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7篇

时间:2023-07-30 17:36: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第12卷第8期2021年04月Vol.12No.8April2021媒体融合的趋势和路径创新探析杨丽丽(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摘要:媒体融合发展是媒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实践热点,通过内容、终端、组织三个层面对现有媒体融合的探索进行概括分析,讨论媒体融合存在的问题。结合媒体融合未来在功能、内容、组织、产业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探析媒体融合路径的创新思路。关键词:媒体融合;路径;问题;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019-03媒体融合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最早由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提出。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媒体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折时期,媒体融合成为理论和实践的热点,几乎被所有的传统媒体视为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媒体融合包含技术和产业两个层面,从技术层面来讲,主要是指借助网络技术将不同的媒体形态融合在一起,“并通过重新塑造各个媒介在新兴网络语境下的可能性再度媒介化这些媒介”[1],形成一种新的媒体形态;产业层面包括一切媒体及其有关要素的融合,媒体形态、内容生产模式、组织结构、运营模式、体制机制等都要进行重构与融合,在社会层面形成一个新的融合媒体形态。一、媒体融合的主要路径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在政策的推动下,媒体融合的探索进程加快,新的融合产品和融合形式不断出现,因此,2014年被我国传媒界称为“媒体融合元年”。概括来说,媒体融合的路径主要有三种。(一)媒体内容的融合媒体内容融合主要是指借助各种技术手段,依据不同媒体形态和市场逻辑,将分属于不同媒体形态的内容整合,结合不同媒介形式的传播特征和用户使用习惯,形成层次多样、类型丰富的内容融合产品。传统媒体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立足自身的内容优势,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打造新的产品形态,增强信息内容的吸引力、提高用户参与度,媒体内容融合不断升级。全媒体报道、沉浸式信息、VR数据新闻、新闻游戏和互动性页面逐渐出现,这些内容融合了产品,结合文字、视频、直播、访谈、图片等内容,用搭建场景或增强交互性、参与性的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在“全国两会”“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等报道中,各网络平台运用新技术推出的全媒体报道或专题报道,内容融合、视觉优化、场景真实、亮点频出,使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大大增强。融合性新闻和消息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带来关注度增加、可读性和可视性增强等传播效果,越来越受到青睐。(二)媒体终端的融合媒体终端的融合主要是指以信息聚合平台为载体,将多种媒体功能融合在一起,依据大数据分析,将信息和服务精准推送到用户的各类媒体终端,是不同媒体产品传播渠道的融合。这一类型比较典型的是传统媒体纷纷入驻相继出现的新媒体平台,如“两微一端”、抖音等,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媒介终端融合的另一个热点是跨界合作,包括“媒体+媒体”“媒体+互联网”“媒体+产业”等,主要是以媒体平台为基础,拓展信息服务的内容。具体来说,有媒体与电商的融合,如湖南卫视和淘宝网的合作;媒体与网络公司的合作,如百度和新华社合作探索“内容+渠道+搜索+大数据”的全媒体模式;媒体与影视的合作,如郑州报业集团投资电视系列剧,深蓝传媒、优酷土豆和《读者》合作将《读者》独家提供的文学作品转化为影视产品等。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终端融合类的媒体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形式都越来越丰富。(三)媒体组织的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组织机构差别很大,而新技术的融入程度,与其能否适应和改变所在组织的制度、观念以及运作方式息息相关。因此,两者的融合势必带来理念、内容、渠道和组织机制上的变革,尤其是对传统媒体来说,不仅要重塑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模式,也要变革组织结构,适应新媒体生产模式。以“中央厨房”为代表的融媒体中心,为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从技术、组织机制、管理机制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为例,在组织机制变革上主要涉及4个方面:一是不同部门、不同媒体、不同地域和不同专业之间人员的调度;二是构建以总编调度中心——报社总编室、人民网总编室、新媒体中心总编室等为支撑的联动型组织架构;三是根据每个编辑室分工不同,建立独立的考核机制;四是与地方媒体联动,合作生产内容,实现资源共享。各地“中央厨房”、新媒体中心等融媒体建设虽然进度不同、融合程度不同,但都在不断探索媒体机制融合和改革的路径与方法。二、媒体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在媒体融合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不论是传统媒19《追根溯源百家姓》(虚拟现实)新闻、研究论文体还是新媒体都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在新技术应用、内容挖掘、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认识上存在偏差认识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互联网的认识,另一个是对媒体融合的认识。对互联网认识的偏差表现为,一方面,业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新闻媒体,把它当作新闻业务上的竞争对手,认为只要在优质内容上胜出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但互联网并不是新闻媒体,只有单一技能的采编人员已经无法满足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又比较稀缺。从媒体融合的管理层面来讲,对于既懂传统媒体又懂新媒体、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懂官方话语体系又懂互联网话语体系的年轻优秀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传媒行业人才队伍失衡比较明显,采编人员多、技术人员比例较低,而管理人员主要是行政任命,缺乏媒体运营和管理经验。另外,精英人才流失严重,大量优秀媒体人离职,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传媒行业的人才现状很难满足媒体融合对高层次、复合型、不需要优质的内容也可以把传统媒体逼入困境;另一方面,在认识到互联网的冲击性之后,片面地认为互联网只有技术上的优势,偏重新技术的引入,没有考虑到技术优势带来的空间、时间以及关系上的重大变革,事实上,互联网技术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形态。对媒体融合认识的偏差表现为,一是拓展意识强、融合意识弱,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拓展和相加,而是涉及逻辑和思维的转换,而很大一部分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只是传统的信息生产方式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拓展,或者原有内容和新平台的简单相加,并不涉及深层次的融合,这也是部分媒体融合没有产生实际效益的原因。二是重技术、轻理念,媒体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应用新技术,应该基于互联网逻辑,形成新的内容生产理念和生产模式,如果理念上没有转换,只是跟着技术走,没有使技术为自己所用,就会陷入跟风和盲目,从而增加自身负担。三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意愿的强度不同,传统媒体把媒体融合视为改革转型的必由之路,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新媒体作为新技术、新思维、新方式的受益者,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二)盈利模式不成熟在大众传媒时代,二次销售模式带来的广告收入是媒体的主要盈利渠道,但是互联网的出现和门户网站的发展,使内容免费这一观念深入人心,传统媒体的内容付费难以推进。另外,新媒体吸引了大部分的注意力,传统媒体因注意力的流失,广告收入断崖式下跌,原有的盈利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新的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之中,不稳定的盈利现状成为制约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瓶颈”。新闻业并不是新媒体重要的盈利来源,这也是新媒体不热衷于媒体融合的原因之一,它们不需要与传统媒体合作也可以从其他行业领域获得利润。如果传统媒体对新媒体运作的规则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内在的思想理念和外在的经营战略不变,固守原有的盈利模式和内容生产流程,买进一些新设备、运营一些新媒体产品,很容易陷入徒劳无功的困境。