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完善舆论引导机制程序,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范本(3篇)

时间:2023-08-20 20:4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完善舆论引导机制程序,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范本(3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3年完善舆论引导机制程序,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范本(3篇)

完善舆论引导机制程序,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3篇

完善舆论引导机制程序,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篇1

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妥善应对网络舆情

当今社会,网络媒体的成熟使得舆论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网络传播的巨大威力已经有目共睹,网络成为各种社会舆论生成的最重要载体,甚至影响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展和走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妥善应对网络舆情,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就成了当务之急。应将工作的中心围绕着“提升处置能力、迅速化解危机、树立良好形象”这一目标,全面建立完善网络舆情汇集预警、监测应对、反馈沟通三大机制,全力推进网络舆情工作。

一、网络舆情现状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1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已增至38.3%。其中手机网民达3.56亿人,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
博客用户达3.18亿人,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62.1%;
微博客用户数近2.5亿人,比2010年暴涨近300%,成为引爆舆论的最重要平台。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我市约有网民近百万人。这些网民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一)是正在读书的中学生。随着网络的发展,中学生上网冲浪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时尚潮流的东西喜欢先试为快。对于手机上网浏览或收发电子邮件等新鲜事物,他们并不陌生。但少年人无忧贪玩的本性使他们的网上活动还主要集中在聊天和玩游戏上。

  (二)是目前在读的大学生。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世界遨游,他们从网上获取信息,包括看新闻、使用搜索引擎、下载软件,与朋友交流。

  (三)是已经工作有较高收入的网民。这一族群的网民大多是高学历或高收入的事业有成者,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68%,他们的平均年龄约32岁,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最早接触互联网的精英分子,网络早已成为他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网上浏览新闻、使用搜索引擎和收发电子邮件的比例都高达70%以上,而其他娱乐类活动如聊天、玩游戏的频率则明显偏低。

  (四)是已经工作但学历和收入都较低的网民。年龄在16到25岁者。这类网民在服务行业工作的比例占到1/3,但是他们年轻、有激情、也爱玩,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发短信这些时尚且娱乐性很强的活动使他们长时间地沉迷于网上。

(五)是学历不低、收入中等,多集中在机关、较大企业和科教文卫系统工作的网民。这类网民平均年龄33岁。他们有较为紧张的工作,上网也与工作有较紧密的联系。上网阅读新闻、发电子邮件、聊天为多,也多有登录博客、论坛、上网发帖,阐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这类网民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

总之,这五类网民都体现出以下特点:①总体来说,年轻人占绝大部分;
②文化程度、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③记性好,想象力、创造力丰富;
④部分网民喜欢跟风,人云亦云;
⑤少部分网民思想偏激,表现出对现状的不满情绪。⑥对热点事件的参与性比较强。

  针对这种形势,如何加强网络文化管理,积极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也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做好舆情工作的现实意义

当前社会正处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切实提高网络管控能力以及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做好舆情信息工作能使我们更加准确、更加及时、更加全面地掌握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动态,了解民心所向、基层所需、群众所想,进而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和重要的决策依据。

如:2011年3月,南京地铁建设砍迁梧桐一事引起了南京市民的集体忧思,包括黄健翔、孟非在内的南京市民或曾在南京生活过的外地名人,或利用微博号召,或为梧桐树绑上绿丝带,发起了一场声势颇为浩大的“拯救南京梧桐树”运动,媒体新闻又将此事扩大化至全国性关注。针对此事,南京市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民意沟通,3月17日,南京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古树名木及行道大树保护的意见》,承诺市政建设“原则上工程让树,不得砍树”,网民对此处理结果普遍表示满意。

在此次“梧桐让路”事件中,民众和政府取得了双赢。在“麦克风时代”能够把握舆论话语权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在 “梧桐让路”事件中南京市政府正是尊重了这一媒体规律。南京市政府利用媒体、善用媒体、充分听取民意做到了信息沟通的顺畅和政策执行的民意支持,是一个完美的双赢结果。

由此可以看出做好舆情工作的现实意义重大,只有及时的把握网络信息舆情,充分听取民意,积极引导,才能得到群众的充分理解和认可,使事态朝好的方向发展。

三、完善机制,为网络舆情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的工作机制,有利于驾驭信息网络和掌握舆论主导权。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就要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

