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党的发展历程和奋斗目标认识(8篇)

时间:2023-07-30 19:45:06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对党的发展历程和奋斗目标认识

  

  第一篇: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感悟

  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感想

  听完何熠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三次党课,我觉得只要是虚怀若谷而又奋发图强的人们,已经清晰知道。向中国共产党学习是一条成功之道。是一条务实之道,是一条富强之道。那么。到底向中国共产党学习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中共的“王道”。什么叫做王道?为人民服务就是王道!改革开放振兴中华就是王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王道!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一直保持清醒,对“文革”进行了拨乱反正,及时改革开放,充分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分,取长补短,使得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建设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从党指挥枪起篇,以将革命进行到底结束,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路线、纪律,以及不同时期的大事活动何老师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就像重温了一遍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对中国共产党几代人的流血牺牲换来新中国的胜利充满了感情,摆事实,讲道理,老师有理有据娓娓道来令人心潮澎湃和信服。

  聆听此课,觉得,当今国家发展,第一,要牢牢掌握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国家未来要培养优秀的人才,国家的发展要依赖科技的发展,要坚决不移地走人才强国战略。党的执行力决定胜败,党制定的方针路线,一定要明确,这样的话,才让这个执行力有所保障,现在的党是一个成熟的党,不要再犯历史上的错误,这样的话,执行力出来,成功近了。共产党为什么走过90年历史了,都还充满着生机呢?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跟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而是为民某福,党是得民心的。所以,因为得民心,党得到了中国人民的信任,中国军队服从于党,一切行动听指挥,服从是执行力的核心。顾客就是上帝,这里的意思是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要做出令人民满意的事情,要走另人民满意的道路,共产党永远是根植于人民的党,党所做的一切事情,有很多细节值得称道,细节决定完美,在党的领导下,党工作人员的严谨,一丝不苟。现在,我们国家发展了,经济上去了,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居安思危才能长治久安,我们的国家还有很多的矛盾,如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就业难等等,每个问题都可以领到社会动荡,所以,我们的党,应该继续保持谦虚,在成功的面前,看到问题,继续前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在今年国家所遭遇的灾难中,国家政府合理地高效的救灾,归根到底就是团结。改革开放除了带来了经济的腾飞外,还带给了我们一个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所学的知识,以后要用于现实,因此,大胆的实践,是正确,成功与否的必经之路。

  以上是我对第三次党课主要内容的一些总结与感想,让我提高了对党的认识,让我更加相信,党的路线方针是对的,新中国60年的发展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我们的党,爱我们的党。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来源:发布日期:2010-11-251、从五四运动到“南湖会议”(党的创立时期

  1919.5.——1921.7)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救亡图存”斗争的屡遭失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政治上的觉醒,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干部基础。在各种条件具备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1921年7月至7月3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2人,当时,全国的中共党员只有53人。7月30日,在上海召开第六次会议,因法租界巡捕房搜查而被迫中断后,第二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只游船上举行,并于当天闭幕。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在延安的“一大”出席者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他们记得“一大”是1921年7月召开的,但记不清确切的日期,又无档案资料可查,于是就把7月的第一天,作为象征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日。

  2、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国民革命时期

  1921.7.——1927.7)

  1924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但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弃了对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致使国民党右派势力得逞,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事变”,相继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3、从挺进井冈山到“七七事变”(土地革命时期

  1927.7.——1937.7)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两次生死攸关的大转折:第一次是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中国共产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成功的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的召开,停止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4、第二次国共合作到抗日胜利(抗日战争时期

  1937.7.——1945.8)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芦沟桥事变”,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地推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并历经八年艰苦抗战,打败了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5、从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战争时期

  1945.8.——1949.10)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和各民族党派的支持下,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6、争取国民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0.——1956.12)

  1949年到1952年,面对满目倡痍、白废待兴、矛盾重重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遵循“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成功地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从1952年开始,又展开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7、从“大跃进”到“八字方针”制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1957.——1965)

  从195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也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8、从批“海瑞罢官”到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3)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指导下,加之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历时十年的全局性内乱,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和损失。

  9、从“两年徘徊”到十一届六中全会(拨乱反正时期

  1976.——1981)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使社会主义建设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并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工作,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制定并通过,标志着拨乱反正工作的胜利完成,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第三次转折。

  10、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七大(改革开放新时期1982.——)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两代领导班子的顺利交接,在对毛泽东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1982年9月12大: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过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1987年10月13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

  1992年10月14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9年15大:明确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2年11月16大:提出三大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

  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选举产生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明确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党的目标和加强当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的五大任务之一,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06年9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

  2007年10月17大: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5年的工作,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突出了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加强自身建设四个重点,提出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重视民生的三大要求,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描绘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中国共产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现在,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拥有7500余万党员、具有60年执政经验的大党,我们党正带领13亿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昂首阔步、奋勇前进。

  第三篇:3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一、单选题(每题

  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所再现的史实,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②①③)①《辛亥革命》

  ②《鸦片战争》

  ③《开国大典》

  ②①③

  ②③①

  ③②①

  ①②③

  2.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这里”是(南昌)

  南昌

  井冈山

  南京

  延安

  3.成为毛泽东诗句“三军过后尽开颜”创作背景的史实是

  (红军长征)

  百团大战

  红军长征

  南京解放

  井冈山会师

  4.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被称作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是李大钊

  周恩来

  陈独秀

  毛泽东

  李大钊

  5.1921年7月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上海召开

  武汉召开

  北京召开

  广州召开

  6.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发展的决议》

  7.1935年,党领导了“一二·九”学生运动,掀起了要求(停止内战,抗日救亡)的强大群众斗争。

  打倒土豪劣绅

  土地革命

  打倒国民党

  停止内战,抗日救亡

  8.徐中约说:“《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

  ——发动了全面攻击??。”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完全否定)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完全否定

  批判继承

  9.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

  -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④③②①)

  ①“民主”“科学”1915②三民主义1906③变法图强1898④“自强”“求富”186④③②①

  ①②③④

  ①④②③

  ④②③①

  10.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是七千人大会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庐山会议

  七千人大会

  党的八届九中全会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于1987年党的十三大

  1987年党的十三大

  2002年党的十六大

  1992年党的十四大

  1997年党的十五大

  12.“巴黎和会上,欧美各国拒绝了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并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举国震惊。”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的背景)

  五四运动的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13.1919年10月、11月,李大钊分两期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

  唯物史观经济学说

  社会主义理论

  唯物史观

  殖民地半殖民地学说

  经济学说

  14.1924年7月起,在广州主持过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共产党人有阮啸仙毛泽东彭湃

  刘少奇

  阮啸仙

  毛泽东

  彭湃

  15.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

  理论自信

  政治自信

  道路自信

  16.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同等富裕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7.长征精神是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正确

  错误

  18.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正确

  正确

  错误

  19.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一致同意,通过和平途径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正确

  正确

  错误

  20.党的十一大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错误

  正确

  错误

  第四篇:对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认识

  对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认识

  敬爱的党组织:

  从1921年建党起,中国共产党已经经历了93年的风雨洗礼。九十三年前,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九十三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不断发展壮大,从建党之初的五十几名党员,逐步发展成为在全国执政六十多年,拥有七千八百余万党员的大党。至今,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带领着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勇敢实践,使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从小我就对共产党怀有崇高的敬意,因为外公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从那时起我就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在上了党课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之后,我知道在这风风雨雨的九十多年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顽强拼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道路中,我学习到了唯有不断努力,坚持克服种种困难,才能最终走向成功,完成宏伟的目标,这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回想党的光辉历程,我想到了一个个为党和祖国奉献的英雄人物,江姐舍生就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等等之类,这一例例令我感动的事迹再一次的浮现在我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所以近期我又再一次地回顾了党的光辉历程,从中我学到了不少,收获了许多。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订了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即“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倒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随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坚决彻底地同严重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了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终于推翻了这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又进行了强国道路的探索,开展了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意在消除剥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随后,党又经历了十年**,在指导思想上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但党以其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及时纠正错误,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任务。1978年,邓小平同志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由一个农业大国逐渐蜕变为一个世界强国。随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又被相继提出,标志着在传承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党的方针政策正在不断地创新与完善,使其更符合我国的发展道路。现在,我们仍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中国共产党已经经历了九十三年的风雨洗礼,老一辈的优秀党员已经老去,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向老一辈同志们致敬,向老一辈同志们学习,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延续下去。当然,我也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学生,不能放松学习。共产党员只有广泛涉猎,全面学习,勤于思考,才能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在群众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因此,我认真听讲,勤奋刻苦,始终保持端正、谦虚的学习态度,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并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荣获了多项奖励。课外我经常去图书馆阅览书籍,上网了解时事,关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争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一直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身未入党思想先入党。工作上,我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踏实勤奋,任劳任怨,一切从同学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

  此外,我也经常参加学院及学校组织的多项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踏实地学习、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时常反省,以求完善自我更好地服务同学。我从党的成长过程中犹如看到了我自己的成长,一步步成熟,一步步走向成功。我知道这与党对我的影响是分不开,从我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在党的带领下,我会不断的完善自身,走向成功。

  经历了九十多年的潮起潮落,中国共产党依旧是那么的辉煌。我从党的光辉历程中学到了很多,也更加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先进组织。通过对党课的学习,我更加明白身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不仅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具体行动,要用一颗无私奉献的心服务同学、服务班级、服务社会,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会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此致

  敬礼!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的感悟

  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的感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自1921年建党以来,中国经历了90年的沧桑。从抗日到内战,从建国到大跃进及至文化大革命。在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十二五。变化最大的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也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物质文明在不断的进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离开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就不可能拥有今天这样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具备将全体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的强大凝聚力,九十年来仍然能够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蓬勃的朝气,这与我党善于总结、吸取经验的优良传统密不可分。

  在这光辉的90年历程中,我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21年,毛泽东等12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二阶段:建国之初,中国政府成功地在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90%以上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三亿农民分得了约4700万公顷的土地。第三阶段:改革开放30年我党取得了八大成就: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7.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8.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而之所以我们能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的斗争,就是因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着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动力。事实证明,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历史。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发奋图强,迎难而上,克服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与挑战,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从辉煌步入新的辉煌!

篇二:对党的发展历程和奋斗目标认识

  

  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

  陈丽凤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高屋建瓴的大历史观,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辉煌历程与成就,既有厚重的历史深度,又有立于时代潮头的前瞻性思考。

  谱写民族复兴壮丽篇章的90年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贯穿中国共产党90年奋斗的历史主线。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的工业文明伴随着血与火,打开了中国大门,长期闭关锁国的中国由一个天朝大国急剧地坠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而一蹶不振。从此,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完成这两个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苦苦探索振兴民族之路。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都是把向西方学习作为拯救中华民族的根本方向。但这些努力最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命运,救亡和发展两大任务,一个也没有解决。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自觉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宣告要用社会主义来救中国。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顽强拼搏的历程。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在突出历史主线的同时,用“三件大事”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基本进程,清晰地勾勒出三个发展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第一件大事主要解决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把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把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转变为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但是,中华民族是在满目疮痍、一片废墟中站立起来的。因此,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的第二、第三件大事,就是着力解决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建国前30年,我们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30多年,我们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的重大创新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1978年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启动,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到20XX年党的十六大正式宣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我们用了14年的时间完成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补充性作用到基础性作用的认识深化,用24年时间实现了经济体制创新。渐进式改革取得革命性效果,是中国经济体制成功转型的一大亮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巨大进步的体制源泉。

  三件大事的历史贡献与深远意义彪炳史册,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这一结论凝结着中国发展进步的丰富内涵,具体体现为五大转变:一是从积贫积弱向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的转变,二是从传统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工业大国的转变,三是从被迫的“门户洞开”向主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转变,四是人民生活从贫困向总体小康的转变,五是从弱国外交向大国外交的转变。毋庸置疑,这些转变使得中华民族开始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艰辛探索、不懈奋斗的90年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既波澜壮阔,又充满着艰辛复杂,如何准确把握其发展脉络与特征?可以从三个认识视角切入。

  1、开拓性。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过程。这一特征在不同阶段的探索都有鲜明体现。井冈山道路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民主革命在经历了照搬照抄的严重失误与挫折后,党开展了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同时以井冈山斗争实践为基础,不断探索中国革命的特点与规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独特的中

  国革命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把毛泽东思想写上了自己的旗帜。改革开放的推进更是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改革的每一步突破都是执政党从意识形态上的观念转换与理论创新开始的,这个过程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同样是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成果。面对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

  2、关联性。革命、建设、改革之间有着紧密的理论实践之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造与改革的关系上,应当看到,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是两个不同阶段的探索,今天的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以社会主义改造为前提的。改革的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与活力。把两者对立起来,用改革否定改造的看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同样,建国前30年党和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坚持与完善、纠错与创新、发展与超越的关系。

  3、复杂性。前进与挫折、发展与矛盾并存。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怎样进行革命和建设,在马列经典著作中没有现成答案,只能在实践中探索解决。这就决定了党的前进道路是波澜起伏、曲折发展的,在艰辛求索中,既有巨大成功的硕果,又有严重挫折与失误教训。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总结经验、坚持真理、纠正错误中不断走向成功的。此外,任何社会发展过程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分配、民生、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权利腐败等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应对这些严峻挑战,科学发展、共享原则与从严治党成为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思路,后一阶段的任务就是为了解决前一阶段凸显的矛盾与问题,中国的改革发展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与矛盾中前进和发展的。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

  做人要则41条

  钟

  杰

  一、课堂内外

  1.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不得互相埋怨指责,如对方有错或者失措,必须友善地进行鼓励或者安慰。(理由:埋怨只会增加双方的恶感,导致人际关系恶劣,而且于事无补。)

  2.当自己做错了,必须认错并赔礼道歉。(理由:一个敢于认错的人才会敢于改错。)

  3.放学离开教室,每个人都要收拾自己的地盘及将椅子或凳子推进桌子下面。(理由: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4.桌盒里的东西必须分类整理,不能随意散放在桌面上。(理由:学会分门别类地整理自己的东西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5.课堂上老师提问,懂了,则要洪亮地把自己的理解告诉老师,如果不懂或者不明白,要如实告诉老师。(理由:教学需要反馈,如果不作回答,老师很难弄清学情,无法帮助老师教学,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6.说话时,必须看着听话人的眼睛。(理由:学会尊重才会获得尊重。)

  7.别人说话时不可以从中打断。(理由:懂得做人要礼貌、要尊重别人。)

  8.不可以私下议论同学和老师的是非。(理由:这样的议论只会增加人际关系的紧张,对每一个人都没有好处。)

  9.同学交往不可以用粗鲁粗俗的字眼,如“滚”、“笨蛋”等。(理由:文明不是文字,它是具体的行动,首先从清洁语言开始。)

  10.当同学心情不好或遭受失败时,必须进行鼓励和安慰。(理由:给别人一张笑脸,你收获

  一份快乐,给别人一份宽慰,你收获一份感激。)

  11.不论何时,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必须写。(理由:学生做作业是义务,毫无条件可讲。)

  12.当老师送学生礼物时,学生必须双手接过,并致以鞠躬相谢。(理由:礼仪不论在何时都不落伍。)

  13.不可以藐视课堂,包括语言藐视、肢体藐视。(理由:课堂是大家的,因此不可有私人行为,否则就是与大家过不去。)

  14.老师、同学说话要善于聆听,不可以因不善于聆听而误事。(理由:聆听,是现代社会必备的优秀素质。)

  15.如果班上有同学赢得比赛,或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大家都应该鼓掌恭喜他。鼓掌应该持续至少三秒,手要拍出响亮的掌声。(理由:学会鼓励,才会对自己进行激励。)

  16.赢得任何比赛,或有任何好表现,可以骄傲,但是不可以炫耀。如果输了,也不要显露生气的模样。(理由:生气只能表示你的无能或者很逊色。)

  17.不要用咂嘴、翻白眼等类似动作表示轻蔑。(理由:肢体语言更容易伤害人。)

  18.认识并记住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并亲切地打招呼。(理由: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人际资源,形成丰厚的人脉。)

  19.不要带零食到学校。(理由:零食对身体并无多大好处。)

  20.如果遇到别人找麻烦,让班主任知道。(理由:因为班主任本就应该照顾和保护学生。)

  21.不论什么情况,一定要诚实。做了错事,最好坦白承认。(理由:每个人都欣赏诚实的人。)

  22.课间不可在教室或者走廊等公共场合狂打。(理由:一是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二是给人不文明、素质低下的感觉。)

  23.不可以随意向别人借东西。(理由:经常性地向别人借东西会让人产生不愉快的心情。)

  24.老师在责罚某名学生时,其余同学不可以盯着那个学生看,更不可以凑热闹瞎起哄。(理由:一个犯错的人本来就够难受了,再受到其他同学的奚落,就会无地自容。)

  二、公共场合

  25.所有的公开活动都要穿戴整齐符合学生身份。(理由:凸显班级风貌,体现班级精神,聚合班级凝聚力。)

  26.按时起床出操,进教室。(理由:守时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养成守时的习惯有益终生。)

  27.全校集会时,不要说话,不要东张西望,也不要试图吸引别班朋友的注意。(理由:自爱、自重就体现在这样的细节上。)

  28.绝对不要插队。如果有人在你前面插队,不要说什么或做什么。(理由:不良的习惯即便别人有,自己也要力争没有。)

  三、就餐就寝

  29.用餐之时不可高声喧哗,餐毕必须收拾自己的食物残渣。(理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0.就寝时不得乱串寝室以及吵闹。(理由:影响别人休息是最没公德的行为。)

  31.理解、热爱、尊敬生活老师,不可与生活老师顶嘴。(理由:照顾你起居的人是最辛苦的人,值得尊敬和热爱,我们要学会感恩。)

  32.用水、用电、吃饭都不可贪多造成浪费。(理由:浪费不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是可耻的行为。)

  四、家里家外

  33.遇到大人或长辈,要主动称呼。大人问你话,你一定要清楚回答:是,不是,好,不好,有,没有,或说,我不知道。不可以光是点点头或摇摇头,也不可以含糊答“哦”或“嗯”。

  (理由:从小养成这种礼貌的习惯,长大之后受用无穷。)

  34.咳嗽、打喷嚏、打嗝儿时,得体的做法是别过头去,并用整个手掌掩口。然后你应该说声对不起或抱歉。(理由:但凡不文明的行为都要懂得割爱,给别人说声对不起,那是文明人的体现。)

  35.回家或离家一定要与父母打招呼,或说妈妈、爸爸我走了,或说妈妈、爸爸我回来了。(理由: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我们应随时让他们放心、安心,开心。)

  36.有人送你东西时,绝对不要嫌弃礼物,也不要暗示你不领情,侮辱送礼的人。(理由:一个懂得感激的人,必然是一个懂得回报的人。)

  37.随时为别人做一些小小的贴心服务,带给别人一个小惊喜,至少一个月一次。(理由:你给了别人多少,别人也会给你多少。)

  38.如果你走进一扇门,有人在你后面,你要帮他扶住门。如果门是用拉的,你就拉开门,但自己先不进去,扶着门在旁,礼让另一个人先行,你自己再进去。(理由:虽然这只是一个细节,但这个细节足以看出你的修养,一个有修养的人是受人喜欢的。)

  39.如果有人撞到你,即使不是你的错,也要说“对不起”。(理由:这是一种巧妙的应对,也是化解矛盾的明智之举。)

  40.记住亲人的生日,并致以祝贺。(理由:一个连自己亲人都不关注的人,很难相信他会关注别人,关注国家。)

  41.过节时一定要在家里陪伴自己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理由:多和亲人相处,才会热爱自己的亲人。)

  (作者单位系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中学)

  中小学教学管理如何质变

  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中小学教学与管理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对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开始重视,对约定俗成、习以为常的“备、讲、辅、批、考、评、纠”等常规管理开始持理性反思的态度。实践告诉我们,管理者要改变思维模式,要学会系统思考,学会创造性、研究性地去工作,进一步细化、优化管理工作流程。近年来,河南省封丘实新学校顾问王红顺老师归纳、研究、探索出了影响教学质量因子的5大反思视角,并由此衍生出了44个与中小学教学和管理有关的金点子、小窍门,或许能够对我们如何管理,如何教好学生有一些启发和思考。

  影响教学质量的5大反思视角

  王红顺

  应试是学生现在或将来人生中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能力,我们要抓分数,但只要不片面抓分数就不为过。套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应试得心应手的教师有共同之处,应试成绩不理想的教师,各有各的不同原因。因此作为校长,要让每一个教师找出影响自己教学质量的关键因子,教师才能走出教学成绩徘徊不前或不如别人的怪圈。

  教师从哪些角度梳理、思考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子呢?笔者认为不妨从“趣、变、合、高、大、快、选、补、练、清”10个角度做内部归因分析,也许能找到答案所在。

  反思视角之一:趣

  理念碰撞:学生喜欢你这个教师吗?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吗?学生喜欢你的课堂吗?