(三)人才缺口较大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不同类型媒体之间的人员流动加剧,员工对工作环境、薪酬、上升空间的期许增加,但是部分媒体的体制机制改革步伐落后于媒体融合的进程,导致职业认同感、神圣感下滑,影响从业者队伍的稳定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20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四)经营管理体制相对落后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部分传统媒体没有根据新媒体的生产、传播管理、运营特点进行相应的改革,沿用原有的经营管理理念。一部分媒体虽然意识到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性,但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一个过程,这导致媒体在融合过程中经营管理体制相对落后,阻碍了媒体融合深入发展的步伐。从媒体集团层面来说,传统媒体制度影响下形成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采编与经营不分、资本运作限制、不同类别的传媒归属不同的行业主管部门、不同行政区域的传媒机构归属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经营管理现状,都会对媒体融合发展造成阻碍[2]。另外,各地方媒体集团力量较小,在技术、人力和资金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并且因为地方发展的限制,融合改革的探索还不成熟。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讲,首先,互联网将信息内容的更新速度提高到以秒为单位,但是传统媒体目前的管理体系和组织结构决定了其在内容生产方式上无法适应互联网的特点;其次,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的滞后,导致媒体从业人员对融合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在传播机制上,缺乏基于用户视角的思维,单向发布的方式依然占据很大比例,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平台交互性强的优势。三、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媒体融合既需要在技术、内容和媒体形态方面进行升级,也需要在媒体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探讨媒体融合未来的发展趋势,离不开数字技术、互联网思维,要把互联网看成一场涉及思维、内容、组织和经营等方面的系统性的变革。对媒体融合趋势的探讨,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功能层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做好宣传和引导无论媒体融合如何发展,媒体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发挥的功能作用是不变的。在现阶段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中,一些充分发挥媒体的社会功能、内容上不断守正创新的传统媒体,获得了市场和用户的青睐。从政策层面来说,目前对媒体融合的重视,更多是基于对互联网与社会发展的考虑。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建成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强大的第12卷第8期2021年04月Vol.12No.8April2021新型媒体集团,目的是继续发挥主流媒体在新的传播场域中的舆论引导作用。发挥好意识形态宣传作用,履行好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未来媒体融合进一步深入后新的融合型媒体必须担负起的重要任务。(二)内容层面:找准角色定位,改变内容生产理念和模式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在内容传播方面,通过对海量人群的数据分析,实现对个体的精准传播,内容传送实现个性化、场景化,互动更加即时。深入,未来,数字化、智能化是传媒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媒体融合不是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简单相加,而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在新的传播生态中,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内容、渠道、终端、技术、资本、组织模式都很重要,媒体深度融合想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需要全方位发力。第一,要更新思维模式。要深刻理解网络社会的数字逻辑及其给传播带来的影响,更新媒体发展观念,缩小不同行业从业者对媒体融合认识上的偏差,强化在此基础上,媒介对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媒介不再仅仅是一个新闻信息工具,而是一个全功能的社会信息集散中心。随着新媒体平台影响力的不断扩张,用户数量的增加,精准化、个性化的传播模式会对内容的数量和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媒体影响力扩张的边界,恰恰是媒体融合真正深入推进的契机,向多元化的海量用户精准推送个性化内容,当UGC(用户生成内容)不能满足内容需求的时候,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就显现出来。因此,未来媒体融合的趋势是生产优质内容的媒体和拥有技术与平台的媒体,在共同遵循的规则的约束下,进行跨媒体合作,二者相互改变和,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双赢。(三)组织管理: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媒体融合的探索中,媒体组织管理的理念和模式不断改变,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媒体经营管理者必须突破传统思维与既定格局,结合新媒体思维,推进传统媒体转企改制,深化内部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媒体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使传统媒体集团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从媒体内部来看,组织管理的创新和改革有助于打造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新形势的新兴传媒人才队伍;从媒体的发展层面来看,可以“利用资本化、市场化的手段,逐步占据移动互联网的全产业链。创新盈利模式,在内部机制上注入‘商业基因’和‘技术基因’”[3],进一步提高发展战略水平。同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适合新技术和新传播环境的经营管理长效机制。(四)产业层面:新型综合经营体成为主流媒体融合的最终结果必然是相关产业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新型综合经营体出现,在社会层面形成全媒体形态。此类综合经营体应具备三个特征:第一,组成多元,包括用户平台、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终端等,并且每种平台的类型和数量丰富,平台间存在强弱不同的互动关系,以保证媒体融合的动态适应性;第二,边界淡化,综合经营体具有开放性,不同行业间,如传媒行业、通信行业、金融行业等可以交叉融合;第三,技术支撑,通过技术手段获取数据,形成产品用户和合作伙伴的画像,作为参考,促进媒体融合逐渐深入。四、媒体融合的路径创新目前,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传媒业的影响越来越用户思维,从用户体验出发创新内容生产和技术应用。第二,内容和渠道要良性互动。传统媒体的内容与新兴媒体的渠道之间的博弈会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两者要不断碰撞、互相磨合,探索双赢的合作模式,重构内容生产流程,“通过内容生态的繁荣促进渠道平台的发展”[4],使传统媒体内容优势的充分发挥和新媒体渠道终端的蓬勃发展互相成就。第三,要强化市场意识。媒体深度融合需要经济实力的支撑,要有市场观念、市场意识,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建立稳定的盈利模式,将内容、终端、组织架构的转型融合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用户消费体验结合起来。第四,要提高产业运营水平。媒体融合的发展势必带来相关产业的融合,要转变产业运营思维,优化媒体融合发展思路,新技术的应用、运营管理模式要和媒体融合发展、业态动向保持一致,提高产业管理水平,扩大主流媒体舆论阵地。五、结语媒体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存在各种问题,但是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媒体融合一方面要从意识上明确定位,另一方面也需要技术、平台、人力、资金、制度的支持。媒体融合不是目标而是过程,融合没有止境,只有更深入,只有各方共同努力,不断创新思维、内容生产模式、组织管理机制,才能推进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建立现代传播体系。参考文献: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M].刘群,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2.郑自立.中国媒体深度融合的动力逻辑与推进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06):5-9.梁智勇.移动互联网入口竞争的市场格局及传统媒体的竞争策略[J].新闻大学,2014(03):127-135.严三九.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创新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89-101,179.作者简介:杨丽丽(1988—),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21“驯化”[1][2][3][4]

