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怎样把教育理论用到实践中9篇

时间:2023-08-04 19:09: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怎样把教育理论用到实践中

  

  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我在教学中注意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有机结合。比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读、讲讲、议议、练练的过程,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教师引导点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作基础,比较就无从谈起;同样,如果没有教师及时的点拨,学生的比较就容易陷入盲目之中。可见,比较阅读法是建筑在“学导式”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多方面激励学生质疑问难,老师更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发掘他们求知的内在潜力。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如我在教学《长江三日》和布置阅读《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两篇写景散文时,就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的同异。学生通过阅读,认为这两篇文章在写景时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都通过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的。但两文又各有侧重:《长江三日》主要描写白天长江三峡的奇景,作者虽然三个峡都写,但着力点显然是放在三峡中最具有诗情画意的巫峡上。先分写巫山十二峰中的第一峰和神女峰,具体展现巫山云蒸霞蔚的壮观及其神话传说;又由山到峡,全面展示巫峡上奇丽的风貌。而且作者不是静止不动、照相式地写景,而是移步换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轮船的行进,又具体描绘出了景物多姿多态的变化。例如刚进瞿塘峡时,只见“前面天空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而当船过瞿塘峡后,在层峦叠嶂中远方出现的则是“一团红雾”,“深谷中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红团更红更亮了”,轮船就迎着这团红雾,迎着千万道强烈的阳光,来到一片“明朗的金黄色朝阳之中”。这是一幅何等壮观而又色彩缤纷的江上日出图,使人油然而生身临其境的美感。这正是作者注意了“点”与动态的描写所产生的强烈艺术效果。

  而朱自清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则着重描绘了秦淮河那独特迷人的夜景,触进了作者浓郁的情感。作者以灯影为主,以水、月相辅,勾勒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有的华灯映水,雅中见丽;有的灯月交辉,淡远迷人;有的灯火纷然,热闹活跃;有的则疏灯淡月,空灵寂静。这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画面相互映衬,交织组合成了秦淮河淡雅、幽远、极富魅力的独特夜景,使得内情与外物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充满了诗情画意,不能不使人产生赏心悦目之感。通过比较,学生懂得了“文无定法”,但有规可循;选材的角度、写景状物的方法形式不拘一格,但都殊途同归,关键是作者必须紧紧抓住自然景观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诸如形状、颜色、情态、音响等;景物描写的作用虽各不相同,但却都是为主题服务。可见,运用比较阅读法既可帮助学生确立明确而清晰的概念,使之分清事物的异同,又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给他们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阅读教学应以分析为前提,以比较为关键。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对课文的分析中,对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可适当予以启示,作出简单的概括;对不易把握、难以

  理解的问题,则应结合课文重点分析或作补充说明,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逐层掌握课文内容,获得鲜明而深切的印象。概言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要分寸掌握得当,比较对应事例自然,才能既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陈旧教学方式,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从而为他们将来在工作中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二:怎样把教育理论用到实践中

  

  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上传:柯萍

  更新时间:2014-11-2016:21:42我十分珍惜这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机会,积极认真地培训。在培训中我聆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经过培训,收获颇丰。通过本次学习,我很受启发,尤其在理论知识方面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新课程改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下面就本次学习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对教师工作、学生、教学的重新认识

  教师要完成从一个从教者向帮学者的角色转变。要相信每个学生都爱学习,因学习是人的天性。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因为每个学生从心底里都要做个好孩子。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可爱,每个人都求真、求善、求美。要从内心深处爱学生,要在情感上学会欣赏学生,要在耐心上等待学生。人总会长大。学习是主动的过程,不要剥夺学生学习的权利,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鲜活的生命体。学生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课堂教学依靠的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教是帮助学,为学生提供条件和空间。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是一个设计者,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他们发展的空间和自由,推动学生个体学习和交流,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二、勇于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战场,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汲取营养,突显学习、主动探究全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认真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将新的理念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孩子们会学了、乐学了、爱学了,就一定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三、加强学习,尽快适应新课改。

  课改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是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我们应主动地由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传授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围绕学生设计课堂教学,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培训我认识到: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

  四、提高自身素质水平

  素质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应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地加强学习。在培训中,全国著名英语教育专家鲁子问教授独到的教学设计、富有激情的表演、流利的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中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了教学目标任务。我受益匪浅,深受启迪,并且深刻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我决定以后要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要向课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多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多与同事进行交流,加强教师间的合作,或者利用网络与更多的同行进行交流与学习。

  总之,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将影响深远。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模式震撼着每位教师的心灵,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促进自己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

篇三:怎样把教育理论用到实践中

  

  浅谈如何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

  浅谈如何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

  摘

  要:教学原则是教育工程中的基础,也是引导教育活动的法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种教学原则娴熟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虽然不同的学说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对教学原则的分类也存在着差异,但无论哪种分类的教学原则都需要遵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关键词:教育理论

  实际

  结合

  关系

  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关系说

  1.中介说

  教育的中介机构、思维和理论是教育中介的主要形式。完善教育中介能有效缓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索教育中介,有些学者认为教育实践者承载的实践性中介能有效改善目前的教育中介理论,进而使教育实践的智性水平得到提高[1]。还有些学者认为以教育理论为根本,凭借建构中层理论就能够使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作用得到提升,但传统的教育理论具有许多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实现的概念。因此,虽然中介说拥有许多教育理论,但是缺少能够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理论,不具备稳定的研究旨趣,难以通过教育实践来验证教育研究中所获得的结论。

