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实践论的意义及当代价值9篇

时间:2023-08-07 13:27: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实践论的意义及当代价值

  

  对《实践论》现实意义的思考

  《实践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的心血结晶,主张实践是知识的唯一合法来源,深刻地阐释了实践取向的人类社会主义物质化思维模式。

  《实践论》强调合理计划实践,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可以把这一观点运用到具体社会问题中去,尤其是实现社会发展绿色、可持续目标,坚持实践取向思维,充分利用历史真实经验,深化方向、目标和更快更有效地发展规划,把这种实践活动有系统性地融入到具体的计划实践工作中去。

  此外,《实践论》还强调以实践进行人的思维再造,一方面要做到辩证法、实践取向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要发挥社会实践及其受教育、认识、组织、活动的物质思维的对人的再造作用。

  总之,《实践论》对当今社会具有宝贵的现实意义,根据它的思想指导,我们可以更好地实施人类社会主义物质化思维,努力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地球家园的和谐,同时更好地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等方面,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篇二:实践论的意义及当代价值

  

  《实践论》意义

  《实践论》是美国现代教育家约翰·斯.奎因在20世纪20年代首次提出的学习教育理论。它在教育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对美国青少年教育及高等教育有着积极的贡献。

  斯.奎因构筑的实践论是一种大胆的多元主义思想。它强调个人的特定环境、经历和行为的功能而非一般理论,而且全面受到学生主体的理解和接受,支持学生采取行动来解决一系列问题。它强调了以实践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认为学生学习的授课和体验事实上是统一的,可以有效地实施教学知识。

  《实践论》的最大优点是它指出学习的过程本身也是可以被学习的,倡导学生以实践为主要学习手段,学习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方式,例如学习搜集信息、研究与分析等进行学习。它还提出,教师可以借助创造性思维和抽象思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主动创造和思考,从而实现他们自身的教育价值。

  《实践论》批评了精英和学术向著名教育模式,它认为教学应以实践为基础,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机会去探究、实践和解决问题。该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片面侧重精英群体,使更多弱势群体有机会获得更有意义的教育,向大众作出了重大贡献。

  实践论每一个概念都与实践紧密联系,它认为实践是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习得和实现的基础环境,可以促成学生的知识构建和能力发展。现在,“实践论”已经得到了全球高等教育各界的广泛认可,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目标。

篇三:实践论的意义及当代价值

  

  实践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实践论的内涵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这篇文章不仅对中国的革命,而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为中心,《实践论》中实事求是的观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有关行与知的争论不休。它的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这个世界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人们得先对一个物质进行实践才能够得到有关这个物质的认识。你吃过西瓜才能知道这个水果是甜的,你得先做某件事才能得到对这件事的看法,这是我们的直接经验。而你没吃过西瓜,你去问吃过西瓜的人这个水果是什么味道而得到的答案是间接经验。两种做法都可以得到最后的结果,可见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毛泽东同志基于近代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人欺凌的情况下写出了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建国后人民生活贫苦,需要发展经济富裕起来,这才有了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理论。实践会为认识提供新的课题新的任务新的挑战,随着我们的不断学习不断改革不断生产,我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我们的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看待问题的角度也越发新奇,这正是实践推动我们思维能力的提升。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获取知识是为了更好的运用它。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改變周围环境甚至影响世界,实践就是帮助我们认清事实的可靠依据。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当代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我们义不容辞。“蜡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我们学到了知识就是为了去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想要知道一件事是不是正确的,亲身力行就可以。俗话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就是因为大多数人都缺少对事情亲自实践的精神,大家都人云亦云,都成了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前辈们用无数的血泪经验告诉世人实践的重要意义。

  (二)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认识作为一种能动的反映,也是能够对于实践有着影响作用的。如果认识是正确的就会推动实践的发展,就像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人都了解、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就会在整个社会中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就会使这个社会和谐安宁、社会秩序良好健康发展、人们更加遵纪守法,懂得奉献。反之,错误的认识也会阻碍实践的发展,就像是社会当中的小部分小秉承利己主义的价值观,自私贪婪,就会做出违背职业道德,谋求一己私欲损害他人利益之事。可见,认识对于实践的作用是双向的,所以我们要接受正确价值的熏陶,才能做出有益之事。

  二、实践论的重要性

  《实践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阐释了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论证了知和行的辩证统一关系。毛泽东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新旧交替的时候,凡是有理想有志气的青年人都在思考国家的未来。当时,有人认为要全盘西化,有人则认为枪杆子出王道,而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顽疾积累太深,要从思想上根本转化才能救国,而实现这个的唯一途径就是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只有经过实践,我们才能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才能朝着目标方向去改进。因此,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工作不实干,我们就没法创造出我们想要的东西。不止物质财富,我们的精神财富同样也源于实践。

  (一)《实践论》可以给当代教育提供创新性

  当代教育为什么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能够吸收过去的精华,剔除以前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创新,让看似枯燥无味的课本变得生动。教条主义是轻实践重理论,它不分析事物的变化发展,不研究每个事物的特殊性,只知道生搬硬套。《实践论》对此进行了批判,给当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是每个人的人生大事,但不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能够一帆风顺不走弯路甚至误入歧途。何况在当代大环境中,教育的弊端也令人反思,针对学生思想行为状况存在的知行不一、知行脱离的现象,《实践论》为当代教育指明了方向。当代教育应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提高育人的亲和力。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愿我们不做一个迂腐的读书人,死读书读死书是不提倡的。想知道哪种教育模式适用于哪群人只能投入到具体的实践中去。