篇二: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新闻视界媒介融合视域下广播新闻传播创新发展路径赵旭(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天津300070)摘要:现阶段,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各类新闻媒介呈现融合态势,“互联网+”表现水平不断提升。基于此,传统形式的广播新闻在发展道路中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具体来说,新型媒介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凭借自身的便利性与互动性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大众追捧,而传统广播新闻则逐渐面临着被排挤、被淘汰的命运。因此,传统广播新闻势必将迎来巨大的挑战,必须摆正心态积极应对,采用科学化的措施,尽快与互联网进行对接,对广播新闻传播方式与渠道进行大胆创新,从而确保广播新闻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就媒介融合视域下广播新闻传播创新发展路径展开详细论述。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新闻传播;创新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媒介融合能够为广播新闻传播提供新灵感以及新思路,进而改变人们的娱乐方式。目前,自媒体平台发展让大众拥有了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1]。不管是传统电视或者是广播介质,还是手机或者是网络平台载体,都有助于信息传播渠道丰富化与多样化。然而,面对广播新闻传播创新发展,相关工作人员避免要正确对待,全面了解行业发展特征与趋势,及时掌握社会大众认知水平、审美取向以及价值观等,对广播新闻传播模式与方法进行创新,确保广播新闻传播行业稳步发展。一、媒介融合视域下广播新闻传播特征(一)素材获取渠道多样化目前,互联网技术发展及其广泛应用,给广播新闻传播创新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撑。通过差异化平台可以获得多种信息,进而制作出大量特色化广播新闻节目。从某种程度上讲,工作人员新闻素材取得渠道逐渐多元化,可以从大众需求出发合理化筛选有效信息。不管是依靠传统文献,还是互联网信息资料采集,都能够为新闻从业者掌握大众信息聚焦点提供便利[2]。总而言之,媒介融合视域下,广播新闻传播从业者更加灵活,可以创新性开展日常工作,而且还能够强化用户与平台之间的思想沟通。(二)信息处理的数字化媒介融合视域下,广播新闻对内容处理方面呈现出信息化以及数字化的鲜明特征。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借助计算机设备以及互联网技术等对新闻内容进行快速编辑,进而为大众呈现更好品质的新闻节目。因此,广播新闻传播的相关人员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条件,实现传统媒介以及新媒体之间的有效的融合。实际工作中,不仅要体现广播传播自身特色,而且还应该充分满足大众个性化信息需求。广播新闻传播应打造精品栏目,并输出有用观点,从而更好地吸引人们收听广播新闻。二、媒介融合视域下广播新闻传播创新发展路径(一)媒介理念创新为了确保广播新闻传播更好发展,相关人员必须要转变媒介理念,做到与时俱进,有效孕育新媒体思维[3]。具体来说,新媒体思维是工作人员利用先进互联网技术充分了解以及分析受众情况的重要因素,是以受众群体为中心的新思维。在媒介融合发展下,新媒体思维所占据的地位日益提升,已经很好地融入到了媒介生产经营工作中,有助于媒介传播方式创新。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将广播新闻传播受众看作媒介核心的主人,更好地控制媒介传播内容。因此,广播新闻传播应不断改革创新,提升互联网发展水平。广播新闻传播需借助音频、微信与微博等方式,促进广播新闻内容以及形式的创新,为受众提供一个交流的良好平台[4]。与此同时,受众以及广播新闻创作者两者应加强沟通交流,及时调整新闻传播内容,增强广播新闻针对性,使其更好地满足受众实际需求,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二)传播形式创新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发展下,媒介融合逐渐渗透,并成为广播新闻传播创新的重中之重。因此,广播新闻传播应凭借互联网技术,迎合受众更习惯手机看视频的方式,不断与时俱进,把传统形式的视听模式向着视频播放形式转变,大大吸引受众兴趣。与此同时,广播新闻传播还需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有效发布音源,虽然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信息,然而可以在空闲的时候阅读。广播新闻的上述传播方式既可以大大弥补传统广播新闻传播不足,又能够推动广播新闻事业快速发展。(三)新闻内容解读创新即便传统广播电视新闻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迅猛发展,然而自身仍然具有某种优势。因此,广播新闻传播应充分借助这种优势,并采用科学化的方式对新闻内容所具有的真实性进行有效辨析。工作人员在对待新闻内容的时候,应该具有科学化的判断见解,更好地向受众传递客观化以及准确化的信息内容。一般情况下,党会借助广播新闻传播形式进行信息传递,从中可以看出,广播新闻的公信力以及权威性是非常强的。新媒体却没有这种优势[5]。基于此,广播新闻传播应利用该优势,不断增强新闻内容所具有的权威性以及独家性。此外,广播新闻传播还需通过邀请新闻专家解读新闻的方式让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从而使新闻内容受众形成自身观点,提升受众思维能力,实现社会更好发展。(四)创新人才培养现阶段,媒介融合为广播新闻行业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广播新闻单位在面对竞争的时候,不仅要重视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的创新,而且还应该重视专业人才与创新人才的大力培养,使广播新闻工作人员符合现代化市场需求[6]。实际上,行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以人为载体才可以输出更多新的创意,确保广播新闻行业始终保持发展活力。所以说,广播新闻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重视人才培养机制的不断优化创新,全面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特别是要有效培养从业人员的独特视角以及创新思维,使其正确引导听众价值观,满足听众个性化审美需求,并不断输出大量同质化广播新闻节目。与此同时,对于广播新闻传播的管理人员来说,应重视管理理念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经验,积极构建数字化以及73视界观