  2.直接指导说

  一些学者认为:教育理论的作用就是指导教育实践的进行,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具体操作和原则有效性等方面。在具体操作的过程当中,教育理论能够对教育实践进行直接指导。还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与医学理论和工程学理论一样,属于一种实用理论,因此,而教育理论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教育实践进行指导。此外,教育理论也是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理论是假设与逻辑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能够通过推理、判断和概念等方式表达事物的规律性和事物本质的知识体系。

  3.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作用

  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一种体现,是教育理论的一种反映,教育实践可以将教育理论对学生的影响直接反映出来,教育理论也是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1善的。由此可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教育理论不仅仅存在于传统课堂教育中,也在不断向创新课堂的方向发展,教育理论不仅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创新课堂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对于教学实践来说,教育理论所起到的作用极其重要,要想更好的实现教育实践就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理论。

  二、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1.教育理论的特点

  教育理论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单独的教育观点和单独的教育概念缺乏客观上的逻辑方式,也不具备连贯性和一致性,不利于应用在教育实践当中,也难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单独的教育观点难以形成完整的教育理论,即使单独教育理论能够根据教育实践和教育实施,而做出较为系统性的反应,但是这也只是在借鉴了多种教育想法或教育理论进行的概括与总结。

  教育理论可以实现对教育课堂与教育本质的基本概括。事实上,目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教学课堂中的实际发展情况,尽管教育理论是概括体系的一种,但在内容方面,教育理论仍然是以书面形式来叙述教育实践与经验的,教育理论只能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提出直接的看法,难以直接改变教育实踐的现状。

  2.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教育理论能够深入研究教育实践原则、教育实践特点和教育实践的可能性,因此,教育理论能够有效满足教育实践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需要[2]。教育实践要求教育实践者能够通过自身的分析找出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有价值的内容,这种能力也是一种举一反三的能力。由此可见,教育实践也是完善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

  三、如何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相结合

  1.用教师自身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觉悟和正确世界观。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坚持以德育为首,不仅做到教书还要做到育人。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是一种高尚的、理性化的情感,教师应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的对待学生,只有热爱学生、用自身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教师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发挥出教育的作用。

  2.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吸引学生

  现代教育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学生人格的完善需要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因此,凭借自身的人格力量来吸引学生成了教师的主要责任。教师所具备的人格力量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敬业精神、学术风范、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尽管教师可以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言传身教和为人师表才是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开放式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要模式,开放式教育需要师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参与以及合作才能实现,教师的道德情操、思想情感以及学术品格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3.落实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实行思想教育和品德行为教育。教师的教学措施和教学目标都要确保能够体现教师的思想、能力以及知识[3]。教师应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钻研教材,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然后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调整和确定教学内容,并将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效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确立目标,突出培养能力、传授知识,还要结合实际的对学生进行教育,促使学生逐渐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结语

  教育理论在教育改革以后成为了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育实践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育实践也对教育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由此可见,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只有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效结合,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篇四:怎样把教育理论用到实践中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摘要:当前,教育理论脱离、分离甚至背离教育实践,低水平重复教育研究工作,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问题,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的物体”“自然事件”和“物体的存在方式”,人文科学则研究“人”,或者“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能动的存在”,他们能够创造出有意义的事物,并能解释人类如何在世界上生存[2],“实践的完整性并不依赖于理论,但是,实践可以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其主动性”,“理论自身并不能控制实践,教育的任何科学理论总是在实践中发展出米

  当前,教育理论脱离、分离甚至背离教育实践,低水平重复教育研究工作,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问题。乏力无味、抽象空洞的教育理论随处可见,新理论所抨击的种种现象,所揭露的种种不合理的教育现实依然存在,教育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教育与实践如此关联,除却理论与实践本身固有的特性外,更多的是由于教育理论的研究范式和研究对象的偏离,以及研究中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差异所引起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1]。我们需要重新反思和审视已建构和研究中的教育学理论,重新找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这就必须回到重视研究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的教育,“引证教育中我们直接普通的经验,对那些我们最普通、最熟悉、最不证自明的东西实施结构化的分析,明晰和找寻教育意义的共合”,并将其本质的规律指导于其他的教育实践,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思想,才能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完好的结合,从而发散自己的魅力和生命力。现象学教育学是上述提到转换的范式中的一种,它产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的一个与众不同的教育思潮和流派,其理论和实践源于现象学、解释学思想,因其强调的实践品格而逐渐被大家接受和认同。当今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范梅南教授。作为“现象学教育学”的其中一位开创者,其有关思想在《教学机智》《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儿童的秘密》等著作中有所阐明。以他的现象学教育学思想为出发点,从而获得我们对教育某种更深的感悟和领会,并找寻到解决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分离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不失为一个可行的途径。

  一、研究作为人文科学的教育学

  教育是一个关于人的复杂现象和活动,它蕴涵着艺术性、创造性、随机性,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它的学科归属很模糊。教育不仅要关注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个体的价值和精神表现也是研究的要点之一。在受到新启蒙思潮的“进步”观念影响之后,人们开始相信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人文科学研究,以及用这种方法建立起社会科学和精神科学。在其影响下,教育研究大量引用科学的内容来阐述教育理论的改革方向,将数理统计、试验控制和定量分析的.