  思维引爆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国家督学李希贵的研究结论是,教师心目中的好教师标准与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标准前10条悬殊很大,在小学生心目中,好教师标准排在前面的因素是公正、爱心、幽默、时尚……你在本班做一个调查,就会知道怎样才能做一个学生喜欢的优秀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学科感兴趣,学生才能发现其中的乐趣,产生志趣。

  请你思考:怎样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通过哪些举措可以让学生获得对所教学科的持久兴趣?

  反思视角之二:变

  理念碰撞:你的教学流程显现出思维定式了吗?你考虑教学流程优化了吗?你考虑为达到目标选择路径了吗?你的“备——讲——辅——批——考——评——纠”形成有效链条了吗?其中最大的短板是什么?

  思维引爆点:多数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教师都存在心理惰性,情愿在“思维舒适地带”重复地低效工作,也不愿突破心理禁区,去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刚开始使用新的模式、方法时,因流程不熟悉、操作不熟练,可能效果一时不能显现出来,甚至下滑,多数教师便半途而废。殊不知改革如学骑摩托车,当你没学会时,可能你觉得比步行还要慢,费力还不出成绩,想把摩托车扔掉,用脚步行!但当你熟练驾驶时,骑车的速度与步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从备与讲的关系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教师多重视上课,往往忽视精心备课。试想若不重视备课,那上课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嘛!

  从讲与练的关系看,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教师多把握不住两者的度,要么自己讲的多,练的少,结果班级平均分不低,但就是没有拔尖的,遇到竞赛就名落孙山;要么自己讲的过少,不注意题型的归纳,知识的拓展和拔高,不注意学生做题方法的点拨、能力的提升,因而造成中等以下的学生学习吃力,期末测查成绩两极分化。请你思考,你是以讲为主的教师,还是以练为主的教师?前者应增加练的成分,后者应增加讲的成分。满堂灌应该摒弃,多讲多练也不科学,精讲巧练才是正途。

  从练与考的关系看,共性的问题是练考不分。学生小测验时,遇到学生不会或易忽视的问题,轻的通过提示或强调关键词句“好心”提醒学生,重的竟然让学生停下来,在黑板上讲起来;没有时间观念,学生做完才收卷;平常对学生的卷面书写不做严格要求;学生随意使用演草纸……造成的后果是,真正的大型考试时,学生没有时间观念,试卷总是做不完;书写习惯没养成,学生书写涂抹现象比较严重;更可怕的是学生身边没有了“最亲近的学科教师”,缺少了“护身符”,缺少了关键的语言提示,不会独立思考、做题。况且教师还把多数错误归因为学生考场紧张,发挥不好。练习与考试的关系应该是:练习如考试,考试才能如练习。

  请你思考:在你的教学实践中,考、评、纠三者关系有哪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反思视角之三:合

  理念碰撞:你与同学科教师之间真心合作了吗?你与本班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真心合作了吗?你重视与家长合作了吗?你让学生制定阶段目标、学期、学年目标了吗?目标之间是怎么整合的?你的智力教学因素与非智力教学因素和谐共振了吗?你思考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考试分数之间的关系没有?你思考过学生课内与课外学科学习目标整合了没有?你尝试过让小组同做一份试卷或学生出题,互相同层次交换考试了没有?你指导学生画学科知识树了吗?你让学生找到了学习本学科的通用工具了吗?你注重学科思想、学科方法渗透了吗?

  思维引爆点:从教师的角度看,从影响教学的非智力因素去思考,提升教学质量会开辟一个新的视野。不为分数,赢得分数。通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来提升教学质量,以德促智,通过提升学生的品质、行为习惯促教学质量。课内抓合格,课外抓提高,培优与补差并重。班级学生认知的底线决定你讲课的起点,同时也决定了你讲课的高度、宽度、厚度。

  方法例举:教师比较注重学生把书从薄读到厚,往往忽视让学生把书从厚读到薄。学生学的知识,多是孤零零的知识点,缺少融会贯通,不能连成知识线、知识面,构不成知识体。让学生尝试画单元、整本书、整个年级、整个学科的知识树,对学生同化、顺应建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反思视角之四:高、大、快

  思维引爆点:“高”指的是目标达标率要高,对学生的双级要求与训练要高,切记不是让你无限制地拔高知识的难度。“大”指的是课堂的容量要大,一支粉笔、两道例题就打发一节课的做法,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快”指的是反馈要快,要趁热打铁。改卷不过天,评讲不过周,总结不过月。

  反思视角之五:选、补、练、清

  思维引爆点:“选”指的是习题要精选。教师要下题海,让学生荡轻舟。题不在多,思透在灵。尽量不要用现成的试卷,要通过选、剪、粘组合试卷,要让试卷、练习有含金量。要出“过筛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二次反馈、补救,学生过基本题型关一个也不能少。“练”要分层训练、分类达标。可采取套餐式或自助餐式布置作业。“补”指的是订正。不但要订正,还要让学生找出错题的原因,要让学生就同一类型的题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考场上不犯同一类型的错误。“清”要坚持堂堂

  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要思考清什么,怎么清,清了没有,没有清怎么办?

  方法例举:关于订正作业,建议采取三步作业订正法:找出错题的原因,规范订正,要求学生再做一至两道同类型习题进行巩固。

  布置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思维类型和学习潜力为学生提供与之能力匹配的三类“套餐”——基础餐、提高餐、营养餐,让学生在自己最近发展区内“就餐”。

  对作业可从三维进行评价: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对学生作业的思考过程、解题策略的评价,对学生作业态度的评价。

  教学与管理的43个小创意

  王红顺

  1.动态黑板报

  各班教室后面的学习板报,若除去报头、栏目设置、相关插图,文字内容只剩下几百个字,学生最多花十几分钟就可读完。然而黑板报多采用的是单周或双周更换一次,因更换速度缓慢,黑板报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但如果更换速度过于频繁,又会增加师生的负担。如何解决这一两难问题?我的思路是采取“周大变、日小变,天天更新”的模式。“周大变”指的是每隔一周,无论插图、版式设计、栏目设置、主题、内容都要全面更新;“日小变”指的是在一期板报全面设计完毕后,本周内其他几天,插图、版式设计、栏目设置、主题基本保持不动,只更换相关的文字内容。这样既扩大了有效信息量,让学生对黑板报天天有新鲜感,又没有加重师生的负担。

  2.固定设置供学生使用的田字格、拼音格

  观察低年级教室前面的黑板,会看到很多问题。在无效率、服务意识差的学校,教师上课时,在黑板上用直尺或三角板画田字格、拼音格,占用了大量教学时间;在有效率、服务意识强的学校,黑板左上角已提前设置了固定的田字格、拼音格,教师使用起来很方便。但是笔者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教汉字、拼音书写时,教师示范结束后,抽查学生掌握情况时,因黑板上设置的固定的田字格、拼音格太高,低年级学生根本无法使用。建议在黑板右下角固定设置田字格、拼音格,便于小学生课堂练习使用。需要反思的是,我们为什么只考虑了利于教师的“教”而忽视了方便学生的“学”呢?

  3.作业绳套

  现在许多学校多是大班额,批改作业成了教师的负担。若教师让学生把已批改过的作业用绳套套起来,教师一下子就可以翻到当天需要批改的地方,这样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

  4.三步作业订正法

  关于订正作业,建议采取三步作业订正法:找出错题的原因,如题目抄错、题意不清、概念混淆等;规范订正;要求学生再做一至两道同一类型的习题进行巩固。这样学生对错题,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加上巩固、强化,在今后考试中就可以少犯或不犯类似错误。

  5.理科作业保留思维痕迹

  理科作业不妨让学生把作业一分为二,正式内容占三分之二,演草部分占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对于需要考查学生思维过程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把正式作业与演草合二为一。这样,教师就可以凭借演草部分提供的信息,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了解,针对出现的思维障碍,采取对症下药的有效措施。

  6.套餐式作业卡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成绩、思维类型和学习潜力为其提供与之能力匹配的三类“套餐”——基础餐、提高餐、营养餐,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就餐”,同时作业最大量(包括学生答题占用的页面)不准超过16开纸一页。这样逼迫教师不得不对习题反复筛选、优化,实现了布置作业从以往追求数量到现在追求质量的“质变”。另外“作业卡”的推出,节省了学生大量抄题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做作业的有效时间,避免了许多无效劳动。

  7.三维作业批改法

  第一维度——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在中高年级尝试用画“正”字的方法,变等级符号为统计符号,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统计评价。也就是说,全对的作业记“正”;有错的作业根据情况少记笔画,当学生把错题订正完毕后,可以把“正”字中缺少笔画补充完整。第二维度——对学生作业的思考过程、解题策略的评价。根据学生习题解答的过程,对学生的解题策略、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在“正”字的右下角,用“★”、“△”来反映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表示思维有创意,但没有完全做对,或方法正确但不简便;“★”表示思维方法独特,有创意。第三维度——对学生作业态度的评价。在“正”字的左上角用“↑”、“↓”,表示作业书写是否工整,格式是否符合要求,作业是否认真。

  8.累积式作业评价

  翻阅小学生的作业本,可以发现多数学生刚开始时书写得规范,后来越写越差,到最后几页简直不成样子的现象。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累积式作业评价。具体操作方法是:对学生作业,每天优秀的可以加盖一朵小红花印章,称之为日评价;教师可以依据班级实际,规定每周获得若干次小红花可以加盖一颗小五角星,称之为周评价;每周获得几颗小星可以加盖一面小红旗印章,称之为月评价,每月获得几面小红旗,可以加盖一枚小奖杯印章称之为期评价。此外还可根据学生的表现设置保持奖、进步奖、创新奖。

  9.班级作业协调员

  因学科教师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难免会出现各科作业累积总量某天过多或过少、“旱涝不均”的现象。为此可设“班级作业协调员”,专门负责与学科教师通报作业信息,反馈学生呼声,协调班级日作业量。

  10.交换作业书写日

  每月设立交换作业书写日,让小学生用同伴作业本做作业,这样,学生写作业的态度及作业正确率都会有明显提高。

  11.课外作业检查体系——免检、抽检、必检

  具体讲,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做作业的一贯表现,结合学生的申报情况,把学生作业分成免检、抽检、必检组。同时,分组又是动态的,不固定的。

  12.学生自己选择实验角

  在进行理化生实验操作指导时,针对当前学生动手能力差异悬殊的现状,在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后,可以将实验室划分为“完全独立操作”、“几人相互完成”、“需要老师手把手指导”等多个学习角,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选择不同区域进行实验操作。

  13.画学科知识树

  学生学的知识,多是孤零零的知识点,缺少融会贯通,不能连成知识线、知识面。让学生尝试画单元、整本书、整个年级、整个学科的知识树,对学生同化、顺应建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14.设立抽奖作业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在教室醒目的地方放置2个神秘的箱子,教师当着学生的面有选择性地在箱子里面分别投入一些提高题、奥赛题,同时要求,只有作业全部完成的学生或课堂表现突出的学生,才有资格在第一个箱子里面抽一道题,并且要保证不能让其他学生看到。若自己独立钻研出来后,可以再来抽题,否则资格自动取消,若连续攻破三关后,才有资格在第二个箱子里面抽题……通过这种形式的包装,教师让学生把做题变成了一种乐趣,学生的内驱力开始发挥作用,这时,学生的学习不是教师逼着学,而是发自内心的“我要学。”

  15.带有研究性质的教案设计

  笔者的思路是:教案可分三大部分。一是学情分析及三维目标确立;二是教学流程,包括知识点、教法设计(包括情境链的创设、主问题的设计、学生活动可能出现情况的预设、作业的优化设计)、学法设计(学生活动链条的构建、学生参与的状态等),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教师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新课改相关理念、课标要求等角度解释为什么这样设计);三是课后自我反思。这种研究性教

  案,附加有自我说课的成分,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高水平备课。

  关键环节的核心提示

  教法设计。依据自身素质、知识内容、教学环节等对教学方案的预设,也就是教师自身对学生指导、引导的方案。教师首先要确定三维目标和教学方法。教师可选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也可选用目标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还可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确定教学方法后,再把环节、步骤流程梳理出来。

  教法设计中情境链的创设、主问题的设计、学生活动可能出现情况的预设、作业的优化设计、课堂小结必不可少。

  学法设计:对学生课堂活动的预设,也就是学生先干什么、再干什么的具体安排。如理化中教师实验演示时,学生观察什么、记录什么等要考虑周详。教法与学法是配套同步的,在处理知识点时要明确教师干什么、学生干什么。

  课后反思(课后札记):有感而发,可长可短,贵在为今后教学提供借鉴。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反思课堂教学对新课程理念的诠释与把握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误区;反思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设计是否有趣味性、挑战性,能否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反思学生的课堂发言(课堂表现)或解题方法、结果的生成与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是否合理有效,特别是对突发问题的处理是否机智;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得当,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反思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否有效,能否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反思师生情感交流方式是否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否体现以学为主的新课程的精神。

  16.描红式课后备课

  备课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备课。对于如何进行课后备课,教师经常感到茫然。描红式的课后备课指的是教师在课后,根据自己课前预设及课堂临时生成的情况,结合课后反思,在原教案的各部分空白处用比较突出的红笔对教案进行修改、完善。实践证明,描红式的课后备课对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升业务素质是一条有效途径。

  17.活页教案

  传统“教案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了集思广益,资源共享,减轻教师备课负担,提高备课效率,可采取“我为别人,别人为我”的撰写活页教案的方式。

  该教案模式分三部分:前面是学情分析,中间是活动流程,后面是课后追记。中间主体部分的活动流程又可分为两部分:信息台(资料显示屏+教学设计ABC,我们称之为菜单栏)、导航台(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称之为方案栏)。

  菜单栏也就是信息台部分由教研组合作完成。教研组将教材内容按备课任务大小合理分解,落实到教师,教师搜集整理所承担专题内容,打印交换,完成备课的素材库建设。

  其余部分由教师本人独立完成。每一位教师都要从自己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效果的监测等方面重构活动方案,完成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预设方案。素材库提供的素材,教师可圈、点、画、批、注,可选择取舍、调整、补充、修改等。同样的素材,因取舍不同,可设计出不同风格的活动过程。课后追记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整堂回顾,佳处回味,败笔探究,作业反馈,教案修改,补救措施,资料补充等,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完成。这种教案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与新课改提出的教案设计要考虑教学个性化和动态生成性的要求相吻合。

  18.让教师参与到备课管理中来

  备课管理是课改管理的“瓶颈”之一,笔者在基层学校调研时发现,教案检查还未突破禁区,检查教案还只是领导的特权。多数教师认为“开明”的检查是领导的恩赐!

  笔者认为学校的备课管理也要实施相应的改革,各学校要积极鼓励一线教师参与到备课管理中来。教师互查备课,找同事教学中的特点、优点、改革点,每人写“观备课一得”,像这种“交互式、激励式、开放式”的备课评价法就值得提倡。这种教案的检查过程,变成了教师学习同行先进经验、分享同行创造成果、激发自己创造潜能的过程。

  19.变固定时间检查教案为随机抽查教案

  针对教师课前抄教案,课堂上用不上,课后补教案,应付检查的现实,笔者建议变固定时间检查教案为随机抽查教案。具体方法如下:当天值日教师、值日领导,分别随机抽查两个教师的教案,并在教案上签字,注明该教案与所教的内容是否相符及相应的等级。为了避免领导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如果当天学校领导成员有课,应主动让值日教师检查(注:教师不好意思主动检查领导的教案),否则按无教案论处。

  20.举手的变革

  小学生的举手方式是一种固定的姿势——举起右手,教师仅从学生举手情况获得信息实在单调。若把学生举手方式分别赋予一定信息,并且规定统一的姿势,就可以焕发出新的生机。

  比如教师出示一道选择题,该题有A、B、C、D四个选项,教师不妨规定学生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分别代表选择A、B、C、D四个选项。这样,教师就可判断出分别选A、B、C、D选项的学生及人数,使教师提问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避免了原来随意提问时回答类同的情况,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这一改进,使教师对学生情况的判断突破了以往仅凭教学经验估计的历史,实现了定性向定量的转变。对于判断题,若认为正确的,让学生伸出右手的大拇指、食指,成“对号”状;若认为错误的,让学生伸出左、右手的食指,并成交叉状。同样,发表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时,也可采取类似的方法。若对答案胸有成竹时,可以把手举得高一些;还有疑惑正在思考时,可以把手举得低一些;急于发言时,手可以上下快速移动,但不能发出声音,并且不能离开座位。这样就可避免不必要的争吵,避免课堂乱哄哄或失控状态。教师还可以规定,若提出的问题与本节课内容有关,可以举右手,若与本节课无关(比如需要上厕所、头疼、肚子疼、同桌发生矛盾等),可以举左手。当然为了不伤害到潜能生的自尊心,教师也可以与潜能生约定特殊的手势,使潜能生在同伴面前有一定的面子。

  21.课堂信息反馈牌

  让学生纸制一个小四面体当作课堂信息反馈牌。除底面外,剩余的3个面分别涂上红、黄、绿颜色。红色代表没有搞懂,急需教师辅导;黄色代表半懂不懂,似是而非;绿色代表全部明白,不需要教师做任何提示。当学生自学或教师答疑暂告段落时,观察学生出示的信息反馈牌,对学生的情况就可以了如指掌,同时又保护了潜能生的自尊心。

  22.“3+1”评课法

  听课、评课是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环节。笔者在调研时发现了一个共性问题:多数教师缺少活动的参与意识,缺少质疑课堂教学的意识,把自己仅仅作为一个活动的旁听者、看客。表现在事先不知道听课的内容、执教的方案、研究的专题等,听课时,不会运用分析、观察、访谈、调查等手段,不知道从师生互动的情况、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效度的达成情况、学生思维的变化、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更为可笑的是,听课结束进入座谈阶段时,同行对执教教师课堂表现评价出现许多怪现象:一是讲优点的多,讲缺点的少,浅层次谈的多,深层次谈的少,不利于课后教师的自我反思;二是重复别人的观点多,讲出的新意少;三是从开始到结束,当“哑巴”的多,发言的少。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笔者建议各校教研组可采取“3+1”评课法。即讲同行一个优点的同时说出他的三个缺点、不足、建议,或自己的三个困惑,并且要求座谈教师人人发言,且不能重复。

  这种“3+1”评课法,能够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案例研究的过程中,使所有听课教师不再当听众,从而加强了教师参与案例研究的效度,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明确案例研究的方向,有利于他们产生疑问,获得体验和感受,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有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弥补自己的教学不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3.同题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针对同一话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角度,进行个性反思。而同题反思则是