  (二)《实践论》有助于我们培养正确的道德观

  现代社会有时会呈现纸醉金迷的状态,里面诱惑甚多,稍不小心就可能跌入不复之地。知行不一也是现在很多人的一个特征,虽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儿明镜,我们清楚明白是非善恶却有时又与心底最深处的想法背道而驰。比方说我们知道助人为乐是正确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往往秉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我们学生知道学期末的复习考试最重要,但有些人却在考试周借着停课的名义不断地打游戏或者出去玩耍最终导致挂科现象的发生。所以我们需要正确的,积极向上的道德观来约束自己,告诉自己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坚决不可以去触碰,这是底线同时也是良知。

  (三)《实践论》有助于我们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每个人的现有学识都是建立在各位前辈们的基础之上。毛泽东同志强调:“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2]我们对于一个知识点的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新概念的产生往往需要经历数次实验的失败。人的一生就是个不断学习不断产生疑问再不断解惑的过程,现代社会更新日新月异,如果不接受新知识,我们往往面临被社会淘汰的风险。一生有限而知识无限,《实践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告诉我们实践是为了更好地去指导认知,反反复复,我们一辈子都需要通过学习来更替旧的思维过时的想法。

  三、实践论的现实意义

  (一)指引了改革的方向

  《实践论》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革新了我们的世界观,更在于它对中国革命有着推动作用,它为全党学习马列主义树立了正确的学风、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指明了方向。《实践论》的启示,让更多的人拨开云雾见青天,思想心灵有了不一样的启迪,大部分人由于长期接受着传统文化的压迫而变得迂腐,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何等丰富多彩。“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要让《实践论》的思想文化走进大众的视野,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变得广阔起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为了去应用,使之与本国风土文化相适应。列宁曾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3]革命理论是从许多成功革命实践和经验中总结、提炼、升华出来的,它犹如小帆、船舵指引着革命的方向,使革命实践有据可依、有理可循,并获得最终的胜利。

  (二)有助于促進人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人是主体,主体的能动性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结合经验,形成合乎论理的认识。人的意义是伟大的,人的力量是无限的。人类正确认知事物的基本过程,即一种螺旋上升式的认知过程。认知的初始过程,是直观的,感性的。开始的认识几乎都是片面的,人们只看到他们想看到的或者只能够看到其中的某一部分。随着实践的开始,我们想要认识的事物经过我们多方面的探寻与查阅变得逐渐清晰,棱角不再模糊。无数前人的努力使得我们能够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如《实践论》有助于党的基本路线的选择实现战略性意义。“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4]这句话的意思显而易见。实践就像判断真知的一把利剑,我们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从实践中成长、从实践中反思自身、从实践中得到教训。如果没有实践,也许我们会故步自封,沉浸在肤浅的认知里还沾沾自喜;如果没有实践,我们的头脑也许会慢慢退化,遇事不去思考不去探究其原理,我们会逐步失去独立思考与亲身探索的能力。

  (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基础

  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在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难和矛盾。《实践论》中的理论指导就是让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我们遇到新问题,不应该生搬硬套课本中的知识,而是要针对当下的时事问题提出新思路,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篇四:实践论的意义及当代价值

  

  《实践论》的哲学思想及对青年的现代价值

  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最关注的吞吐的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实践是一切真理的根源,一切社会实践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把理论转化为实践,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以此来实现真正的社会进步,实践是所有改变的前提。

  《实践论》对青年的现代价值是强而有力的。它教导青年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以实践发现真理;通过实践来拓展自己;能够将概念转化成实践,革新现实世界;要针对社会问题积极探索,实施改革和改造;注重团队合作,与人共同谋划,共同实现愿景。

  实践论告诉青年要勇于实践,把知识付诸活动,把理论转化为实践,以适应社会的变革,才能真正的学到有价值的东西,做出真正有意义的贡献,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它号召青年要全心从事实践,扎实的发挥创造能力,要勇敢面对艰辛,奋发向上,earnestlyrealizetheidealoflife.

  只有实践,才能发现真理,才能成功实现自己的愿景,才能让梦想变成现实。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不断激发自我,就能实现自身如虎添翼,向未来勇往直前。

篇五:实践论的意义及当代价值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实践论》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作者:王垒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2年第08期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他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特别注重并且善于从哲学高度提出和解决问题,从而为革命实践运动的顺利开展奠定理论基石。《实践论》即是以扫清土地革命时期党内严重存在的教条主义迷雾为主要目标,对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进行系统哲学总结以确立正确思想路线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论,是体现鲜明中国特色的科学方法论,今日重温,仍有重要的理论建设意义与实践指导价值。