  OBSERVATIONSCOPEVIEW智慧化的管理平台。具体来说,管理人员应该制定出前瞻性以及引领性都相对较高的人才培训制度,使新闻从业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新的专业知识与新思想,从而帮助其树立新的广播新闻传播理念,使其认识到借助网络化技术编辑新闻内容的重要性。广播新闻传播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正确的目标,有效制定培训方案,增强方案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从而使每位广播新闻从业人员都能够成为拥有独特新闻视角以及较高信息素养的专业人才。从某种程度上讲,借助人才智慧促使广播新闻传播不断创新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实际工作中,从业人员应将最新理念以及传播手段应用到新闻传播中,增强广播新闻的创新性以及持续性。(五)构建新媒体平台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应该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从而提升广播新闻的发展水平。基于此,广播新闻传播应积极构建相应的科学化媒体平台,不断提升受众自身的体验感,从而更好地为受众提供优质服务。比如,广播新闻传播创新中,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构建微信公众号媒介平台,借助微信公众号,受众能够就广播新闻内容自由留言或者是建议,这时微信公众号的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受众留言进行及时回复,然后对留言中的问题进行整理与科学化分析,及时调整广播新闻传播的实际内容与形式,使其进一步拉近受众以及广播新闻两者的关系,受众还可以在线接收新闻信息[7]。此外,广播新闻还可以构建APP或者电台,适当邀请专家与受众进行沟通,增强受众对广播新闻的参与度,从根本上提升受众体验感。对于广播新闻来说,手机APP是一个非常及时有效的新闻信息传递方式,有助于受众随时随地进行新闻接收,增强受众对于广播新闻的好感度。结语:总而言之,在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以及科技水平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媒介融合已经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必然趋势,广播新闻传播也不例外。作为广播新闻传播行业来说,如果要获得健康发展,必须要转变理念,大胆创新,并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广播新闻传播应该与多种类型的媒体进行有效融合,借助新时代的宣传推广手段以及新媒体平台,增强推广传播方式的实际效率,真正实现广播新闻行业的创新发展。参考文献:[1]李朝敏.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及素养提升的方法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1):177-178.[2]孟琳娜.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实现“突围”[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20):65-67.[3]朱雅群.新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传播策略分析[J].新闻传播,2020(17):110-111.[4]张先芳.“三网融合”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发展探讨[J].新闻文化建设,2020(10):68-69.[5]陆栋.电视台新闻传播路径的创新与实践[J].记者观察,2020(23):46-47.[6]王俊.新媒体在县级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价值与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20(14):204-205.[7]郭蔚.增强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传播力的策略[J].记者摇篮,2020(07):30-31.(上接第72页)字节跳动旗下抖音短视频主打个性化推送,根据用户浏览不同类型视频的时长,确定用户的喜好,进行后续的推送。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似乎跟前面提到的腾讯新闻的发展思路有些相似,但作为近年来突然兴起的新型主流媒体,在新闻采写业务方面,抖音短视频采用了全新的模式。传统媒体培养自己的记者编辑,出去采访回来写稿,以高质量的独家稿件撑起传统媒体的大旗,转型成为新型主流媒体之后的传统媒体,依旧沿用着这一高质量的采写方式,《人民日报》如此,腾讯新闻亦是如此。好处是新闻质量高,社会可信度高,缺点自然是人员成本。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自媒体诞生。在微信朋友圈、微博这些社交媒体中,由用户自己生产内容,好处是没有成本,缺点是仅仅是传递消息,无法构成成体系的新闻,质量更不用说,真实性都得不到保证。除了这两种生产内容的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既节省成本,又对质量有一定保证的方式,就是PGC——专业内容生产者。抖音就是如此。作为新型主流媒体,今日头条和抖音自己却不生产内容,一个是新闻的搬运工,依据用户喜好推送不同网站的新闻;另一个将内容生产下放至PGC,由廉价的二三线城市的PGC进行内容生产(当然这其中也有质量上乘的优质PGC),字节跳动在新型主流媒体新闻采写业务创新方面走出了一条极端的路线,就是干脆不进行新闻采写。这样做极大地节省了成本,但没有属于自己的内容,纯靠搭建平台智能化推送。新型主流媒体是党中央为传统媒体指出的一条可持续高74质量发展之路,也是给新兴媒体树立了能够存活的标杆,同时也成为了净化网络、对低门槛的新媒体中的低质量信息进行压制的手段。作为新闻媒体核心中的核心,新闻采写业务的创新必将极大程度的影响新型主流媒体的构建。《人民日报》通过报网融合成功完成转型,更多的传统媒体会更有方向的通过采写业务的创新向新型主流媒体进行过度。腾讯新闻凭借在新闻采写业务中持续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思路而独占新闻类客户端鳌头,带领出一条以读者为核心的新时代新闻报道之路。字节跳动通过将内容生产下放,一条自己不进行新闻采写业务的新型主流媒体之路诞生,同时诞生的还有独立专业进行新闻采写和内容生产的一批PGC。互联网时代媒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终归是好的,多种媒体在不断竞争中相互提高,不断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不断的为新闻事业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参考文献:[1]桂钰涵.新媒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互联网为例[J].今传媒,2014,(4).[2]徐蕾,常晓洲,姚雯雯.媒介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数字化转型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8,(1).[3]深响.以“打开眼界”替代“事实派”,腾讯新闻选择了什么样的新战略[EB/OL].观察者网.[4]柳冰芬,柳素芬.浅析今日头条的成功之处[J].戏剧之家,2018,(20).

