典范。它是哈代的小说艺术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被认为是哈代的最好的一部小说。哈代也成为拥有最多读者的维多利亚时代作家之一。

  一.悲剧主题的展开

  在《还乡》中,哈代进一步展开悲剧性主题,同时标志着哈代小说创作的一个新起点。它是哈代小说作为威塞克斯悲剧编年史的真正开端。这部小说取名《还乡》,主要是以男主人公回归故乡为契机展开情节,但是女主人公尤苔莎却是作家着墨更多的人物。小说写巴黎珠宝商克林·姚伯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厌倦城市生活和“献媚于贵妇人的职业”,还乡过宁静的乡村生活,想“在死以前,作点有价值的事”,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贡献。他的新婚妻子尤苔莎则美艳绝伦,热情奔放,独立不羁,耽于空想。她之所以结婚,就是希望这个风度翩翩的巴黎归客能带她离开

篇二:哈代还乡中的民俗文化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论哈代小说《还乡》中民俗因素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周曼清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1期

  摘要:哈代在《还乡》中经常穿插大量的民俗事项,并巧妙地将它们融入到小说结构中,使他的作品渗透出浓浓的民俗文化气息,而这种民俗文化的注入又很好地反映了哈代浓郁的乡土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为他赢得了“乡土作家”的声誉。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些民俗因素的分析来探究其在小说中所发挥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还乡》;民俗;乡土色彩;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007-02哈代历来以乡土作家著称,被称为“威塞克斯地区的道德风尚史家”,“古老的农业文化的最后的声音”。他之所以被定位为“乡土作家”,这与他作品中体现的浓浓的乡土色彩是分不开的。他以诗意的满怀热情的笔调在其小说中融入了故乡的传统文化、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深深的乡土意识。而小说中丰富的民俗因素的运用正是其乡土色彩的重要体现。在《还乡》中,哈代精心描绘了埃格敦荒原上极具文化内涵的各种民俗事项,它们不仅展现了荒原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情调,唤起了人们对渐渐消逝的古老文化传统的记忆和怀旧情绪,还有效地成为了作家进行艺术构思的不可剥离的部分,为小说的乡土色彩着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里将民俗事项(民俗因素)分为物质民俗(包括生产、商贸、饮食、服饰、居住、交通、保健医院等方面的民俗)、社会民俗(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如习惯法和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民间娱乐等方面的民俗)、精神民俗(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民间艺术等)和语言民俗(包括谚语、谜语、俗语、歇后语和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歌谣等)四个部分。参考钟先生的民俗分类,我们可以将《还乡》中的民俗分为四类:传统节日和公众活动;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礼仪习俗和迷信禁忌;民间歌谣和谚语俗语。这些民俗因素被哈代有目的地安排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哈代之所以热衷于将民俗因素糅杂进小说中,其最终的目的旨在为读者展现他的家乡威塞克斯的乡土人情,使读者在广袤凄迷的荒原中、在率性自然的乡音土语中、在纯厚古朴的民俗风情中感受乡土民情、陶冶自然心性!

  一、传统节日和公众活动。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民俗的重要内容,承载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底蕴。在这些传统节日中,人们往往会进行一些重大的仪式或者活动,来庆祝节日,而这些仪式活动同样属于民俗。在《还乡》中,哈代描写了荒原上的篝火节、乡

篇三:哈代还乡中的民俗文化

  

  还乡

  托马斯·哈代

  十一月里的一个星期六的后半天,越来越靠近暮色昏黄的时候了;那一片没有垣篱界断的广大旷野,提起来都管它叫爱敦荒原的,也一阵比一阵地凄迷苍茫。抬头看来,弥漫长空的灰白浮云,遮断了青天,好像一座帐篷,把整个荒原当作了它的地席。

  天上悬的既是这样灰白的帐幕,地上铺的又是那种最苍郁的灌莽,所以天边远处天地交接的界线,显得清清楚楚。在这样的对衬下,那片荒原看起来就好像是夜的前驱,还没有正式入夜的时候就走上夜的岗位了;因为地上夜色已经很浓,天上却分明还是白昼。一个斫常青棘的樵夫,如果往天上看去,就还想继续工作,如果往地下一看,他却又要决定束好柴捆回家去了。那时候,天边远处,大地的轮廓和长空的轮廓,不但是物质的分界,而且是时间的分界。荒原的表面,仅仅由于颜色这一端,就给暮夜增加了半点钟。它能在同样的情形下,使曙色来得迟缓,使正午变得凄冷;狂风暴雨几乎还没踪影,它就预先显出风暴的阴沉面目;三更半夜,没有月光,它更加深那咫尺难辨的昏暗,以致使人害怕发抖。