  一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这对于此后革命运动的进一步开展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亟待进行深入的总结,以形成系统的和科学的理论。由于迫在眉睫这一战争形势的制约,1935年中共中央遵义会议只是解决了当时最为急迫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红军到达陕北后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国共产党才有可能开始着力解决思想路线问题。1935年12月,毛泽东在总结政治斗争经验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即向“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发起理论冲击,矛头直指“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这种教条主义和主张革命的力量是要纯粹又纯粹,革命的道路是要笔直又笔直的形而上学思想。1937年《实践论》问世,则是这一理论总结工作的突出成果。《实践论》的主题是论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讲求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坚实的哲学基础,为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实践论》深刻揭露了“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这些错误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决反对的。

  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内曾有不少人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是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只言片语以装腔作势;党内另一部分经验主义者则长期拘泥于自身有限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不能着眼于革命全局而陷于盲目。这两类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于1931年至1934年在主观上使得中国革命遭受了极大的损失,而导致工农红军不得不实施战略退却、转移。教条主义者往往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而比经验主义者更有迷惑性,其破坏性也更大。毛泽东的《实践论》,就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全文主旨重在揭露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1]

  二

篇六:实践论的意义及当代价值

  

  毛泽东《实践论》中认识论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标志性著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认识论思想以及实践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改革事业发展,指导新常态下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实践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标签:

  毛泽东;实践论;认识论;现实意义

  《实践论》写于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存在着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的思想,这两种错误思想曾一度使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遭受了极大损失。《实践论》正是毛泽东为了批判这两种错误思想而写,深刻阐明了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批判了党内历史上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错误思想,并从正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认识论观点,从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构筑了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经验的理论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大理论成果,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不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而且还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建设实践中继续发挥指导作用。

  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首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特点和理论品质就是实践性,实践性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当中。在毛泽东所写的《实践论》中,首先对旧唯物论进行了批判,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是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这样的旧唯物论完全是一种脱离人的实践去谈认识,没有把握住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将认识与实践二者割裂开来,更重要的是没有认识到二者的关系是认识依赖于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立场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去考察、认识问题,“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2]《毛泽东选集》[3]《毛泽东选集》[4]《毛泽东选集》[5]《毛泽东选集》[6]《毛泽东选集》[7]《毛澤东选集》[8]《毛泽东选集》[9]《毛泽东选集》作者简介:尹佳(1994.02-),女,汉族,云南省腾冲市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2016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篇七:实践论的意义及当代价值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9卷第3期 2006年5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I.9 No.3 Journal

  of Hunan Univem ̄of

  sc:ienoe&TKhnology(Sodal

  Science Edition)

  May.2006 一毛泽东研究 《实践论》的理论贡献与当代价值 万 娟 方 娟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实践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思想结晶。

  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实践论》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风 范,它所揭示的关于理论与实践相互关系的深刻内涵,对于正致力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 合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实践论》;理论贡献;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k84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4-:1672—7835(2o06)03—0013—05 《实践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对中国 革命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理论结晶,它不仅为 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 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科学地解决了中国传统文化遗留下的哲学问 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毛 泽东的《实践论》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地体现 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革命实践经验马克思 主义化的有机统一,具体地展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发展水平。《实践论》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 和价值,对于我们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为实践中的迫切问题;另一方面从中国社会的历史 发展来看,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帝国主义国家之问的矛盾 和旧中国社会内部的矛盾相互交织,矛盾的尖锐 性、复杂性世所罕见,社会革命的发展异常艰巨和 曲折,经历了变技术、变政体、变政治和变科学文化 等多次变革,直到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中国送来马 克思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国革命 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革命,也不同于俄国革命,它 的主要任务不是反对一般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而 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正如 列宁对东方共产党人所说:“你们面临着全世界共 产党人所没有遇到过的任务,就是你们必须以共产 《实践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科 主义的一般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适应欧洲各国所没 有的特殊条件,善于把这种理论和实践运用于主要 学总结的理论结晶 需要解决的斗争任务不是反对资本而 毛泽东的《实践论》首次发表于1937年7月,群众是农民、时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结束、抗日战争开始,可 是反对中世纪残余这样的条件。”… 这是一个困 

  以说,《实践论》是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科学总结的理 难而特殊但又特别崇高的任务,这些任务的解决,必须把 论结晶。毛泽东《实践论》的写作并不是偶然的,而 无论在哪一部共产主义的书本里都找不到,是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的:一方面,从世界历史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 的根本性转变来说,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发展 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地解决这一历史任 

  的新纪元,不仅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事 务。《实践论》正是适应这种时代需要的理论产物。中国共产党人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现实的道路,而且也使得殖 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 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成 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收稿日期:2006—02—16 作者简介:方娟(1983一),女,安徽蒙城人,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13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思想根源这个任务则是在《实践论》中完成的。

  《实践论》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强 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把中国革命的丰 富经验加以概括、提炼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同样也 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 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但是由于 对中国革命的状况、特点和发展规律认识不多,对 或者叫做没有解决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2]m。