篇三: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传媒观察新媒体和大型活动之间的融合发展路径王丽艳(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海口570200)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在新媒体出现后,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再以被动的方式接收信息,而是可以通过网络形成良好的交流与不懂。对于大型活动而言,为了有效的提高活动的影响力,获得更好的活动效果,需要借助新媒体的优势,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形成新媒体于大型活动的融合发展。本文将对新媒体和大型活动之间融合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新媒体和大型活动之间的融合发展路径。关键词:新媒体;大型活动;融合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对新闻事件产生快速反应,通过网络广泛传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关的新闻信息。与此同时,新媒体还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可以及时的接收到人们的反馈,以便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实现新媒体与大型活动的融合发展,不但能够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提高大型活动的影响力,而且可以提升人们对于活动的参与感,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主办方可以根据其中的建议对活动进行完善与创新。一、新媒体和大型活动之间相融合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对各类新闻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借助网络进行广泛的传播,人们可以通过各类终端接收这些信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获得更好的信息传播效果。在新闻信息的制造与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制造者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因此新媒体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所有人都能够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提高人们在信息传播中的参与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行更多的沟通与交流。此外,新媒体的门槛较低,一般只需要使用手机和电脑就能实现信息的制作与传播。新媒体和大型活动之间相融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第一,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大型活动的宣传。在举办或承办大型活动时,相关单位需要具备长远的目光,把握大型活动的有利时机,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活动的宣传,有效的提升活动的影响力,使更多人能够参与到活动中。在众多的新媒体平台中,微信拥有巨大的用户数量,大型活动主办单位可以利用其用户量大的优势,通过微信工作号进行活动宣传,在公众号上发表推文,实现活动的推广。目前微信平台们天的活跃用户数量超过1亿,拥有良好的用户基础,通过微信进行大型活动的宣传,能够获得可观宣传效果。微信公众号是在以微信为依托的新媒体平台,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在举办大型活动时,主办单位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来发布与活动相关的各类信息,实现信息的大范围推送。推送的信息包括与活动相关的文章、图片以及动态等,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活动的各项信息。与此同时,微信用户还能够在活动期间与主办方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建议,为主办方提供宝贵的活动经验。第二,通过微博进行大型活动的宣传。微博同样是目前主流的社交平台,与微信相比,微博发布的信息更加快速、简洁,具有良好的及时性与沟通性。在举办大型活动的过程中,主办单位可以在微博上开通活动官方账号,发布与活动相关的内容进行宣传,通过图文并茂的信息传播,可以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第三,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大型活动的宣传。短视频平台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非常火爆的新媒体,相比于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的应用形式更加灵活,将其应用在大型活动的宣传中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在大型互动的宣传中,工作人员可以拍摄活动的短视频,发布到目前主流的短视频平台上,包括抖音、快手等。网友在看到这些与互动相关的短视频后,可以更加真切的体会到活动氛围,产生真实的感受,对活动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积极的参与到互动中。二、新媒体和大型活动融合的案例分析在某地举办的主持人才艺大赛活动中,采用了新媒体和大型活动融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的优势,通过网络互动的形式要求更多的人参与到互动中。在比赛的直播中,整个比赛过程都通过全媒体进行宣传,使比赛成为整个城市居民的热门话题。在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分时,选手的分数构成为专业评委+大众评审+网络直播排名分+选手互投,采用这样的评分方式,能够充分满足比赛的专业性要求,同时可以具备较强的娱乐性,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比赛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比赛主办方还为所有参赛选手拍摄了个人宣传短视频,记录他们在整个参赛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通过更多元、更轻快时尚的方式完成信息的传递。(一)传播模式升级:电视+网络的全媒体跨屏互动在主持人才艺大赛的过程中,主办方引入了本地的社交APP实现电视+网络的跨屏互动,对活动中的互动形式以及内容展示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创新。在这个社交APP上,所有选手都开设了自己的账号,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网络直播秀,这种方式大幅度提升了参赛选手的曝光度,同时增加了APP的点击量。在正式比赛的过程中,直播采用360度全景直播的形式,观众可以在观看电视直播的同时通过APP观看不同角度的制播画面,同时可以在APP上发布自己的看法,为喜欢的选手投票,提升他们的评分。与此同时,APP中还为比比赛开设了专区,网友可以通过APP查看参赛选手的实时评分情况,了解自己喜欢选手的排名。(二)综艺IP品牌升级:深度创新不断坚守随着主持人才艺大赛的进行,主办方也将这个品牌进行相应的延续,为参赛选手量身打造一系列与此相关的活动。通过参与这些互动,参赛选手能够向公众更好的展示自己,使他们能够全面的了解自己,同时可以延续比赛的品牌。在下一季的比赛中,会有更多网络关注这项比赛,逐渐形成更高的知名度。在这样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更多的网友会喜欢上这项比赛,积极的参与到比赛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实现节目本身的传播。三、新媒体和大型活动之间融合发展的建议(一)举办大型活动的管理者要有强大的融合意识在传统媒体中,对于管理者具有较高的要求,不断需要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而且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做出正确的决视界观?OBSERVATION?SCOPE?VIEW15视界观