  事实上,爱敦荒原伟大而奇特的壮观,恰恰在它每晚由明入暗的那个过渡点上开始,凡是没有在那种时节到过那儿的人,就不能说他领会这片旷野。正由于它在人的眼里看着朦胧迷离,它才让人在心里觉得恰到好处,因为它的力量和意义,完全表现在这个时候以及这个时候以后,第二天曙色以前的那几点钟里面,在这段时间里,也只有在这段时间里,它才露初它的真面目。这块地方实在和夜是近亲属;只有夜一露面,就显然能看出在夜色的苍冥里和荒原的景物上有一种互相凑合的趋势:那一大片郁苍连绵的圆阜和空谷,好像以十二分的同情,起身迎接昏沉的暮色似的;因为荒原一把黑暗吐出,天空也就把黑暗倾下,两种动作都同样迅速。这样一来,大气里的暝昧和大地上的冥昧,就各走一半路凑到了一起,仿佛同枝连理,结成一气氤氲。

  现在这个地方全部都显出专心一志、聚精会神的样子来了,因为别的东西都两眼曚昽、昏昏入睡的时候,这片荒原才好像慢慢醒来,悄悄静听。它那泰坦一般的形体,每天夜里老仿佛在那儿等候一样东西似的。不过它那样一动不动地等候,过了那么些世纪了,经历了那么些事物的危机了,而它仍旧在那儿等候,所以我们只能设想,它是在等候最末一次的危机,等候天翻地覆的末日。

  原来它这个地方,能够让爱它的人回忆起来觉得有一种不同寻常、与人无忤的温蔼面目。花果繁荣的明媚原野,很难做到这一步,因为那种原野,只有遇到一种在结局方面不像现代这样惨淡的人生,才能永远两相调协。

  苍苍的暮色和爱敦的景物,共同联合起来造出一种风光,堂皇而不严峻,感人而无粉饰,有深远的警戒性,有浑厚的淳朴性。我们都知道,牢狱的壁垒上往往有一种气概,能使它显得比它大两倍的宫殿都要威严得多;现在荒原上也就是因为有这种气概,所以才有一种世俗称为美丽的地点上所绝对难以看到的高超卓越。明媚的景物和明媚的时光,自然能够圆满配合;

  但是,唉!倘若时光并不明媚,那怎么办呢?我们有时之所以觉得难过,多半是因为景物过于明妍,使人情怀难胜,因而感觉受到嘲弄,很少是因为环境过于萧瑟,因而感觉受到压抑。能受莽荡荒凉的爱敦的感动的,是那种比较细腻和比较稀少的本能,是那种比较晚近才发生的情绪,不是那种只认柔媚艳丽为美的性情。

  在下午到黑夜那段时间里,就像现在说的这样,跑到爱敦荒原的中心山谷,倚在一棵刺树的残株上面,举目看来,外面的景物,一样也看不见,只有荒丘芜阜四面环列,同时知道,地上地下周围一切,都像天上的星辰一样,从有史以前一直到现在,就丝毫没生变化,那时候,我们那种随着人世的变幻无常而漂泊不定的感觉、那种由于现代还无法制止的日新月异而受到骚扰的心情,就觉得安定稳沉,有所寄托。这一块没经骚扰的伟大地区,有一种自古以来永久不变的性质,连大海都不能跟它相比。谁能指出一片海洋来,说它古远长久?日光把它蒸腾,月华把它荡漾,它的情形一年一样,一天一样,一时一刻一样。沧海改易,桑田变迁,江河湖泽,村落人物,全有消长,但是爱敦荒原,却一直没有变化。它的地面,既不是峻陡得要受风吹雷震;又不是平衍得要受水冲泥淤。除去一条古老的大道,和就要提到的一座更古老的古冢---古道和古冢,也因为一直没变,差不多成了两种天然产物了---就是地面上极细小的高低凹凸,也全不是犁、耙、锹、鎬的工作,都只是最近一次地质变化的抟弄揉搓,原模原样一直保留到现在。