  方法普遍应用于教育中的各个方面。研究者们以自然科学作为标榜,追求自然科学的标准,忽略了教育还必须关注人类自身的存在价值和精神现象,忽视了这一与自然科学属性的差异之处。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的物体”“自然事件”和“物体的存在方式”,人文科学则研究“人”,或者“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能动的存在”,他们能够创造出有意义的事物,并能解释人类如何在世界上生存[2]。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结合了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教师教育中主导性的研究方法-人文科学教育与荷兰传统的现象学教育学方法,形成了他独特的现象学教育学研究方法以及在此方法下研究作为人文科学的教育学。

  要研究作为人文科学的教育,首先要对人的本质和意义做一个探寻,虽然这是一个非常困难而难解的谜,却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求。从现象学的观点来看,思考人的本质及其方法的人文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教化或教育:它是生存和成长的课程学。因为现象学提出“回到实事本身”,“直观事情的本质”,用“还原的方法,描述事情的本质”,强调“生活世界的在先给予性”,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始终在先被给予的、始终在先存在着的有效世界……每个目的都以生活世界为前提”。现象学不是一门经验[3]。它不是用于描述事件的实际状况,而是对人在与世界互动过程中的经历加以描述和解释。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同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情感也会发生一定甚至是彻底的变化。因此,用调查方法、统计和其他量化的程序来进行研究具有人文性质的教育现象是不完善的。相比之下,教育学现象学以个人的方式调节了特异性(对具体的、有差异性的和独特的东西感兴趣)和普遍性(随本质的、造成差别的无差别的东西感兴趣)之间的矛盾。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现象。对于种种教育现象,我们要更加深入地探明其本质和意义,在此之后现象才能成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有效的步骤、采取必胜的策略或寄希望于精确的技巧来寻求直接的答案。现象学教育学保持自己特有的意向,而传统的、假设的研究主要是对那些高度概括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感兴趣[4]。教育在现象学教育学视角下,呈现出作为一个人文科学的教育学,显现出教育中“人”的因素。对于教育者来说,人文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培养一种批判的教育能力:知道在教育情境中,在仔细的启发性思考的基础上该如何采取机敏的行为,即将各种现象还原到事件的背景情境,使各种思想灵活地在不同的情况下得以合适地行动和贯彻。

  二、现象学教育学的实践逻辑起点:教育意向

  现象学研究的起点,在很大程度上使我们鉴别产生深刻兴趣的事物以及这种兴趣是否是真实的现象,也就是认定为人类亲身经历的经验。我们对某种现象的意向总是暗示着生活中特定的定位或观察视角。所以当一个人定位于一种现象时,便意味着他正满怀兴趣地接近这一体验。我.

  们在这里定位的兴趣便是教育[5]。实际研究中有许多研究教育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对教育感兴趣,而是出于其他的目的。因此便会出现教育研究者的品格问题。假若研究中出现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则必定不是真正的实践,也无法探视教育问题的本身。如此形态的研究在进一步发展理论方面难有推进,所力荐的新思想也仅仅是装点门面的工具。进入公共领域的知识表达也只是在做“假想的本质”,对原有的理论进行假想的归纳演绎推论而已,因为表达者缺乏真正对教育的兴趣和热情、对教育意义和本质的好奇心和明确的教育意向。除非研究者对其研究的基本问题和现象保持一种强烈的指向,否则,会有许多诱惑使之走上歧路或进行无目的的思想漫游,或沉溺于浅薄的思索,或接受预设的观点和概念,或退回到抽象的理论。当我们对教育存有明确的意向时,就能体现我们的“生活哲学”,体现“我们是谁,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是如何以积极思考的方式面对世界的”。

  教育就是显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身上及其关系中的现象。对教育现象感兴趣,意味着保持强烈的教育指向性和教育意识,意味着面向实际生活中的教育,面向在教育中显示出来的意识、情感、思维、行为和体验等一切存在的实事,但不能被简单的化约为其中的任何一方面。研究者不能采取一种所谓漠然置之的、无动于衷的纯科学性的态度[6]。因此不能简单面向书本文献中论述过的抽象的教育。教育是一种显现,把受教育者在场的和不在场的经验系统的有计划的显现出来,并通过这种特性的显现产生生成与发展的作用。教育研究者通过现象学的观察,看到教育的本质、人的本质和存在的本质。

  三、指向生活世界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生活世界,即我们的生活体验世界,既是现象学研究的来源,又是现象学研究的对象。教育的意义必须到教育的实际生活中去寻找[7]。现象学首要的特点是它总是起始于生活世界。我们以自然的态度面对日常生活的世界。当我们以这种态度对所经历事件的本质进行反思时,才可能真正转化教育的意义或重塑自我。在这一点上,现象学与教育之间存在一致性,两者最为根本的一致性在于现象学是以“入世”的精神,研究被直接体验到的生活世界,在观察、思考和语言中“参与”并“创造”生活世界以及“改变实事”为底蕴,而不是关注先前的概念化的世界。这与始终面向教育的实际且以实践为底蕴的教育学不谋而合。教育也同样需关注儿童的实际经历和体验,以深刻地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体验的本质和意义是什么,研究开启人的智慧,形成人的思想智慧,培养人的灵活交往能力。它是一门关于个体的哲学,而不能理解成他人、整体、社团或社会的泛泛的特征。许多教育研究倾向于将生活割裂成细小的抽象的碎片,而这对.

  实际工作者来说几乎毫无用处,它特别的吸引力在于它试图保持一种教育学的观点如整体表达,和一种情境体验的观点如实际教育行为的主题来理解教育现象。

  实践是第一位的,理论是通过反思实践而产生的结果。“实践的完整性并不依赖于理论,但是,实践可以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其主动性”,“理论自身并不能控制实践,教育的任何科学理论总是在实践中发展出米。理论只有在实践完结时才有了自己的空间”。他认为,理论总是姗姗来迟,所以不能以一种技术性和工具式的方式来指导实践。