  要求教师针对学校规定的同一问题,进行全校性的集体反思。交流时,教师可以判断出自己反思在同行中所处的层次,可以判断出自己反思的是问题的表象,还是问题的实质;同时还可以使教师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该问题进行把握。

  24.二次反思

  教师上课或听课结束,在没有与同行交流,没有专家引领的情况下,所做的反思,我们称谓初步反思、浅层次反思。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有的教师反思方向不明确、内容不具体,他的反思只是有一个简单的思考点;有的教师反思点找到了,却不知道如何结合相应理论深入反思,即不会反思;有的教师用错误的理论来分析自己的教学实践导致错误反思;有的教师的分析始终没有质的突破,是一种浅层次的重复反思。议课结束后,因为有了同伴的互助,有了专家的高度引领,教师对某一现象、问题会产生新的看法,会对自己以前的认识加以修正,还会对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方式、方法感兴趣,这时趁热打铁让教师重新进行反思,我们称之为二次反思、实质反思。教师若坚持写这样的反思,3年以后,必能成为“学生欢迎、自我幸福”的教师。

  25.个性化、适用化的观课、议课记录本

  观课记录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预设的听课目标:自己有什么困惑(单项的或综合的),想验证、学习、发现、比较什么,想得到什么数据。二是课堂观课日志——(1)观课角度的选择(是观察学生、观察教师,还是同时观察;是单项观察还是综合观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确定自己听课的重点)。(2)课堂纪要:教学流程、教学典型环节、片断、细节的记录、关键环节的点评等。(3)观课心得:上课教师是怎样处理的,自己的看法、建议或者对自己的教学有什么启发。三是对执教人所观察角度方面的评价:用事实说话、用理论概括。对执教教师上课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优缺点并重。

  议课记录本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议课的交流提纲(自己的第一次反思);二是发言摘要:执教教师谈体会、观课人员“3+1”议课的发言摘要、专业引领内容;三是个人议课后的感受和体会(二次反思)。

  26.“听课——说课——评课”校本教研模式操作要领

  该模式由三个环节构成:听课前:(1)各年级组调查该学科现在急需解决什么问题,教研组汇总出共性问题;(2)根据轻重缓急确定每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3)确定主讲人;(4)将主讲人的教案及设计理念提前印发给每位参加研讨的教师;(5)参加听课活动的所有教师也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提前备课;(6)每位教师要确定自己听课时观察的对象、要点、目的甚至要列出听课提纲;(7)教研组要提前做好活动的所有准备工作。听课中:首先要解决听什么的问题,重点是:(1)听课教师按规范完成听课记录;(2)对自己确立的与听课目的有关项目进行详细观察、记录;(3)确定自己评课时的发言提纲,如有必要撰写书面发言材料。听课后:由负责人组织评课。(1)主讲教师进行课后说课;(2)听课教师进行“3+1”评课,即举一个优点同时要说出三个缺点、不足或改进的地方;(3)要做好评课发言记录;(4)听课教师修改完善各自的教案;(5)抽签进行二次上课;(6)活动结束后,每位教师要写出本次活动的专题反思。

  27.教学问题招投标制度

  教育、教学问题从教师中来,从真实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来。也就是说,提出的问题是教师普遍认同并且急需解决的“真”问题。把问题变为课题,通过招投标制度解决。学校一方面把这些问题上升为挂牌征集课题,一方面把学校所提供的配套措施、优惠条件等如实向全体教师公布。教师可以以个人或研究小组的名义参加课题招投标;中标的个人或研究小组与学校签订相关协议;个人或研究小组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的结题不仅仅看撰写的结题报告,更重要的是有没有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所提出的方法、措施教师认可的程度。这种校本教研不是中看不中用的“塑料花式”教研,而是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一线教师服气的、管用的真教研。

  28.借

  分

  借分是学生考试没有达到及格、良好或优秀的分数,或者是没有达到家长期望的分数,学生可以

  向教师提出借分,但前提条件是下次必须加倍返还。

  29.潜能分

  受某些教师大型考试“借分”的启迪,我们学校推出了为所有的潜能生打潜能分的制度。大型考试教师批改试卷,潜能生的试卷上必须打两个分数,一个是实际分,一个是潜能分。潜能分是教师与潜能生共同分析试卷后,从如果改变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后,可以达到的分数,但潜能生必须找教师或好友做担保。实践证明,“皮格马利翁效应”对潜能生转化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30.区间分

  我们尝试给优等生和潜能生打区间分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下面看一个例子,某一个优等生的卷面分为95分,教师找该生谈话时指出,你要反思自己的95分是怎么得来的。引导学生回忆试卷中的某类型题,学生作业上出了错,由于认真订正,这次才没有犯同样的错误,这5分是因为你有认真订正作业的好习惯得来的;引导学生思考因为有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有不懂就问的习惯等所得到的分数,最后该学科的教师为该生打的区间分为80~95分。分析试卷的主要目的是不让优等生骄傲,同时让他们懂得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懂得没有这些好习惯,就没有这样的好分数,让他们发自内心地主动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再看一个例子,某一个潜能生的卷面分为67分,教师找该生谈话时指出,你不要气馁,我对你的试卷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你有很多试题的分数是能够拿到的:这道题若不是你粗心,计算错误,这6分是可以拿到的。类似的例子可以多找一些,让学生感到我很有潜力,若改正了,我也可以拿到理想的分数。在此基础上,该学科的教师为该生打的区间分为67~79分。分析试卷的主要目的是不让潜能生灰心丧气,让他们振奋精神,克服不良习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找学生谈话、给学生打区间分,把高分分析成低分,还是低分分析成高分,是很有讲究的!

  31.“1+1”平均分

  这是专门为开展“学习帮扶活动”而设的。根据帮扶者和被帮扶者的情况,教师把优等生和潜能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考试结束后,把帮扶者和被帮扶者分数加到一块,算出平均分,依据平均分进步幅度的大小进行奖励,获奖的小组我们称之为“对对红小组”。

  32.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开展学习竞赛

  依据学生的编班成绩,将学生分成若干类别,比如,80分以上的为A组,70~80分的为B组,60~70分的为C组,60分以下的为D组。再将同一组的学生根据分数高低排出组内名次来。让成绩差别不大的同一组别的学生开展学习竞赛,期中或期末考试后,根据学生名次进步幅度的大小,进行奖励。可以设保持奖、进步奖。对于跨类别的学生,比如从D类跃迁到B类,可以重奖。这样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开展学习竞赛,必将形成“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你追我赶”的良性互动局面。

  33.考评教师教学效果的另类思考

  传统及格率、优秀率的计算方法分别是:及格率=本班60分以上的人数/全班学生数;优秀率=本班80分以上的人数/全班学生数(注:规定的及格线为60分,优秀线为80分)。

  动态及格率、动态优秀率的计算方法是:

  动态及格率=本班在全年级中名次排在前80%以上的人数/全班学生数;动态优秀率=本班在全年级中名次排在前25%以上的人数/全班学生数(注:及格线、优秀线是动态的,每次考试名次排在年级前80%、25%的最后一名学生的分数就是及格线、优秀线;规定年级多少学生及格、优秀的比例是学校自己划定的)。

  另外学科及格、优秀有效率的计算方法是:学科及格有效率=本学科与全科及格重合的人数/该学科及格的人数;学科优秀有效率=本学科与全科优秀重合的人数/该学科优秀的人数。

  如果将某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后统计得出的一定范围内(全镇或全年级)的同一级部、同一学科的群体平均成绩确定为参照点,那么某一班级某一学科的平均成绩与群体平均成绩的比值则定名为“平均分发展率”,平均分发展率差就是同一个班科在本次教学质量检测中所测得的平均分发展率和前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所测得的平均分发展率之差。用这个差值作为其中的一个指标来估算教师教学效能的净增值。

  同理,前后两次动态及格率、动态优秀率、学科及格有效率、学科优秀有效率之差就分别是动态及格率的增长率、动态优秀率的增长率、学科优秀有效率的增长率、学科及格有效率的增长率。

  采取本次考试五个指标——动态及格率、动态优秀率、平均分发展率、学科及格有效率、学科优秀有效率再加上与上次考试比较所得的五个指标——动态及格率的增长率、动态优秀率的增长率、平均分发展率差、学科优秀有效率的增长率、学科及格有效率的增长率赋予不同的权重,通过算总积分的方法来考评教师教学成绩的。其中后五项指标所占权重远远大于前三项。

  首先,采用动态及格率、动态优秀率就巧妙解决了考评中的一个尴尬问题,比如由于试题的原因,假如出现了两个平行班同一学科的及格率均为100%,优秀率均为0,按传统的考评方法就很难公平分出优劣来。但采取动态及格率、动态优秀率这种评估方法,就避免了这个问题。

  其次,采用学科及格、优秀有效率这两个指标,就避免了教师“各扫门前雪”、各自为战带来的不沟通、不合作的现象,同时也避免了人为造成的学生偏科、教师互相争时间的问题。

  再其次,设立过程增值相关指标来评价教师教学成绩,体现了认同差异、以发展的标尺评价教师的原则,解决了分班时各班起点不同的问题,使每一个教师真正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点燃了每个教师的教学激情。

  最后,纵横相向结合评价体系的特点是:纵向评价解决的是提高的问题,横向评价解决的是发展的问题,纵向考查绝对发展增量,横向考查相对发展增量。

  总之,这种立体的评价体系,以其特有的合理性、相对的公平性以及较强的操作性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认可。受增值评价思想启发的该方法,其积极价值就在于它能够真正转化成一种激活教师工作内源,促进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争取更好助推师生和学校持续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有益于学校整体教学效益的提升。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体系在计算机帮助下,运算并不复杂。年级不同、考试性质不同,选取的指标也应不同。

  34.这种合作学习你用过吗

  我们研究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合作学习的形式。为了便于理解,以实际的例子加以说明。第一步:教师把全班48名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由A组到H组,每组6人,然后,给各组布置相同的6个问题。每个小组都承担对上述6个问题的研究,每个问题分别由小组中的一个人承担,A组承担第一个问题的同学简称A1,承担第二个问题的同学简称A2,以此类推。现在按承担的问题分为6个新的组,即A1、B1、C1……H1为一组,A2、B2、C2……H2为一组,等等。每一组都是承担同一个问题的学生,因此可称为“专家组”,可得6个“专家组”,每组8名学生。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发给每个“专家组”。资料中包括图片、文章、图表、模型,等等。

  第二步:进行“专家组”研究。每个“专家组”用阅读材料、观察图片、操作模型的方式讨论所承担的问题,采取“自由发言”方式,可以争论,最后就问题的解决达成一致的意见,个别不同意见的学生也可保留意见。教师在各组间巡视,可以用“问题”来提示,但不可直接给出自己的答案。当每个“专家组”都就自己的问题做出解答后,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专家”讲解,小组讨论。“专家组”成员各自返回原来的小组,即又回到原来的组A、B、C……8个小组。由每个问题的“专家”给其他同学讲解自己承担的问题的答案,同时也指出个别同学的保留意见。6人讲述完后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对每个问题形成本小组的解答,答案可以与“专家组”的一样或稍有差别,也可以不一样。

  第四步: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每个小组汇报一个问题(因时间有限只能如此),别的小组可谈谈与这个小组不同的意见,小组内由非问题的“专家”汇报。

  35.让学生练一手好字也有窍门

  有些学校有练字课,教师不加详细指导,仅让学生把本课的生字抄到中字本上;有些学校有专门的写字指导课,教师对学生写字进行详细、规范的指导,但遗憾的是学生练的字缺少系统性,起不到累积效应。我们的做法是,从小学生需要认识的3500个汉字中,按5%的比例并结合低年级语文教材

  高频率出现的字,筛选出175个有代表性的汉字(代表性体现在既有独体字,又有各种结构的字),再按年级进行分解,教师每天指导学生练这些规定的汉字,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就容易形成这些字在通用格中的影像,今后在书写这些汉字时,能形成条件反射。一看见这些字,就不假思索地笔笔到位。遇到类似的字,学生可以类比推理完成。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科学练字。从让学生写字到有指导地练字,再到科学系统地练字,是写字教学的三级跳。

  36.激励性评价的创新

  笔者认为:一味单调赏识学生,会让学生产生“赞美疲劳”。机械的、形式的、表面的课堂掌声,只是一种虚假的课堂繁荣,靠老师指令维系的掌声,鼓不出内心的真诚,又怎能打动人心?

  对小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可以这样创新:对小学生在课堂内外出色的表现,除了鼓掌、发小红花、贴小五角星外,下面的方法也颇受学生喜爱:减少作业量,或免做作业一次;发一支彩色粉笔;教师抱一下;坐教师座位;排队站在最前面;第一个进餐厅;拿班级钥匙一周;上主席台领操;一次选择晚上班级看电视频道和节目;在游戏中做首领;换座位;随时可用转笔刀;选择一个故事,让教师讲给大家听;对犯的小错误,免罚一次;老师满足一次你最想做的事;给父母打电话、发短信报喜,等等。

  激励性评价还可以这样拓展:把平常做好事的同学的名字投入好事箱,在规定时间内抽奖;发奖励券:奖励可以积累,达到一定量后,兑换奖品;奖励全班自由支配时间:规定做某事时间,若班级节省,积累,若浪费,扣去,积累到一定时间后兑现;智慧盒里抽取智力题作答:只有表现好的学生才有机会抽取,变教师被动让学生学习,为学生心甘情愿自己主动学习;储蓄道德货币等。

  总之,对小学生的奖励应遵循如下的原则:符合学生最近利益;学生稍加努力就可以达到;自我激励;不限制指标;办法简捷易操作;形成系列;奖励时间从短到长;奖励的标准逐步提高;及时兑现,不骗孩子。

  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要坚持“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积极心理暗示原则;用描述式表扬取代评价式表扬;用努力取向的表扬取代能力取向的表扬。

  37.高效合作学习实践操作要领

  要做到真正高效的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10个方面:(1)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基础上;(2)合作学习必须给予充足时间;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科学选择,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或需要合作学习;(3)合作学习形式有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多组合作、集体合作等,虽各有利弊,但笔者认为同桌合作学习效率最高;若采用小组合作,分组时应采用“小组同质、组内异质”分组方法,同时建立真正的合作小组;(4)尽量让小组成员之间地位平等,避免那些能说会道的学生成为与教师对话的贵族,使那些潜能生沦落为与师生对话的奴隶;避免潜能生成为活动的“看客”,游离于活动之外;小组汇报时尽量采用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或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潜能生发言;(5)对于那些小组合作讨论时不说,为了逞能或满足表现欲在教师提问时,才急于举手发言的学生,应暂时“剥夺他们的发言权”,让他们体会到小组合作讨论时不说,现在才说,没有机会了;(6)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当好“合作学习的巡视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不同层次小组进行代表性巡视,对游离于合作学习之外的学生给予善意提醒,同时注意尽量搜集有价值信息,为后面点拨奠定基础;教师应当好“合作学习的首席顾问”,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同时对小组合作学习遇到棘手问题或陷入困境时指点迷津;教师要引导学生严格遵守小组规章,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倾听、学会表达;(7)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设立“噪音控制员”,避免小组之间互相干扰;讨论声音应控制在本组同学能听清的范围;(8)不妨让一至两组学生在黑板前面合作讨论,随即把讨论结论书写到黑板上,避免讨论结束后再上黑板书写占用时间的弊端;(9)小组之间汇报结束后,教师要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一定要对活动时产生的多元答案进行评说,正确处理“答案多元化”和“答案优化”的关系;教师一定要对活动时产生的“多元解读”进行引导、评判,对那些误读、曲读要理直气壮地给予否定,对那些因年龄原因的浅读要给予提升;对学生感悟不到的地方,应给予阐述、应给予精神引领;(10)对全体学生进行新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培训;对小组、学生个人在合作学习中的表

  现要给予评定、考核。

  关键环节的核心提示: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比如(1)一个人独立完不成,必须小组合作进行观察、实验、活动;(2)同一性质多项内容或同一问题的多个侧面,为了节省时间,为了资源共享,可以采取分工协作形式;(3)当问题可能有多元答案、多元解读时;(4)对某个答案、观点有质疑争论时;(5)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束手无策时;(6)问题解决需要创新思维时等。

  不需要合作学习情况:书上有现成的答案的;答案简单的、唯一的;学生自主就能完成的;学生合作也不能解决的。

  38.研究性学习实践操作要领

  研究性学习基本流程:(1)创设情境,引出要探究的问题;(2)建立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高效合作小组,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3)提出相关假设;(4)初步设计验证程序、方法、步骤;论证、修改达到可集体操作实施方案;(5)分工、协作实施方案;(6)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7)归纳出研究结论;(8)组织小组交流、讨论;(9)教师进行总结性发言;(10)对研究性学习情况进行指导、评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化合并处理。

  关键环节的核心提示:

  教师应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节节课都要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内容要科学、合理地加以慎重选择;学生探究也必须控制在学生“知识最近发展区”内,不能让学生盲目无头绪地低效探究;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前,教师要适当渗透一些研究方法技巧;探究性学习可以和接受性学习结合起来使用。教师要当好研究性学习的“巡视员”、“协调员”。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探究内容的不同,探究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1)告诉学生问题、探究方法但不告诉结果,即给学生提供将要研究的问题、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材料和方法,但不提供预期结果和如何使用方法,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概括,灵活运用所给出的方法发现联系,找出问题的答案。(2)告诉学生问题、结果但不告诉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方法,要求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形成的结果之间建立合乎逻辑或情理的联系。(3)告诉学生问题但不告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所能得出的结果,有时也提供材料,但是学生必须自己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概括,弄清如何回答所探究的问题。(4)只提供情境场,问题需要学生提出,方法需要学生探究,结论需要学生总结,即属于全开放性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确定探究方向——组织探究——搜集并整理资料——得出结论——采取行动。

  39.“导学——自学——答疑”自主学习模式操作要领

  该模式是在吸取目标教学法和尝试教学法双重优点的基础上,加上借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理念的背景下,优化整合而产生的。它的基本流程为:(1)创设情境,引出话题,从话题提炼出要探究的问题;(2)教师出示导学目标和导学提纲(高年级,可尝试由学生完成);(3)学生围绕导学目标和导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4)对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存在困惑或解决不了问题,进行同桌合作或小组合作;(5)对各小组汇总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重点答疑;(6)对表面看学生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质疑,便于对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便于对三维目标的落实进行整合和提升;(7)进行反馈检测或拓展延伸。

  40.巡

  课

  校长、教导主任不可能每天对任课教师的课全听一遍,但校长、教导主任应坚持巡课。巡课,顾名思义就是巡查教师上课情况,处理偶发事件。对由于上课教师情绪失控,长时间批评全体学生的现象,给予善意的提醒;对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予以制止,对师生发生的重大矛盾,妥善处理。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环节大致相同,校长、教导主任通过巡视,根据时间可以大致判断教师程序设计是否合理;巡课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便于观察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艺术的真实状态。巡课原则上应在窗外进行,不能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41.变课后补课为课前补课

  放学后,总有教师习惯留一些差生补课。当着全体学生的面,教师毫无顾忌地把差生留下来,实

  在不妥:一是差生很没有面子;二是给差生了一个负面的自我暗示,“我是差生,我学不会,我需要补课”;三是差生看到同伴高高兴兴回家了,自己还得留下来补课,心不甘、情不愿。也就是说,补课是“教师逼学生学”,而不是学生发自内心地我要学”。因而补课时学生与教师“斗智斗勇”司空见惯:有的学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学生是与教师打“持久战”,“反正你总得让我回家吃饭、睡觉”,熬到点就回家。课后补课多数情况是越补越差,越差越补,出现了恶性循环。同时学生也患上了“补课综合症”、“谈补色变”。鉴于此,笔者提出变课后补课为课前补课,科学的说法应为课前师生共同备课。

