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证分析与应对举措【完整版】

时间:2022-06-15 10:0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证分析与应对举措【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证分析与应对举措【完整版】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证分析与应对举措6篇

【篇一】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证分析与应对举措

新时期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管理工作探索
作者:丁静
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5期

        摘要: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而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影响,汉族与各个少数民族在经济条件、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受教育资源等方面也不尽相同。新疆地域辽阔,资源富集,多民族聚居。由于新疆地处中国地域的边陲,受气候地势等原因的限制,经济发展水平低,群众受教育的程度不够。为了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受教育水平,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受教育权,更好地实现民族平等。江苏理工学院积极响应并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自2013年9月以来,迎来了内地新疆籍的少数民族学生44人,主要来自维吾尔族,招生专业为四年制本科。民族学生工作是学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民族学生工作,事关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民族团结、和谐校园建设。为了更好地完成我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使他们在我校有家的感觉,需要了解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 教育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162-02

        一、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

        (一)区域文化教育水平差异带来学习状态的不适应

        语言方面:如我校新疆籍学生中,只有1名汉族学生在普通高中就读,其余的少数民族学生中有的在“民考民”中学就读,有的在“民考汉”中学就读,汉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同学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有的同学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都比较困难。

        学科方面:我校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都通过预科学习的方式入校,之前受过教育。但由于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很多学生的基础薄弱,英语、数学等基础学科与内地的学生存在较大差距,跟不上我校的教学进程;
政治、历史等人文类公共课在中学阶段接触较少,以上这些原因造成了他们在开始阶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普遍不适应,学习比较被动。

【篇二】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证分析与应对举措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文意识分析

第23卷第4期

20O9年4月

教育与教学研究

EducationandTeachingResearch

Vl01.23NO.4

Apr.2009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文意识分析

杨玲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摘要】在多民族国家里,由于客观上存在着语言使用的不平衡性,少数民族对自己的母语和自己语言社区以外

的更为通用的强势语言,主观上必然形成一定的态度.作为少数民族学生,他们需要对国家通用语言和本民族语言实际

功能做出客观评价,对主体语言使用做出抉择,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关心本民族语言文化地位和命运.这既有利于少数

民族学生融入主流社会,也有利于传承,发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本民族语言;汉语;双语;言语社区

【中图分类号】H2;H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44(2009)04—0085一o4

20世纪以来,西方学术界普遍把人类学,民族学,社会

学和语言学结合起来研究,这显然是因为语言作为一种特

殊的社会现象,除了受到本身的特点和规律的制约外,还

强烈地受到社会,文化特点的影响.在我国当代社会生活

中,汉语已经成为我国各民族相互交际的语言,也是国际

问重要的通用语言之一,政府还把在使用汉语的地区内推

广汉民族共同语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政策,使规范的现代

汉民族共同语成为各地人民共同交际的工具.在客观上

汉语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通用语言","公共语

言"或"族际共同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相比,汉语言文

字是一个强势符号,代表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知识.

在多民族国家里,各种语言在使用范围和使用程度上一般

是不平衡的:有的语言在社会使用中处于强势地位,有的

语言处于弱势地位,这种不平衡性是由诸多历史原因和现

实社会条件决定的.由于客观上存在着语言使用的不平

衡性,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的母语和自己言语社区以外的

更为通用的强势语言,主观上必然形成一定的态度.

,语言评价

少数民族学生对今天作用越来越凸显的通用语言的

形式,体系及语言行为会采取评价性的态度.《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

语言文字的自由.《宪法》第十九条主张:国家推广全国通

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重

申: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些

规定,把语言文字上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尊重了少数民族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