  这些论述表明,毛泽东已经触及到“左”倾错误的思 想根源,但是,深入地系统地阐述其理论错误及其 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根本 依据和基本途径都缺乏清醒的认识,以致在中国革 命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各种错误思潮和倾向的 干扰与冲击,使革命几经曲折和失败。具体地说,中国革命不仅受到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思想的干扰,也受到了三次“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思想的危害,特 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危害的 时间长,危害性的程度大。这错误的实质都是不从 客观实际出发、不从革命的具体实践出发,而是从 原则出发、从主观愿望出发,不懂得必须把马克思 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都是主观 主义错误思想在作祟。正如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 内的错误思想》中所说:“因为对于政治形势的主观 主义的分析和对于工作的主观主义的指导,其必然 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2]9卜‘左”

  倾冒险主义奉行教条主义,一切照搬马列的书本和 第三国际的指示,他们认为,凡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讲的话都必须遵守,凡是共产国际的 指示都必须照办;而“右”倾机会主义则否认马克思 主义的普遍真理,否认中国革命的现实性和力量。

  无论是“左”还是右的错误,都既不能科学认识和把 握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理论本质,也 不能科学分析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因此 它们要么否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性,要么就会 不顾客观实际,照搬照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根本不可能把理论与实践真正地结合起来。因此,“左”和右的错误虽然表现形式不同,本质上都是以 主观与客观相脱离、理论与实际相割裂为其思想特 征的,都是违反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 体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原则。

  毛泽东清醒地意识到从思想根源上清算“左”

  和右的错误倾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早在1929年 l2月,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就 对主观主义错误进行批判,而在《反对本本主义》一 文中则率先举起“反对本本主义”的旗帜,指出:“我 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

  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 合”

  2

  n卜112,“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 了解中国情况”

  。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 策略》和《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这两篇报告中,毛 泽东进一步批评“左”倾错误,指出这些人总是以为 “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 Jl,在思想方法上都是 “主观的指导和客观的实在情况不相符合,不对头,14 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毛泽东指出,实践是人类认 识的基本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一切真知都来源 于直接的实践经验,认识的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的发展过程,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 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 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 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 论的知行统一观”[2]296—297。革命实践中出现的 “左”和右的错误都不懂得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 践、知和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是以主观和客观 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2]295。右 倾机会主义者的思想认识落后于客观实际的发展,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 展阶段,或把幻想看作真理,或把将来的现实可能 性放到现时来做。因此,《实践论》从哲学理论的高 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斗争的实践经验,不 仅以其对认识的辩证过程和认识发展的根本规律 的深刻分析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以其 鲜明的理论针对性和战斗精神把党从“左”和右的 错误倾向中解放出来,为中国共产党的辩证唯物主 义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成 为我们党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典范。

  二《实践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理论基石 《实践论》是中国革命和斗争丰富经验的科学 总结,但同时《实践论》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理论基石。《实践论》以其对理论和实践的辩证 关系和对认识、发展规律的深亥 把握为中国化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首先,《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 础。《实践论》写于1937年,而在1938年召开的六 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向全党发出了要把“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号召。他说:“共产党员是国际主 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 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 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 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具 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 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 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 化,使它在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 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必须解决的问 题O”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是《实践论》的理 论逻辑的展开和必然结果,《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理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 的基本政治历史语境来看,它主要是反对割裂理论 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变马克思主义的“欧洲形 式”为“中国形式”。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新鲜活泼 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 派”[3 ,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结 合起来,变为群众的思想武器。因此,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反对教条主义者只讲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普 遍真理,脱离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把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世界性和民族性对立起来,只讲“国际性”不 讲“民族性”。毛泽东把完全脱离中国革命的实际 的“左”倾教条主义,称之为“假马克思主义”,强调 只有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的马克思主 义即根据中国特点加以具体运用的马克思主义,才 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者理论脱离实际,毛泽东认为应“取消他的‘理论家’的资格。只有用 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实际问题、能解决实际问题 的,才算实际的理论家”。毛泽东甚至提议“对研究 实际问题的文章,要多给稿费。能使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教员,才算是好教员,要多给津贴”[ ] 。

  其次,《实践论》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实事 求是哲学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实事求是思想的 马克思主义改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重大 理论成就,实事求是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性的 突出特征和核心概念,而这个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实 践论》的理论支撑。从某种程度上说,《实践论》是沟 通欧洲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即 强调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理论桥梁。毛泽 东1941年5月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这 一概念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释,他说:‘‘‘实事’就 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 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 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 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 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 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 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 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 论。”[51801在这里,所谓实事求是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与实践的结合,实事求是所反对的就是主观脱离客 观、理论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错误。毛泽东的“实事 求是”思想,不仅同教条主义相对立,是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必然要求,而且还同经验主义相对立,也是中 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的内在要求。教条主义 者照搬照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本和词句,经验主义 者只是从狭隘的经验出发,把一时一地的经验绝对化 和普遍化,二者都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 实践的内在的、具体的和历史的联系。什么是理论和 实际相联系呢?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 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 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 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 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才叫理论和实际相 联系。”[53 ̄jE是依据这种认识的逻辑,毛泽东曾经十 分简明地把实事求是归结为“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 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6J拼。我们党在十一届六 中全会中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 决议》中也对实事求是作了这样的概括,决议明确指 出:“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 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 相结合。”[

