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风筝人物介绍4篇

时间:2023-07-31 12:45:06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风筝人物介绍

  

  鲁迅《风筝》教课课件

  鲁迅《风筝》这篇课文,大家有多少的认识呢?同学们能够经过教课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作者感情。以下是鲁迅《风筝》教课课件,欢迎阅览!

  鲁迅《风筝》教课课件【

  1】

  文学知识

  作者

  鲁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小说集:《呼喊》《徘徊》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志》

  背景资料

  《风筝》选自散文集《野草》

  。该集收录了鲁迅

  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集,主假如以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月中期作者心里世界的愁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风筝》写于1921年1月24日,恰逢阴历正月初一,发布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小孩的教育思想的激烈批评,深受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依据意思写出正确的词语。

  1.孤单,没有依赖。()

  2.形容人瘦小,面色不漂亮。()

  3.形容秋冬季气严寒,草木枯落。()

  4.分别(多指不易再会的分别)。()

  5.形容突然觉悟。()

  一、听读感知:

  1.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用文中的一个词概

  括。

  2.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环绕风筝主要些了哪几件事

  ?1)我的一件旧事: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

  2)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经历:

  中年时读了小孩教育

  的书本后感觉无穷后悔,想补过而不得的经过。

  总结:全文共分为几部分

  一

  (1—2):比较北京和故土放风筝的季节、引出

  回想。

  二(3—4):“我”回想小时候在故土成心弄坏小

  兄弟风筝的事情。

  三(5—11):到了中年,意识到错误,当致歉时,小弟已忘掉,“我”心情更深重。

  四(12):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我”的心情十分悲痛深重。

  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告诉我们些什么

  ?请多角度思虑文章的要旨。

  兄弟情深,误会

  矛盾中有亲情。

  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

  值得学习。

  游戏是小孩最正当的行为,不该抹杀,当时思想

  愚笨。

  作者对弟弟深受

  “虐杀

  ”却无恼恨的深邃感触。

  教师小结:

  《风筝》是一篇表现鲁迅严于自责和反思的优美

  散文,也是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仅表现了人物内

  心美好的感情,并且还给人以深邃的思想内容。经过

  本文的学习,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

  ?频频考虑此后,运用于此后的学习生活中,你的感情会更诚挚、美好,你的思想会更丰富、深刻。最后让我们来朗诵一首

  《风

  筝》的诗吧!

  结束语:

  一只折断了翅骨的风筝,一段悲痛悲凉的懊悔。精神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而背负着内疚的心灵相同是不堪重担的。同学们,让我们永久记取这个深重而悲痛的教训吧,让我们永久怀着一颗民主、和善的心吧,惟其这样,那明朗的天空才会永久飞扬着我们快乐的风筝。

  鲁迅《风筝》教课课件【

  2】

  简介作者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

  1902年被选

  派赴日留学,先学医,后弃医从文。鲁迅在1918年5月,初次以

  “鲁迅

  ”作笔名,发布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志》,正式开始了绚烂的创作生涯。

  鲁迅先生一世写作1000万字。

  短篇小说集《呼喊》《徘徊》,中篇小说《阿Q正传》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散文诗集:

  《野草》(含《风筝》、《雪》等作品)《故土》。

  毛主席评论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

  听朗诵课文依据要求,思虑: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类工艺品的吗?(不是)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贯串全文)③试着用一句话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述了

  儿时的“我”粗暴地毁掉了弟弟的风筝,此后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致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而

  “我”的心情却变得很深重的事。

  ④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

  ?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⑤文章记述的次序有哪几种?本文记述的次序是什么?(次序、倒序、插叙)

  自学检查

  1、读准以下红色汉字的字音

  丫杈

  憔倅

  模样

  嫌恶

  可鄙

  什物

  惊惶

  瑟缩

  处罚

  虐杀

  饶恕

  堕落

  蜈蚣

  伶仃

  2、形近字。

  嫌

  怒

  赚

  恕

  诀

  堕

  决

  坠

  抉

  精读课文,思虑意会

  指名读第1—3自然段,思虑:

  1、“我”和弟弟对风筝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用“﹏”

  画出弟弟喜爱风筝和做风筝的语句,作者是从哪些方

  面来写的?读一读有什么感觉。

  2、“我

  ”之因此嫌恶风筝,不准弟弟放风筝的原

  因是什么?“我”当时是如何做的,可见

  “我”是个如何的人?