  (张谷若

  译)

  西方大师小说经典研读之【英】托马斯·哈代《还乡》

  一、小说的主要内容

  这部小说反映了工业资本侵入农村宗法制社会后产生的种种矛盾。此书深刻展示了这种社会变革对普通人民、特别是对穷乡僻壤乡民们生活的冲击与影响。男主人公克林·姚伯出身于埃顿荒原富裕之家,自小接受了良好教育,后又被送到巴黎学习生意,且已成为事业有成的生意人,然而他却从这种表面纸醉金迷的浮华生活的背后看到了那么多的不公平。或许是由于自小生活在贫穷乡村的缘故,他始终对乡民,对乡村充满了同情与热爱,因此他痛恨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而一心只想回到乡村,通过教育提高乡民的知识水平,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从巴黎还乡,满怀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生发而来的善良意图,自愿抛弃繁华世界的纷扰劳烦、纸醉金迷的生活,意欲在故乡的穷乡僻壤开创一番小小的经邦济世、开蒙启智的事业,但他首先遭到的,是与自己最亲近的寡母和新婚妻子的反对。由于命运的捉弄,他又突患眼疾,则进而为他的失败推波助澜。女主人公游苔莎心高气傲,出身于城市、却因父母双亡而被逼投靠外公、生活在远离城市的埃顿荒原上。她厌恶荒原单调的生活,一心向往都市的繁华,她心心向往的就是能生活在诸如巴黎这样的大城市,过上上流社会的美好生活,来实现她的人生价值。为此,当她发现了还乡的姚伯,她毅然抛弃了原来的情人,转而主动追求姚伯,将他看作是通往自己人生美好彼岸的桥梁,希望能通过他把自己带往巴黎。但他们俩的婚姻遭到了姚伯母亲的反对,于是他们在婚后搬出母亲家。后因游苔莎的过失,姚伯的母亲不幸死亡,这一秘密最后被姚伯发现,于是爆发激烈争吵。游苔莎眼看去巴黎的梦破灭,又去找老情人帮忙出走。在一个风雨之夜,俩人一起跌入了湍急的河流中……

  小说中景物描写占有突出地位。作为小说背景的埃格登荒原体现了大自然的严酷无情,而软弱的人类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书中对埃格登荒原的描写是英国小说中为数不多的散文佳作。有的批评家从艺术性出发,认为这部小说是哈代最出色的代表作。但由于出版商不愿接受这部以悲剧为结局的小说,哈代只得在书中增加了另一对情人红土贩子德格和朵荪的幸福结局,以冲淡故事的悲剧气氛。

  二、小说的思想高度

  (一)人道主义思想

  首先,作为一位人道主义作家,他同情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在写农村生活受到资本主义发展的破坏时,他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以及资产阶级法律,教育与人民为敌的本质。他批判传统道德以及宗教观念。

  其次,哈代的人道主义又是以极其重视人的自然本能和自然感情为核心的。是通过写人的自然感情与社会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的冲突来批判现存社会的不合理的。因此他在作品中描写人与环境的对立的同时,也表现出对威塞克斯与爱敦荒原这块土地既留恋又排斥既爱又恨的复杂感情。

  哈代的人道主义思想,包括这几个方面:同情下层人民,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及资产阶级法律,教育与人民为敌的本质,批判传统道德以及宗教观念;他的“性格和环境小说”大多是悲剧,反映了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充满了浓郁的悲观主义气氛。

  主人公游苔莎和姚伯的悲剧并不仅仅是个人性格悲剧,同时也是时代悲剧。

  《还乡》是哈代小说中表现乡土精神力量的顶峰。从文学人类学角度关照,原型类型的深层抵牾是小说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荒原”的人格化象征与作家的命运观同构,大量的民俗描写对表现作家主旨意义非凡。借助文学人类学中原始主义批评的视角,这部虽不具备完整的神话形态、却渗透着较为明显的原型潜意识、并对近于原始主义的风物用心很深的作品,将显得愈发精妙深微,展示出作者对自然生命观的颖悟。