  J鼢因此,“实事求是”思想的提出,是《实践 论》理论主题的深化和进一步发展的理论成果。

  最后,《实践论》之所以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理论基石,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本著作是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毛泽 东在1937年发表的《实践论》中还没有提到“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实 践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所具有的基础 性的理论地位,同样也不能否认《实践论》中把马克 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所取得的成就。因 为重要的不在于“标志性语言”的使用,而在于哲学 思想的实质和内涵。正如恩格斯指出:“人们远在 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 了。”_8J155毛泽东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 高超的吸收、消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能力,在 这方面是他的同时代人所无法比拟的。在《实践 论》中,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解决了中 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来都没有讲清楚的“知”与 “行”的关系问题。《实践论》重新发表时,毛泽东亲 自加上了副标题:“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 行的关系”。很多学者以此认为毛泽东是一位中国 传统哲学家,认为《实践论》主要是吸收了中国传统 哲学两千多年来的知行学说。这种观点是不准确 的。中国传统文化确实对毛泽东写作《实践论》是 有很大的影响,但不能否认的是《实践论》的主要观 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只不过“毛泽东这一著作的特 点就是对复杂的哲学问题的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 ①参见延安《解放>杂志。第57期,第36—37页。

  l5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分析与叙述的形象性和辩证性结合在一起"191瑚,而这种“结合”恰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 文化的结合,“交给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让马克 思主义说中国话”,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新鲜活泼 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 派”,《实践论》则是其生动的体现。

  —在于没有看到前苏联哲学教科书只不过是构成毛 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理论的 中介和桥梁。《实践论》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和系统化的标志性著作 之一,以其显著的理论特色和独特的思想创造,丰 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

  —首先,《实践论》并不是教科书体系,它没有像 广泛讨论马克思主 三《实践论》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前苏联教科书那样,面面俱到,理论的典范 《实践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 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丰富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 结,是中国共产党人同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 思想路线作斗争的历史产物。它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所取得的伟大理论成 果,代表着中国现代哲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实践 论》不仅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 器,而且为新中国建立以后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经 过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实践第一的观点已经深入人 心,《实践论》的理论价值已经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 伟大实践所证明,并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挥指导 作用。但是,由于当代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特别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深入发展,人们生活的 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剧烈的变革,伴随着利益多元化 和国际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各种社会 思想也纷然杂陈,一些错误思潮也通过实践的理论 形式表达出来,毛泽东的《实践论》和实践的理论成 为各种思潮思想相互斗争的一个焦点。因此,准确 把握《实践论》的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认清各种非 科学的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原则界线,就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实践论》是2o世纪3O 年代苏联教科书的产物。从这个观点来看,《实践 论》只不过是一本僵化的、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的理论著作,因而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真 正的理论创造和发展。毛泽东在写作《实践论》之 前,曾经认真阅读过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专家西洛 可夫等撰写的《辩证唯物论教程》和米丁等主编的 《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并做了大量的类 似列宁《哲学笔记》式的批注。应当承认,苏联哲学 教科书虽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客观地 说,它们仍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作出 过自己的理论贡献,对中国哲学界产生过重大影 响,其所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毛泽东写作《实践 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准备,但是不能因此就否认 《实践论》的理论价值和意义。那种把《实践论》等 同于苏联的哲学教科书,然后借否定苏联教科书来 间接贬低或否定毛泽东的《实践论》的做法,其错误 l6 义哲学的一般问题,而是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 实践需要出发来建构自己的理论框架。毛泽东写 作《实践论》所面临的理论任务也不同于马克思、恩 格斯和列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新世界观所面对的 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列宁 写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所面对的是马赫 主义,毛泽东所面对的不是精致的、系统的哲学理 论体系,而是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主观主义、特别 是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所解决的任务是为什么以 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 实践结合起来。因此,《实践论》并没有简单重复前 苏联教科书的理论观念,而是从中国革命的历史和 逻辑的统一出发,突出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其 次,《实践论》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和深化了苏联教科 书的某些概念和原理,而且以其思想的深邃性、鲜 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战斗性区别于教科书的理论体 系。唯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像毛泽东这样善于 思考和总结的革命家才能写出《实践论》这样的宏 伟著作。毛泽东并不满足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 理进行教科书式的表达,而是注重其所具有的批判 性、战斗性和革命性,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实 践的指导意义和价值。正因为如此,毛泽东甚至认 为“《矛盾论》不如《实践论》那篇文章好”【l0J406。因 为他感到《矛盾论》“太像教科书”;他甚至认为把 《矛盾论》与《实践论》放在一起,“将妨碍《实践论》

  这篇论文的效力”L1lJl55。第三,《实践论》是一部具 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理论著作。黑格尔曾经 说过:“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 秀的东西,否则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它还将是野蛮的。如果哲学一旦学会了说德语,那 么那些平庸的思想就永远也难于在语言上貌似深 奥了。”《实践论》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哲学理论思维 的方式和风格,论著立场鲜明,言简意赅,善于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典故、格言和谚语,以及中 国人民III常的生活经验,形象生动地阐明马克思主 义认识论的深刻内涵,使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说“中国话”,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富有浓郁 的民族特色。因此《实践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也 是那些教科书体系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实践论》并不是一部僵化的教条主义的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物。一方面,毛泽东通过苏联 的教科书体系,而达到具有创造性的列宁主义的理 论高度,从而进一步达到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高 一度,正如近藤邦康所指出的那样:“与同时代推进社 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相比,他更接近于‘为应对第 次世界大战,感受到了锤炼推敲自己的认识论的 必要性’、从而精读了黑格尔的《大逻辑学》的列 宁。”[12]107当代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专家诺曼?