  3、“我”这样做,弟弟恨

  “我”吗?为何不恨

  “我”?

  4、为何

  “在我看来是笑柄,可鄙的。

  ”?

  学习第4自然段,思虑:

  (1)我在什么状况下知道自己错了?理解句子:“游戏是小孩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小孩的天使。

  ”

  小孩玩游戏是本性,是理所自然的,是正当行为。游戏能使小孩开朗、健康、聪慧,小孩能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游戏中增加智力,在玩游戏中增进友情,在玩游戏中提升能力。

  适合玩游戏关于小孩有利无害。

  (2)

  “我的处罚终于轮到了

  ”中“我的处罚

  ”指什么?(3)

  文中所说的“幼小时候的这一幕

  ”,详细指前方

  的哪一件事?

  (4)

  “于是幼小时候的这一幕,突然在眼前睁开,而我的心也忧如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

  去了。

  ”读一句,你感悟到了什么?(感悟到作者心里的内疚与懊悔,心情十分深重,深深地自责。)

  阅读课文,想想给课文分几段,每段写什么

  ?一

  (1—3自然段):写“我

  ”看到风筝想到当年粗暴破坏小弟弟做的风筝给他造成的损害。

  二

  (4自然段):事过境迁,写

  “我”为当年的行

  为感觉深深的自责。

  三(5—7自然段):“我”想讨弟弟的饶恕,弟弟全然忘掉了,这增加了

  “我”心中的深重。

  讲堂稳固练习

  1.以下词语全部是形容人物神态的一项为哪一项()

  A孤独憔倅可鄙茅塞顿开

  B惊惶饶恕肃

  杀

  茅塞顿开

  C傲然

  孤独

  憔倅

  惊惶D傲然

  诀别涟漪

  惊惶

  2.联系上下文,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还有孤独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

  低,伶仃得显出憔倅可怜模样。

  伶仃:孤单,没有依赖。

  憔倅:形容人瘦小,面色不漂亮。

  (2)我自然获得完整的成功,于是傲然走出,留

  他无望地站在小屋里。

  傲然:神气实足,洋洋喜悦的样子。

  无望:希

  望完全隔离。

  阅读课文,思虑再议论:

  1.综观全文,说说作者是如安在误会矛盾中表现浓浓亲情的?

  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绘,从字里行间表露出的是手足之情:当年不准小兄弟放风筝,是为了小兄弟有前途,那生气是恨铁不可钢;一旦理解

  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过去了,虽为兄长,也一心想

  补过,获得兄弟的饶恕,情真意切,同胞手足之情溢

  于言表。

  2.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对照手法来写的,这样写

  有什么利处?

  文中把

  “我”对风筝的嫌恶与弟弟对风筝的挚爱,“我”踏扁风筝时的骄横与此后的深重自责,“我

  ”的内疚与弟弟的“完整忘掉

  ”等形成多重对照,使文章情节波折多变,鲜亮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中心。

  3.议论:

  “游戏是小孩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小孩的天使。

  ”赞成这类说法吗?鲁迅先生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所犯的错误能够称之为

  “精神虐杀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却不让我们上网玩游戏,他们的做法能否也是在对我们进行

  “精神虐杀

  ”呢?