  1、“荒原人”:原型的深层内涵

  戴维斯强调,类型差异造就矛盾,而借助人类学视角关照《还乡》,中荒原人们的原型抵牾,更是悲剧的深层根源。小说男女主人公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虽同属“多变人物”,却因一个是异教(异教徒特指古希腊人而言,异教则与基督教相对。———笔者注)女神(“夜的女王”:罗马神话中的月神狄安娜。)。一个是基督教圣徒,从而格格不入。

  游苔莎的性情,和古代希腊神话里说的那些天神的性情相近,和现在世上这种模范女人不相近。天神的威严、热烈、爱憎、喜怒,在爱敦荒原这种下土尘世,显然无用武之地,她的力量发挥不出来。可从“原型”的角度来看,游苔莎以爱情为命的属性就理所当然了,对其感情和婚姻生活如不散幽魂一般的韦狄,不就是《金枝》里永远徘徊在阿里奇亚狄安娜祭司职位近旁,意欲取而代之的争夺者原型么?

  狄安娜女神的祭司/情人共有两个,但符合现实和神话传说双重合法性的只有克林。克林高度发达的理智就是基督教以降理性主义的代表。堪破红尘、以爱与奉献为己任,富于牺牲精神,以磨难为幸运,最终成为“善”的宣讲者,种种经历,以及作者不时以《圣经》典故为之注解的用心,让克林成了基督教圣徒式人物的化身。

  圣徒与女神,原型上匪夷所思的结合在荒原中变为现实,但终会因原型深层格格不入、相互抵牾的力量各归其位。

  2、荒原:天地洪荒的象征

  在《还乡》里,“荒原”甚至是比“荒原人”更为突出的“角色”。哈代处处着意凸显荒原的神秘、特异的个性和主体性,使之绝不仅仅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故事发生的背景。它是人物命运的参与者,更象征着一种超乎人类意志的决定性力量。荒原与时间本身一样久远,之于人类的渺小,它是无涯的洪荒,之于人类的朝荣夕败,它是永恒的旁观,这样的沉默、神秘,又怎能不让人联想到“命运”,寄予深切的感慨和敬畏?沉入夜色的荒原更被与“地狱”相联,象征其深沉的神秘力量对人类命运的渗透。

  人类学家通过考察远古人的风俗来了解被理性世界疏离驱逐出去的人类一度真实的感受,《还乡》中种种原型的设置、溶入故事中生活常态的民俗也仿佛以一种人类学的态度,构筑一个迥异于都市文明的荒原社会,讲述一个在现代人理性分析之外可以通过参照原始、民间思维解读的命运故事。无论与荒原一体或类同的那个“命运之神”是什么,它的规律仍可被模糊揣测,线索就是自然生命循环往复、从不间断,它表现在原始思维贯穿的民俗活动中。

  (一)悲剧美学价值

  哈代是十九世纪末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他以其创造性的“环境与性格小说”丰富了悲剧美学,他笔下的人物大多以其震撼人心灵的悲剧显示出不同的美学品格。哈代以丰富的艺术手法构造曲折而动人的情节,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悲惨命运。他认为悲剧不是一般的人个与环境的冲突,而是人类本性和进步趋向与敌对的邪恶的社会现实的必然性的冲突。

  在《还乡》中,游苔莎以自己特有的勇敢判逆的性格给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矛盾的痛苦的心灵世界,她追求幸福和爱情的意志是那样的强烈,她把热情由丈夫姚伯身上转移到韦狄身上,希望通过私奔的形式来摆脱爱敦荒原,然而突然暴发的山洪却将她淹死在去巴黎的途中。

  尽管哈代的悲剧小说所表现的悲剧是极其惨烈的,而且具有不容置疑的必然性,但给我们感觉并不是一种无望的悲哀和震惊。苔丝、裘德、游苔丝、享察尔等这些令人同情的正面

  主人公最后都难免一死,然而在道义上,在精神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屈的无畏精神却给我们留下了远比他们死亡所带来的悲哀更为强烈的赞佩之情。他们肉体上的死亡,更反衬出精神上的不朽。哈代的悲剧打动了人们,它产生了艺术的效用,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值得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四、小说给我们的启示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哈代是个自然主义者。他花费大量的时间思考:自然如何为一个人施工,又如何破坏一个人的成果。他笔下的男男女女,那些事业成功,内心快乐的人物往往都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还乡〉〉中以埃敦荒原为背景下的悲剧便是写照,其中不乏对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纯真自然的生活的崇尚与向往。他的小说启示我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内心的和谐是个人成功的关键。