  相关理念、操作方法概述如下:放学后当着全体学生的面,以到办公室有重要的事为理由留下一部分学生(主要是差生也包括一部分中等生),不要让留下的学生一开始就产生负面的心理暗示。召集同学到办公室后诚恳地对同学们说:“老师为了准备明天的课,需要同学们帮助我看看哪些设计不合理,哪些我讲得不清楚?”旨在让学生产生一种“我在帮教师备课而不是教师又逼我补课”的积极心态。试想:通过课前补课,教师对这些学生的“学情”已心中有数,再加上这些学生课前已听了一遍,课堂上二次消化后,哪有还不会之理!学生听懂了就想学,想学就能学会,这样就进入了良性循环——越补差生越少,越补越不需要补、越补学生越自信。

  42.英语单词游戏卡(英语扑克)

  中小学生学英语最头疼的是记英语单词。笔者发明的英语扑克,能使学生在游戏中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把单词记住,实现了“英语单词记忆的革命”。方法概述:(1)制作英语单词游戏卡(英语扑克)。在卡片背面书写单词的意思,在正面书写英语单词,同时可以附加一些相关内容。如用一定符号表示该单词所在章节、音节的个数,图片等,利用美术知识,可以对游戏卡的正反面进行一定的装饰、美化,有条件的把卡片过塑更好。为了推进这项工作,学校可以开展制作英语扑克大赛。(2)英语扑克的使用说明。英语扑克的玩法有多种。以“跑得快”玩法为例:洗牌——把一套完整的扑克牌来回洗几次。起牌——四个人依次起牌。发牌——通过“锤、剪、布”决定谁先出牌。第一个人若出了一张牌,可以意思朝上,也可以英语单词朝上。顺时针邻近的人应快速说出该张牌覆盖那面的内容(也就是说,给意思,说单词;给单词,说意思),若说正确的,他出牌,让下一个说,依次进行。若说不完整或不会说,不许出牌,轮下一个。游戏的规则是,谁先把手中的牌出完,谁为优胜者。借鉴这种设计理念,我们还可以设计出生字、拼音、音标游戏卡。

  43.玩“三角”学数学

  受学生课外喜爱玩纸制“三角”游戏和收集动画片卡通人物的启发,我们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开展了玩“三角”学数学的尝试。(1)制作“数学三角”: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卡通画的背面,依次写上1至20的数字,因数字可以重复,每个学生手持“数学三角”若干。(2)规定玩的方法:加、减、乘、除,皆可。(3)双方对垒:通过“锤、剪、布”决定谁是擂主(庄家)。(4)挑战开始:双方各出一张卡片,擂主按事先的约定先口算,若擂主口算正确,对方的卡片归擂主所有,依次类推,直到擂主算错为止,再由另一方坐庄(当擂主),如上述方法循环进行。该游戏因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真正体现了“让孩子在玩中学数学”的理念。

  高效课堂的15个细节

  于春祥

  有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高效课堂亦然。那么,仅就高效课堂流程而言,有5个环节,每个环节有3个细节,共计15个细节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一、关于目标

  先撇开大理论不讲,咱凭心而论,一节课究竟要学生学什么是我们必须要厘清的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用课堂的术语表述出来,叫做“学习目标”。应该说,没有目标的课堂是不存在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标设计有问题的课堂又具有普遍性。尽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突出三维目标的规定,但是,仍有那么多教师我行我素,习惯了大而化之,堂而皇之。有几次听完课之后,跟

  任课教师攀谈:“请问,这节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各是什么?”多数教师会陡然一怔,不知所云。教师更在乎的是教完了这节内容。所以说,课堂最大的失误是目标设计的失误。目标设计的粗疏是课堂效率最大的黑洞。

  在我看来,目标设计有三个细节尤其重要。一要恰当,二要具体,三要可测。

  细节1:恰当。所谓恰当,就是要保证学习内容最适合本节课学习。这就需要兼顾时、人、地三方面的因素。在一些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事情,为了满足执教教师的喜好,或者打着追求真实的幌子,往往会安排学生学习跨年级的教材。过去,文科有这样的嗜好,现在理科居然也有人效仿。当学习内容不够恰当,课堂学习就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就会成为强人所难的“被学习”,其效率可想而知。

  细节2:具体。说到具体,问题就更突出了。正如前文所言,一具体就恍惚。从三维目标的规定来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假如我们把“过程与方法”融入课堂流程之中,那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包括态度与价值观)”,就成为我们应然的选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分解是为了定位的具体化,绝不意味着对整体的肢解。目标要具体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具体就得研究。没有研究的深入,就不会有目标的具体。诸如,语文的知识要素是什么,答曰,字词句篇、修辞知识、文学常识等等;语文能力指什么,答曰,听、说、读、写。数学的知识要素是什么,答曰,概念、原理、法则以及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等等;数学能力指什么,答曰,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与判断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数据处理与数值计算能力、数学语言与符号表达能力等等。我们一定要弄明白,凭借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究竟要让学生学会哪些知识、哪些能力,培养学生的哪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不是面面俱到,二是要具体到重点难点。具体是学习的着力点,具体是学习带有助力功能的方向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构建分学科分学段的三维目标体系,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细节3:可测。关于可测。一节课既然有了明确的目标,那么,目标的达成度一定要便于测量。我们不能否认,有些目标并不是一节课能够具体测出来的,但是,我们反对因为某些目标的难以测量,而放弃目标可测的追求。目标一旦没有测量作保障,就会成为形同虚设的幌子。目标不可测,高效无着落。

  二、关于预习

  如果说高效课堂需要有突破口的话,那么,预习毫无疑问能够当此重任。应该说,高效课堂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将备受大家轻视、逐步被边缘化的预习,强化为课堂的一个正式的、举足轻重的环节。恰恰是这个环节的固化,让课堂成就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如何让预习更有效,有三个细节需要大家关注。

  细节4:温故。温故知新是一个学习规律,高效课堂理应承继。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老师为了节省时间,抑或急功近利地直奔主题,竟然进行“零起点”预习。我们要明白,“革故”其实就是在挖“新”的墙脚。任何学习都不会在“零起点”上发生。一切“零起点”的预习操作,都是对学生既有认知基础的漠视和扼杀。因此,作为一个重要原则,我们必须重视预习新课的过程,靠“温故”唤醒学生的认知需要。

  细节5:分层。预习尤其需要由浅入深的推进。切忌预习内容的并列推演。必须警惕愈演愈烈的“试题化”预习倾向,要逐步从“试题化”过渡为“问题化”。并且,问题设计要有大问题意识,切忌细碎繁琐。在具体设计和操作中,还要对独学、对学、群学给以规范。要强化独学,培养对学、群学、合作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独学是基础。没有独立学习的合作一定是低效的合作。从时间比值上来分,独学一般占60%,对学、群学一般占40%。忽视独学的倾向,应该得到纠正。

  细节6:方法。大家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教和学是融为一体的,不能分开。目前,在高效课堂的实践操作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就是学习方法指导不到位。没有指导的预习一定是低效的。在学生预习的时候,尽管教可以“隐身”,但是,却必须“在线”。眼下的情况是,不少老师喜欢以目标

  代指导,以流程代指导,以要求代指导,就是没有具体的方法作指导。“怎么学”,“怎么指导学生学”,是当下的挑战。这让我想起了数学证明题中的辅助线。当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遭遇沟沟坎坎的时候,我们得为学生搭建“阶梯”,当学生在自主建构过程中,我们得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在学法指导上,安徽泗县灵童学校导学案专设“灵童点金”板块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

  三、关于展示

  如果说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的话,那么,展示这个环节,简直就是高效课堂最具革命性的课堂独创。“知识超市”的陈列,“生命狂欢”的体验,都是随着这一环节的展开而实现的。大家一再推崇高效课堂的精彩,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课堂展示的精彩。那么,如何让展示更有效、更精彩?有三个细节特别重要。

  细节7:先组。先组,就是要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先在组内进行展示,也可以叫做“小展示”。这个环节的价值有三:一是确保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在这个环节中得以落地生根;二是通过小组展示,既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预习结果,又可以成为班级展示的预演和彩排;三是促成了小组学习的深度合作,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展示自信。不少老师认为“小展示”浪费时间,可有可无。其实不然,我们不妨问一句,“老师,如果你没有备课,走进课堂你会潇洒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会非常重要。因为能会,所以自信;因为自信,所以愿展;因为愿展,所以成功;因为成功,所以狂欢;因为狂欢,所以高效。

  细节8:后班。后班,就是在小组展示的基础上,进行班级展示,也可以叫做“大展示”。班级展示要树立三个意识:一是媒体资源意识。不管是传统媒体黑板,还是现代媒体白板,都要把它当作学生展示的舞台,要珍视课堂展示资源的价值,树立“浪费媒体资源就是教学事故”的理念。白板、多媒体投影、实物投影仪,都要真正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工具,而不要让教师独用。郑州102中学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哪怕是你的课堂还没有添加黑板,一块黑板也要使用充分。保证每一个组每节课都至少有一个学生“爬黑板”展示,这应该作为一条课堂常规来执行。课堂不能容忍“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懈怠和浮躁。别拿黑板不当干粮。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一条隐形智慧:谁有能耐能把学生的“学”“拿出来”,他就会成为王者。所以,我一直主张开展“资源利用指数”评价。诸如,黑板资源利用指数=(实际展示人数/可容纳展示人数)×100%。

  二是参与率最大化意识。要争取向杜郎口中学那样,人人参与展示。黑板不够用,就把地板做黑板,甚至楼梯做黑板,室内黑板不够用,就在教室外面的走廊里外置黑板。所有学习杜郎口的学校,如果说有折扣的话,那么最大的折扣就是,与杜郎口人人展示相比,有些学习学校只能做到代表展示。课堂太需要学情通览,一目了然了。啥叫高效?啥叫低效?或许就是“一目了然”和“几十目了然”的分别吧。

  三是随机展示意识。在不能保证全员展示的情况下,究竟确定谁参加班级展示,这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其实用数学的随机抽样最为科学。我一直主张采用“坐标点对称随机抽样法”(按照小组围坐坐标,随机抽取与之对称的各组对应学生)确定展示人员。我对“同层次展示”并不认同,更主张“差异展示”,因为,唯其“差异”,才更能反映学情的全貌,而且,“差异”本身就具有资源加价值。不要担心某节课的评价不均衡,数学方法总是指向持续均衡的。当然,也不反对教师指定典型问题让学生参与展示。

  细节9:多样。多样,主要指展示形式的多样。许多实验校的展示形式,基本都停留在板演和讲解上,“生命狂欢”遭遇形式单调的瓶颈。要像杜郎口那样,开发课本剧、三句半、快板、快书、对联、诗歌、歌唱、舞蹈、绘画等喜闻乐见的展示形式。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每一种展示形式的创新,不仅仅是又打通了一条快乐通道,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智慧得以爆发,能力和自信得以升华。我想起了一句广告词:“快乐就是零负担。”

  四、关于点拨

  面对课堂上大面积的学生展示资源,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展示资源的是非评价上,要思考生成。这是高效课堂对教师教学智慧的新挑战。我们并不一味地反对教师讲,我们提倡教师面对问题

  有针对性地讲。该讲的不仅要讲,而且要讲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当然,点拨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专利,学生的积极参与更为提倡。如何点拨更加有效,也有三个细节需要关注。

  细节10:互动。恰如上面所言,高效课堂的点拨,不能是教师“一言堂”的“独角戏”,要为生生互动、组间互动、师生互动提供路径与桥梁。要凭借“头脑风暴”般的“群见解”,触动学生主动建构的激情和灵感。让互动成为一种提醒,让智慧在挑战中生成。

  细节11:生成。课堂高效看生成。就生成而言可分为横向、纵向、系统三种形态。横向偏重于拓展,指向多元;纵向侧重于深化,指向深刻;系统着眼于全局,指向结构。客观地说,当下课堂的生成并不尽如人意。譬如,语文课多喜欢让学生做题,普遍忽视朗读的生成。其实,语文最基本的生成就是朗读,要引领学生生成情感,生成语感,生成理解,生成多元,生成个性,生成创造,生成深刻。而且,一定要把朗读列入重点展示项目。要善于把情感、理解、个性特色,通过语调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地表达出来。再如理科,面对学生展示资源的“对”和“会”,绝不能对了就对了,会了就算了,依然需要生成。要生成结构,生成规律,生成方法。俗话说“井淘三遍出甜水”。

  细节12:示范。高效课堂应该鼓励教师的课堂示范。示范是一种素养,示范是一种责任,示范是一种人格。放弃示范就是放弃修炼,就是放弃责任,就是放弃影响。与传统课堂的示范不同的是,高效课堂的示范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孤芳自赏,而是学习伙伴的引领与期望。教师示范的精彩,是为了引爆学生的更精彩!及时知道谁学会了,是对学会者的最好奖赏,及时知道谁不会,是对不会者最好的鞭策和提醒。

  五、关于作业。

  作业,或者叫达标训练,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一直顽固的认为,如果作业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就谈不上什么高效课堂。但是,在实际课堂操作中,这个环节往往会成为有时间就上,没有时间就放的无奈。在这个地方要提课堂流程时间控制的问题。缺少时间控制的课堂,就会像老牛赶山一样,走到哪里算哪里。另外,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教育的急功近利,正在促使全国中小学纷纷“向缩短课时要效率、要质量”。中学课时,从45分钟,减少到40分钟,小学课时,从40分钟,减少到35分钟,甚至30分钟的,不乏其例。这种做法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课堂作业时间保障被削减掉了。学生的课外负担不重也难。需要重申的是,高效课堂的实践,最起码也要守住中学45,小学40的课时红线。下面,具体对作业环节的三个细节加以说明。

  细节13:精选。作业一定要精心选取和编写。当下,教辅读物满天飞,尽管国家明令控制,但是,学生手头两三种者比比皆是。作业设计有两种倾向应该警惕。一是脱离课本习惯到“碗外边找饭吃”。我们必须明白,所谓“用教材教”,绝不是提倡不顾教材的体系和系统,任意对教材,尤其是作业的滥删。二是量大,课堂上学生往往难以完成。精选需要比较,需要研究,需要有教师做一遍的体验。请铭记孙维刚老师的教导吧:“我给学生出一道题,自己要先做10道题,从中选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

  细节14:分层。作业的层次性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只要是有比较就要分先后,成序列。二是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适应差异训练的弹性作业结构。都能学会的课未必是好课,都会做的题未必有效。所有以丧失差异为代价的趋同性操作,都是非人道的。

  细节15:限时。根据作业量的大小,设定一定的时间限定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且,做到当堂反馈。课堂的高效,并不一定指向所有学生都学会,而是应该通过作业反馈,及时了解哪些学生会了,哪些学生没有学会,到底是哪里不会。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堂堂清”。及时知道学会了,是对学会者的最好奖赏,及时知道谁不会,是对不会的最好鞭策和提醒。

  “新课堂”导入

  ■本期对话嘉宾

  钱守旺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

  苏

  瑜

  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

  王克兵

  河北省固安县英才中学业务校长

  朱雷云

  江苏省兴化市陈堡中心小学教科室副主任

  杨

  枫

  湖南省石门县澧斓实验完中教师

  ■对话主持:梁恕俭

  ◎新旧导入的不同

  由师唱独角戏到生演群口秀

  新课堂的导入,提倡学生来主持,老师的作用就是控制点火的时机、点火的方式、点燃的部位、燃烧的程度,要让学生自己去“烧”。

  梁恕俭:课堂导入好比提琴演奏前上弦,歌唱家定调——导入之重要无须多言。但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中,导入的主体发生了更改。与旧课堂比,新课堂对导入提出了哪些要求?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杨枫:无论哪种课堂,都非常重视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朱雷云:如果是一门心思把学生“吸引”到自己身边,而不是放手发动学生自主学习,还是旧的“以师为中心”的课型。新课堂的导入,提倡学生来主持,老师拿着“火把”,待学生把预学中准备好的“干柴”往讲台上一放,师生共同进入燃烧状态。老师的作用就是控制点火的时机、点火的方式、点燃的部位、燃烧的程度,要让学生自己去“烧”。那种“燃烧老师,照亮学生”的行为并不受新课堂欢迎。

  钱守旺:是的,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好的导入能创设扣人心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欲望,使学生想学。

  王克兵:使学生想学,就得研究学生心理,从学习目标设置入手,让学生直接和知识对话。新课堂的导入,主要任务是出示学习目标,确定学习方式,点燃探究热情。与旧课堂比,导入最明显的变化是由师唱独角戏到生演群口秀,由教师一统讲台到学生分而治之。

  ◎导入语的标准

  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

  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好的导入语是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又是课堂兴奋剂。

  梁恕俭: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导入虽然只是整节课的一小部分,但是它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来评价课堂导语的好坏呢?

  钱守旺:好的课堂导入要具有这样4个特点:自然、有趣、简洁、启思。课堂导入要自然、流畅、不露痕迹,引导学生巧妙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使导入与新课浑然一体。除了“激趣”与“简洁”外,课堂导入还要“启思”。好的导入一定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导入的内容中得到启发,并借此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朱雷云:其实,最“自然”的莫过于学生自己来导入;最“有趣”的莫过于主持人是副新面孔,导入语还没说完脸就憋得通红;最“简洁”的就是直截了当,出示学习目标,然后发令枪一响,学生

  以不同方式向目标进攻;最能“启思”的就是设计学习路线图,让学生知道,目前在哪,到哪里去,怎么去。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好的导入语是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又是课堂兴奋剂。

  苏瑜:为了切实提高导入的功效,一方面要明确导入应达到的目的:提出新课题,创设矛盾冲突,让学生有兴趣,将抽象的东西与生活联系。另一方面还需要深入了解学科知识本身与学生的特点,让潜在的导向功能符合教育的价值追求。换句话说就是“要关注知识的变化,当知识发生质变时就需要变换情境,这就需要导入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因为质的变化是个抽象的过程,导入活动必须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

  ◎导入的误区

  招多不要迷人眼

  新课导入必须紧扣将要展开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不可一味求新、求奇,要尽量避免华而不实。

  梁恕俭:导入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情入境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讲究“花哨”,以至“乱花渐欲迷人眼”——课堂导入究竟有哪些误区?