  读写联合训练

  想想在生活中,你的亲人为了爱你而采纳了一些方法遏止你做某件事而发生了矛盾矛盾,而就在这矛盾矛盾展现了你与亲人之情的真情。请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绘,采纳对照的手法写出人与

  人之间的真情。题目自拟。

篇二:风筝人物介绍

  

  林老师编辑整理

  风筝简介

  风筝,又名“木鸢”、“纸鸢”、“风鸢”。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风筝。

  史书记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发明纸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

  到五代(公元907─960年)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

  风筝最初出现与军事密不可分,古人利用风筝进行测距、传讯、侦察。传说公元202年,汉王刘邦率大军进攻楚霸王项羽,在垓下把楚军重重包围,韩信为了瓦解项羽部下的军心,在风筝上系上小竹笛,夜晚放飞到楚营上空,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高唱楚歌,项羽士兵听到熟悉的旋律,思乡之情顿起,士气低落,终不敌汉军而败。经过千余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改进,逐渐完善起来的工艺设计,使风筝的扎制技术日臻精巧、合理而易于放飞。

  从唐朝(公元6118─907年)开始风筝由军用品转而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饶有趣味的娱乐工具,“孤骞稳驾剡溪云,多少儿童仰羡频,半纸飞腾元在己,一丝高下岂随人”正是放鸢取乐的写照。“放风筝”这了民间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在中国,春季是放风筝的最好时节。每年的清明节,也就是公历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于在这个期间扫墓或到郊外去春游,放风筝便是此时一项流行的娱乐方式。古人所述“一番春事一番空,放却风筝逐断蓬”、“声驰空碧东风晓”,正是描绘出春天放飞风筝的热闹景象。风筝在中国,有北鸢、南鹞之分。传统样式有串型风筝(以龙头蜈蚣为主),筒子型(以立体宫灯为主),板子型(以八卦形为主),软翅型(以蝴蝶、晴蜓为主),硬翅型(以燕子、神话人物为主),而最令人惊奇的是,还有一种用丝绢制成的掌燕风筝,其形体如火柴盒大小,放于手掌上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小燕子。丰子恺漫画城市之春。

  风筝在中国广为流传,但风格各异;北京、天津、潍坊、南通所制风筝各领风骚。

  林老师倾情推荐

  林老师编辑整理

  北京以“哈氏风筝”为代表,绘工华丽、扎架精巧,放飞空中,姿态优美,挂在墙上极富观赏性。

  天津以“风筝魏”最为著名,骨架不用线绑,全凭打眼扣榫,图案绘制汲取国画和杨柳青年画之精华,形成独特风格。

  潍坊风筝以其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地方色彩而名扬四海。胡敬珠、孙永春等艺人扎制的“龙头蜈蚣”风筝长达数百米,曾获全国风筝比赛一等奖。

  而南通风筝以“板鹞”最具代表,筝体以大为胜,筝面装满哨口,扶摇九天,声震四方。

  风筝制作工艺考究,集扎、糊、绘、放于一体,具骨架结构、系线的位置、线的长短和根数、迎风的角度和力度,都有很讲究,否则就飞不高、飞不稳。风筝的题材丰富多彩,造型夸张,绘制精细,并充满着美好的理想与寄托,如蝴蝶、燕子表示春天的到来,荷花、鸳鸯象征着纯洁的爱情,蝙蝠、仙鹤童子寓意福寿,龙与凤表示欢乐吉祥、国泰民安。风筝是吉祥物,它的发展都与各地民间习俗联系在一起。每年农历立春之前,谷雨之后,各家到野外放飞,然后切断引线,任其自由飞翔,意欲驱邪保平安。有的元宵节之后有长辈送晚辈风筝的习俗,表示赠予力量和福分。同时,儿童放风筝时,眼睛随着风筝在蓝天晴空下时远时近、或左或右地移动,是一种眼睛得到休养的好方法。古时就有小孩放风筝“张口仰视,可以泄内热”、“放之空中,最能清目”之说。可见,放风筝既能娱乐,又能健体。中国的风筝约在公元六世纪开始流传至亚、欧、美各国。现在,风筝这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品,越发具有现代魅力,放风筝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活动。

  中国从八十年代起,先后在潍坊、北京、南通举行过多次国际风筝会,它不仅云集了国内众多的风筝高手和爱好者积极参与,同时,也吸引了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朋友参加风筝表演和比赛。小小的风筝已经超越国界、种族、语言成为沟通人们情感和友谊的纽带。

  历代风筝诗风筝,又叫纸鸢,在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历代诗人曾写下不少形象生动的风筝诗令人赏趣。风筝成为娱乐用品,当在唐代之后。