  OBSERVATIONSCOPEVIEW策。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已经逐渐失去了以往优势,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传统媒体的领导者必须改变自己的发展观念,对传统媒体面临的市场形式产生清晰的认识,形成、新媒体和大型活动之间融合发展的意识,坚持走融合发展的道路,对各方面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指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只有做到这些,大型活动的管理者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作用,对相关工作人员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在新媒体和大型活动之间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实现协同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促进新媒体和大型活动之间融合发展。(二)通过搭建平台的方式提供更多综合性服务进行融合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融合效果,必须将媒体之间的用户平台打通,实现资源共享,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优秀资源,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并且有利于实现对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三)通过技术和人才兼备的方式提高融合竞争力的方式进行融合在实现新媒体和大型活动之间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这对于媒体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促进新媒体和大型活动之间融合发展,需要重视对相关人才的培养,组建优秀的工作团队,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在相关技术方面的投入,为新媒体和大型活动之间融合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先进的技术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不断制定优质的技术方案,才能制作出最好的资源,有效的提高媒体融合的竞争力。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必要时应成立跨部门的项目小组,也可以对业余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在原有内容与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也可以对原创内容进行有效的利用。(四)通过注重创新发展的方式进行融合对于新媒体的发展而言,创新是最关键的环节,传统媒体为了谋取更好的发展前景,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满足当前人们对媒体的需求。对媒体发展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能够获得人们更高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价值,逐步稳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在实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市场优势,积极进行创新,制定科学的发展途径,获得更高的市场影响力,获得更高的发展前景。四、结语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更多新兴的媒体形式走进人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媒体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可以实现新媒体和大型活动之间的融合发展,制定科学的发展途径,不但有利于提高活动影响力,而且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媒体服务。参考文献:[1]王俏.浅谈融媒体时代电视大型活动的创新思维[J].科技传播,2019,(24).13~14.[2]徐瑛.融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大型活动创新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9,(24).185~186.[3]陈萍.论全媒体时代综艺品牌活动的转型-《我是星力量》大型活动创作思考[J].视听纵横,2019,(6).13~15.[4]于海婷,唐英.互联网+社交电视的融合发展探析[J].青年记者,2016,(23):117-118.[5]宋煦.融媒体环境下媒体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9,25(8):134.[6]许笑梅.浅谈新媒体和大型活动之间的融合发展[J].文渊(小学版),2020,(5):1043.[7]于学尧.试论如何积极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协同发展融合创新[J].活力,2019,(23):394.(上接第156页)然,这此事件只是印度尼西亚反华浪潮中的冰山一角,我们时不时的也会听到印度尼西亚甚至东南亚东盟国家中的反华声音。甚至在一些影片中,华人身份承载着印度尼西亚电影特殊的角色,成为印度尼西亚导演戏耍和抨击的对象。2008年,由艾德温导演的印度尼西亚剧情片《失明的猪也想飞》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单从电影名字中就能看出,这远比同时东盟国家新加坡的影片《小孩不笨》对华人的侮辱性还要强。影片关于身份的找寻,核心触及印尼的种族歧视尤其是针对华人的歧视问题,包裹得好似一个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其实是重新看回印尼1998年5月震惊世界的种族暴乱——到2009,也算10周年。反华的浪潮可谓是刻在印度尼西亚人心中的骨子里,华人作为印尼电影中不可被替代的角色,成为了印尼人摆在明面上的抨击对象。四、结语从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机问世,到电影走向世界各国,再到现在一次又一次的的票房奇迹,电影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电影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表现的结合体。从电影诞生的那天起,它就向世人宣告:电影艺术绝非可以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孤本,它需要世界的电影家共同的努力去创造银幕前的奇迹!这点在华人电影家与印度尼西亚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电影产业的启蒙和发展之路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华人对于印度尼西亚电影产业的启蒙和发展更是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在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下,中国与世界,尤其是周边国家,应该展开更为深刻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出一条有利于中-印尼电影产业长期合作与发展的新道路,让更多的华人资本走向世界,让悠久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参考文献:[1]沈浩,徐蓓,何子凤.初涉电影史的启发与归纳[J].科学中国人,2015(06):81-82.[2]沈健.印度尼西亚电影市场的大门向中国敞开[J].世界知识,2017(10):75.[3]郑燿霆.印度尼西亚电影现状[J].当代电影,2005(04):89-92.[4]马然.亚洲电影访谈:华人·独立电影·电影工业[J].艺术评论,2009(08):53-61.158www.sjgzzs.cn

篇四: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媒体融合的发展途径

  中国媒体融合的发展途径:

  (一)以互联网为核心、传统与新媒体共存的思路。

  1、重视新媒体的发展,积极拓展移动网络形式。不断完善网络技术,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建设网络开放、拥有丰富、实时分享的资源平台,使网络媒体产业和传统媒体产业并行整合,借助网络传播力量,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

  2、大力发掘和开发媒体融合服务新应用,依托互联网技术,聚合多种传统媒体、新媒体和包容媒体,提供跨界创新的融合服务,努力满足各领域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体验。

  3、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技术,实现统计信息和影像多媒体融合和应用,加快构建网络多元化内容创作、审核、导播、发布及监控体系,把各类传播媒体资源整合起来。

  4、推动各类形式的新技术的发展,探索以全新的信息交流手段强化多元文化的传播,形成更多元的文化discourse,使用社交媒体结合ASMR等有声视频技术,加强消费者的体验感,让传播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二)积极开拓现实媒体互动的生态圈

  1、发挥现实媒体的特殊性和优势,利用它加强媒体互动性,通过手机、实体媒体等技术手段,将传统与新媒体相结合,形成现实媒体互动生态圈,培养固定与活跃的消息传播渠道,让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态中延续和传承,促进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的互利性发展。

  2、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互动体验,建立多连接的数据智能基础设施,实现从现实到虚拟,从虚拟到现实的无缝衔接,深化现实媒体的互动性并形成全面的社会文化和产业升级生态圈。

  (三)结合政府、企业共同营造经济及文化发展环境

  1、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开拓媒体融合市场,完善媒体融合政策,支持媒体融合创新发展,兼并优质多元的媒体内容创新,给消费者带来美好的产品体验。

  2、支持有关融合的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完善技术控制,积极推动发行和普及,促进技术和产品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传播服务水平。

  3、加强行业管控,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普及媒体信息素养,提高媒体文明对民众的教育,引导社会对媒体融合服务有更好的接受度。

  4、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良性的合作关系,构建强大的专业团队,有效整合行业

篇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媒体融合下新闻类新媒体发展路径探索

  摘要:新闻媒体报道作为新闻信息传播时的一种重要媒介,在社会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如今传媒一体化的背景下,新闻类新媒体报道方式也在不断的进行整合、创新和变革。在传播的方式上,传统媒体在权威性和地域性方面所具有的诸多优势是其他类型媒体无法比拟的,但是如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也有自身优势,所以为了能够真正报道出更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新闻类媒体必须坚持媒体融合、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持续提高新闻作品的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基于此,本文将以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为背景,对新闻类新媒体的发展路径展开剖析,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和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关键词:新闻类新媒体;媒体融合;发展路径

  新媒体自产生之初就对传统新闻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新媒体是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也为新时代国际传播提供了历史机遇。面对着新的发展态势,如何通过媒体融合的创新方法进行深度的新闻报道就成了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对当前新闻类新媒体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阐述,并对今后新闻类新媒体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后给出了具有指导性的对策和建议。