  钱守旺:老师们经常出现的问题有“用时过长”和“盲目求新”,第三就是“媒体过度”,教师过于依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大量的视频充斥课堂,教学只图表面热闹,忽略了我们身边可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第四是“舍近求远”,教师喜欢找些与上课内容没有多大关联的事物导入新课,拐弯抹角,补充的内容很多,看似形式新颖,但是与本节课联系不大,作用不突出。

  朱雷云:课堂导入的下列误区必须注意:一、偏离重点,目标不明。为了导入而导入,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甚至会误导学生。二、追求时尚,基础不牢。导入设计有些虚张声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思维却凝固了。三、以新带新,学生不懂。导入新知,最好以旧带新,循序渐进,不要骑马找马,作茧自缚。四、生搬硬套,脱离实际。在设计诸如游戏时要考虑周全,评估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杨枫: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故弄玄虚,有的课堂导入形式新、奇、怪,却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经验,难以引起学生共鸣,不但没有激发学生兴趣,还给人一种故弄玄虚的感觉,让学生反感。二是哗众取宠,课堂导入是为后面的教学服务的,一旦偏离了教学目标,再精彩的导入也只能造成南辕北辙的后果。导入的目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伊始用最有效的方式、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学目标上来。

  苏瑜:新课导入必须紧扣将要展开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不可一味求新、求奇,要尽量避免华而不实。好的导入要:关注兴趣投入,更要生成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经验,更要促进思维发展;关注原有认知,更要有利知识建构。好的导入要找准两点,一是找准锲入点。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还将需要学习什么。导入就要从这里切入,把新知不同于已有知识的生长点揭示出来,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引起矛盾,从而把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预言而弗达”的愤悱境地,引起对新知强烈的探求愿望。二是找准需要点。在人的动力系统中,需要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动力源,对人的行为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导入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决不能忽视学生的需要。苏联心理学家包若维奇说:“无论儿童处于怎样的教育环境作用之下,无论对他提出怎样的要求,只要这种要求未能纳入儿童的需要结构之中,它们便不能作为儿童发展的有效要素表现出来。”所以,导入一定要提供能满足学生直接需要与间接需要的诱因,从而激发学生需要的内驱力,最后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动力的目的。

  ◎导入的常用方法

  学生参与才能导得开,入得深

  课堂导入必须遵循的原则有:鲜明的针对性,巧妙的预设性,较强的启发性,一致的连贯性,扼要的简明性,机智的灵活性,生动的趣味性。

  梁恕俭: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哪些导入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钱守旺:成功的导入一定是建立在熟悉教学内容、掌握课程标准、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常用的导入新课的方式和技巧有:开门见山、温故知新、问题引领、组织活动、故事激趣、类比联想、制造冲突、游戏竞赛、联系生活、现场取材……方法有很多种,但要因教学内容而异,因师生情况而别。

  苏瑜:是的,导入的方式受制于教学目标、学生情况、背景环境等诸多因素。所以,导入的方法也就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充满个性。下面,是我常用的导入方式:

  王克兵:以上设计还是以“师中心”来设计的,新课堂的导入主体是学生,可以说导入的形式呈几十倍增加。不要低估学生的导入能力,无论台前还是幕后,只要放手发动学生,学生就会自主探索,自行深入。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学生身上哪儿痒,他们自己最清楚,该挠的地方,不用老师多说,学生也会动手。老师的作用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位置、以适合的方式制造“痒点”——让学生动起来。

  杨枫: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和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明确教学目标,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协调统一。设计导入时力求做到目标明确,新颖有趣,精炼省时。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再优秀的教师也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再高超的导入技巧用久了也不灵,这就要求师者要“善变”,而且要激疑逗趣。

  朱雷云:好的课堂导入往往遵循以下原则:鲜明的针对性,巧妙的预设性,较强的启发性,一致的连贯性,扼要的简明性,机智的灵活性,生动的趣味性。另外,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所以,导语设计要注意与学生互动,或者让学生来参与导入设计,真正把学习权还给学生,学生的课堂让学生作主。只有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以主人翁的姿态,设疑求问,论证推敲,才能“导”得开,“入”得深。让学生以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导入,才是最具实效性的,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以学生的方式”、“让学生喜欢”是硬道理。

  精彩导入10招

  你看,你看,导入的脸。不同的导入方式作用到学生身上,起到不同的激发效果。本期,我们选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等学科的10种导入形式,为老师们提供借鉴。

  1解读课题:自主设问攻疑惑

  【课题】《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导入】学生板书课题。发问:读了课题,仅从课题来判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学习组长归纳为:董存瑞为什么要炸碉堡,为什么要舍身炸碉堡?董存瑞怎样炸碉堡?结果怎样?

  师导语:想解答这些问题,就快读课文吧!

  【解读】学问、学问,“学”就是要会“问”,学生会问比教师提问重要得多。此例从课题着眼,让学生充分发问,带着疑问去探究,学习就是快乐之旅。

  (江苏省兴化市陈堡中心小学

  朱雷云)

  2时事新闻:鲜活生动攫眼球

  【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导入】(先出示一组关于利比亚战争中孩子的图片。最后定格在一张照片上。)

  师:同学们,这是在最近发生的利比亚战争中我们同龄人的照片。从这些照片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谈谈看了这组图片的感受)

  师:是啊,战争给孩子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让他们的心灵蒙上了巨大的阴影。那么,他们的心底有着怎样的愿望呢?今天,我们就走进《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曾被战争伤害过的中国儿童,去听一听来自他们内心深处的呼唤。

  【解读】

  “未成曲调先有情”。看着一张张充满惊恐眼神的同龄人照片,感受着一场正在进行着的战争,孩子们一下子进入了战火纷飞的氛围,感受到了战争给儿童带来的巨大伤害,不知不觉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了。

  (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保沙中心学校

  庄华涛)

  3煽风点火:吊你胃口没商量

  【课题】

  勾股定理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分享世界上“10个最重要的数学公式”之一,一个全人类共同的遗产,而且它就长在你们的身上。它就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明珠,充满魅力,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证明不厌其烦,其中有著名的数学家、画家,也有业余数学爱好者,还有普通的老百姓……同学们,你们敢去论证吗?咱们先一块去探索一番好吗?

  【解读】数学相对机械、沉闷,更需要激趣点火,吊到了学生的胃口,自会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第二中学

  李素怀)

  4激情演讲:残缺亦有美无限

  【课题】《米洛斯的维纳斯》

  【导入】生朗诵:残缺也是一种美。秋天因少了绿色才有了红叶的灿烂;冬天因少了生气才有了雪的洁白。清晨因太阳还未升起才有了晨曦,夜晚因不圆满才有了弯月。维纳斯因有了断臂才登上艺术巅峰。事物本身是残缺的,然而残缺更显其美的质朴。

  【解读】诗情画意,自然美丽;演讲导入,语文本色。

  (广东省中山市高新区濠头中学

  沙玉伟)

  5设疑逗趣:开场即刻吸引人

  【课题】英语HarryPotter

  【导入】文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很重要。我在上课的时候就这样:

  T:Playthevideo!T:Ok,stophere.Whatkindofliterature?Doyouknowthenameofit?

  HaveyoureadHarryPorter?Howaboutisthefilm?

  S:It’sinterestingandfantastic.

  T:Doyouknowthewriter?Pleasefindoutthemainidea.OpenthebookandturntoP22.

  【解读】谜语、歌谣、游戏等均是启发思维,使课堂教学出现生动活泼局面的手段,在玩的状态下,探究疑惑,分享喜悦,这是好课的开始。

  (山东省滕州一中东校

  巩伟娟)

  6学生表演:演技虽拙却出奇

  【课题】《半截蜡烛》

  【导入】生表演《孟德献刀》。师:同学们,曹操在生死关头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板书:半截蜡烛),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

  【解读】由“表演”到“剧本”,由“能言善辩”到“巧妙应答”;形式有过渡,内容有迁移;

  既是铺垫,又活跃气氛,一举两得。

  (广州市天河区四海小学

  蔡兆洋)

  7经历感受:现身说法引关注

  【课题】物理“自感现象”

  【导入】请一位胆大的男生上台参与实验。在电路连接正常的情况下,让学生双手分别抓住小灯泡两端的接线柱,老师操作,断开电路,学生不会有任何感觉。经过几次实验以后,学生会觉得不神奇。然后,把小灯泡取下,让学生双手分别抓住小灯泡两端的接线柱,老师操作,断开电路,学生会发出尖叫,拿开双手。看到学生的狼狈样,全体学生会感到好奇。这时,请参与实验的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入新课。

  【解读】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看不到的电路内在变化,看得清的同学触电反应,两相对比,疑惑即生。

  (华中师大一附中

  尚红年)

  8图像切入:形象直观启思维

  【课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导入】用多媒体出示大跃进的宣传壁画“肥猪赛大象”,并在画面左上角附诗: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设问:“像大象这样大的肥猪你见过吗?”学生说:“哪有大象一样大的猪,简直是吹牛。”教师接着引导:“这是当时盛行的浮夸风,壁画上的‘全社杀一口’这句诗,还可看出当时采用的是人民公社化制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经济建设道路中经历了哪些曲折,取得了哪些成就。”

  【解读】利用图像直观、可视性强的特点来导入,引人入胜,印象深刻。特别是这种反差大、刺激强,带有特定意义的图片,一张图胜过百句话。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一中学

  李秀笠)

  9简单实验:百闻不如一实验

  【课题】《死海不死》

  【导入】请学习小组展示实验:将一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烧杯,结果一浮一沉。组长问这是什么原因,众生异口同声:“水有问题。”组长告诉大家,浮鸡蛋的水里放了大量的盐,并接着问:“如果人下到这样的湖水里,会怎么样呢?”“浮起来。”老师这才说,“这可不是天方夜谭,世界上确有这么一个湖,叫死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死海不死》。”

  【解读】事实胜于雄辩,直观启迪思索。简单的实验目标明确,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河北省武安市午汲镇中学

  杜江伟)

  10创设情境:转轴拨弦三两声

  【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导入】20XX年5月12日,在四川省的汶川县发生了罕见的8级特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这场灾难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他们用真情演绎了一首首爱的赞歌。让我们看几幅令人感动的画面。(播放地震中的画面)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无论是孱弱的母亲,还是强壮的父亲,他们都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们,用生命诠释着爱的崇高与伟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也是发生在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解读】采用创设情境的导入方法,能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与作者和文中的主人公激起感情上的共鸣。当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时,学生情感的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未成曲调先有情。

  (湖北省远安县安鹿小学

  齐家兰)

  新课堂导入实际操作“133”

  于春祥

  作为新课堂代表范式的高效课堂,其改革触及课堂的具体细节,诸如课堂导入就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那么,高效课堂导入的实际操作应注意什么呢?为了便于表述和掌握不妨概括为“133”——“1”即实现一个转型;“3”即兼顾三种课型;最后一个“3”即每一种课型提供三种导入方法供大家选用。

  首先,要实现课堂导入的一个转型。就高效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而言,与传统课堂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实现从“导教”转型为“导学”。“导教”,就是为了教师“讲”的出场,搭台子、铺路子、弄阵子。导语设计往往不吝奢华,讲究雕琢,强调艺术。“导学”,则是为学生“学”的投入,打场子、指路子、点捻子。导语设计需要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简洁明快。

  其次,高效课堂的导学必须兼顾不同的课型特点。高效课堂的主要课型分为三种:分别是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下面,每种课型提供三种导入方法供大家参考。

  1、预习课

  (1)目标导入法。直接用学习目标的认定作为课堂的导入。例如,学习数学《点线面体》,就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点线面体》,学习本课请大家关注以下目标:①知识: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意义;②能力:加深对点、线、面、体之间关系的理解;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③情感:通过探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线、面的不同类型,初步感知分类与化归的数学思想在几何中的应用;通过联系实际认识点、线、面、体,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下面,请围绕以上目标展开预习。

  (2)问题导入法。一种基于发现问题的课堂导入方法。例如,学习高尔基的《海燕》一课,就可以在问题征答的基础上,整合出以下几个问题:①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以及散文诗的体裁样式。②体会欧式长句的语言风格。③理解象征、对比手法及其作用。④理解典型环境与典型形象的关系。⑤理解“海燕”这一敢于搏击暴风雨的勇敢形象,学习它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展开预习。

  (3)流程导入法。一种靠流程确认,建立自动化预习机制的课堂导入法。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凭借《导学案》进行,主要是借助导入这一环节,对预习目标、“独学”、“对学”、“群学”、预习反馈等顺序和时间加以确认,以保证预习的有效进行。

  2、展示课

  (1)“小展示”导入法。为了确保班级展示的有效,展示课导入多采用“小展示”,也就是小组交流预展的方法。“小展示”导入,不仅能够让学生直接进入重点内容的学习,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参与班级展示的自信心。

  (2)板演导入法。高效课堂多是一种自动程序。许多高效课堂展示课,一上课,各小组会按照《导学案》的展示任务分工,把展示内容板演在黑板上。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没有导入的导入。

  (3)随机抽样导入法。在一些不能人人展示的课堂里,究竟谁参与展示,这的确是个问题。那么,究竟怎样选取课堂展示的代表才能够确保机会均等?这就需要引入数学随机抽样机制。于是,随机抽样确定参与课堂展示人选,就成了展示课导入的一种形式。

  3、反馈课

  (1)成果分享导入法。分享是课改的重要理念。反馈课的导入,提倡通过让各小组交流展示合作学习成果的方式,把导入的过程,同时变成学习成果分享的过程。

  (3)拓展延伸导入法。反馈课特别重视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于是,拓展延伸就成了反馈课常用的导入方法。就知识本身来说,拓展的维度可分为横向的拓展和纵向的深化。就知识的应用而言,又可分为社会的、时代的、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在导入这一环节,激活学生的多元思维。

  (2)错例分析导入法。错例是一种重要的课堂资源。在导入这一环节,充分运用错例资源,能够让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以上只是高效课堂分课型导入的举例,并非全部。再者,把分课型要素加以整合,一气呵成的课堂也很多见。只要大家走出一味“导教”的误区,本着简洁、质朴、实用的原则,相信你会创造出更

  恰当的导入方法。

篇三:对党的发展历程和奋斗目标认识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奋斗目标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奋斗目标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产主义理想都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如果动摇了这个理想信念,也就动摇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

  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所构想和科学论证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按其成熟程度,可以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通常分别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作了这样的概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一个社会形态由于其自身的矛盾,必然被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建立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因而能够解放生产力,能够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能够自觉地、不断地调整和改革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方面,解决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坚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资本主义所不能解决的。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由于种种原因,对社会主义前途失去了信心,走上了背弃社会主义的道路。但这些国家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没有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造成的。

  回顾百年沧桑,社会主义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作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贡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将越来越显示出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世界上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必将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1.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2.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要同已高度发展和成熟的资本主义进行较量与斗争,取得彻底胜利,并最终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就必然更加复杂和艰巨,必然要经受多方面的挑战和严峻考验,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看,生产关系的变革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社会主义事业同一切新生事物的成长一样,也是螺旋型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遇到过几次大的挫折。

  共产主义只有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变为现实。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作为共产党员和要求人党的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

  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积极入党分子今后应当努力的方向。首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提高修养、完善自我的重要能力,学习既是党员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适应党的建设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对党员的迫切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造的良好习惯。当然,不只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学好科学知识,并利用有限的大学时间广泛涉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合作能力,始终保持昂扬锐气、蓬勃朝气,坚持立足岗位、无私奉献、服务青年、创新实干,努力塑造新时期积极入党分子的良好形象。

  其次,应当锤炼自身的思想品德。一个人有了崇高而伟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道德是一个人灵魂的力量,作为党员应该通过加强修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新闻中刘志军的结局正是没有在这方面加以约束自身而导致对诱惑缺乏抵抗力的结果。当然,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贯穿党员终身的一项学习内容。但是我相信,只要正确认识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修养,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第三讲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此,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该懂得党为什么要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为什么说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是什么?通过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第一节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党之所以称为共产党,就是因为我们党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产主义理想都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如果动摇了这个理想信念,也就动摇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最高理想

  什么是共产主义?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而且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同时它还是一种“现实的运动”。

  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所构想和科学论证的。

  对于如何实现最理想的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人进行过孜孜不倦的追求。例如,19世纪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等人,就曾提出过种种社会主义的方案。但是,由于他们不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致使他们的方案都成为不符合

  实际而难以实现的空想。对于他们的学说,人们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他们学说中的合理成分,摒弃了不切实际的空想,根据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人类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作出了科学的预测,从而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按其成熟程度,可以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通常分别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作了这样的概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他著作中也曾对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过论述。这些论述,尽管只是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大致轮廓,但它已经向我们表明: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向我们描绘了共产主义的美好情景,迄今为止,这种美好情景尚未在地球上出现,但这决不意味着共产主义的“渺茫”,更不能说明共产主义的“失败”。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制度,三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革命的理论和运动,就不能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而没有革命运动的实践,也不可能产生革命的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100多年来,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展开了风起云涌、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并在一些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充分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上已经存在了100多年;作为共产主义制度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在一些国家存在了几十年。在我国,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兴起,就开始了这样一个伟大的运动。现在,这个运动的新的发展阶段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80多年来每天都在进行共产主义实践,每天都在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共产主义从未停歇,而是正在继续前进。我们现阶段的最低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共产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高纲领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

  我们党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不仅代表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而且表明了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表明共产党人的理想是最崇高的理想,是最值得为之奋斗乡和引以自豪的理想。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不仅仅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理想社会,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一个社会形态由于其自身的矛盾,必然被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了。这种社会运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由于发展变化缓慢。不易被人觉察,但它却是一直在发展的。虽然人在创造历史时有其能动作用,但人们不能主观地取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能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在向共产主义迈进中,出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制度既并存共处又对立竞争的现象。资本主义的产生,曾极大地解放了被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束缚的社会生产力,使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

  的巨大发展,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通过采取自我调节的手段,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相对的稳定发展,有时还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当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世界的3/4,仅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约占世界的1/4。资本主义似乎真的像少数西方学者预言的那样,已进入了一个“无限制”的、“长期繁荣”的发展阶段。

  实际上,资本主义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由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由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自始至终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当代资本主义所进行的调节和改良,是在私有制的框架内进行的,从根本上讲,都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这个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不断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这就向我们昭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而是一种同以往的各种社会制度一样的过渡性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建立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因而能够解放生产力,能够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能够自觉地、不断地调整和改革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方面,解决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坚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资本主义所不能解决的。毋庸讳言,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遭受过严重挫折,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由于种种原因,对社会主义前途失去了信心,走

  上了背弃社会主义的道路。但这些国家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没有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造成的。从这些国家的沉痛教训中可以看出,如果背弃了科学社会主义,就必然会丧失已经取得的革命政权,就会亡党亡国。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犯过搞“大跃进”、刮“共产风”这样的“左”倾错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但我们党及时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不动摇,继续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主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战胜了来自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近五年来,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据统计,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7.4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7%。全国财政收入从1997年的8651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891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053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399亿美元增加到2864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3252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6208亿美元,世界排名由第十位上升到第五位;出口总额由1828亿美元增加到3256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利用外资水平明显提高。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61亿美元,超过1979年到1997年的总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5160元增加到2002年的7703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

  8.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90元增加到2476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3.8%。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4石万亿元增加到8.7万亿元。居民拥有的股票、债券等其他金融资产也有较多增加。城乡市场繁荣,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7年的2.73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4.1万亿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0.5%。

  医疗保健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期望寿命2002年达71.8岁。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蓬勃生机和兴旺发达,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西方一些信仰共产主义的人士满怀信心地说,只要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阵地不丢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有希望,社会主义就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

  回顾百年沧桑,社会主义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作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贡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将越来越显示出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世界上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必将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社会,也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就是为建立这样美好的理想社会而奋斗。但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历许多发展阶段。

  十六大通过的党章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同时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对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清醒的头脑。

  1、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过去,我们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初曾天真地认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共产主义;20世纪50年代末曾经有过“取消商品经济,按需分配”、“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一类的主张;20世纪60、70年代曾为了实现所谓的“社会主义一大二公”,甚至提出过“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越穷越革命”等口号。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艰苦探索,现在,我们对实现共产主义的认识要全面和深刻得多了。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要实现这些目标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这就决定了实现共产主义必然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不可能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制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表,也不可能为它的发展设计一个固定的模式。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这为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目标指明了方向。

  2、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首先,从社会发展规律看,任何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间必然要经过激烈的复辟和反复辟的反复斗争。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用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反复和斗争。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也非一帆风顺,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英国资产阶级和封建王朝进行了长达130多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也经过三次封建王朝复辟,用了86年,资产阶级政权才稳定了局面。从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出现,到1871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经过220多年的较量,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才成为定局。即使这样,至今某些国家仍然存在着封建制度。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尚且需要经历如此漫长的历史过程,新生的社会主义要同已高度发展和成熟的资本主义进行较量与斗争,取得彻底胜利,并最终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就必然更加复杂和艰巨,必然要经受多方面的挑战和严峻考验,这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看,生产关系的变革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现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

  主义生产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可能有较快的发展速度,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灭亡不会迅速到来。社会主义制度首先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加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就需要用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创造了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三,从新生事物成长的规律看,曲折和反复总是不可避免的。凡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一产生就十全十美,只有在发展中才能逐步自我完善。这就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试验。在这一过程中,有成功,也不可避免地会有挫折与失败,从而出现曲折和反复。社会主义事业同一切新生事物的成长一样,也是螺旋型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遇到过几次大的挫折。如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反动势力一面残酷镇压、迫害无产阶级,一面对第一国际和社会主义思想大肆攻击,加上巴枯宁分子的破坏,第一国际宣布解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第二国际内部机会主义泛滥,导致国际工人运动的分裂;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些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脱离本国的实际,照搬苏联模式,带来许多弊端,脱离了群众,社会主义威信下降,出现了像“匈牙利事件”那样有大量群众参加的反政府活动,在许多国家还出现了反对社会主义的思潮;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的原苏联东欧剧变,是自共产主义运动诞生以来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一次挫折。从我们党的历史看,革命的发展也经历过多次曲折和反复。我们要正确对待曲折和反复,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总之,共产主义只有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变为现实。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作为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坚实基础。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

  我们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科学地把握二者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清醒地认识和自觉地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入党的同志,应当明确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这一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以实际行动模范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而努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这段论述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从这一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第三,这个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作长时期的努力奋斗,而不能有丝毫懈怠。

  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

  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从时间上说,我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明确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正确认识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这样做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地建设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广大人民群众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和重大突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也是我们深入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钥匙”。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的基本理论。

  那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呢?

