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十大关系背景意义3篇

时间:2023-08-04 16:18: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论十大关系背景意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论十大关系》的理论价值与当代启示

  作者:朱细明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03期

  摘要:《论十大关系》是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性著作之一,是毛泽东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以调查实践为基础,结合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创作而成的文献。在这篇文章里,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种矛盾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方法,其理论具有鲜明的特色,对于今天面临的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启示。

  关键词:论十大关系;理论价值;现实启示

  今天,再次深入研读毛泽东同志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可以感受到其散发的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的思想光芒。这篇重要的理论文献是党的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益探索的开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研究具有非凡的意义。

  一、《论十大关系》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国际背景

  国际上,苏联作为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其建设经验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效仿、借鉴,我国也没例外。然而,毕竟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有自己的实际国情,完全照搬苏联模式未必适合。同时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发展中的一些错误,特别是他们长期重视重工业而忽视农业和手工业导致农业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新中国需要提出合适自身发展的方针,探索自己的道路。

  (二)国内背景

  在国内,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特别是在经济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第一個五年计划的实施使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好的发展。然而,新中国的建设基础薄弱,虽然有了好的开端,但还是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部分经济部门的比例关系仍然需要调整。其次,由于经验不足,加之不够尊重经济规律和建设规律,在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比较负面的问题和情绪,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反思。

  二、《论十大关系》的理论价值与历史贡献

  (一)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

篇二:论十大关系背景意义

  

  .

  WORD格式整理.

  .浅析《论十大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启示

  【摘

  要】1956年是中?A人民共和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随着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摆在新中国的面前,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不畏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吸取苏联建设社会主义模式的经验,立足本国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和开创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同年4月,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重要讲话,正式提出有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论十大关系》

  【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04-02一、《论十大关系》的背景

  1956年初,为准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从2月到4月,毛泽东等先后听取了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开展的一次广泛而深入的对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基于中国当时落后的农业水平,如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没有历史可以借鉴的。苏.

  .专业知识分享.

  .

  .

  WORD格式整理.

  .联在当时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核心,在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的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以高度中央集权和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建设的一套社会主义模式,西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以苏联模式来建设本国,夸大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优越性。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济方面基本也是借鉴苏联模式进行建设,其原因:

  第一,因为当时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国民党政权之后才建立了新中国。而国民党一直是美国的支持对象,这种情况下新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是很紧张的。新中国成立不久,1950朝鲜内战爆发,中国人民进行正义的抗美援朝,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进行了封锁,在这样的情况下,新中国只能同苏联结盟来抵抗帝国主义的封锁。

  第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生产力水平非常落后,没有先进的技术和机械,作为农业大国产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要看自然条件好坏,轻工业的发展要依赖农业原材料和重工业的机械设备,所以局限性很大。当时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P.329)而当时苏联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在短时间内建立成独立完成的工业体系,苏联工业体系能实现高积累,又能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重.

  .专业知识分享.

  .

  .

  WORD格式整理.

  .工业,这对于处于落后状态但正走向社会主义的中国有着更切实的示范作用。但这种体制只能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三,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没有建设国家的经验,只能根据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和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来建设新中国。但是在进行经济建设后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说明了这种社会主义模式不适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即在“一五”计划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后,由于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基本建设要稳中求进的本质而片面地追求快速建设,城市人口增加需要就业人数大幅度上涨,农业产量供应不足,信贷增长太快,出现财政赤字,造成市场混乱,物资紧缺,这些问题导致人们产生不满的现象。中央及时对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作出合理的改善方案,毛泽东在了解到这些问题后于1955年提出要以苏联模式为借鉴,不能照搬照抄地来建设中国,要通过研究本国国情,结合实际出发,走出属于中国的一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在《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中全盘否定斯大林,报告内容被披露后,在社会主义阵营和共产国际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混乱。中共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在3月中旬召开多次会议研究苏共二十大所出现的问题及.

  .专业知识分享.

  .

  .

  WORD格式整理.

  .其严重的影响,同时苏联在建设实践中暴露出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发展缓慢的弊端。一味强调中央的重要性而把地方卡的很死,在肃反问题上犯了扩大化的错误。[4](P.160)毛泽东指出,秘密报告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都正确的,在破除迷信的同时要求我们不能再照搬照抄的学习苏联模式,这有利于反教条主义。但是毛泽东认为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是错误的,他说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项艰巨困难的任务,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于共产党能够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自己的错误。中共领导认真吸取苏共在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戒”来总结中共建设国家的经验,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路线。毛泽东对具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整理提炼,总结归纳为十大关系问题,在同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二、《论十大关系》的内容

  十大关系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经济关系,二是政治关系。经济关系集中体现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五大关系上,毛泽东说:“在十大关系中,工业和农业,沿海和内地,中央和地方,国家、集体、和个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这五条是重要的。”[2](P.370)这反映出我党在.

  .专业知识分享.

  .

  .