  人们谈论教育有两个出发点:一是从建立一种教育理论着手,然后用这种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另一种是从生活本身,用在与孩子们相处中的反思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范梅南认为教育学理论从根本上是一种实践。“教育学需要的是实践而不是理论化的知识形式”,从根本上说,“教育学是一门实践的学问”[8],不能在抽象的理论和文献的分析中去寻找教育的意义,而应该到生活世界中去寻找。教育是教学、养育的活动,或者从广泛意义上讲,是与孩子相处的活动,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进行实践活动。因此,教育理论可以不遵循正规的逻辑规则,也可以不作普遍规律的追求,但是要做生活意义的“共核”的阐明,可以囊括更加丰富复杂的、具有个性特征的资料,在理解之后对人起到启迪智慧的作用。“教育学要求我们具备一种解释能力,以对生活世界的现象作出解释性理解,其最终目的是理解与孩子共处情境之中教育意义”,“教育学还要求在研究过程中与文本的对话形成一个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机制”。

  四、结语

  从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思想中,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必须清楚的明白自己对儿童所承担的教育责任,“责任在召唤、责任召唤我去做我知道自己承担的任务”,这种责任感和召唤的使命感“牵涉到我们对区分什么对孩子好,什么对孩子不好的所有的积极思考”,这是我们作教育研究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不认为儿童是活生生的人,不把儿童看成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将教育学的理论落入技术手段中去。除此之外,还必须存在着对教育的兴趣和意向性,“教育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假若我们对教育不感兴趣,我们仅仅是为了某种外在的目的,可想而知,教育研究只会成为我们的负担和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在这样情况下进行教育理论研究,脱离实践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要将教育研究里对生活世界中的教育加以关注,通过写作和反思在生活体验中的教育现象的本质和意义,才能形成对教育更深刻的体会和领悟,才能形成教育智慧。

  参考文献:

  .

  [1]钟启泉,张华.在东西方对话中寻求教育意义[A].“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寄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3][4][5][6][7][8]范梅南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宋广文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五:怎样把教育理论用到实践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它要求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掌握学习内容,做到学以致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要会结合实际,把理论知识融入教学实践中,而不是简单的讲解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去实践,要把理论知识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熟悉实践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其次,要注重实践,从理论讲解中引出实践,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运用实践让学生加深理解,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实践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要注重教学实践的综合性,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的综合性,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技能操作,更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技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总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篇六:怎样把教育理论用到实践中

  

  学习教育学,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教育学理论联系实际很重要。怎样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有的同学认为,应该是“学了马上就能用”。他们要求,教育学能开门见山地告诉大家教案怎么写,课怎么上,课外活动怎么组织,调皮学生怎么教育,等等。

  其实这是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狭隘理解。教育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虽不具体地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却告诉你“应该怎么干”和“为什么干”的问题,是培养“自觉的”教育工作者所必需。所以,学习教育学,究竟应怎样联系实际,我们必须有全面的理解。

  第一,联系自己的实际。这包括自己已经掌握的各学科的知识和自己过去形成的对教育工作和教师职业的认识、情感以至动机和兴趣等等。

  学习教育学,需要许多学科的知识做基础。例如:学习第一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和第二章《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时,书中讲到教育产生于劳动,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有相互制约的作用等。我们联系已经学过的《社会发展史》的若干知识来思考:既然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教育,也产生于劳动,就容易领会了,而教育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也无非是社会生产力同社会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在教育现象上的体现

  罢了。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再去进一步考察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教育特点,就容易领会了。又如,学习《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教育》这一节时,需要有生理卫生和心理学的知识作基础;学习“教学论”部分时,更需要大量的心理学知识乃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作基础。可见,教育学渗透着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历史、语文、甚至自然学科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而这些学科,我们都已不同程度地学习过,我们还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帮助理解教育学内容。这样,学习教育理论就能融会贯通了。

  学习教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使我们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积极的职业情感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许多同学在学了《教师》一章后,自觉地联系自己的认识,明白了轻视教育工作和看不起小学教育的思想是错误的。有的同学主动亮出自己不正确的入学动机,表示今后要立志献身于祖国的小学教育事业。像这样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是学好教育学理论的一种有效形式。

  第二,联系现实教育生活的实际。它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各种教育活动特别是小学教育活动和各种教育书刊。我们应该经常地留心观察周围的教育现象,学习课本以外的有关教育教学的知识,把它们和课本上的教育学理论联系起来思考分析,还可以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看法,得出自己的结论。进行这种联系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就地观察:有意识地从教育者角度去观察我们周围的学校教育活动,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和值得深思的问题。有一位同

  学发现他的家乡一所小学,实行罚款制度,学生迟到要罚款,考试不及格要罚款,班级成绩不好,老师要罚款,等等。这样一罚,也确见成效,校长还视为先进经验,进行总结推广。究竟对不对?同学们觉得说不清楚。但是,他们联系教育学理论,特别是通过《教学原则》、《德育原则》和《学校管理》等章节的学习,对照思考,终于做出正确的回答。许多同学还运用刚学到的教育学理论,评价自己所在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就他们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提出若干有理论、有分析的中肯的改革意见,既促进了学校工作,也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教育学知识的理解。

  2.专题调查:利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时间,配合教育学的教学进度,作一些以小学教育为内容的专题调查,也是一项有益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如学习《教育目的》这一章,就可以选择某一地区或某一所小学,调查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状况,看看是否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偏向,从教育思想到教学措施,有哪些突出问题?学习“教学论”部分时,可就小学生的学科兴趣、学习方法、作业负担等进行某项专题调查。另外,还可对教师,特别是对往届校友进行调查。

  3.撰写小论文:就教育领域中某一理论问题或现实事件,提出自己看法,发表自己意见,这就需要运用已知理论,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思维论证。这样,提写小论文的过程,就是一次巩固、加深、拓宽和运用教育学理论的创造性活动,它有助