  莱文也指出:“毛泽东通过阅读列宁的哲学笔记的 最重要部分。直接接触了布尔什维克的黑格尔主 义。黑格尔化的列宁主义对毛泽东有重大影 响。”[13J4蝎另一方面,毛泽东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 范。它昭示我们: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 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 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具体地、历史地结合起来,既要反对理论脱离实际、使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化 的倾向,也要反对实践脱离理论、使马克思主义虚 化、边缘化的倾向。唯有使马克思主义面向现实生 活,大胆探索和解答时代所提出的崭新的理论和实 践问题,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始终成为人 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并且成 为引领实践和时代发展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jL京:人民出版社,1995.人,不仅阅读了马克思主义著作,而且阅读了大量 其他哲学家如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著作。

  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并不是一个僵化教条的马克 思主义者,《实践论》批判的矛头所向正是那些从苏 联回国、深受苏联僵化的正统思想影响,以王明为 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毛泽东的《实践论》所代 表的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用诺曼?

  莱文的话来说,毛泽东是一个“再创造主义”的马克 思主义者。“毛泽东之所以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就因为他必得为中国而重新创造的活动。”【ls]4 ̄实 际上,《实践论》不仅在根本的哲学世界观上坚持马 克思主义,而且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 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 化结合起来,通过科学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 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实践论》的意义不仅在于从理论上高度重视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 实践、知与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且在于它也是 坚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9]许全兴.为毛泽东辩护[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1O]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1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1988.

  [12]近藤邦康.毛泽东:革命者与建设者[M].北京:中国青 年出版社。2004.

  [13]诺曼?莱文.辩证法内部对话[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 ? 社。1997.

  On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On Practice FANG Juan (Del

  Philo ̄hy,Nanjing

  University。N ing

  210093,China)

  Abstract:On Practice is the scientiifc summation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Chinese revolution.It

  is the ideologi-

  eal fruit of both

  Marxism in China nd aMarxism of Chinese practica1.experience.It is also he ttheoretical

  come/stone of Marxism in China.On Practice shows that Chinese Marxists。represented by Mao Zedong,develop Marxism in a ere—

  ative way and their revolutionary style.,I11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he rtel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revealed by On Practice,is still of importantly theoreitcal

  value and guiding signiifcance for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mem—

  bets.who辨engaged in he tcombination ofMarxism wih Chitnese concrete practice under he tnew historical condiiton.

  Key words:On Practice;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contemporary value 

  .(责任编校龙四清)