  1.媒体融合的认知和发展

  媒体在科技的推动下,不断地进行更新。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传统媒体的转型速度。实施媒体融合发展策略的目的不仅在于用新媒体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更在于建立一个建立一个更好的更全面的媒体融合系统,使媒体能够实现全程化、全息化、全员化。

  2.新媒体的发展优势

  2.1传播速度加快

  网络与数字技术是支撑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它能突破传统媒介如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的时空限制。新媒体是新闻信息传播的一种全新方式,它能

  明显加快新闻信息传播速度。在新媒体平台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阅读新闻信息,并以此为基础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

  2.2交互性强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论坛、博客等方式接收和传播信息。因此,新媒体平台的普及和发展为人们创造信息、获取信息、传播信息提供了广阔的渠道。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也大大提高了人们在日常交流活动中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使人们能够毫无障碍地进行各种观点和思维的交流、交流和传播。

  2.3普遍性强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对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获取各种信息。其次,微信的应用也为新媒体平台用户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3.媒体融合下新闻类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媒体融合下新闻类媒体缺乏全方位的报道

  过去传统的新闻媒体只能通过比较单一的渠道获取利润。在新闻媒体发展过程中,因缺少与之配套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得整个新闻业并不具备优秀的盈利能力。由于新闻报道的传播手段较为滞后,传播方式缺乏创新,这导致目前在对新闻事件进行采访和报道时很难从多个视角出发,这意味着新闻报道很难得到全方位地报道。

  3.2媒体融合下新闻类媒体的表达方式较为枯燥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能够对公众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接受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如今由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较大,多数观众的休闲时间都被严重压缩,随着各种休闲方式的增多,很多的观众和读者会寻求更舒适、更轻松的媒介传播途径,而这些就导致传统新闻类媒体的观众以及读者人数持续下降。

  3.3媒体融合下新闻类报道的严谨度逐渐减弱

  在传媒一体化的今天,新闻类报道发展的重点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信息的选取;二是内容的创新手段。一些媒体节目对收视率的追逐过于激烈,并将社会焦点视为报道的重点。因此,有些媒体朝着娱乐化的方向发展,采取更具趣味的形式进行报道,通过这种方式虽然能极大地吸引公众的眼球,但也会降低新闻类报道的严谨性,而这很容易引发一些消极的后果。

  4.媒体融合下新闻类新媒体的发展路径

  4.1坚持内容第一,在媒体融合上不断发展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与发展都需要以内容为基础,所以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其核心应该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报道内容。在信息资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闻报道”不再是传统媒体的强项,所以保持原创性和深度是新闻类新媒体发展的根本。因此,新闻类媒体可以采取新媒体传播方式真正地参与到公众事件的报道中,并及时的发布具有权威性的新闻资讯。当新闻类媒体能够采用严谨、深入的报道方式,以客观、准确的立场报道就能最大程度的赢得舆论的主动性,让社会言论讨论能够在合理有序的环境下进行。

  4.2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推动新闻类新媒体发展

  在经历了改革和改造之后,很多传统媒体都陷入了融资难和资金短缺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推动新闻类媒体和新媒体环境的深度整合,并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此外,还应当寻求合适的传播途径,大力推进新闻类媒体的转型,并利用资本市场来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加快新闻类媒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其能够向媒体的规模化和集约化转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闻类媒体发展所面临的传播路径过窄等问题。

  4.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传播优势

  媒体融合下的新闻类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资源所具有的优势,并以新媒体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作为依托,运用更加广泛的新技术,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媒体融合的高速发展,同时还应将新闻类媒体和独家资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断的对新闻报道的形式进行创新,以此就能最大程度的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新闻业与新兴传媒必须在自身的长处、互补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深入地融合。在新媒体时代,一方面必须把握好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建立起一个合理的融合平台,加强信息资源的分享与运营,为建设新闻类新媒体系统奠定良好的根基。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媒产业要实现多元化运作,使各类传媒的特点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从而促进新闻类新媒体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莉莉.媒体融合下新闻类新媒体发展路径探索[J].记者观察:中,2020(06):153-154.

  [2]贺晓琳.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民生新闻发展路径探索[J].记者观察:下,2021(11):241-242.

  [3]石伟俊.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J].视界观,2020(10):219-220.

  [4]黄秋荣.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19(05):175-176.

篇六: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刊首语媒体深度融合的五大路径文/崔海教2020年,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年份。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其中提供舆论支持和强大精神力量的传媒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媒体融合在服务大局中发展,在融合发展中更好地服务大局。媒体融合与时代共奋进。党中央对媒体融合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工作亲自部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2020年9月26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强调要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方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一切,为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目标已经明确,重在抓好落实。怎么做好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第一,吃透中央精神。党中央对媒体融合发展已经做了顶层设计: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发展目标,移动优先的发展策略,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的一体化发展方向,逐步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坚持正确方向,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这一切给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坚决落实。第二,瞄准受众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人在哪儿,群众在哪儿,我们宣传工作的着重点就要在哪儿。做好媒体融合工作要更好地服务群众,满足群众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生产群众更喜爱的内容,建构群众离不开的渠道。只有这样,我们的媒体融合工作才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编辑能焕发生机活力。第三,把握传媒规律。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传媒业也展现出诸多新特点、新现象、新规律。比如,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媒体形态,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传播趋势,对象化、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方式,各种各样媒体并存、互融、迭代的传媒格局。这一切需要我们在媒体融合中认真研究把握。在媒体融合工作中,只有真正把握传媒规律,尊重传媒规律,依据规律办事,我们才能管得住,用得好,更好推动媒体融合工作健康发展。第四,不断开拓创新。媒体融合是一个新生事物,应该说它刚刚起步,并且永远在路上。新事物要求我们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不断地去开拓、去创新。在内容生产上,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扩大优质内容产能,提升内容的传播效果。在技术运用上,要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在体制机制上,要深化主流媒体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一体化组织架构,形成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传播链条。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主流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探索多种运营模式,创新媒体投融资政策,增强自我造血机能。第五,注重传播效果。这实际上也是媒体融合最为重要的一点。应该说媒体融合更多的是手段,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才是目的。通过媒体融合,使我们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飞入寻常百姓家,飞进万千百姓心,巩固广大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这才是媒体融合的根本目的。今年是“十四五”开局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新时代、新征程,对媒体融合发展也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让我们以中央精神为指引,奋发进取,为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新贡献。