  第一,这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和发展党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事业就兴旺发达。蒸蒸日上;什么时候偏离和背弃党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挫折,甚至改变社会性质。党的基本理论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日益巩固和完善,究其根由来说,最重要的是党的基本理论正确,符合实际的需要,得到人民的拥护。这个理论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前人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遇到过,我们只有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引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发展。

  第二,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我们党是执政党,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是坚定不移的。如果动摇和放弃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地位,必然导致人心涣散,这是十分危险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之所以解体,具有光荣斗争历史的苏联共产党之所以失去政权并顷刻瓦解,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理论上、政治上出了问题,这个教训是很深刻的。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迫切需要从理

  论上作出新的回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生活中反映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迫切需要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迫切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地位,保持人民群众思想上的高度统一,首先必须在思想上、理论上保持高度统一。理论上混乱,思想上涣散,行动上必然各行其是,党就会瓦解,国家就会分裂。

  总之,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对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的根本原因。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概括并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任务、总方针、总政策,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

  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的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要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到效益好、质量高、速度快,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只有经济建设搞上去了,才能使人民富裕幸福,使国家繁荣富强,从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我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政治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我们的事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顺利前进。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实行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是又一次伟大的革命。改革的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洞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充分显示出来。开放包括对外对内的全面开放,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必须继承和发展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更多更好地利用外来资金、人才和技术,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以加快我国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的伟大事业,没有固定、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应当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在实践中不断开创新路,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2、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首先,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不少人尚未摆脱贫困的状态。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摆脱贫困,使国家富强起来,这个目标就显得更为突出和迫切。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党的基本路线的表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这一重要思想。

  其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表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没有真正的民主政治,就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要看到,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很长,缺乏民主传统,所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不仅十分重要和紧迫,而且非常艰难。民主政治是个发展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只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而发展。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是协调发展、辩证统一的,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

  建设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3、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既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自力更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国家建设的成功经验。坚持自力更生和实行对外开放是统一的,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们既不能用自力更生来排斥对外开放,也不能因为实行对外开就放弃自力更生。正确的态度是用自力更生精神来搞好对外开放,通过对外开放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

  1980年初,邓小平同志在《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说:“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状况的好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那里被淡忘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提倡崇尚节约的社会风气,牢记党的基本路线,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党的基本路线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全局和根本,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是制定其他一切具体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都把党的基本路线载入党章,这不仅为维护党的基本路线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了有力保证,而且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提供了最重要的准则。每个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有一个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的明确的纲领。党的成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纲领的成熟。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的国情,总结党领导革命斗争近20年的经验,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在党的七大上,他又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作了进一步阐述,正式提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

  领,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在总结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近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基本纲领所包含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的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更有力的政治保证;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实践证明,只有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将党的中心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国家沿着强国之路走向富强;只有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只有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努力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断提高国家的文明程

  度。全面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向前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党的十六大报告把这些基本经验归结为十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十条基本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十条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峰。十条基本经验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成为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这十条基本经验。

  第三节

  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

  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进程的重要阶段,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小康”是一个充满了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一般认为,在儒家思想里,小康是指比大同理想社会较低级的一种社会形态。“大同”、“小康”的提法最初见于《礼记·礼运》中记述的孔子与其弟子子游的对话中。“大同”就是高度的和平与安乐,而“小康”则是低一层次的和平与安乐。“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分别是儒家的最高目标和现实目标。中国共产党人赋予小康以新的内涵。把中国人民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逐渐由一种美好的设想转变为一种发展战略。我们今天讲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这样一种把世世代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变为现实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

  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战略设想,经过十二大、十三大,我们党逐步形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这就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已分别于1987年和2000年实现。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在基本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展望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

  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六大把新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合起来,划出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所谓“承上”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第二步战略步骤,在这个基础上起步的;所谓“启下”,是说经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阶段20年的奋斗,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目标。这个目标大体涵盖了七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从宏观上规定了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二是从总体上规定了全社会成员不仅实现温饱,而且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三是要求在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生存性需求的基础上,能够充分享受健康向上、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各种文化娱乐。

  四是在促使城乡居民和个人消费水平从初步小康向比较殷实的小康迈进的同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五是在提高生活消费水平的前提下,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六是在人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七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这七个方面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执政观,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观,以及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还蕴含了10项具体的指标。这10项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人8000元;恩格尔系数低于40%;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城镇化率超过50%;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大学人学率20%;每千人医生数2.8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要加大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力度,努力实现这个目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决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六大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需要,对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首先,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所担负的艰巨任务,迫切要求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肩负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我们拥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充满必胜的信心。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井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有12亿多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我国农村还有3000万贫困人口,下岗职工和城镇贫困居民也为数不少,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部分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应对加人世贸组织后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有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做。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党还可能面临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考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克服各种矛盾和困难、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不断提高执政兴国的本领和水平。

  其次,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迫切要求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地位的这种变化,使我们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潜在危险。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党员干部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同时也增加了受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的危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新活力,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我们党拥有6600多万名党员、50多万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新

  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建设同新形势新任务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上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这些都是关系我们党能不能执好政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要切实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任务和历史使命,更好地团结带领人民前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抓紧解决党的组织和党的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始终保持党的强大生机和活力。

  第三,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环境,也迫切要求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还很不安宁。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世界各种力量围绕这场竞争而进行的政治较量也日益显现。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力图在这场竞争和较量中取得主动地位。我们既具有促进发展的有利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和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加快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判断世界大势、正确驾驭复杂局面、妥善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由此可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只有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才能使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围绕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

  党员干部队伍的状况,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这个总体部署,包括一个总目标、一个总方针、一个总要求和六项主要任务。

  这个总目标是: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个总方针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个总要求是: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这六项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人开展反腐败斗争。这个总体部署,基本着眼点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解决好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继续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继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使我

  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要求人党的同志要从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高度,明确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领会十六大对党的建设作出的总体部署,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思考题: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2、怎样正确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4、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是什么?

  5、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实际,谈谈怎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十六大党章学习第四讲: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条件

  2004-10-148:43:20阅读6672次

  第四讲

  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条件

  ------------------党员是构成党组织的细胞,是组成党的最基本的要素。党员队伍的状况如何,关系到党的建设的全局。弄清楚共产党员的条件,是党的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每个要求人党的同志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党章的第一、二、三、四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第一条规定了申请人党的条件,即人党的起码条件;第二条规定了党员的基本条件,是党员质的规定;第三、四条规定了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是党员条件的具体化。党章这四条规定,互相联系,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一节

  申请入党的条件

  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条明确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人中国共产党。”这既是申请人党的条件,也是做一名共产党员的起码要求。申请入党对象

  党章规定,申请人党对象必须是“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这句话包含了三层含义:

  第一,加人党组织,必须年满18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一个人到了18岁才算成年,在思想上、政治上才较为成熟,形成比较确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确立自己的政治信仰和终身志向。

  第二,加人党组织,必须是中国公民。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没有中国国籍的人是不能加人中国共产党的。

  第三,加入党组织,必须是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

  党章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作为申请人党的条件,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是单个党员的简单组合,而是根据党的纲领和章程,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的纲领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准则,它包括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最终目标,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总任务和基本政策,以及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等。党的章程,是党的最高行为规范,是党内政治生活和处理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党纲党章的这种性质和作用,决定了它是党建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党员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是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如果党员不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各行其是,党就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瓦解。因此,每个申请人党的人必须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承认?不仅是口头上的拥护和接受,更重要的是有实现党的纲领、执行党的章程的诚心和行动,立志为共产主义事

  业奋斗终身。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

  参加党的一个组织,是指共产党员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管理、教育和监督。对于这个问题,列宁在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同俄国孟什维克代表人物马尔托夫展开过激烈的斗争。马尔托夫主张,凡是承认党纲党章,并在党的机关监督和领导下为实现党的任务而积极工作的人,都可以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员,甚至提出每个罢工者都可以自行“列名”人党,不必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列宁坚决反对这种主张,认为党员不仅要承认党纲,而且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他尖锐地指出,按照马尔托夫的党员条件发展党员,只能模糊党和阶级的界限,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使党变成一个组织涣散、没有纪律约束、毫无战斗力的俱乐部。我们只有按照列宁提出的原则建设党,才能使党真正成为工人阶级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保证党的思想统一和组织统一,肩负起伟大的历史使命。每个要求人党的同志,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必要性。积极为党工作,是指党员有义务担负党组织分配的工作,并且尽心尽力地把它做好。党组织要根据具体情况,给每个党员分配适当的工作,并进行检查和指导。每个党员都应当自觉接受并努力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愿意执行党的决议

  经过党员大会、党员代表大会、党的代表会议或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的决议,体现了党的整体利益和绝大多数党员的意志,关系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每个党员必须贯彻执行。如果对党的决议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或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反映,但在行动上必须执行,不能采取各取所需和阳奉阴违的态度。如果每个党员可以自行其是,那么党的团结和统一就会受到破坏,党就没有战斗力。所以,申请人党的人愿意执行党的决议才能加人党组织,不愿意执行党的决议的人就不能当党员。愿意按期交纳党费

  为什么把愿意按期交纳党费作为申请人党的条件之一呢?党员按期交纳党费,不仅是在经济上帮助党,更是党员关心党的事业的表现,是检验党员是否具有组织观念的一个标志。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许多

  党员省吃俭用,领到一点津贴,首先想到的是交纳党费。有的党员牺牲前还把身边仅有的物品作为向党交纳的最后一次党费,表现了共产党员高度的组织观念和对党的无限忠诚。在和平的环境里,也有许多党员自愿多交党费。他们当中有的在临终时嘱托亲属将自己的毕生积蓄作为党费交给党,有的将自己的劳动致富所得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要求人党的同志应当充分认识按期交纳党费的重要意义,在被批准为预备党员之后,应当自觉地按期交纳党费。如果党员不按规定交纳党费,应当受到严肃的批评教育,甚至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交纳党费,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作出决定,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把这样的党员除名。

  对于党章规定的上述内容,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该正确理解,认真执行。第二节

  党员的基本条件

  每个申请人党的人不仅要明确申请人党的条件,还要懂得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

  党章第二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个规定,对共产党员的本质特征作了全面准确的概括,是共产党员条件中的核心部分。每个要求人党的同志都要加深对这一段话的理解,懂得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人。

  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一规定集中概括了共产党员标准的本质特征。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党员的各项条件之中,这是共产党员区别于其他政党成员和社会团体成员的根本标志,是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首要条件。

  共产党员应该是工人阶级队伍中的先进分子,其他阶级出身的人要成为共产党员,就必须放弃原来的阶级立场,自觉地站到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来,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有共产主义觉悟”指的是

  共产党员应当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先锋战士”指的是共产党员应当把共产主义觉悟,充分体现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自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言行,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站在人民群众的前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是党员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本质体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是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终身信仰、执著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是支配共产党员思想和行动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个共产党员只有树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焕发出高度的自觉性和创造精神,不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才能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树立起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自觉地防止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为党和人民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有的党员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丧失了革命意志,甚至走上政治堕落、道德败坏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是他们抛弃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动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古人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经受住各种考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立场,始终不渝地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就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

  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的具体体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不仅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而且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与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起来,把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与干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要做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就必须自觉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先锋

  模范作用。一是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模范。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是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化,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共产党员带头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也就是以实际行动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二是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文化、业务知识的模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受各种考验,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根本保证。三是做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国家法律法规的模范。党的纪律,是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政治生活准则和言论行动的规范。这些准则和规范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确立的。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广泛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它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也是党的政策和主张的体现。党员有义务、有责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同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坚决斗争。四是做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实现共产主义是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伟大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要遇到困难和挫折。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还是勇于实践、锐意创新,这是对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考验。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体现,是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是做合格党员的一项基本条件。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发表的《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中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全国解放以后,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的形势和任务,为坚持和实践党的宗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他在党的八大关于修改党的章

  程的报告中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一次把党的宗旨提到“党的全部任务”的高度来认识。进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他要求全党同志在工作中自觉地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赋予了为人民服务新的内涵,构成了更加完整、更加科学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体系。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根据跨世纪历史任务的需要,对党的宗旨作了进一步阐述。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就把坚持和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提到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生死存亡的政治高度来认识,是对为人民服务思想体系的新发展。由此可见,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有所不向,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则是相同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体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具有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剥削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完成特定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依靠和引导群众推动历史前进,就是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共产党人把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立场,正是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和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党的根本宗旨不仅体现在党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上,还体现在党对每一个党员的具体要求上。党章规定,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邓小平同志1956年11月17日在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标准。对此,每名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深刻领会,身体力行。

  我们党执政以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特点,一些人也由此产生了模糊认识。对此,我们应当认真分析,弄清是非。

  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根本的政治本色,是对党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全党同志能不能按照这个要求去做,事关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事关党的先进性。

  强调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是要求共产党员要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永远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防止和克服党员滋生特殊化思想和脱离群众现象。共产党员在政治上、法律上同人民群众的地位是平等的,任何党员无论处于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他所做的工作都是尽自己的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不能因自己是党员而高人一等,甚至谋求私利和特权。如果说党员和群众不同,就在于党员的先进性,在于党员是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觉悟比群众要高,尽的义务比群众要多,作出的贡献比群众要大。

  强调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在于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没有掌握全国政权。残酷的斗争环境,迫使每个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地以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要求

  自己,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与群众保持着唇齿相依、水乳交融的关系。如果不这样,党员不仅不能在斗争中取得胜利,连自己的生命也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在执政的条件下,共产党员是保持劳动者的本色,永远做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还是高人一等,高居于劳动人民之上,这是对每一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严峻考验。绝大多数党员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但是也确有一些党员滋生了特殊化思想,骄傲自满、脱离群众,甚至利用人民给予的权力,谋取私利,腐化堕落,违法乱纪,严重败坏了党的声誉,破坏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些问题告诉我们,工人阶级政党必须经常教育党员永远做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防止各种特权思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有的同志提出,党章既规定共产党员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又规定共产党员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是不是矛盾呢?我们说这不矛盾。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他是普通人,第二,他是普通人中的先进分子。”因为在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身上,这两个方面是一致的,它从一个问题中两个不同方面指出了共产党员的基本特征。从社会地位看,从党员的根本立场看,共产党员应该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但是这并不抹煞共产党员与一般群众的区别。共产党员是劳动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身的精神,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因此,每个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章的规定,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做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使自己成为新时期合格的共产党员。

  综上所述,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这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只有同时达到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才符合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第三节

  认真履行党员义务

  党员义务是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党员条件的具体化。它规定了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阐明了党员应尽的责任。只有广大党员都能认真履行义务,才能保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一致,使党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党员义务的内容

  根据党章的规定,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二)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3)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4)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了工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5)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6)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7)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8)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党章规定的这八条党员义务,集中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很强的针对性。各项义务之间互相关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第一项是学习方面的要求;第二项和第三项属于政治方面的要求;第四项和第五项属于组织方面的要求;第六、七、八项属于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要求。

  党员义务的这些内容具有相对确定性,它是由党章加以规定的,修改权属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其他任何党的组织和个人均不得擅自更改党员义务的内容。但这种确定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和形势任务的变化而日趋完善的。同时,党员义务属于义务性规范,党员必须遵照履行。对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组织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进行严肃处置。党员义

  务的对象为全体党员,具有很强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对每个党员是平等的,不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贡献大小,都必须无一例外地履行。党员义务是党员应尽的责任

  党是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高度统一的整体。党员个人必须遵循全党统一的规范,必须对党承担一定的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党员义务。党员履行义务就是对党承担责任。党员义务履行得怎样,是衡量一个党员党性强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志。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党员履行义务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党员义务既是做一个共产党员的具体标准,也是衡量所有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有了这个尺度,党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非清楚,方向明确。党员可以把它当作一面镜子,经常对照检查自己,看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以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对党的组织来说,可以用这个统一的尺度去培养和考察人党积极分子,保证新党员的质量,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也便于用它去检查和衡量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和督促党员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切实提高党员素质,确保党员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指出,党章有关义务的规定,是表示了对党员的更为严格的要求,要加强对党员和人党积极分子进行有关党员义务规定的教育;对党员中有不遵守义务者,党组织要给予批评和教育;对严重违背义务规定者。应给予纪律处分。

  其次,党员履行义务是提高党的战斗力的需要。党的战斗力来源于党的团结和统一。每一个共产党员只有认真履行义务,自觉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规定才能使党内的政治生活正常开展,才能够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是党的细胞,只有每个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高度一致,使党成为集中统一、有战斗力的整体。相反,如果党员不承担义务,甚至为所欲为,不负责任地说话办事,党员队伍就不能做到步调一致、团结一致,党也就无法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党的组织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党也就没有战斗力量。

  第三,党员履行义务是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贯彻执行的需要。党员义务集中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对每个党员提出的要求,每个党员能不能按照党员义务的要求去做,事关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贯彻执行。广大党员只有自觉、积极、认真地履行党员义务,才能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党员也只有认真履行义务,自觉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使自己认清时代的特征,适应时代的要求,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站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会影响和带动群众,从而保证党在新时期总任务的顺利完成。相反,党员如果不能认真履行义务,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得不到贯彻执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就得不到发挥,党员要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也就成了空谈。因此,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充分认识履行党员义务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规范自己的言行,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第四节

  正确行使党员权利

  党员权利也是党员条件的具体化,是健全党内生活的基本条件。正确行使党员权利,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实现党的正确领导;有利于党员在党的生活和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负责精神,维护党的利益,促进党的事业健康发展。党员权利的内容

  根据党章的规定,党员享有以下权利:(1)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2)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3)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4)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5)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6)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7)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8)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党员权利是党内民主的体现,同党员义务一样,它也是由党章规定的,非经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同意,不能随意变动。党员的权利和党员的资格是不容分割的,要求人党的同志一旦加人党的组织,就享有相应的党员权利。党员权利是受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保护的,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每个党员对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都应当十分珍惜,正确行使。党员权利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保障

  党员权利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保障,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发挥作用的有力保证。

  第一,党员权利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离不开党员权利的保障。如果党组织不能保障党员行使权利,就不能保障党内健全的组织生活,就会失去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就不能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党员的权利得到保障,就能保证党内民主生活正常化,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进而有利于党的事业健康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所说彻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不断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加强党员对党内事务的了解和参与,发扬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第二,党员权利是党员发挥作用的有力保证。党员权利是党员为党工作,维护党的利益,为完成党的任务所必须享有的政治权利,也是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所必需的条件,而不是个人的特权。党章规定党员权利,从客观上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保证。如果党员能够按照党章规定正确行使权利,就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对党的事业的政治