  (二)批判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

  批判现实主义是属于资产阶级范畴的文学,它的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它的社会政治主张主要是改良主义,它的创作理论的哲学依据基本上是唯物论的反映论。哈代的作品承上启下,既继承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也为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学开拓了道路。哈代利用小说公然揭起反杭一切社会礼法的旗帜,掀起一股推翻一切“神圣道德”的风潮。尤苔莎作为“黑暗女王”,喜欢在“她的冥国”漫游。荒原已经进人她的血液之中,难以挣脱。哀叹:“荒原是我的十字架,是我的苦难。”她与荒原的冲突,是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同时也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冲突。

  (三)性格与环境小说

  自然环境的运用是哈代小说的一大特色,《还乡》便是这一特色的代表作。哈代笔下的荒原是有生命的,它有表情,会嚷会叫,还操纵人物的活动。它是背景,也是角色,而且是贯穿在每个角色中的角色。对环境的描述富有散文气息,生动灵妙,在创作中应注意这一点。

  【戏剧】萧伯纳《圣女贞德》

  萧伯纳的《圣女贞德》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戏剧之一。关于圣女贞德的电影和戏剧很多,就我瞄过的,我敢说没有一部能象萧伯纳的《圣女贞德》这样深刻和宏大的了。萧伯纳的《圣女贞德》写的是一个人的宗教战争。在萧伯纳看来,贞德的历史意义几乎等同于马丁.路德。甚至象但丁,但丁是站在中世纪和近代世界分水岭上的第一人。而贞德,则是站在现代世界入口处的第一人。因为贞德的历史功绩,她可以被封为圣女,但作为一个超出她那个时代的先知,贞德却应当被视为异端而消灭。

  《圣女贞德》

  《圣女贞德》

  (1923)是萧伯纳创作的唯一一部悲剧。贞德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法国青年女爱国者,笃信宗教,对王子查尔斯十分忠诚。她领导农民群众击退英军对奥尔良的围攻。但在贡比涅战争中,被勃艮第人所俘。她被卖给英国占领军后,交付教会法庭审判,诬为女巫,在卢昂广场处以火刑。贞德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英雄,一个被尊为圣人的传奇人物,众多著名作家都以贞德为主人公进行过创作。萧伯纳在阅读了所有关于描写贞德的著作之后,塑造出了一个具有崭新意义的人物形象。他着重突出了贞德的个人意志,赋予这个人物以现实意义。但他在强调个人意志时,也说明了个人能力的局限性,并且进而认为,人类害怕他们的圣贤和英雄,因此必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圣女贞德》是一部内涵极为丰富的作品,它对宗教信仰、妇女问题、社会形态乃至影响历史发展及个人命运的政治因素等诸多问题都进行了发人深省的讨论。贞德这个身着男装、不谈恋爱的新女性形象也为英国舞台增添了一个成功的现实主义人物。

  《圣女贞德》最精彩的部分是第三幕里,科雄主教和沃里克爵士的一段对白。这两个合谋擒拿贞德的人道出了贞德应该被剪除的真正原因:贞德的行为暗蕴了一种新的信仰原则(摈弃教廷中介的)和一种新的世俗政权的组织形式(民族统一国家的),贞德同时动摇了罗马教廷和贵族封建制的基础。科雄主教和沃里克爵士很正确的把贞德所预示的这两种危险倾向命名为“新教”,和“国家主义”。事实上,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民族国家的兴起的确正是西欧现代社会的启始。