  17 

篇八:实践论的意义及当代价值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第19卷第3期理论前沿2019年9月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及其当代价值○?李新宇1?辛宝海2(1,2.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宁?273165)[摘??要]?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篇经典著作。认真学习研究这两篇著作,对我们在新时代如何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作,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字]?实践论;矛盾论;毛泽东思想;当代价值[中国分类号]?A8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750(2019)03-0009-04《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两篇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矛盾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奠基之作。“两论”为中国革命的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虽然今天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新鲜事物已经超出了马克思主义当时的设想,但是经过实践的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两论”所散发的真理光芒对当代仍具是科学真理”[1],重要价值。一、《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背景《实践论》《矛盾论》写于1937年夏,此时中国革命正处在土地革命时期向抗日战争时期的过渡期,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关系缓和实现第二次合作。面对这样一个特殊政治时期,非常迫切地需要从哲学上对中国革命经验进行系统总结,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破除“左”倾思想残余,使全党正确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最终取得革命胜利。(一)中国革命经历两起两落,迫切需要对革命经验进行哲学总结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组成了国民革命军,坚持正确的革命思想,宣传先进文化,开展群众运动,一路乘胜追击,重创了旧的封建军阀,正值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之时,革命阵营内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相继叛变革命,在帝国主义的庇护下,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肆疯狂屠杀,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新工具。国民革命军虽然打垮了旧军阀,但是军阀混战的局面没有结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所以说大革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奋斗,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建设的实践中,落实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农民在经济上获得了土地,在政治上获得了权利,激发了他们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粉碎了国民党多次进剿,取得了较大的胜利。但是由于王明、博古等人“左”倾思想的危害,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中国革命出现反复,以及“左”倾思想在党内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就是不同党派以及共产党内很多同志对中国革命性质、革命任务、革命依靠力量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不统一,没能够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出发去认识中国革命,没有用好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去处理中国革命问题,毛泽东认为非常迫切地需要对革命经验进行哲学总结,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革命。(二)革命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急需统一全党思想认识“两论”写于1937年7、8月间,此时中央中央在陕北站稳了脚跟,政治环境比较稳定,毛泽东有大量时间进行研究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此时也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的时期,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面对新的革命形势,社会上有人大肆宣扬“亡国论”,党内还有部分人简单教条的把苏联经验套用到中国革命中,中国革命该怎么走、前途如何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共产党人和广大群众急需弄明白的问题,有必要较快地统一全[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研究”(M2018X064)。[定稿日期]?2019-08-19[作者简介]?1.李新宇(1992-),男,山东临沭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辛宝海(1971-),男,山东利津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第19卷第3期理论前沿2019年9月党的思想认识,使全党同志及广大群众尽快看清革命的发展形势,把更多的力量汇集到革命的统一战线上来。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并深化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人通过实践推动了认识的进步。再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不是因为这一理论产生于“哲人”,而是因为这一思想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无数次检验,在实践和斗争中被证明是真理。(三)需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使之更好的应用于中国革命中国革命的两次大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左”的思想在党内占有很大的市场,这些思想看起来是马克思主义的,实则是教条的、僵化的马克思主义,持有这些思想的人大多数有留洋经历,能大段大段地背诵马克思主义著作,给很多同志造成了权威的假象。这些人照搬苏联经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只看到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的统一性,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所以他们思想中存在顽固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用理论学习来提高思想认识,他指出解决中国问题就要有了解中国国情的同志,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灵活地掌握和运用这一理论,杜绝僵化的、片面的、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认为那样必定会损害中国革命。毛泽东同志倡导把马克思主义灵活地运用到中国革命实际中,带头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灵活运用于斗争与联合、统一战线思想以及军事思想中,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所以说,“两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成熟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二、《实践论》《矛盾论》的主要内容《实践论》《矛盾论》虽然写于新民主主义时期,但是其真理光芒是永恒的。这两篇著作透彻地分析了党内错误思想的产生根源,深刻地认识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全面系统地指明了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点的科学态度,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两篇著作的深邃思想。(一)《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实践论》从实践的观点出发,通过系统全面的阐述,深刻分析了中国革命现实问题,彻底批判了教条主义思想的严重错误,为统一思想认识、解决革命问题、正确对待真理等问题作了哲学层面的指导,有力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第一,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毛泽东从社会生产的实践出发,论证了实践对人的认识的基础作用。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没有社会生产等实践,人就无法与客观世界相联系,就无法形成对世界的认识。其次,实10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的认识的正确与否,是不是客观真理,需要通过实践去检验,只有实践才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最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的认识必须通过现实实践才能发挥作用,人的认识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改变世界,所以说认识最终是会用到实践中的。毛泽东通过论证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着重强调了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通过轰轰烈烈的群众实践来认识和推进中国革命。第二,阐述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毛泽东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相反,人的认识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认识的两次飞跃构成了人对事物的基本认识。首先,人通过实践,对事物产生最初的感觉,这是肤浅的现象认识,通过多次与事物接触,慢慢形成概念,然后才能对事物进行初步地判断,依靠判断的逻辑进行推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而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即经过实践得出的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的发展。毛泽东通过论述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非常彻底地批评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理论缺陷都在于割裂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把握实践唯物论的思想武器。第三,真理的发展规律。在世界发展的大环境中,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的,真理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出了一定的界限它就会成为谬论;真理又是绝对的,它的标准是唯一的、无条件的,它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毛泽东指出:“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2]296毛泽东借此告诫同志,不要将马列主义神圣化,马列主义并不是人类认知的终点,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要沿着他们指明的道路继续前进,为实现共产主义美好社会继续奋斗。第四,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论证了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之后,并没有轻率地下认识过程终结的结论。他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进到了比较高一级的程度。”[2]297毛泽东的这一论述旨在鞭策共产党人务必要不断求知、不断实践、知行合一、永不自满。(二)《矛盾论》的主要内容《矛盾论》紧密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的实

  际,系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文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另一篇重要哲学著作,第一,两种宇宙观。毛泽东开门见山地指出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宇宙观,形而上学被资产阶级所拥护,属于唯心论的世界观,主张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去看世界,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的根据,抹杀了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联系。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者的伟大思想武器,主张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内因决定外因。由此得出,中国革命的胜败是由内因决定的,中国革命的两次胜利都是因为在党内清算了主观主义的思想错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宇宙观。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毛泽东指出,矛盾及对立统一,存在于宇宙的发展过程以及宇宙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对于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实际、解决革命问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教条主义者不懂得研究和处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生搬硬套俄国革命经验,并试图将其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真理。第三,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毛泽东认为,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2]320。在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有助于更好地认清事物、制定对策,引导主要矛盾向着有利于革命的方面转化,教育全党同志要学会抓主要矛盾,“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使困难迎刃而解。第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毛泽东认为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毛泽东灵活地把它运用到中国社会中,坚持统战思想,又斗争又联合,以斗争求团结,把社会各界群众汇集到革命阵营中,减小革命阻力,让反动派彻底孤立无助。第五,对抗在矛盾中的作用。毛泽东指出,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剧烈的形式,是矛盾无法调和的一种质变,共产党人要善于把握矛盾,善于引导对抗性矛盾向非对抗性矛盾转化,同时又要坚持原则性,同出卖国家利益、损害群众感情的反动派坚决斗争到底。三、《实践论》《矛盾论》的当代价值“两论”不是纯粹的哲学研究,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人及先进中国人迫切想解决的中国革命道路李新宇