利,也保障了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特别是少数民族

学习,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权利,不仅体

现了我国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

系,而且体现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使用本民族

的语言文字,不但是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享受的自

由,而且也是一项重要的自治权利l1

以我们现实的情况而言,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都存在

着双语现象,即,他们既能够而且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也

能够而且需要使用汉语,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

语言的功能在逐渐降低,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文的学习诉求

高过以往任何时期.首先,汉语文是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汉

语考试这一套评价体系实现向上流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其

次,汉语文是一个强势符号——能够使用汉语文实际上代

表着一种社会身份,社会地位或社会荣耀._2从就业市场

要求和学校教育制度两方面的情况来看,汉语文无疑比少

数民族语文具有更为重要的实际作用.掌握汉语文较好

的少数民族学生不仅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容易获得升学考

试的成功(如获得知识和证书),而且也容易被劳动力市场

所接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少数民族学生在走出少

数民族地区后,如果语言不通,便很难和汉族及其他民族

进行交流,沟通,交际范围受到限制,自身发展受到局限,

甚至引发心理障碍,他们就无法融入更加广阔的社会.可

见,语言态度与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认同以及相关的心

理机制有密切的关联,一般说来,少数民族学生放弃使用

民族语言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社会需求,一个是言语

社区.自觉地学习汉语,接受汉语文化的熏陶,更容易接

近成功,是放弃使用本族语而转用汉语的首要动机;进入

社会威望更高的言语社区,或者进入较多通行通用语的政

治,经济,学校教育等现代社会的重要领域,则给了少数民

族学生放弃使用本族语的机会.这样的话有可能出现不

同的结果:一种结果是,本族语和汉语在社会交际活动中

功能互补,在不同的领域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

用,相辅相成,并行不悖,语言使用者成为语言群体中起积

极沟通作用的双语人和双文化人;另一种结果是,本族语

使用的场合越来越少,社会功能被制约,社会威望被削弱,

语言使用者最终成为使用通用语的单语人.

二,语言感情

本族语具有表达某一地域特殊的情感,文化意识的作

【收稿日期】21309—01—0r7

【作者简介】杨玲(1964一),女,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85

第4期2009年4月教育与教学研究No.4

Apt.2OO9

用,所以应当得到重视和保护,少数民族学生在本族语言

文字与他族语言文字的适应中感受到多元文化的乐趣,有

义务担负起传递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在我们国家,语言的种类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按语言

学界的传统看法,各种语言大致分属五大语系,使用情况

参差不齐.其中藏语和彝语在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地

位举足轻重.从使用人口,有无文字,使用范围,使用程度

上来比较观察,藏语使用人口在百万以上,有通用的传统

文字,有较大的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民族聚居区,在行政,立

法,司法,教育,出版,传媒,文艺,宗教,经济,信息等社会

领域中都有较高程度的使用,新中国成立以来,藏语言文

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其使用范围和

使用程度保持稳定的态势.彝语的使用人口也在百万以

上,有建国后经过改进的文字,但使用范围和使用程度明

显低于藏语,彝族学生选择使用全国通用的汉语文的比例

较高,而且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杂居在平坝地区的彝

族,懂汉语的占多数,部分人已经不会使用本族语交际,散

居在平坝地区的彝族青壮年和少年都只会说汉语.不同

地区的彝族人相互交际时大多用汉语而不是各地的方言

作为交际语.由此看来,藏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有活

力,能持续的少数民族语言,彝语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不

稳定,受制约的少数民族语言,它们的生存活力处于不同

的状态.这样的语言现状就产生了藏族学生和彝族学生

相互区别的语言行为:第一,向汉文化趋同的速度彝族学

生高于藏族学生;第二,汉语成为彝族学生的第一语言,本

族语反而成为第二语言或者不被掌握._3尽管这两种语言

个活跃兴盛,一个有衰退趋势,这两个民族的学生有诸

多相异之处,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对强势语言都有效仿

心理,对民族语言社团中的民族特色也有保留意识.

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语言文化资本上是不平

等的,他们必须要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掌握汉语言

文字上处于劣势的现实.我们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可以

通过以下方式:

(一)构建实用的双语教育模式双语教育可以形成

语言的内部转换机制,并能使学生从其他文化的"内部成

员"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观点,从而给学习者提供相应文

化的感性认识,使语言的符号与其文化内容紧密结合起

来,共同担负现代社会的交际职能.经过多年实践,我国

的双语教育在制度,理论,师资,教材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建

树,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方式方法.建

设健康的双语环境,既让少数民族学生完全习得通用语

言,又不放弃本族语.

(二)培养优秀的"民汉兼通"人才"民汉兼通"的理

想型人才能够直接面对地方和民族地区,为地方经济,文

化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服务,能够通过其他民族文化

的视野来充分认识自己民族的文化和行为,平等对待异族

文化和行为,深刻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能够增强

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感

(三)提倡民族的多元文化共存在一个多民族国家

中,无论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

根据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主体民族学生要学习和掌握少数

86?