篇七: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广告电与品传牌研媒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突破路径詹江涛摘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互联网也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为我国的媒体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媒体如雨后春笋一般,势不可挡地强势抢占了大部分的媒体市场,传统媒体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和挑战。这样的环境下,基于传统媒体的实际生存和发展需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已是必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有自身的发展优势,如何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实现1+1>2的媒体传播效果是现阶段媒体行业发展过程中重点探索的课题。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突破路径时代发展和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1]。曾经人们依靠传统媒体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新闻信息和数据传播的时效性、自由性和空间性,给大众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非常大的便利,但是新媒体在权威性和专业性上的表现,还远远不能达到传统媒体在大众心中的地位。所以说二者各有优势,也各有缺陷,而媒体行业的最佳状态就是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让二者可以实现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以此来促进传统媒体的创新和新媒体的自我完善。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现状在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下,传统媒体已经认识到了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弊端,也在一步步地尝试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在近些年的融合实践中,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较多,所以在融合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很多新媒体也不得不承认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所以很多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时候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对传统媒体中的新闻事件进行简单修改就直接复制传播,二是对实时新闻和新闻热点进行跟风传播,没有对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做好把关,这些都让新媒体新闻的价值不断下降,一些不合规的负面新闻信息也得到大规模的传播,使社会风气也随之受到影响;第二,新媒体人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都有待提升,传统媒体工作人员长时间受传统媒体的发展模式影响,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上有所欠缺,而新媒体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也需要提升,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型应用人才是现阶段的媒体融合工作中急需改善提升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不仅仅是表面形式上的融合,这样较为片面的融合观念也许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但是并不准确,而且这样的融合效果也是不理想的;第四,新媒体发展初期新闻信息内容参差不齐,抄袭等现象频繁出现,使得一些对新媒体接受较慢的人对新媒体的印象越来越差,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新老媒体的融合发展进程。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媒体对于大众生活工作的帮助和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了QQ、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各种视频平台的崛起,这些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加速了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同时也更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新媒体可以跨越时间空间限制,促进媒体行业的全球化发展。新媒体传播的优点及其对媒体行业发展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传统媒体面临新媒体的冲击,想要更好地在媒体市场中继续生存发展,就必须对自身的运行和发展模式进行革新,认清自身发展的不足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与新媒体进行融合,进而实现媒体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传统媒体虽然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略显滞后,但是传统媒体发展这么多年以来,其在大众内心的形象是专业、权威的,这一点是新媒体不能比拟的,所以说只有实现新老媒体的有效融合,才能让媒体行业的发展符合新作者简介:詹江涛,女,汉族,浙江丽水人,浙江省丽水市青田传媒集团,总编室主任,记者,本科,新闻媒体。132新闻文化建设2021.4下

  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突破路径(一)优化宣传路径众口铄金,大众舆论对新媒体发展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媒体行业的融合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而新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宣传工作也存在很大的漏洞,新媒体种类样式繁多,竞争也更为激烈,为了生存和发展,新媒体必须进行宣传工作的优化。事实上,新媒体出现的时间已经不短,但是很多群众对其认知还留存于初期的印象,新媒体在部分中老年人群中的印象和认知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误解,这也使得媒体融合的速度和范围不能实现进一步的拓展,所以新媒体要加大对自身的专业性和创新性的宣传力度,也可以借助传统媒体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性,提升大众的认可度,减少舆论的抨击压力,更好地实现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二)文化融合路径新闻信息的内容是媒体传播的核心和关键,针对现阶段的媒体融合发展现状而言,首先就要实现良性的文化融合,新闻内容的丰富和创新是吸引读者、调动读者阅读兴趣的主要方式。而传统媒体已经在长时间的发展完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是新媒体所不具备的。所以在很多时候新媒体都会出现信息资源不足的情况,这也是新媒体为了完成一定的新闻传播数量而出现“滥竽充数”的原因之一。而文化融合可以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效资源进行整合共享,提升新媒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进而更好地服务群众[2]。(三)技术融合路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和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标签,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必须将信息化技术和资源有效融入自身的发展战略中,解决传统媒体信息获取受制的现状,与新媒体实现技术上的融合,在实践中朝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创新传统媒体的运营流程,加快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速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技术融合的主体是人,要实现技术融合,必须提升相关媒体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四)产业融合路径在不断的实践融合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已经不再有明显的区别,要实现二者之间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就要从产业广告电与品传牌研媒究发展层面寻找突破,传统媒体需要拓展企业服务路径,从传统的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等方面向新媒体进行拓展,丰富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而新媒体也要通过传统媒体提升自身的新闻传播价值,促使二者之间实现产业融合,从而提升不同媒体产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在新媒体产品进行开发时要保证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升信息化平台的构建速度,加快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速度,进而助力媒体产业增收。(五)中西融合路径信息化和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不只是我国的社会发展形势,也是全球化的发展形势,所以媒体融合发展的途径不能局限于国内的发展形势,还要结合世界的发展背景,实现全球化的突破。在媒体融合方面,发达国家先行一步,因此,其拥有的融合经验更为丰富,这些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所以传统媒体要借助自身的优势在融合发展上多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交流,然后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进行创新改革,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融合发展方案,这样文化与经验的交流碰撞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媒体行业的健康持久发展[3]。四、结语总而言之,媒体行业要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就要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满足大众生活工作中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媒体工作人员要建立正确的融合观念,新媒体要分享传统媒体所积累的资源,实现所传播新闻信息质量的优化提升,传统媒体也要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和平台实现二者的技术和产业融合,同时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融合经验来实现自身融合发展的创新,最终将媒体融合不断进行深化,实现媒体行业的健康长久发展。参考文献:[1]??张倩,祁晓娟.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突破路径[J].记者观察,2019(02):11.[2]??刘晶.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创新路径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20(10):65-66.[3]??何嫔妮.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该如何发展和应对[J].科技传播,2019,11(17):44-45.NEWSCULTURECONSTRUCTION新闻文化建设133

推荐访问: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路径 融合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