  于认识能力的提高。前些时,一些师范生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呼吁把“羊圈”打开,要求放开晚自修,允许他们到图书馆学习。不少学校采纳了这一意见。但是,由于有的学校辅导和管理工作没有跟上,有的学生趁机外出看电影、逛大街。放开成了放任。一位同学运用教育学中《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理论,针对这情况进行了批评,又在杂志上发表了《“羊圈”打开……》的小论文,引起领导重视,及时作了改进。同学们运用教育学理论,干预现实教育生活,获得成功。这无论是对于学校工作,还是对自己学习教育学都有积极的意义。

  4.模拟活动:同学们在校学习,由于受时空限制,不可能事事都去实践一番。但是,若干应用性理论,若不经过亲身实践体验,就难以转化为自己的技能技巧。因此,教育学中某些章节的学习,如《教案编写》、《上课》和《少先队活动》等,可配合模拟活动进行。全班同学分别模拟为小学生和教师、少先队员和辅导员,进行上课或少先队集会活动。这对于教育、教学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有很好的作用。

  5.组织兴趣小组:对教育学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起来。活动内容很多,如阅读教育名著,并通过广播、墙报、座谈等向同学们介绍;配合教育学教学进度,搜集、剪贴教育报刊上的有关资料,并巡回展出;组织专题调查或访问,并写出调查报告或访问记等。

  至于学校按教学计划规定,定期组织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

  习,更是实践性很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活动,我们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认真实践。

  最后必须指出:在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之所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其目的首先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学好理论。让大家在联系实际中体验、印证理论的正确性,使我们更好地掌握理论。那种片面强调实践,不愿辛勤、扎实和系统地学习理论的想法是错误的。教育学作为教育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来源于教育实践,并广泛而深刻地指导着教育实践。这是我们在学习教育学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时不应忘记的。

篇七:怎样把教育理论用到实践中

  

  教育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科学合理的教育理论是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运用于实际教学更能发挥其作用,指导一线教育工作者。本文基于一线实际教学的需要,首先阐述了当代推崇的教育理论,并指出将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教学的原因,最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工作需要,结合之前的教育理论,提出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希望能对广大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实际教学

  教育理论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059-02一

  当今普遍推崇的教育教学理论

  1.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近年来,教育界较推崇的一种教育理论是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和赫尔巴特传统的教育理论截然相反,人本主义教育学家推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催化剂”,最主要的任务不是教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适应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和氛围,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安排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要选取满足学生好奇心或能提高自尊感的教材,学生才乐于学习;要在压力较小的教育环境下,主动自发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地位,自评学习结果,从做中学,养成学生独立思维与创造力。在这种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育界先后提出“以

  题目讨论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

  2.最近发展区域

  20世纪30年代,维果斯基首先将“最近发展区域”这一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并指出,教学的着眼点就是要看到儿童的明天,即“判明儿童发展的动力状态”。在此之前,教育与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教学是充当发展的尾巴,发展总是走到教学的前面”。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水平有两种:一是儿童现有的水平,比如已经掌握了的概念和规则;二是儿童即将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的提出说明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在成人指导的情况下,能够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经到达的水平,还应认识到儿童仍然处于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状态。因而,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现有的认知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让教育走在发展前面,最终跨越这个区域,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3.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就已提出的一种处理教学中的个体差异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积极倡导并十分重视因材施教。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

  律的研究中,总结五个基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其中,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存在。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还表现在身心所有构成方面。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发现个体间的差异体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非常重要。

  4.“遗忘曲线”理论

  “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取节省法(又叫重学法)来检验记忆效果。每次学习8组无意义音节的字表,并诵读到能连续两次无误背诵为止。并记录所需时间和诵读次数。然后间隔不同时间去进行重复学习,记录达到同样背诵程度所需要的时间和诵读次数。研究发现,人脑记忆的遗忘速度是由快到慢,呈负增长模式。也就是说,遗忘从记忆产生的那一刻就开始进行,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的速度最快,随后越来越慢,直到一定时间后几乎不会遗忘。学习新知识后,遗忘便立即发生,若是长时间不加以复习巩固,下次再学习同样的知识时相当于没学过,需要花费与之前同等的学习时间,但是如果在学习新知识后,间隔性重复学习,达到相同熟练水平所需时间会越来越短,直到不会遗忘,重复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

  二

  有效运用教育理论于实际教学中的原因

  中国的教育总是褒贬不一,批判方不仅有家长,还有教育工作者本身。

  一方面,一些教育专业修养不高、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相对缺乏的教师投身一线工作后,完全按照传统教学模式,生搬硬套的组织日常教学,没有及时地运用教学教育理论去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时间一长,效果欠佳,不仅打击了师生积极性,更严重的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影响班级管理。

  另一方面,一些教育专业的教师投身一线教学,专业修养及理念思维层次都居上,在实践之前,都是带着自己的教学理念来的,积极性非常高。但基层工作的琐碎以及中国应试教育不可避免的弊端,使得大多数专业教育工作者在现实中颇感无奈。

  教学是一份枯燥琐碎与不断自我摸索相结合的创造性工作。它可以很枯燥也可以很趣味。教师首先应摆正心态,运用教育理论,用心去热爱这份育人工作,热爱学生、热爱讲台;其次要提高自我专业和教育教学理论修养,广泛阅读教育名作,吸取好的教育思想,形成独特的教育观点。

  三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教育理论

  1.精细加工策略

  很多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十分头疼。平时课堂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无法消化,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结果家长在无比痛斥中国教育的同时依然选择把孩子送去课外辅导班或请家教。然而记忆是需要自我内化和吸收的,辅导班把知识点再灌输一遍,小孩还是记不住,收效甚微。作为一位英语教师,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十分注重方法的教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一位受欢迎的老师,永远是让学生学得轻松又扎实的老师,所以有效地运用精细加工的策略非