  责任感,更好地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如果广大党员都能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就能为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不断推动党的事业健康发展。反之,如果一个党员放弃行使相应的权利,不参加党的会议和接受党的教育,不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和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对同志的缺点、错误漠不关心,不敢提出诚恳的批评,不认真行使表决权、选举权,他就发挥不了党员的作用,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第三,行使权利是履行义务的保证。马克思在他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章程中有一句名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说明党员义务和权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履行义务是行使权利的前提,行使权利是履行义务的保证。党员只有认真履行义务,才能充分享有权利,只有党员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党员义务才能得到切实履行。比如,党员要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就必须同破坏党的团结和统一的行为作斗争,但如果党员没有在党的会议上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的权利,没有向党的领导机关提意见的权利,这种斗争就无法进行,这项义务也就难以履行。如果有的党员只想享有权利,不肯履行义务,那么他在事实上也会失掉自己的权利。比如,正式党员享有被选举权,如果某个党员不履行应尽的义务,那么他就会失去同志们对他的信任,即使他享有被选举权,但谁也不会选举他。

  对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每个共产党员都应当充分认识,正确行使。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贡献大小,都不得享有超越党章赋予党员八项权利以外的仕何特权。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自己置于党组织监督之下,自觉地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在党的纪律允许的范围内,平等地、充分地行使权利。同时还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党内不允许存在“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党员。二是党员要正确行使和保护好自己的权利。要正确行使权利,就应该熟知各项权利的具体内容,掌握行使各项权利的具体要求;了解和掌握行使权利的程序或方式;行使权利要从党的原则

  和利益出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注意不要侵犯其他党员的权利;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要依照有关规定请求党组织的帮助和保护。三是要解决好不能正确行使权利的问题。有些党员重视自己的权利,但不能正确行使权利,提建议从个人利益出发,行使表决权不坚持原则,批评时捕风捉影等。这样行使权利,不仅没有发挥党员应有的作用,还会给党的事业带来不良的影响。此外,在党内生活中,有的党员不珍惜自己的权利,不愿意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敢坚持原则等。对这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都应当加以纠正。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奋斗

  目标”的学习心得

  服装设计

  周倩慧

  对于参加这次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班的培训,我感到十分的荣幸。通过此次党校培训的学习,使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新时期的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有了全面的认识。新时期党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有了系统的认识,对个人修养、综合素质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和改造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更重要的是,使我能够更好的端正入党动机,履行党的宗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以下是我这次党校学习所收获的具体几点体会:

  首先,此次党校培训教给我的第一课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最终奋斗目标,引领着党和人民不断为这个理想和目标不断奋斗和前进。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服务的。在过去为革命胜利而艰苦奋斗的时期,之所以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这使我认识到,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信仰,也不能没有追求。一个人只有建立了自己人生道路上正确理想航灯,才不至于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偏航,才不至犯错误,而造恨终生。

  在党的十七大上,中国共产党党章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核心地位,明确了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这种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跨入新世纪的时期,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而在这个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保证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也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目标,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然而作为一名即将入党的积极分子,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奋斗目标的来龙去脉。而实现共产主义首先的第一点是党的最高理想的形成,16世纪初新兴的资产阶级通过开辟新航路进行原始基本积累的时候,英国启蒙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托马斯写下了乌托邦为人类虚构了一个理想社会,其所表达的思想也就成了共产主义思想源头。1847年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宣告成立,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从此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变成了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我们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目标,除此之外,我们还应了解党的最高理想的理论基础,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是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们以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价值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的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对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进行了严密科学的论证,从而为党的最高理想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再有,我国正是借鉴了这种思想,才有了中国今天的局面,但是要想坚持这种共产主义思想,我们作为未来的党员还应了解的就是共产主义发展的长期性。统计资料显示,在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9年间,中国仅仅积累起17个近代工业,而农业和手工业仅占全部的83%,这就表明,中国想要赶超其他的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就必须冲破帝国主义体系另辟蹊径。

  以上就是这节党课的主要内容,听完之后,我们更加了解到了中

  国共产党的理想,作为一名积极分子,我们一定会坚持党的理想,加强自身的修养和锻炼,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目标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学习党的最终目标与现阶段的任务心得—把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

  3月15日下午,虽然天空下着细雨,但仍挡不住全校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第34期党校开学典礼,上第一堂党课的热情。校领导的讲话振奋人心,点燃了我们在座每一位学员的激情。带这由来已久的向往,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对党组织的渴望,我们认真聆听王泽应教授的第一堂党课——党的最终目标与现阶段的任务。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的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辨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首先,最终目标为现阶段的任务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而现阶段的任务为最终目标的实现准备必要条件。大凡登过山的人都会知道,欲登上顶峰必须拾级而上,循序攀登,最后才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要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共产主义那就必须实现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的最低纲领;其次,没有最高目标,现阶段的任务就会失去灵魂,偏离正确的方向,没有现阶段的任务,就不可能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做好当前的工作,那么最终目标就如同空中花园。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将最终目标与现阶段的任务对立起来,割裂开来。

  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过去的一个时期,我们党对国情认识不够准确,尤其是对共产主义这个问题认识比较简单,认为很快就会实现共产主义,做了许多不切实际的设想和描绘,试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结果欲速则不达,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此作了总结。一方面,强调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另一方面又指出,我们今天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好,才是为真正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做出了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基于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根据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的自身建设实际,在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升华了认识,打开了思路,进一步坚定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也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永远保持党的旺盛活力和坚强力量,提供了新思路。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要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心中有个大目标,又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扎扎实实把当前任务完成好,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任务而努力奋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我们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到来,当代的大学生当以全部精力、全部热情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任务而不懈努力,贡献出自己全部的智慧!数计院一班一组:谭颖2003-3-16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主题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您好!

  今天晚上,在党校的组织下我们大家学员们一起学习了“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下面我向党组织回报我的思想。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正确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奋斗目标;深入理解十六大关于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该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模范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为完成新世纪的三大任务而努力工作。

  党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科学论断,并要求所有共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奋斗终身。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已经消亡。无疑,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根据邓小平同志从1979年到1984年再到1987年先后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翻两番”以及“本世纪末走两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等战略构想,经过十二大,到十三大正式提出来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O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

  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在时间上从1980年到2050年,历时70年;在发展程度上,依次实现温饱、小康和中等发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第一次科学地制定的分阶段、有步骤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战略目标。

  “三步走”的第一步目标,即第一个翻一番实际上到1987年就已经实现了。在此基础上,“九五”计划提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到1997年底也已经提前实现了。由于人口增长和汇率变动等因素,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人均八百美元”这个指标,到2000年也已胜利实现了。200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按美元计算达到10483亿元,当年全国人口12.6亿,人均约为825美元。由于外商在华投资增长较快,1986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超过国民生产总值(GNP)。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0655亿美元,人均达到854美元。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8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价也由1985年的100美元兑293.67元人民币,变为1999年的100美元兑827.83元人民币;尽管20年来我国大陆人口比1980年增长了2.83亿人,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原来的预计,200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按现行汇率计算均超过1万亿美元,人均都超过800美元。这表明,邓小平同志设想的“人均八百美元”的战略目标,到2000年如期实现了。中国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已经变成现实了,12亿多中国人终于同生活贫穷、供应短缺的时代告别了。2000年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豪迈地向国内外宣布: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就是十六大作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科学判断的由来。

  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早在1997年,当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将完成时,党的十五大就对我国到2010年、2020年和新

  中国成立100周年的发展目标作出了展望和大体部署。这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新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五大的这个战略部署,也可以叫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小三步”。现阶段,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去发展,始终把社会发展放在经济发展之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消除不和谐的因素。当前摆在我国面前的问题是住房、教育、医疗、社会问题。住房问题已不只仅仅是经济问题,它已经上升到政治问题;政府这些年鼓励农村医疗事业;我们要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作为当代大学生生我们要树立生活的目标,规划人生,将大的目标实际化,确定近期目标,最后实现自己人生目标。我们要在党的带领下为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任务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此致

  敬礼

  第五篇:入党培训教材: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入党培训教材

  (四):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奋

  斗目标

  一、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党自始至终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理想、最美好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人类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作出了科学的预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按其成熟程度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也就是通常说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的描述,慨括起来时:社会生产力高

  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国家消亡;劳动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生活的第一需要。这些社会特征,尽

  只是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大致轮廓,但这已经向我们表明: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我们党把实现这样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不仅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最根本利益,而且也表明了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说明共产党人的理想是最崇高的理想,是最值得为之奋斗和引以为豪的理想。

  自1847年第一个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得巨大胜利,从一个游荡在欧洲的“幽灵”,变为遍及全世界、对人类命运起决定作用的滚滚洪流。现在,作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已在世界一部分国家建立和发展起来,尽管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曲折和失误,今后可能还会出现曲折和遇到障碍,但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在全世界最终实现,这是不可逆转的社会发展规律,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必然结果。

  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及其全体党员追求并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作为共产党员,一是要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的终生奋斗目标;二是要通晓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了解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三是要在行动上百折不饶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共产党员不是普通的老百姓,也不是工人阶级队伍中的一般成员,而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其先进性就体现在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具有一生为之奋斗的自觉性。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崇高的理想,坚定信念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涌现了许多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先锋战士。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举起马克思主义旗臶,为了

  拯救民族的危亡,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许多共产党员为了共产主义事业,面对敌人的枪弹,献出自己的生命,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如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被北洋军阀的逮捕,在敌人的绞刑架下,他大义凛然地说,不会因为今天你们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会得到光辉的胜利。另一位早期党的领导人瞿秋白是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的,他被捕后,一再拒绝敌人的劝降和诱惑,临刑前,他笑着说,为中国革命而死,是人生最大的光荣。然后他盘腿坐下,毫无惧色,英勇就义,变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在生死关头无所畏惧的豪迈气慨。

  在党的历史上,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甘洒热血,笑对死亡的共产党员比比皆是,数不胜数。正是他们,树立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光辉形象。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共产党员为实践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舍生忘死,视死如归,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也继承和发扬了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这些好干部、好党员身上,都充分体现了他们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精神。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1992年慨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本质特征,分别表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社会主义能够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且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确定,是资本主义所达不到的,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但要看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如果只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不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就不能解释发生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曲折和反复。因此,每一个共产党人在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同时,要注意把共产主义当作现实性的运动,努力把阶段性的目标同共产主义结合起来。对我们来讲,实现共产主义需要从当前的一点一滴做起,靠的是我们扎实的努力。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奋斗目标

  党的最高理想

  和最终目标是通过党在各个时期的基本纲领来实现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做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指出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据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在现阶段的总任务和开创新局面的纲领,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我们党现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主义的初始阶段

  我们党是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科学的把握二者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清楚的认识和自觉地做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入党的同志,应当明确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这一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奋斗目标是什么,以实际行为模范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党章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段论述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从这一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第三,这个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要做长期的努力奋斗,而不能有丝毫懈怠。

  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过在生产力落后、经济部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不发达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

篇四:对党的发展历程和奋斗目标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任务的变化

  十六大提出了在新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会还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世纪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为着阶级、人民和民族的利益制定自己的奋斗纲领,并能做到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正确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其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各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发动、团结和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去努力实现。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八十余年的奋斗征程,重温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光荣使命,我们倍增对党的崇敬和热爱以下我们以中学教材为蓝本,从历史的角度,概述党在各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任务。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通过了第一个党纲。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当时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一大”宣告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经过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发展起来。

  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中国共产党开创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30年代,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加剧,中共的任务也发生变化:主要是团结全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1945年春,中共七大召开,大会提出了在抗战即将胜利的形势下,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抗战结束后,美国扶蒋反共,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因此,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打倒蒋介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解放全中国。

  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1949年春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规定了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共的主要任务是领导人民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确定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

  经过十年内乱后,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开始形成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根本任务,并推动从经济到政治的各个领域的改革。

  1987年召开的十三大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大会还规定了从当时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大会还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

  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大确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大会的主题就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奋斗的行动纲领,其中新世纪头20年的具体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世纪要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巩固练习】

  1.中国共产党制定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一大”B.“二大”C.“三大”D.八七会议

  2.确立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

  A.“二大”B.“三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

  3.确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是在

  A.七大B

  .七届二中全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七届三中全会4.提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的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第一届人大会议C.八大D.八届十一中全会

  5.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

  6.规定我国实现现代化目标大致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D.

  中共十四大

  .7.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分别是在中共

  ①十三大

  ②十四大

  ③十五大

  ④十六大

  A.①②B.②③C.

  ①④D.③④

篇五:对党的发展历程和奋斗目标认识

  

  党的光辉历程2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及党的关辉历程所学到的知识

  这篇文章,是《党的光辉历程2个100年的奋斗目标》系列文章中学习的第一篇,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70多年,过去50多年来我们党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必须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是最伟大、最有生命力的政党之一,也是唯一能够在全球执政的党。我们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大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最先锋队,同时必须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他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时刻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中一切被压迫民族的利益。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60多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次大会是在我国进入新时代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得会议。这次会议经过投票表决,通过了党的第一部党章,明确提出了我们党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在当代中国所处历史阶段重大而深远地意义。我们现在所做工作和将来奋斗所达到的目标,完全符合我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一切奋斗都将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付出更为艰巨也更为重要这一战略任务。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我们党始终不渝坚持并将继续努力推进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六个方面是对历史经验作了全面概括,地回答了党为什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成就应当继承什么、如何推进等重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伟大思想!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都要

  (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中诞生的,是在社会革命、精神洗礼中迅速成长起来的百年大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新时代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时代”。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都要一以贯之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0多年不平凡的历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新时代,我们党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大成效,把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二)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

  从严治党,切实履行管党治执政党的责任。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强调党既要治已病又要防未病,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我们党总结了一整套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产油国和世界第二大货物贸易国!站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使一个经济总量不大、国力不强、民族关系十分复杂的发展中大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得目标与追求。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三)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坚实基础。这个道路必须始终不渝走下去,毫不动摇走下去。就当前来讲要按照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谋划思考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抓落实、勇于担当促改革、善于谋发展、强化责任促落实,以实际行动把准政治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坚持把“四句话大局观”“四种意识”“四大能力”融入伟大斗争、伟大梦想之中;坚持把党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坚持把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贯穿于治国理政各方面工作之中;坚持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中之重;坚持把人民拥护、赞成、高兴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

  (四)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制度、文化四位一体。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既不是古希腊、罗马模式,也不是新中国成立后模式,更不是照搬西方经验,而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要坚定不移走自立自强之路。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这条道路;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现代化强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战略安排。以巨大政治勇气和强烈政治担当实施这些重大战略部署都是为了更好保障社会大局稳定并将长期坚持下去。

  (五)必须坚持“两个维护”。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需要我们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加快发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既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又与时俱进、丰富发展;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又体现了时代特点、实践要求。党的十九大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穿于经济社会各领域特别是政治领域。第一个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第二个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技术新战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三个指导思想是: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出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篇六:对党的发展历程和奋斗目标认识

  

  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心得

  推荐文章

  党的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热度:

  学习党的奋斗目标心得

  热度:

  党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心得

  热度:

  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热度:

  关于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教案

  热度:

  作为入党的同学,应当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同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心得一

  这次能够参加学院举办的党课培训班的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在这次的学习的过程中,我对党的奋斗目标和基本路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通过消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去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跨入新世纪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保证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我想这就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目标,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历来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所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终身。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

  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党的基本纲领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展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它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基本政策更具规范性和稳定性。牢牢把握和全面实施党的基本纲领,对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立足现实,任重道远;展望未来,光明无限。只要我们树立方向,坚定理想,始终坚持党的最高理想与基本路线,并为之而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人类最美丽的事业——共产主义。

  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心得二

  这学期,我很荣幸参加党校培训,进一步学习有关党的理论和共产主义思想,通过认真听经验、知识丰富的老党员教授们的生动而深刻的讲课,我感触颇多收益良多。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也理清了一些原来自己对党认识中的误区。他们的精彩讲解,常常赢得阵阵掌声,不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我对党的性质、纲领、任务和宗旨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思想觉悟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更加深刻得认识了党,端正了自己的入党动机,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永远跟党走,并且增加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其中一员的决心。

  在党课上,我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深刻理解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

  益,即“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全面和深刻的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定位。

  我们党自建党以来,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年代以及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年代,涌现出了无数优秀党员,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因此,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由低级向高级向前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它必将继续向前发展,最终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在这种崇高理想和目标指引下,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为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创造条件。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总之,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培训,使我进一步的系统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使我更进一步的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今后,我将更加认真学习这些科学理论,使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强思想和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做到首先在思想上入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团结周围的人,带动他们一起来学习。我会以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从而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

  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心得三

  这堂课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党的性质与宗旨,让我们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章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

  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现实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为行动指南,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阶段争取辉煌的成绩,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

  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物质产品还不够丰富,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制度的国内外敌对势力在社会上还有较广泛的影响,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而能够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并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只有起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党的性质,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和与其他政党、社会组织、群众团体质的区别性。十七大党章对党的性质做了全面准确的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段话从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党的地位和作用、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四个方面阐述了党的性质。

  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是党的本质和生命。它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宗旨的确定和贯彻,关系到党的纲领、路线的制定和实现,关系到党的领导地位的确定、领导作用的发挥,也关系到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其实质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我们党从

  1921年诞生起,就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来建立的完全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党的十六大党章对党的性质作了全面、准确的表述,在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党的这种性质,对于坚持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对于共产党员在新时期加强党性锻炼,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共产党员应该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增强党员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人为民服务。党的这一宗旨,鲜明的昭示党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毛泽东同志指出:“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这段话深刻的阐明了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这个宗旨是由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处于社会最底层,他们自身的解放不可能通过工人的个人奋斗来解决。工人的个人奋斗,至多能使个别人跻身于统治阶级的地位,而工人阶级的整体地位不可能有任何改变。只有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使整个社会得到解放,工人阶级才能获得根本解放。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工人阶级最全最热最专业的文档类资源,文库一网打尽

  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因此,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大公无私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发展方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工人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同时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规律决定了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的共产党,在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同时必须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这同资产阶级政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虽然历史上一些资产阶级政党在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时期,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有一定的一致性,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对历史的发展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从根本上说,资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它的利益是建立在对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和压迫基础之上的,与人民的利益是对立的,一旦取得统治地位,它就会逐渐走到人民的对立面。资产阶级政党的这种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它的政党只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党。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我们的理想、信念如何与时俱进,同时又如何理解和把握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也是当前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同样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这个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具有不同的内涵;一个是不同团体、不同行业的党员先进性标准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当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标准应以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为基本依据,这是党员一切行为的准则,具体的说,应把党章第一章第一、二、三条和第六章第三十四条规定的内容,作为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统一标准。但这也仅仅是“基本标准”,在具体执行这个标准时还应充分体现出党中央的要求,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和群体差别,把“基本标准”细化为符合本行业、本系统的具体标准,并在本单位广大党员中形成共识,只有这样共产党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才有行为准则,才能充分发挥模范作用,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而保持党的旺盛生命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出现了多样化,那么共产党员又如何来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呢?通过学习,我初步认识到党员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思想基础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永远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定自己的崇高理想信念,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是不可能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的。共产党员应以无私奉献,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

  共产党员的根本价值追求和先进性要求,在任何的时候都不会改变,这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坚持把党的、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定不移地服从党和人民利益,服从大局。党员的价值取向是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紧密相连的,强调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不是不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贡献,而是应该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通过实现社会价值来体现个人价值,只有这样个人才能有发展的广阔空间。另外,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要

  的一点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自觉运用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的理性基础上,所以讲,我们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当今世界的变化及其趋势,不断坚定自己的信念、理想。