  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林老师倾情推荐

  林老师编辑整理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当时放风筝不仅装有弦或笛,有时还把明亮豪华的灯笼带到夜空,犹如“花雨阵洒仙凡路,红灯遥映碧宵空”。

  南宋大诗人陆游以拟人的笔法描写纸鸢,十分生动:“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诗不但生动地刻划了纸鸢的姿态,而且令人想见那放鸢子的孩子是多么天真,多么可爱,多么欢乐。

  明代时,民间放风筝的活动就很普遍。明代诗人徐渭简直是个风筝迷,他写了《风鸢图诗》25首,如“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便是当时放风筝热闹情景的真实写照。

  清代的风筝制作和放飞更为盛行,人们争相娱乐。诗人高鼎在《村居》一诗曾这样描绘儿童放风筝的情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的时节,活泼的儿童舒臂牵线,喜放风筝的情景,构成了一幅生活气息的画面。

  孔尚任也有一首描写儿童放风筝的诗:“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描写儿童风筝放不上天,急待恕骂天公,使一个天真而又刚健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其实,喜爱风筝的决不单是儿童,还有成年人和老翁。清代一位诗人的《北京竹枝词》写道:“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

  扬州郑板桥《怀潍县》诗吟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北方万人观赏,南方风筝如雪,南北相映,蔚为壮观。

  清末画家吴友如的题画诗云:“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这首把风筝特征和神采写得有声有色,并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绪。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断线风筝为谜底更有情趣:“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在清代还有两位女诗人写断线风筝的诗,构思精巧,绘声绘色,各呈妙趣。女诗人陈长生的《春是信笔》诗云:“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另一位女诗人骆绮兰的《春闺》诗曰:“春寒料林老师倾情推荐

  林老师编辑整理

  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读来耐人寻味,趣味盎然。

  林老师倾情推荐

篇三:风筝人物介绍篇四:风筝人物介绍

  

  鲁迅《风筝》原文及赏析

  原文:

  风筝

  作者:鲁迅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赏析一】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对“我”粗暴对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小弟这样的人的不觉悟表示出深深的悲哀。这无疑是对封建宗族制度摧残儿童的罪恶进行控诉。

  叙述往事与抒情紧密结合是文章的突出特点。全文虽以叙事为主,但深深地融汇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关键的地方,则又通过凝炼的语言,作了画龙点晴的点染,使文章感情的表达更加明朗。例如,文章开头“我”从北京冬季的天空中,看见一二风筝浮动着,引起了一种惊异和悲哀。为什么呢?下面作者就插入一段对故乡风筝时节的回忆。这段文字不仅叙述了故乡早春的景象,而且在这一景一物的描写中,都凝聚“我”对故乡的赞美之情。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直接抒发了这种感情:“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廖别的故必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这就将“我”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更充分地表达出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还不单纯是为了抒发“我”对故乡的深情,如联系全文来看,回忆故乡,目的或落脚点是使“我

  想起幼时欺凌小兄弟之事。”我“在这里进行了反思。透过这个小”我“,看到旧的伦理道德统治下的整个社会面貌——大“我”——家长式的管理、长幼尊卑的秩序是何等的神圣,何等的残酷,何等的愚味无知,它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当作者挖掘的酿成悲剧的社会原因。“我”的回忆是对封建宗族制度的摧残儿童的控诉,——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我”经过深刻反省认识到这一地可挽回的过错过后,心情无比沉重。这种忏悔意识,否定了旧“我”,催生了新“我”,“我”的思想演进轨迹明晰了,“我”的复杂心理状态显示了,正是这些原因,所以当“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风筝,而感到“惊异与悲哀”。