  常重要。不仅要自我创造诸如记忆术、方位记忆法、语音联想等高效趣味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怎么自我主动采取精细加工策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在记忆英语单词gas时,根据谐音我们可以想象成“该死”,这样就很容易记住这单词了。又例如我们在记忆3.1415……时,我们可以编成一句顺口溜:山间一寺一庙。这样的例子很多,方法各不相同,但最关键是我们要把这种策略教授给学生,使他们学习起来更轻松。

  2.学生主导教学

  在新课改热潮下,不得不承认,无论是教材还是老师的上课风格,甚至试卷的题型设计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虽然很多时候还是会有老“三个中心”的教学痕迹,但是灵活性已得到了很大提高。我欣慰地发现,如今很多年轻教师都能运用多媒体,采用“完型模式”的教育手段,以格式塔心理流派的“完形—顿悟”为教学理论基础,通过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来完成问题填空,并最终串联起来,组成全文脉络,总体把握文章主题,将课堂中心逐渐转移给学生。我个人在平时教学中,在听写英语单词上,采用学生轮流上讲台做“小老师”的方式,而我则坐在下面和学生一起听写每周的单词。听写本也交给“小老师”批改。这个方法,对调动学生积极性非常有益,尤其是对基础不好、平时听写不及格的学生非常有益。

  3.最近发展区域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域,也是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广泛运用的。在最近发展区里,教师和学生同时完成一个任务,这个

  任务的难度使学生无法独立完成,需要有人指导和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通过交流互动,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并通过将这些理解与自己已有经验相整合,进而构建自己的思想。这个理论实践起来其实是非常困难,教育人数多,教育内容复杂,一般学校都是大班教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没有时间和条件来组织支架式教学,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对老师的专业要求也非常严格。

  4.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因人而异进行的教育教学,所谓“材”,主要指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教学必须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途径、措施和方法。其依据是,每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智力结构都不一样,所以适合发展的行业方向也不同。但只要伯乐善于发现其个人特点和有优势的方面,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任何人都有可能在某一领域很出色。某培训学校有个教学措施,我觉得又惊奇又倍感欣喜。他们那的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不一样的作业,分基础练习和提高训练。这是对“因材施教”理论的很出色的实践运用。其实,现在很多私立的培训学校在因材施教方面做出的教育教学的具体措施比公立学校要好得多。几乎正规的培训机构都会在招生前询问孩子现在的水平,并做统一的水平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的结果来分配班级,看可以学习哪个层次的教材。不同的班级的师资课时也不同。当然现在很多公立学校也会在分班时做一个配置性测试。这都是教育实践中运用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也证明了这个理论确实是十分重要的。

  5.异步教学法

  语文老师最头痛、最苦的差事是什么?多数老师都会回答是批改作文。现在很多老师开始实施“异步教学法”,就是由学生来批改作业,包括自改和互改两种。首先要向学生讲明自批作文的目的,以取得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学生是受教育者,也是自批互批作文的实施者,取得学生的支持,就等于实验成功了一半。其次要通过反复训练,交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标准和符号,使学生有规可循。第三,交给学生批改的方法,使学生有法可依。实施异步教学法,不仅可为老师节约出更多的时间来备课,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很多能力能得到提高。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感觉,积极性提高,学生在批改他人的文章时,可以吸收其他同学文章的益处,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批改的过程中,更能掌握老师打分和扣分的要点,避免日后自己在考试时犯错。在教学中,每次改作文,我都采取全班讨论的方式。最初一段时间,老师先评,学生再评。等他们渐渐熟悉、渐渐敢说敢讲时,就以他们的评价为主,最后老师作总结。学生的作文真的进步很多。很多同学都有同样的感受,考试写作文的时候,脑子里自然而然地会浮现出要点,提醒自己怎么写不会跑题,怎么写更突出重点,怎么写更能深入主题。这比老师苦苦一个人批改的成效好得多。

  6.遗忘曲线

  这个理论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指导意义非常大。对新学的知识,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复习,防止迅速遗忘。以分散复习为主,不

  能集中期末考试时突击复习。某培训学校,老师在当日上完课后,都会晚上打电话给学生,抽查需要背诵或重点掌握的内容。很多公立学校的老师,由于大班教学压力相对较小,极少有老师能做到。班级授课制下,一个老师要分管50多个学生,工作量很大,有时不是老师不想抓好每个学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要老师每个人晚上打电话抽查背诵,也是很难实行的。

  参考文献

  [1]〔美〕戴尔·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韦小满等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10[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60[3]许洁英.如何对待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研究──从适应到超越[j].课程·教材·教法,2006(7)

  [4]韩华球.论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教学策略[d].北京师范大学,2000[5]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0〔责任编辑:李锦雯〕

篇八:怎样把教育理论用到实践中

  

  如何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是教育技术理论被实践群体内化并用以指导实践,研究者根据实践群体反馈,对教育技术理论实行修正、完善的相互作用过程。因为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都具有层次性,这就决定了其结合也有一定的层次对应性。加上不同种类教育技术理论品格和目的指向的差异,所以不是所有的教育技术理论都能为实践群体所选择和内化。只有那些具备内化条件与结合机制的教育技术理论,才能成为真正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

  一、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条件

  (一)教育技术理论的可实践性

  在整个教育技术理论体系中,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必须保持自身的可实践性。因为具有实践性的理论才能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持续发展。那些从学科逻辑体系中演绎、从其他学科移植或翻译引进的教育技术理论,因其缺乏与教育实践结合的土壤,缺乏与教育实践历史的、情景性的联系,很难直接用来指导教育实践。教育技术理论要具有可实践性,就需要经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发展过程。因为只有这样创生的教育技术理论,才能做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在创生指向上具有针对当下教育实践的目的性,具有走进实践群体内心世界的亲和力,形成特定历史条件下指导实践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等系列实践特性。