  WORD格式整理.

  .新形势下分析我国现有矛盾时把探索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的矛盾作为首要问题。

  前五条关系主要考虑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苏联的情况加以分析探索出来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在研究苏联对于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产业结构问题时,苏联一贯重工轻农及手工业,长期以往导致其产业结构失衡,重工业、轻工业、农业三者之间比例失调而导致人民生活难以提高。对于苏联和东欧国家出现市场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情况,毛泽东提出我国发展就一定要以重工业为主导力量,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我们要对照苏联,苏联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长远看来这种方式发展起来会慢一些,我们要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看我们要选择的发展方式会更有助于我国的重工业快速发展。适当调整各项比例,加大发展农业、轻工业,沿海工业,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发展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经济建设能更好建设国防。对于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样要借鉴苏联暴露出的问题,苏联通过集体农庄用扩大剪刀差的办法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生产积极性急剧下降。在苏联以中央部门管理为主,实行统一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下一切都集中在中央,把地方卡的死死的,极大的影响了发展。报告中鉴于苏联和我国经验,提出了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在处理国家和工厂

  、.

  .专业知识分享.

  .

  .

  WORD格式整理.

  .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要全面考虑不能只顾及一个方面。提出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下,要给地方和工厂一点权力,要给基层单位一定的独立性。

  后五条关系从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等其他方面着眼强调积极因素。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我们以研究苏联的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为出发点,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在我国产生,时刻以苏联为戒鉴,避免出现像俄罗斯民族和少数民族关系很不好的状况,同时也要反对地方主义的产生,要以各民族平等共存为基本准则,帮助少数民族进行经济建设,通过针对大汉民族主义、地方主义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让全民族团结起来。党和非党的关系是我党重点研究的一对关系,毛泽东指出多党的存在有利于长期共存,相互监督。在以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的前提下领导其他各民主党派,各民主党派具有参政议政的权利,通过这样的关系能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建言献策,多党合作的优势,积极推动我党的建设和发展。在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上,毛泽东肯定过去镇反、肃反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在今后的社会上的镇反要少抓少杀,要用正确的政策改造反革命分子。在是非关系上,处理党内矛盾上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待犯错误的同志要“一看、二帮”,通过此方法达到弄清思想,同时又团结党内同志的目的。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上,要向外国学习,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

  .专业知识分享.

  .

  .

  WORD格式整理.

  .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同时我们也要有批判性的学习不能盲目照搬照抄,机械地学习。要坚决抵制和批判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论十大关系》的意义

  (一)《论十大关系》的理论意义

  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为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道路的集体智慧,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以苏联的经验为借鉴,全方面对我国的国情加以研究并作出相应的对策,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奠定了理论基础,八大所制定的路线和通过的报告和文件很多都是以《论十大关系》为基础做出的。这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和社会主义革命高潮中形成的杰出马克思主义著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邓小平曾评价:“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以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3](P.68)

  (二)《论十大关系》的现实意义

  《论十大关系》提出后,对于我国沿海与内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法,先通过重点建设沿海区域的工业,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然后再帮助其他不发达的省富起来,以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三区域为例,这三片区域是最早的区域经济试行区,他们的发展有目共睹,直至今日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区域。

  .

  .专业知识分享.

  .

  .

  WORD格式整理.

  .

  参考文献:

  [1]毛?啥?.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王凤贤.共和国重大事件评述[M].哈尔滨:哈尔滨出

  版社,2004.

  [责任编辑:褚永慧]

  .

  .专业知识分享.

  .

篇三:论十大关系背景意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论十大关系》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和基本思想

  作者:祝太文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20年第08期

  [摘要]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在总结建国以来建设经验和以苏联模式的缺点和错误为鉴戒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走自己的建设道路所要解决的十大矛盾问题和解决这些矛盾问题的基本思路。《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依旧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十大关系;形成背景;调查研究;基本思想

  “伟大的理论产生于伟大的实践,又指导着伟大的实践;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深入调查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关于如何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其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所提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经济、政治建设的方针、政策,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理论方法和战略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论十大关系》产生的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建设模式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试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新生状态,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对中国进行封锁,世界上只有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情和支持新中国。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将战火烧向中国,一直得到美国支持的退居台湾的国民党政权还时刻准备着反攻大陆。在这种情况之下,新中国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政策,同苏联结盟以抗衡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可能的军事进攻。

  在国家建设上,刚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多少经验,只能根据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来建设国家。政治上,苏联实行的无产阶级专政强有力地保证了人民政权的稳固性。经济上,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依靠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独立的工业体系,这对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国有着切实可行的示范作用。在建国初期,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是遭受百年战争破坏的国家,百废待兴却又缺少资金、设备和技术,生产力水平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状态。苏联的经济模式,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便于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经济生产和社会建设。苏联模式成为新中国建国之初摆脱内外危机的适当的和必然的选择。

推荐访问:论十大关系背景意义 十大 意义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