  另一个特点,是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几笔就把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传神地勾画出来。例如描写“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张着、嘴,呆看着空中出神”,为别人放的风筝“惊呼”,“跳跃”,这就把小兄弟善良、活泼可爱、喜欢游戏的性格表现了出来。当他私自做风筝的秘密被发现后,作者描绘了他窘迫不堪的神情时这样写道:‘他向着大方登,从大小登;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作者在这里写出了小兄弟的精神状态,是被封建礼教所麻木的自然流露,这不单纯是胆小的缘故,其深层原因更是造成此种现象的依据。当“我”彻底毁坏了他既将完工的风筝,傲然走出时,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这里作者对其它并未着力渲染,只是抓住小兄弟的表情神态,简约的几笔,就将他进行正当游戏的愿望遭到虐杀后,那种惊惧、绝望的心情,极其形象地揭示了出来,这些描写完全符合儿童的特点。与小兄弟的形象想对照,突出了“我”的粗暴、兄长的威严。

  另外,文章的。心理描写也很出色。如作者在写“我”时,主要抓住人物我心理描写,着重写了“我”的沉重的。心情、谋求补过的方法,以及补过不成后感受。这些心理活动,充分表达了“我”的悔恨与悲哀,尤其是当“我”向小兄弟提起儿是的这桩旧事时,弟弟却惊异地问:“有过这样的事么?”显然,他已经“全然忘却。”这一笔的含义的深刻的,它意味着直到作者写不文时有的人对封建思想的奴役还不觉醒。这使作者深感沉重和悲哀!【赏析二】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初读后,可以感知鲁迅先生不是天生的智者,他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观念有落后的一面。但是鲁迅先生可贵的是,一旦接受科学思想,是知错必改的,鲁迅先生充满自省精神。鲁迅又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

  “精神虐杀的这一幕”说明什么呢?“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为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从这一幕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长幼之间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论长幼,论力气,他是敌不过我的”,可见作为兄长的粗暴行径是以暴力为基础的。鲁迅把自己写得很粗暴,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做弟弟的呢,兄长不许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风筝,被兄长发现,惊惶失措,快要完工的风筝被兄长践踏,也毫无抗争的意思,除了绝望,没有一句抗辩的话。

  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的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因而不得轻松,只得沉重着,这又翻出一层意思。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要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鲁迅只觉得这世界一片肃杀和寒威。

  探究这篇散文,可以悟到这样一层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惟有这样,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正当的行为也应该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

  《风筝》发表以后,它的抨击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锋芒灼然毕露,受到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当时有的文学青年说:“我所喜欢的是《野草》的《语丝》,是同传统思想,同黑暗势力,同虚伪绅士奋斗的《语丝》。”据方志敏的爱人缪敏说,方志敏青年时代热爱文学,对鲁迅的《呐喊》《彷徨》《野草》是“非常喜欢的”。由于包括《风筝》在内的鲁迅的散文诗杂文、随笔,思想新进,技巧高超,获得了广大的读者群,于是“《语丝》的销路,一期比一期好起

  来,由一千五百份,而二千份,而三千份,再后是五千八千,她的影响是很大的。”这话是不错的,30年代前期我国城乡不少中学校使用过赵景琛编的一套《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其第一册就选了这篇《风筝》,作为中学生学习写作白话文的楷范

  还要介绍的是,《风筝》也曾作为鲁迅的代表作品推荐给世界的读者。1936年9月,亦即鲁迅逝世前的一个月,纽约出版的《亚洲》杂志(英文版)刊出了美国进步记者斯诺与中国作家姚莘农翻译的《风筝》,正巧赶上鲁迅生前看到了,而1936年10月斯诺编译的一本《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在伦敦乔治·哈拉普书局出版,里面收有鲁迅的《药》《一件小事》《孔乙己》《祝福》《风筝》《离婚》,作者生前未及亲睹,则成为永远的遗憾了。

  1950年莫斯科真理报出版社出了一本鲁迅的《短篇小说集》(俄文),都是选自《呐喊》《彷徨》,不知怎么一来把《风筝》也收进去了。1955年莫斯科儿童出版社出了一套中学生读物丛书,其中有一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风筝》也选在里面。看得出,这里把《风筝》跟鲁迅其他小说放在一起,是沿袭了斯诺的做法;这样分类是否正确,姑且勿论,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由此可以想见,《风筝》作为鲁迅的一篇杰作,受到中国读者、尤其是其他肤色的少年儿童的欢迎,是我们感到欣慰的。

推荐访问:风筝人物介绍 风筝 人物 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