  既要正确认识目前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更要认识目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既要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反复,更要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规律;既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更要正确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由于我们坚定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坚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定会胜利,这样才能清醒、冷静、全面、客观的认识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才能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会有正确的人生追求,千方百计的努力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之所以能够完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马克思列宁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整和科学的世界观。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正如列宁说的:“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性战士的作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要体现在广大党员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先锋模范作用上。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党员和干部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自我牺牲精神,在和平建设期间,广大党和干部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忘我奉献精神,都是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实践的宗旨。

  作为入党的同学,也应当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践党的宗旨同自己的工作和言行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各自的工作

  岗位上做出优异的成绩。

篇七:对党的发展历程和奋斗目标认识

  

  对党的认识总结

  相关推荐

  对党的认识总结(通用10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要体现时代的要求,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对党的认识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击对应目录可以直接查阅对应篇章的内容哦)

  ▼※对党的认识总结※▼

  对党的认识总结

  篇1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它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

  党的最终梦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我们党清醒的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我们党以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兴国为己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也是在领导中国人民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解放,发展和完善自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靠中国共产党。

  对党的认识总结

  篇2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执政党,是因为党具有较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也是党的根本

  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我国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保证。此外,中国共产党还具有很强的纪律性。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必须树立起正确的入党动机,也就是说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梦想,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鞭策自己,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这个崇高的思想而奋斗,更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国共产党员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牢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政党,党的性质决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讲,就是它始终代表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对党的认识总结

  篇3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1日,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的革命斗争,于1949年赢得了自身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人民命运的历史性转变。

  历史造就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我们民族的主心骨。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党想的是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想的是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总结历史,高瞻远瞩,成功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率领6000多万党员和十几亿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宏伟事业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堪当大任,在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我们的党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完全具有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下驾驭全局的本事。

  新世纪这初,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一个更加成熟、更加自信、更

  加充满活力的政党,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必须会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有本事领导全国人民进一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党。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经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从学生年代开始,一串闪光的名字——江姐、刘胡兰、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和教育。我发现她们以及身边许多深受我尊敬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我发此刻最危急的关头总能听到一句话——共产党员跟我上。这确立了我要成为她们中的一员的决心。我把能参加这样伟大的党作为最大的光荣和自豪。

  什么是入党动机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现实生活中,要求入党的同志的入党动机往往是不相同的。例如:有些同志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的;有的则认为当党员光荣,入了党个人和家庭都光彩,在亲戚朋友面前也好看;有的是看到周围一些同志都提出了申请,随大流而要求入党;有的认为此刻政策好,自己富起来了,为报答党的恩情要求入党;有的认为“党票”是一种政治资本,经过入党在政治上找个靠山;也有的认为入了党,容易受重用,提拔快,或者大学毕业后能够找个好工作;等等。还有极少数人,要求入党是妄图到党内来改造我们党。

  在上述种种入党动机中,只有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才是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这就告诉我们,申请入党的同志要想实现自己的入党愿望,只有老老实实地树立起正确的入党动机,经受住党组织的考察,并经过正确途径加入党组织,而不能怀着不端正的入党动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混进党组织。

  一句话,就是经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强化正确的入党动机。

  对党的认识总结

  篇4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回眸党的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光荣和伟大。回首这不一样寻常的60年,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0年来,我们也曾遭遇到困难挫折,有过风险考验,但在每一个历史关口,旗帜和道路没有变,改革开放的航向没变,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行。正是因为有了这60年始终如一的坚持,有了这30年日积月累的提高,才有了60年的辉煌,60年的巨变。

  从2010年到2010年,我们国家遭遇了很多的考验。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经受住了每一次重大考验,它的英明、果决坚定了人民群众跟党走的信心。在恶劣条件下,我们党和政府的态度及行动,体现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富民、惠民、安民”的民生观,反应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本事。

  “多难兴邦!我们要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向光明的未来前进!”多难更能锻炼人的意志,更能激发人互爱互助的精神,若人们有了坚强的意志和互爱的精神,必然兴邦!吃苦在前,也只有当我们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的人生价值才会熠熠生光。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经过这次地震,我更深深地明白生命的可贵。更要珍爱生命,更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伟大的事业当中去。今日,我带领学生参加了国庆背景翻花表演活动,这不仅仅是一种无上的荣誉,更是为祖国增光添彩的一种职责,我将代表我的国家,向世界人民展示国家的形象。有了这种荣誉感、职责感和使命感,我们就能够坚持百倍的信心,战胜所面临的酷暑,在每一次训练当中都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的批改好学生的翻花日记,配合教练

  组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及时把各种训练信息汇总报告给指挥部,保证学生的训练有序进行。

  作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我承诺:我要把自己的青春奉献于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之中。我更庆幸我选择了(自己从事的职业),因为新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持续发展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也要奋发图强,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做出杰出的贡献。

  在价值多元多样化的时代,为克服带有功利色彩的入党动机的出现,我必须不倦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应用,懂得党的历史,传承党的精神遗产,注意思想改造,坚持不懈地同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树立起无产阶级地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具备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条件,同时还要经的起党组织严格的考察和考验,只有在这个长期磨练的过程,才能把自己逐步锻炼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真正认识到“入党并不是喊口号,而是一种政治信仰”的意义和价值。

  对党的认识总结

  篇5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建立于1921年7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自身的独立与解放。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然而经济生活却极度空乏。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一穷二白的基础下,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1956年工农业的伟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扭转了中国经济衰败的态势;"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显示了新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防力量;1971年

  中国重返联合国,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总结历史,高瞻远瞩,做出将党的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决策,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全面进入社会主义的建设阶段。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大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洗刷了百年耻辱,领导中国人民在经济、农业、工业、教育、科技、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重要成果。在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的最终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我们党清醒的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我们党以发展做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兴国为已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按照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吸纳各种德才兼备的优秀分子;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我们党吸纳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按照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我们党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使党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信赖。

  中国共产党也是在领导中国人民的发展道路上,不断的解放、发展和完善自我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开展,让我更加深切感受到,我们党是一个成熟的、先进的、充满活力的政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唯有靠中国共产党。

  基于这种认识和感受,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热情更加强烈,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我生活和工作的标准。作为一名普通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来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一种光荣的使命感,在理念上、作风上和行动上都受到党组织的直接教育与培养。在政治上我坚信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党,在思想上更加自觉、紧密地把自己的成长、事业、人生与党的要求、使命和奋斗目标联系在一起。

  怀着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平凡的工作也有不平凡的意文,立足本职工作,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领导当好参谋,为基层、为职工服好务。用全部的热情投身到交通建设事业中,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对党的认识总结

  篇6党是一座灯塔,党是一座丰碑。党员意识是党员对党的职责心,是一个党员称职与否的基础。党员意识在必须程度上就是职责意识。有了职责意识,就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构成意志和品格;有了职责意识,就能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创造出第一流的业绩。

  党员要牢记“我是有组织的`人”。党员对党的事业始终充满使命感和自信心,有目标,有活力,有韧劲,以自己忠实的工作让党的指示和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永不懈怠,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党员要传播“正能量”,牢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旗帜,代表着方向,展示着形象,体现着力量。是方向,就要讲真理、讲真相、讲事实、讲原则,牺牲自己,点亮别人,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是形象,就要有一股信仰坚定、意志坚强、品行坚贞、担当奉献的“精、气、神”,能用自身的强大“气场”来团结、影响和带领周围群众。是力量,就要让群众觉得有了共产党员就有了盼头、有了劲头、有了期望!

  党员要当“实干家”,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员作为一名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无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都要视责如山,守责如城,履责如冰,当好“急先锋”,做好“顶梁柱”,搭好“唱戏台”,对党的事业始终充满使命感和自信心,有目标,有活力,有韧劲,以自己忠实的工作让党的指示和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永不懈怠,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为实现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不顾身地去拼搏、去奋斗乃至献出生命!

  党员要做“清白人”,牢记“铁的纪律和严的规矩”。作为共产党员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为五斗米折腰”,要有“宁折不弯”的品格、“近墨不黑”的意志,经得起“糖衣炮弹”的袭击,不为小义而违大道,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勤俭生活。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心上,服从组织,严守纪律,为实现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发展和身边百姓的安康而鞠躬尽瘁。

  对党的认识总结

  篇7自从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之后,在您的引导下,我对党组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不断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是您的关心和爱护,让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认准目标,在工作岗位上,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做好自己的工作。我认为,共产党员要具有先进性。

  首先是思想的先进性。要保证思想的更新,观念的更新。思想支配人的行为,思想先进,就能促成观念更新。因此我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学习。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党的先进理论以及党的各种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党的各类文件精神,做到从思想上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关注时事新闻,对于党的各项新的政策、决策加以了解和坚决执行。二是加强品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涵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三是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其次是行为要先进。我时刻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本学期,我服从学校分工,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学任务,同时担任班主任。从中年级到高年级,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我并不是很熟悉五年级的教材,教学中需要花很多时间来钻研教材,常常要花费很多工作之外的时间,但是为了能把教学工作做好,我毫无怨言,只要能让学生在我的课堂能学到知识,学得快乐。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但是我从不因为工作的繁琐、复杂而马虎,总是尽心尽力做好各项工作,并在工作中力求创新,同时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己,树立威

  望。

  加强班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其一,大力表扬小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

  其二,在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更严格要求小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

  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自从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以来,我时时反思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言行离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还有多远,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本学期,我还担任高年级备课组长。由于我自己对高年级教学也不很熟悉,对于业务有很多地方都不熟,但是,我没有把“难“字放在前面,而是努力克服困难,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协调好年级之间的备课任务,争取做好备课组长该做的工作,同时自己首先起带头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把它做好。

  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努力,争取让自己早日成为一个合格党员。

  对党的认识总结

  篇8近段时间,根据局机关安排部署,对《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进行了全面、认真的重温和学习,通过学习,我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党章》、《准则》、《纪律》赋予财政人的职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一、要时刻坚持党员标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

  党章对党员的群里和义务以及党员领导干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作

  出了明确规范,要求共产党员必须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终身。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根本标准。学习贯彻党章,首先要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人生如屋,信念是柱,理想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因此,要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确保在理想信念上不犹疑、不含糊、不动摇。

  加强道德修养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锻炼的重要方面,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基础。党员干部要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作坊和情趣,决不能热衷于灯红酒绿,决不能沉湎与低级趣味;要更加注重道德品行,努力提高道德修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带动全社会广泛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气。

  第二、要做到“自律”与“他律”结合。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约束的主要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规范的主要是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执行力、约束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遵守,以“自律”作为基础。大量的资源和权力主要掌握在党员领导干部手中,如果党员领导干部缺乏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单靠外界的监督和压力是行不通的,所以必须在“自律”上下功夫。要做到自律,首先要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廉政意识和自律意识,积极组织开展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学习,充分认识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重要性,提高遵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而对于少数不能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党员领导干部,还需要加强监督检查,辅以“他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干部群众信访举报等的监督作用,从而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做到“勤小物,治其微”。能否正确对待小事,能否防微杜渐,是共产党员的基本修养问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细节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从细微处,从小事情,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执政行为进行了规范。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大干部,要“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注意,管好自己的“癖好”,管好身边人的“要求”。

  最后,要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当前,我们党已经是一个拥有82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的第一大执政党,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长期执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面对艰巨复杂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党所面临的各种考验和危险,如果没有统一的意志和严明的纪律来维护,只能是一盘散沙,只会是一事无成。如果不坚决反对和有效预防腐败,听任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就不能取得政权,即使取得政权后也不可能保持政权稳定。

  总之,通过学习,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就是党员干部行为规范的一场及时雨,是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从政指南。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进行对照检查,加强自律自警意识,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依法、依规工作的意识,可以说,《准则》明确了哪里是不能入的“禁区”,哪些是不能触的“高压线”。如果党员领导干部财迷心窍、官迷心窍、色迷心窍,走入禁区,触动“高压线”,就必然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罚,轻则名誉受损、断送前程,重则身败名裂、祸及家人。

  因此,每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心存敬畏,深入学习,熟记于心,全面、透彻、深入地领会其精神实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此外,还必须将形成的理念用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廉洁从政,做一名真正做为民办事、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党员。

  对党的认识总结

  篇9我对党的认识是从我的父亲开始,我的父亲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

  员,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以自己能够做好分内的任务为荣,但是当时我的年纪还小,并不了解党究竟是什么,只是从对父亲的崇拜中也产生了对党的尊敬之情。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加入了少先队,从老师的口中得知了只有优秀的人能够加入共青团再加入党组织,就渐渐产生的对共产党的向往之情。

  成为共青团员之后感觉很开心,在证明自己的同时也离党组织近了一步。上了大学之后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党校培训,再加上自己之前自学的内容,对党的性质和宗旨也就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做的还不错,虽然还只是学生,谈不上为很多人服务,但是从初中开始我就担任班级里的班干部,作为同学与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认真完成老师指定的工作,为班级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在大学里我还加入了团委,在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通过做学生工作为老师和同学们服务。我认为自己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已经能够递出一份入党申请书了。

  除了想要证明自己而加入党组织以外,这些年发生的一些国家大事也促使我深刻的感受到党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宗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比如说2008年的汶川地震,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波及范围的一次地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人民解放军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源源不断的物资运入灾区,为流离失所的灾民们带来生的希望,国家领导人也赶至灾区安抚受灾群众,深切表达了党组织对人民的支持与关怀。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正在飞速的发展中,近几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比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实现了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自己的文化与繁荣、精神与成就。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所实现的,怎能不让我们感慨还好历史选择了党,还好我们生活在了党组织守护的社会中。这些都使我想要加入党组织的心情越来越浓烈,意志越来越坚定。

  成功的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之后,我严格的按照党支部的规定每月认真完成自己的思想汇报,并主动联系入党联系人检查思想汇报,及时指出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平时注意在小事中累积自己所得所感并记录到思想汇报中。积极主动的同党支部的前辈交谈,汇报自己的思想进步的过程,认真反思和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大家一起发展共同进步。

  对党的认识总结

  篇10对党的认识由来已久,伴随着成长,对党的认识也更加的深刻,但真正全面的、主动的去认识党,是2007年的事情了,是通过全面、认真的学习《党章》获取了对党的全面了解和认识。随着对《党章》的学习和对党认识的提高,在2008年9月我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在这期间,在党组织的直接教育和关怀下,学习《党章》的机会更多了,也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是要积极为党努力工作,要把自己的一切与党的要求联系起来,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的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通过对新《党章》的学习和思考,我对党的性质、理想目标、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党员义务与权利有了更新更彻底而深刻的认识,对党员应具备的素质、应履行的义务、应享有的权利、应承担的责任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和定位,对党员的先进性要求有了更加清晰具体的理解,自己的思想理念也得到了新的激发和升华,从而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信念。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对党的纲领深入了解,永不止息的去追寻我们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思想上入党是一个需要永远追寻的过程,是实现我此生追求的一个美好的过程……

  在“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将党的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相结合。我感到使我们在思想上更加有追求,在学习上更加有劲头,生活上不断的尝甜头。使远大的理想与近期目标相结合,长期奋斗与眼前努力相结合,使我感到共产主义更加的实在,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人民更有指导意

  义,对我们来讲,学习上、工作上的奋斗方向更加明确——“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的为我们的经济建设服务就是在实现着我们的理想。

  在“十七大”时,我们党在保持《党章》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作了修改,这次修改涉及面广,既有理论方面的内容,也有方针政策方面的内容,还有党的制度建设方面的内容,特别是把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写入了党章。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15次修改党章,也是对十二大确立的党章作第五次局部完善。修改党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使命、奋斗目标的认识不断清晰的过程,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也体现了对党员干部、党的各级组织新的要求。从其内容来看,十七大党章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总之,无论如何的修改,我们的党总是坚持着“以人为本,为民办事”的原则。党的理想和最终目标与老百姓的生活追求相一致。这样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使党的奋斗目标具体实在的成为全国人民的追求,共产党真正的体现出与人民共患难、同生死、共发展,同前进的一种全国人民搞经济建设,大家共同奔小康的奋斗局面。这是新一代共产党人对《党章》的贡献,充分使人民的意愿得到了表达,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党章》是各级党组织坚持从严治党的根本依据,全体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只有把《党章》学习好、贯彻好,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用《党章》武装头脑,用《党章》规范行为,用《党章》指导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

  【对党的认识总结】

篇八:对党的发展历程和奋斗目标认识

  

  党课结业论文

  对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奋斗目标的认识

  年华易逝,青春易老,时光匆匆流逝,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共产党员在不断流逝的时光中老去,但是他们曾经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作出的努力,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付出的心血,都记录在历史的大书上,让后人们不断瞻仰。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员为了理想而奋斗,为了心中的目标努力,才有了今日我们美好的生活。站在先辈们抛洒热血的土地上,我感到无比的激动。我希望我继承先辈的精神,继续为了中华民族为了中国奋斗终身。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九十周年的一年,这更能激起我对党的追求的无比强烈的心情。回首往昔,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适应中国近代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在后来的长时间的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并在最后打倒了中国国民党赢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且在建立了新中国之后,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断奋斗着。所

  以说,中国共产党在最初的时候就坚定了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所以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将来的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好的最高理想。”

  那么共产主义是什么?共产主义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将来要实现的一种社会制度,即共产主义社会;一方面是指关于为什么要实现和怎样才能实现这种社会制度的思想,以及为实现这种思想而进行的实践,即共产主义运动。

  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决不是头脑里的主观臆造,而是建立在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他们还指出了共产主义包括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我们党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的最终目标。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马克思就向我们描绘了共产主义的远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灭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种社会制度的实现将是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若干代人的不断努力才能最终达到。迄今为止,马克思所描绘的情景尚未在地球上出现,但这决不意味着共产主义是渺茫的、不可捉摸的,更不能说明共产主义的“失败”。共产主义是一种实践运动,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因此,它又是现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就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诞生和自觉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一百多年来,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指导下,展开了风起云涌、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并在俄国、中国等一些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充分说明,共产主义理论及其指引下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上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作为共产主义制度的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在一些国家存在了几十年;共产主义正在继续前进。尽管当前国际风云变幻,但是,正如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初期个别国家的封建复辟不能阻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一样,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总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在中国,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人民革命的兴起,就开始了共产主义的伟大运动。由此说明,过去、现在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每天都在进行共产主义实践,一直干的都是共产主义运动。中国共产党把实现这样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既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最高利益,又表明了共产党

  人所从事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

  作为一名大学本科生,我也有着自己的信念与理想。而这种信念由朦朦憧憧逐渐趋于明晰,是在20年来的生活与感知中得到并最终确立的。当我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中成长过程中,慢慢了解到了

  的。在不断地学习和认识中,党的历史,党的职责,党的作为,都在深深地影响着我。我知道中国共产党最高理想是正确的,中国实现共产主义是能够成功的。我热爱这片土地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同时也坚信,只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最高理想。

  我知道了中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但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们还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也就是说,我们要先健设好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具体的实际,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从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

  对于党的最高纲领,我们坚定了自觉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要研究现时期的问题。就要把当前的理想和最高理想统一起来。

  没有最高理想不行,没有大的目标党就没有生机,没有灵魂。反过来说,只有最高理想,解决不好当前的问题也不行。共产主义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都能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但是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纲领而奋斗,扎扎实实地作好现阶段的工作。忘记远大理想,只顾眼前,就会迷失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这两种情况我们都应当避免。落实到当前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明确了怎样处理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任务的基础上,我们党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此后,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为此,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好好学习我们的专业知识,不断增强我们的专业水平,扩展我们的知识领域,增强我们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准备为建设小康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而作为入党的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用把自己当做党员一样来要求自己,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

推荐访问:对党的发展历程和奋斗目标认识 奋斗目标 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