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知识,增强民族大家庭意识;少数民

【篇三】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证分析与应对举措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与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作者:孟凡婷
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5期

        摘要: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进行分析,主要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民族信仰及学习情况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并基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提出教育管理的创新对策,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效果,营造和谐与美好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高校 少数民族学生特点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159-02

        少数民族学生在民族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均具有突出的特点,高校管理活动中需要基于学生的特点加以针对性管理,采取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教育管理创新方式,真正发挥教育与管理的价值,才能够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我国少数民族数量较多,少数民族学生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提升其重视程度。但是结合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实际的管理效果却不够理想。文章将基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加以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研究活动带来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分析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理念、地区差异的不同,致使少数民族学生具有特殊性特点,其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而言

        因为生活地区环境、文化习俗差异等,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生活习惯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如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性格多具有自由、散漫的特点,壮族学生则性格比较豪迈、洒脱,不拘小节等。

        (二)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信仰而言

        各个少数民族其民族信仰具有差异性特点,我国55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的文化思想、民族信仰具有差异性特点。[1]地区差异、民族差异影响下,学生的个人信仰也会有所不同。

【篇四】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证分析与应对举措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
作者:郑燕玲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32期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有着明显的特点,本文以全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宁夏高校 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学生为例,通过分析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特点,针对现在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措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预科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具体措施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
教育管理;
实践探索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是指当年学生被录取后须进行预科培训一年,成绩合格后,转入当年考入的高等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是党和国家加快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特殊政策措施,认真做好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管理工作对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突出特点

        1、家庭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笔者所在的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有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有50%以上的学生来自经济落后的偏远农村、高寒地区等老、少、边、穷地区,生活相对贫困。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是要根据学校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准的标准全额缴纳学费的,不能享受其他的优惠政策。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学生随着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迷茫状态,他们在人生观、道德观和审美观上都表现出多视角、多样性。

        2、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普遍民族意识较强

        以宁夏大学民族预科学院为例,学院现有42个少数民族。由于多个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民族特点在对比中表现突出。从进校开始,随着学生文化层次及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这种民族意识也明显增强,尤其对本民族的政治地位极为关心。这种民族意识使他们更加关注自己民族的语言、传统习俗、宗教、饮食、生活习惯等是否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如被忽视就会表现出反感情绪。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在别人看来是容易忽视的小事,他们却会认为是自己权益和人格得不到尊重,引起不满而在思想上出现较大的波动,有时候还会诱发恶性事件。

【篇五】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证分析与应对举措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作者:李雪
来源:《知识文库》2018年第18期

        以贵州医科大学预科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少数民族预科生基本情况及特殊性进行分析,研究了少数民族预科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面临的困境等问题,力求找出符合校情的少数民族预科生教育管理工作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少数民族预科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指对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民族预科在培养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合格大学预备生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

        1 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基本情况

        贵州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自1983年创办以来,为我省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培养了成批的专业人才后备军。2009年起,贵州医科大学恢复招收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民族预科班学生, 每年招收 100人左右, 学生在完成了第一年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后, 于次年插入临床医学、护理学本科专业继续学习。由学生处负责预科一年的学生管理工作。

        2 当前少数民族预科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

        当前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呈现良好态势,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进取。但是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特点及少数民族预科生群体的特殊性导致少数民族预科生教育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一是学生总体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不够。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原因,一直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都比较差,基础教育同样有所欠缺。医学课程本身难度很大,学习压力要比普通的大学生要大得多,为了让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为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必须在预科1 年的时间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是学习目标不清,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良风气蔓延严重。一些学生把预科看成是“过渡”的阶段,放松了学习,放松自我管理,沉溺于享受玩乐中,甚至有违规违纪的行为。三是学生家庭经济基础较差,生活压力大。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是国家促进少数民族进入高校学习的一项政策,但是由于地域与地方政策限制,该类学生经常不能享受到贷款资助政策,如生源地助学贷款。四是学生人际交流范围小、交际能力差,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积极性不高。五是思想情绪呈现多元化,心理脆弱,情绪起伏大,易产生过激行为。

【篇六】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证分析与应对举措

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管理方法探析

作者:陆启华

作者机构:533899 百色市靖西市民族中学 广西 百色

来源: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ISSN:1671-0487

年:2018

卷:000

期:005

页码:43

页数:1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管理方法

摘要:对于少数民族学校来说,学生管理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有诸多不同之处,从当前的少数民族学校来看,老师在管理过程中还面临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发展.本文在深入分析少数民族学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学生管理的有效方法.

推荐访问:实证 少数民族 举措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证分析与应对举措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证分析与应对举措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