  辛宝海: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及其当代价值理论前沿2019年9月问题,有力批判了党内“左”的思想及其错误根源,科学论证了中国革命要发展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两论”是新民主主义时期重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它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同时也昭示着中国发展的未来,对今天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示。(一)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不断散发真理的光芒,根源就在于这一学说是从实践中产生,又接受实践检验,最终指导实践的发展,实践的原理有力地提升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水平,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第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确立了一条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一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党宝贵的理论财富,对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就是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二,坚持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毛泽东同志在会实践的主体,这就让实践不只作为一个哲学名词存在于思想家和知识分子的口中,普通群众也有权利参加社会实践创造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3]在这一思想号召下,党的群众工作更加深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加高昂,巩固了党的群众基础。在各项工作和运动中,群众都扮演着社会实践主体的角色,群众通过社会实践发挥着历史创造者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第三,坚持用实践来检验发展的实际成果。如何认识和评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特别是文革的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历史,都需要通过实践去检验。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每一步发展都面临着关于姓“资”和姓“社”的问题,为了破除“两个凡是”,解放人的思想,减少发展阻力,党中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上广泛深入的开展“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得出了真理的标准问题。十八大以来,社会上出现用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历11“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实践论》中明确了实践是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是社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第19卷第3期理论前沿2019年9月史和现实的成绩批判了这一错误的思想,又一次用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二)坚持矛盾的观点,一切从矛盾的特殊性出发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中的根本法则。毛泽东创造性地将矛盾观点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实际中,通过对矛盾理论的细致阐述,并用以具体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新境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被运用到多个国家、不同时代中,究其原因就在于它并没有规定真理的具体形象,而是坚持从实践中认识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以及政党间的现实问题,正确地认清了中国革命的形势,批判了教条主义者的错误及其思想根源,有力指导了中国革命事业。第一,善于把握矛盾,根据主要矛盾制定工作任务。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抓主要矛盾的有力体现。社会主要矛盾是矛盾问题在社会领域的反映,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对策,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制约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一科学论断是我们制定正确方针的现实依据,是有效开展工作的根本前提,现阶段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展开。第二,正确处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5]当前我国社会存在很多普遍性的问题,诸如房价过高、城市拥堵、就业困难等,这些问题大多是由城市化发展过快产生的。除此之外,在一些地区还存在贫困、交通落后、教育落后等问题,这类问题在当前中国是少数,但是也必须重视它的存在和解决它的意义。对于我国当前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发生原因,精准施策。第三,学会处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化解和防范矛盾风险。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一切过程中,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大刀阔斧的发展,中国社会较之以前无论在发展水平上还是在国际地位上,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发展形势一片向好,大好的发展前景容易让我们只看到矛盾的同一性忽视矛盾的斗争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面临着“四种风险”和“四大挑战”,如果我们不认真研究矛盾的思想,就不能正确的引导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转化,在现实问题面前就会手忙脚乱、手足无措。(三)坚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2的实践。”[6]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点、世界发展形势相结合。毛泽东认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7]271。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始终保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的思想体系,它虽然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但是它研究的是全人类的解放问题,它之所以能在20世纪指导中国革命,并在21世纪散发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就在于它是开放的思想体系,紧密的结合时代变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更加充满生命力的根本原因。第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特色、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在于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真理,它符合了中国民众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它能很快地融入到中国革命中。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我们需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7]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具体地指导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第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新鲜事物、人民群众的喜好相结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不断提高。因此,在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把它与新的社会事物、新的传播手段联系起来,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马克思主义的特质就是为人民服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使用互联网的7亿多万民众已经成为大多数群众之所在,必须把我们党的工作与网络信息技术联系起来,善于运用互联网创造受群众欢迎的、社会评价良好的办公软件,推动党和政府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用网络察民情、解民忧、集民智,走好新时代的网上群众路线,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

  李新宇

  辛宝海: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及其当代价值理论前沿2019年9月化、中国化、大众化。【参考文献】[1]习近平.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N].人民日报,2017-09-30(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28.[4]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28(0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39.[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8].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2.html.[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7.[8]李安增,陈邦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中国传统文化蕴含[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9(3).OnPractice,onContradictionbyMaoZedonganditsContemporaryValueLiXinyu1XinBaohai2(1,2schoolofmarxism,qufunormaluniversity,JiningShandong273165)Abstracts:MaoZedong"s"onpractice"and"oncontradiction"aretwoclassicworksonthesinicizationofMarxistphilosophy.ThestudyofthesetwoworksisofgreatguidingsignificanceforustocreativelyapplyMarxisminthenewera,torealizethemodernizationofMarxisminChina,andtopromotethecause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inthenewera.Keywords:onpractice;oncontradiction;MaoZedongthought;contemporaryvalue[责任编辑?刘玉成]13

篇九:实践论的意义及当代价值

  

  现今读实践论的意义

  现今读实践论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教育理念的出现,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挑战,也是对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一种回应。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践经验,导致他们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发挥所学知识的作用。而现今读实践论则强调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现今读实践论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今读实践论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需要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承担责任,这些都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责任心等。

  现今读实践论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应该在教育中更加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

  学习,从而更好地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推荐访问:实践论的意义及当代价值 实践论 当代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