  纵观历史上对教育实践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教育技术理论,能够发现教育技术理论的可实践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具有切合实际的指导性,这是成为指导教育实践理论的前提。二是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实践者行为的改变是教育技术理论最终得以实践的重要标志,它往往以师生形成新的操作程序加以显现。三是实事求是的推广性。教育技术理论具有切合实际的指导性,表明其对指导特定条件下的某些实践活动是有效的,但能否在一定层面和范围内推广,才是真正表明其指导实践深度和广度的关键。四是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大众性,这正是教育技术理论走向实践群体的特有品格。指导实践的教育技术理论,只有面向生活才具有现实的生命力,做到与时俱进;也只有面向大众,才能获得实践群体的支持,打牢践行教育技术理论的群众基础。

  (二)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

  首先,要形成在二者结合中起桥梁作用的中层教育技术理论。中层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提出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思路,他提倡在整体的社会理论体系和具体的实践研究之间建构一类与特定领域和实际问题相关的中观层次的概念体系。中层理论的定义决定了中层教育技术理论建构者既要有扎实的相关理论基础,能准确、完整地、富有创造性地解读抽象的理论文本,又要与实践群体有着密切联系,具有丰富的关于当前教育实践的经验,并能深刻把握和理解当前教育实践的状态。中央和省市教科所研究人员就具有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能够利用自身既是理论研究者又是实践指导者的双重身份,选择其中最为当代教育实践所需要的理论作为切入点,将抽象的教育技术理论作应用性加工,对外来教育技术理论作本土化处理,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升为指导实践的理论。这样建构的中层教育技术理论,既坚持了抽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精神,又把其理论核心变成了易于为实践者理解和操作的方法,从而起着联结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作用。

  其次,借助对教育政策的影响走向实践。教育技术理论要实现大面积地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最为有效的捷径就是通过影响教育政策的制订,借助教育政策对教育实践产生广泛作用。要成为这种影响教育政策研制的教育技术理论,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教育技术理论建构主体具有参与教育政策研制的权力。这类教育技术理论建构主体可直接以建议或提案等方式表达

  自己的观点,通过影响相关研制者的思想,将自己的理论渗透到教育政策之中乃至为教育政策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二是教育技术理论本身恰好是教育政策研制者所需要的。就不同层次教育技术理论对教育政策研制的影响看,只有那些影响较大且反映了时代教育改革脉搏、代表多数人心声的基础教育技术理论,才易引起教育政策研制者的注重。因为以此为基础制订的教育政策才能既反映时代特征,又能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就应用教育技术理论来说,因其能为教育政策研制提供具体建议和技术支持,所以只要研究的问题与政策制订者所要解决的难题相关,就容易引起注重。至于推广性教育技术理论,因其注重的是教育技术理论具体化、实效化的推广办法,与特定情境中教育政策的研制和教育行政直接相关,所以这类理论也为教育政策研制者青睐。

  (三)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次对应性

  从教育技术理论与研究对象的划分上,可区分为“事实——规律”“评价一规范”“规范——行动”和“事实——解释”等层次。就教育实践来说,可分为国家和省区教育行政——市县校行政——师生群体三个层级。即使个别层次教育实践群体能够同时与多个理论层次结合;同一层次教育技术理论,也可能为不同实践层次者所用。但不得不承认,因为不同层次实践群体的需要层级和对理论的解读水平不同,制约了其在选择与之结合的教育技术理论层次上具有较大的偏好和主流特征。这就要求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必须满足“门当户对”的层次对应条件,才能实现“幸福”的联姻,产生“耦合”效应。根据二者的层次特征,作者拟从三个层面考察其结合方式。首先是宏观层面的结合。即“事实——规律”“评价——规范”教育技术理论与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实践的结合,其多以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式体现出来。为了有效实现宏观层次的结合,在政策研制过程中需要邀请各类教育专家参与,以便吸纳广大教育研究人员的最新理论成果。其次是中观层次的结合,即“评价——规范”“规范——行动”层面教育技术理论与市县校教育行政实践的结合。在当前条件下,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通过学习相关“评价——规范”理论,结合上级政策和法规精神制订考评方案;根据“规范——行动”理论制订相对应的实施细则,实现该层次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再者是微观层次的结合。即“规范——行动”和“事实——解释”教育技术理论与教师层面实践的结合。教师通过学习并使用相关“规范——行动”理论,解读、内化市县校的实施细则,结合长期积累的教育经验,转化为指导自身教育实践的操作程序,实现教育技术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上述结合表明,每一教育实践层次都是对应两个层次以上的理论,其中一个理论层次既连接上一层次实践群体,又指导下一层次实践群体,以形成两个实践群体之间相互沟通的基础

  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是外在强求,而是内在的统一。这种内在统一性,一方面通过教育实践,个体内化教育技术理论的心理机制得以深化;另一方面,则通过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群体结合的心理机制实现面上推广。

  (一)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个体心理机制

  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终落脚点是通过个体应用教育技术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来实现的。教育技术理论影响教育实践的第一步是实践者学习、内化教育技术理论的演绎生成过程,其理解是沿着原理论一概念论一感性论的路径实行的。实践者通过这个步形成能切实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内化理论,实现教育技术理论与教育问题解决者内在实践经验的结合。第二步,实践个体应用已经内化了的教育技术理论指导具体实践活动,并从中积累经验,发现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新理论。实践者通过这两步,完成从内化他人理论到自我理论的生成过程,在个体认知上达到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一。仅此还不足以促成实践者付诸行动,还必须以知的统一为基础,通过情感的动力作用促使其自觉地