  在宗教改革之前,罗马教廷一向是沟通上帝和世人的唯一合法中介,上帝的圣意只有先通过罗马教廷的官方解释和教皇以及主教团的裁断才能广播人间。一切越过教廷,不经教廷圣裁便个人擅自播扬所谓的“福音”和“启示”的行为,一概要被视为异端而加以打击。这类行为无疑会动摇教廷在人间信仰事务上仲裁权威的唯一性。那种巫灵附身式的谵言妄语祸乱人间,导致群体丧失理性,最终行为狂乱失控而毁灭的严重恶果,在历史上并不鲜见。宗教法庭因此是必须的,为了拯救众多灵魂而烧死一个异端,这不是残酷而是仁慈。罗马教廷的权威必须被无条件贯彻。贞德的行为非常危险,贞德自称受圣凯瑟林的显灵召唤,她直接越过教廷以上帝的名义去煽动法国军队,这种行为当然为教廷所无法容忍。一个目不识丁的村姑如此胆大妄为,竟然越俎代庖替兰斯大主教为皇太子膏油,这不但是蔑视而且是直接破坏教廷的权威了。因为战争时期的权宜之计,教会可以暂时放过贞德,但一旦局势明朗,贞德就必须以异端被剪灭。纵容贞德,就是坐视教廷的权威在人间被抹灭。如果个人有权不经教廷许可解释上帝的启示,那教会的分裂就不可避免了,这不是“新教”又是什么呢?

  与教会一样,世俗贵族也需要消灭贞德,不单是因为贞德而屡遭败绩的英国贵族,就是贞德为他们赢回荣誉的法国权贵也视贞德为眼中钉。为何呢?因为贞德的行为同样动摇了贵族的地位。封建制使大小贵族各自拥有区域的统治权,法王和英王无非是其中最大的贵族而已,对于其它贵族,法王和英王并没有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威。但如今贞德宣扬“讲法语的人民归法王治下,说英语的人归英王治下”,这就把整个贵族阶层撇开了。以语言划分民族区域,以民族区域为国家的组织基础,打破贵族分封而治,在经济上统一,在政治上统一,这不是国家主义又是什么?在这种政制格局下,将再无贵族的利益和地位,贵族将成为国家的附庸,并最终成为敖疣而被淘汰割除。因此,为了维护当下世界在神圣和世俗政治格局上的完整,贞德必须被消灭。

  尽管贞德为法国赢得了胜利,但军队也无法长久地容忍她。她那种鲁莽及无视战争技术和军事指挥原则的作风,已经使军队将领的威信扫地。在以性命相搏的战争中要象贞德那样放弃审慎和理性,这非常让人不放心。因此军队最终必然会放弃贞德,听任伯根第人出卖她,听任英国人俘获,并最终烧死她。

  谁破坏现实利益的分配格局,谁就要被所有人遗弃并剪除,哪怕她是上帝的使者。在法国大部分地区沦陷之前,贞德是救星;在奥尔良光复之后,贞德就成了所有人讨厌的多余负担。她的悲剧下场就可以预见了。

  但是,能因为这个世界背叛了贞德而唾弃这个世界吗?显然是不能的。我们宁可相信莱布尼兹的乐观论点:“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美好的一个”。宗教法庭审判贞德的第四幕也是《圣女贞德》一剧中最精彩的部分。审判贞德的宗教法官都是品格端方的神学家,他们抱这拯救贞德灵魂的美好意图来审判贞德,他们甚至愿意网开一面保下贞德的性命,只要贞德承认罗马教廷的最终仲裁权威,承认她所谓的受圣灵感召其实是一种幻觉。这个要求是很自然的,也是很合理的。人不靠自己的理性去判断事件还能靠什么呢?在所谓的奇迹面前,人不能不坚持自己理性的疆界。人活在历史里,人要对自己负责,理性这根手杖尽管不完美有缺陷,但撇开它人却寸步难行。如果上帝为人的短视而遗憾,那只能怪上帝自己没有赋予人以足够的信心。

  在看审判这一幕时,我的同情心是站在宗教法官的这一边。在审判这一幕里,关于神启和理性的话题其实可以申发许多,但这是不会有结果的,这本身就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就萧伯纳的现实态度,我看他多半也把同情心放在宗教法官这一边。因为最后,萧伯纳让贞德在审判书上签字了。但萧伯纳让贞德把认罪书又斯毁了,但不是以奇迹的名义,而是以自由的名义。现在,我们所有人都只能等着听贞德说那句话了,这句话基督在十字架上也说过:“主阿,饶恕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所做的”。