  实践教育技术理论。这就要求教育技术理论实践者要注意首战必胜,让自己一开始就尝到甜头,形成积极实践教育技术理论的心态。践行教育技术理论的长周期性决定了实践者必须经历持之以恒地实践,才有可能取得显著成效。所以,践行教育技术理论中,实践者必须有战胜困难的意志,否则就会半途而废。为了增强实践者践行教育技术理论的意志力,除了通过思想教育提升实践者的思想境界和目标追求外,要在每一关键环节对实践者的微小成功予以物质和精神激励,促使其形成自我效能感,持续增强内在成就动机,产生坚持下去的决心。同时,实践者之间也需要一个宽松的内部心理环境,要即时给失败者以鼓励和关心,促使其产生感激、报答支持者的情感,把关心转化为再次实践的动力。只有实践者把内化了的教育技术理论转化成特定环境中的实践情感和意志力,他(她)才能持续地将教育技术理论转化为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二者全程和全面地结合,并最终形成预期的实践效果。

  (二)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群体结合的心理机制

  教育实践群体是以一定社会阶层或集团的方式存有并展开活动的,所以教育技术理论是否符合实践群体文化心理就非常重要,它直接制约着实践群体对教育技术理论的选择,影响着其对教育技术理论理解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为此,我们需要建立起教育理沦与实践群体传统文化融合的心理机制。一是根据实践群体对教育技术理论解读的民族性,创造易于为本民族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二是引导实践群体形成自觉学习、内化教育技术理论的职业道德。在相关政策和舆论宣传影响下,促使实践群体逐步把学习、理解、研究教育技术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形成违反教育技术理论将从内心感到有违教师职业的不安感。三是理论研究群体应从心态和情感方面与实践主体群产生内在融洽。要善于根据教育实践群体需要,自觉地变革教育技术理论,形成分解与重构抽象教育技术理论的习惯。通过度解细化,把实践群体难于理解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逐级转化为便于操作的教育技术理论。

  三、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外在机制

  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均有很强的价值性,其中必然暗含利益和情意倾向。教育技术理论在走向实践过程中,实践主体群必将从自身利益立场对其实行选择。只有那些给实践群体带来实际利益的教育技术理论,他们才积极选择并乐意践行之。

  因为理论研究群体与实践群体生存环境和利益立场的差异,要让教育技术理论的建构者更多地理解实践群体的利益,必要时可建立二者密切结合的利益拥绑机制。一是形成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乐于参与实践,教育实践群体积极追求理论学习的制度。就当前我国的情况看,国家已经借助学历教育和课题项目等激励机制,较大水准上调动了实践群体学习教育技术理论的热情;主要问题是如何让理论研究者深入到教育实践中去,扎下根来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制度还没形成。二是形成激励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与实践群体代表共同制订教育政策,共同参与重大教育课题攻关的机制。以此创造更多机会让实践群体发表对教育技术理论的意见,促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积极吸收其改进建议,借助二者密切合作的方式创新教育技术理论。三是在创建与应用教育技术理论中,要注意利益机制的作用。对理论研究者来说,需要站在实践者的立场思考问题,才能建构出符合实践群体价值取向的教育技术理论。就实践者来说,首先教师要有为学生发展舍得牺牲的精神。因为教育技术理论更多是从学生利益的角度设计的,其在走向教育实践过程中,往往要求教师比过去付出更多精力,同时还要承担因实践新理论引发的教育改革所带来的风险。其次,在新教育技术理论的推广中,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先选点实验,以调整教育技术理论在实践中造成的利益分配偏差。同时,注意将实践群体的阶段获益与最终获益结合起来,形成逐级获益的机制,以确保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持续发展性。

  总来说之,只有借助外在的利益激励机制,将理论研究群体与实践群体的内在动力充分激发出来,促使理论群体向实践深入,反思抽象理论实践化的思路;引导实践群体持续强化理论学习,反思自我经验普适化、理论化的加工方法,以此促成二者同绕重大教育问题的解决,协作建构“抽象理论——中层理论——实践机制”纵向贯通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用这样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来指导教育实践,再配之以践行教育技术理论的情感和意志,才能实现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篇九:怎样把教育理论用到实践中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教育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刘琳

  肖晓月

  来源:《学园》2013年第03期

  【摘

  要】科学合理的教育理论是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运用于实际教学更能发挥其作用,指导一线教育工作者。本文基于一线实际教学的需要,首先阐述了当代推崇的教育理论,并指出将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教学的原因,最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工作需要,结合之前的教育理论,提出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希望能对广大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实际教学

  教育理论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059-02一

  当今普遍推崇的教育教学理论

  1.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近年来,教育界较推崇的一种教育理论是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和赫尔巴特传统的教育理论截然相反,人本主义教育学家推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催化剂”,最主要的任务不是教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适应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和氛围,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安排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要选取满足学生好奇心或能提高自尊感的教材,学生才乐于学习;要在压力较小的教育环境下,主动自发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地位,自评学习结果,从做中学,养成学生独立思维与创造力。在这种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育界先后提出“以题目讨论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

  2.最近发展区域

  20世纪30年代,维果斯基首先将“最近发展区域”这一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并指出,教学的着眼点就是要看到儿童的明天,即“判明儿童发展的动力状态”。在此之前,教育与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教学是充当发展的尾巴,发展总是走到教学的前面”。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水平有两种:一是儿童现有的水平,比如已经掌握了的概念和规则;二是儿童即将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的提出说明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在成人指导的情况下,能够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经到达的水平,还应认识到儿童仍然处于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状态。因而,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现有的认知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让教育走在发展前面,最终跨越这个区域,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推荐访问:怎样把教育理论用到实践中 用到 理论 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