  烧死先知的确很遗憾,但人类还是不断地烧死自己的先知。人生活在历史里,象黑格尔说的,这是历史王国,必然王国还远没有到来。现实世界里主持正义的是趋利避害的经济原则,很市侩,很实际,一点也不理想主义,这很遗憾,但人类还会不断地照此行事。人是一种经济动物。好在,只要历史是发展的,组织世界的经济原则是有效的,那就让我们暂且不要对人类过早失望。

  最后一幕意味深长,贞德终于被罗马教廷平反,并且被封为圣女了。借贞德扶掖起来的法王查理的一个梦,萧伯纳让所有剧中人物的灵魂来了个聚会。这会儿人们知道自己是错了,曾经反对贞德的所有人如今赞美贞德,并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但当贞德问所有人在同样的情境下是否还会烧死她的时候,所有人都肯定,是的,在那样的情况下,圣女就应当被打成异端被烧死。人们可以事后悔恨,但人必须现实行事。

  全剧在贞德的哀叹中结束:“上帝阿,你的国度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到来?”――也许等到历史尽头吧。像圣奥古斯丁主教严格区分开“上帝之城”和现世一样,在历史里,恐怕真是无法建立理想国度滴。一切试图把天国拉向大地的努力,比如理想国、乌托邦、太阳城、大同社会、均贫富的累次革命,我们基本没有看到有成功的先例。

  关于萧伯纳的《圣女贞德》,先这样

  【戏剧】萧伯纳《皮革马利翁》(卖花女)

  《皮革马利翁》是萧伯纳最受公众欢迎的喜剧,曾几度被搬上银幕拍成电影,更名如《卖花女》、《窈窕淑女》等等,版本不一,可谓盛演不衰。“匹克梅梁”这个题目做何解?起初不知,于是查之,方知“匹克梅梁”实为“皮格马里翁”之误,典故如下:

  原来古希腊赛浦洛斯国的国王匹克梅梁(皮格马里翁)是一个大雕塑家,此公为人苛峻,因厌恶国中女子轻浮淫逸而决定独身终老。然而出于技痒难熬,他用一根象牙雕成了一个姿容曼妙的少女。匹克梅梁即刻就爱上了自己这尊栩栩如生的塑像。他请求美神阿芙洛狄忒赐予塑像生命。美神让其如愿以偿,塑像复活,匹克梅梁喜得佳偶,于是欣然背弃初衷,甘心做围城中一员。

  而萧伯纳的《皮革马利翁》剧情梗概则如下:英国皇家学会的语言学教授息金斯和朋友辟克林打赌,他能用六个月时间将一个粗俗不文的底层女子培养成一个公爵夫人。经过如期的潜心练习,目不识丁的卖花女伊莉莎果然被息金斯教导成一个风华绝代的窈窕淑女。试验大获成功。然而与皮格马里翁的神话原型不同的是,卖花女伊莉莎和语言学教授息金斯虽然难免情愫暗茁,但却终未结成连理。盖因为息金斯是一个比皮格马里翁更尖刻、更顽固到底的独身主义者。而伊莉莎呢,毕竟不是用象牙雕成的不食人间烟火者,她是街坊市井里跌模滚打出来的肉身凡胎,她对男子爱慕和崇拜的渴求远远比一根象牙所仰承艺术家的恩宠要来得多。伊莉莎决心要嫁给追求她的中产阶级破落户弗莱第。一来,显然家道败落的弗莱第是底层女子伊莉莎所胆敢仰攀的最高枝条。二来伊莉莎是籍此来报复息金斯。说到女子报复男人这上头,不能不结论:女人为此是真会拼上一股子傻劲,赌气把自己也豁出去的。

  社会的阶级分野是建立在经济能力上的。一旦社会等级确立之后,那自命不凡的所谓上层便会构筑藩篱和沟堑,用以界定和标识他们的阶级优越感。在萧伯纳那个时代,当权得势的是中产阶级(布尔乔亚)。中产阶级比之中世纪的贵族缺少法理上的特权,他们用以构筑阶级优越感的是中产阶级的所谓知识教养和道德标准,所谓上流社会的交际规则和礼仪风度。也就是剧中男一号息金斯教授所说的“资产阶级言语间的那种故意的“h”音”。中产阶级用衣着和谈吐上的时髦让平头百姓望尘莫及,以此拉大距离并小心翼翼地保持它。中产阶级自卫的方法是不越规制,稳守边线不过火,可以幽默俏皮嘲谑讽刺,但“言行适度”这个词常常被中层阶级挂在嘴边奉为圭臬。中层阶级的全部教养就在于从容、优雅、不走极端。中产阶级的所谓教养使其自具格调,但这个行为信条也使中层阶级僵化,显得颟顸可笑。

  布尔乔亚不是这个社会的唯一成分。对于杜立特尔(卖花女伊丽莎之爹)这样欲望膨胀的社会底层的活跃分子,中产阶级那一套装腔作势的仁义道德可真是害死人的枷锁。老市侩杜立特尔因为息金斯的一句戏言而获得飞来横财。他的阶级地位立刻改观了,成了缙绅之一员。但这个意外的幸运并不使杜立特尔快活:“做了什么!夫人,息金斯教授把咱毁了。咱的快活日子全完了。他把咱给绑起来,送到满口仁义道德的绅士们手里去了。”----啊哈哈-哈-哈,杜立特尔这个人物是《匹克梅梁》里最有趣也是最重要的角色。萧伯纳写这个剧本的意图就是借市侩杜立特尔的攸攸之口表达出来的。正如息金斯对辟克林说的:“辟克林,要是我们再多听这个家伙五分钟的唠叨,那我们的一切道德标准都得完蛋!”----息金斯当然深知中产阶级仁义道德是销骨毁人的东西,否则他就不会那么桀骜不驯了,张狂是息金斯的自卫手段,以保护自己不沦落为一个颟顸可笑的布尔乔亚的手段。杜立特尔这个剧本里最有活力的粗胚一旦成为缙绅,那他就算完了,这个粗俗不堪的匹夫就要成为一个喃喃不休的乏味说教者了。

  还有伊莉莎,她被息金斯改造成一个贵族小姐之后她还能做什么?她什么都干不了了。既回不到从前上街去卖花糊口,又没有实际的经济基础可依托,可到真正的上流社交圈里施展身手。尤其是她深知在息金斯和辟克林这样的中产阶级中坚面前,她永远也无法摆脱下层贱民的自卑心态。她的出路只能是委身于弗莱第这样的废物,一来可以获得名正言顺的上流身份,以壮底气,二来可以或许就此昂首杀入上流社会的广天阔地。伊莉莎最可能的发展,那就是在《华伦夫人的职业》中未出场的莉兹姨妈。可见中层阶级借仁义道德来掩护的阶级构成异常地驳杂,三教九流,只要他有能耐获取经济能力,他就能挤入所谓的上流阶层。至于敷贴在中产阶级面子上的那一套教养,伊莉莎花六个月就可以学会了,对于这个杜立特尔也很清楚:“咱怕的不是道德讲演。咱可以给他们讲个没完没了,咱也毫不在乎。咱反对的是要咱做个绅士”云云,云云。

  《皮革马利翁》虽然被冠以传奇喜剧的名头,但它仍然是一出讽刺剧。这次萧伯纳的长矛戳向的是中产阶级社会的虚伪作派。

  关于萧伯纳的《皮革马利翁》,先就乱说这些。

篇四:哈代还乡中的民俗文化

  

  论哈代小说《还乡》民俗的运用

  杨艳兰

  【期刊名称】《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8)002【摘

  要】在<还乡>中,哈代精心描写了埃格敦荒原上的种种民俗事象,且巧妙地将其与小说的内容结合起来.这些民俗经过作者精密的安排与运用,深入到了作品的肌理之中,对作品的背景、情节、人物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总页数】3页(P84-86)

  【作

  者】杨艳兰

  【作者单位】五邑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广东,江门,52902【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106.4【相关文献】

  1.解读哈代小说《还乡》中的佛教哲学思想2.别让虚荣心毁了你——哈代小说《远离尘嚣》和《还乡》女主角婚姻悲剧探析3.反田园牧歌的乡土叙事——重论哈代小说《还乡》与《德伯家的苔丝》中人与自然的关系4.哈代小说《还乡》的生态主义探究5.哈代小说《还乡》的生态主义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荐访问:哈代还乡中的民俗文化 哈代 民俗文化 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