  1、建立快速发现舆情的机制。一是主动发现重要舆情苗头。在互联网上,尽管各类论坛、各种跟帖等浩如烟海,但网民的从众心理很强,只要我们的管理人员认真负责,紧紧跟随诸如中央新闻媒体主办的网站论坛和天涯、凯迪等社区论坛,就很容易在第一时间发现舆情苗头。同时,网络管理人员还应该熟练使用各种搜索工具,开发和使用专门的搜索软件,通过各种敏感词收集舆情信息。二是建立信息收集平台,充分利用网民的力量收集舆情。网络管理部门在管理辖区网站的同时,应该寓管理于服务,主动协调主要网站,为网民提供发表意见的平台,主动了解民情民意,并利用这些平台,收集整理舆情信息,协助有关部门解决网民反映的问题,满足网民的诉求愿望。

  2、建立快速反应的舆论引导机制。一是快速判断并果断决策。对于那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禁止的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等非法信息,一线管理人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通知有关网管员进行删除,将不良信息消除在萌芽状态。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的信息,网络管理部门应该在调查核实的同时,及时报告,并立即启动相关预案,使问题得到果断处置。二是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网络舆论之所以能够快速形成并扩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民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如果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信息,让网民了解事情真相,网民就不会胡乱猜疑。因此,最好的舆论引导,就是及时发布权威的真实信息。三是及时进行舆论引导。网络评论员在了解舆情的同时,采取跟帖、评论等方式,对网络上出现的不良信息和观点进行正面引导。一旦遇到重大突发性事件,应该根据网络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采取各种方式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采取各种形式,对形成舆论的基本事实、对网民的各种评论进行评论和反评论。

完善舆论引导机制程序,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篇2

心得体会: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思考(最新)

当前,随着网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网民规模的持续扩大,西方敌对势力把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转向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接关系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X总书记2018年8月21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这为新时代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指明了方向。

1.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网络。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巩固我们党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同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各级党组织要强化政治担当,顺应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新要求,坚决抵制、批驳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在网络空间的渗透和传播,始终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妥善做好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的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切实将党管意识形态、党管网络原则落到实处。

当前,网络信息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需要整体性思维。X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提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X:《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6日)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不仅要诉诸法律,而且要诉诸政治、道德、文化;
网络空间的生态文明不仅要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去滋养修复,而且要吸收古往今来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要处理好总结经验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创新不仅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也包括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就是要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制度创新就是在遵循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实践和网络发展的新特点积极调整变革工作流程和方法,赢得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主动权;
技术创新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探寻意识形态安全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意识形态安全奠定技术基础。

X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X:《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必须把人民放在首位,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把解决思想理论问题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正确把握人民群众思想认识的实际状况,充分研究人民群众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面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如何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X总书记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出发,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新要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在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主阵地的今天,谁拥有了网络意识形态的主导权,谁就拥有了塑造人心、传播价值理念、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的主动权。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动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认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真正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价值主体性的确立,精神独立性的生成,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独立性的高扬,首先需要一个国家和民族构建体现自身意志特性的话语体系,特别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对于我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X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作用,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根据这一要求,在网络空间,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努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让广大网民真正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使网络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同向而行,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同心共振,从而增强网络空间抵御和消解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能力,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的潜在威胁。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近年来,党中央就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办法要求,各级党委也采取了许多有力的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一段时间里,有些党员干部对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突发性事件、热点性事件、焦点性事件,反映不够敏锐,认识不够深刻,应对不够及时、措施不够有力,甚至有些人在西方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有意“去意识形态化”,回避意识形态斗争,不敢担当,不愿亮剑,明哲保身,充当“开明绅士”,给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大力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旗帜鲜明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思想判断力、辨析力,提高开展网络意识相态斗争的工作能力,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增强责任担当,努力做到履职尽责,主动担负起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大使命。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既要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者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巡视监督进一步建立和落实网络“把关人”责任,充分发挥网络“把关人”的作用,筑牢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坚强堡垒,努力开创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努力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法治是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基本手段,是保证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保证。随着网络空间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大量涌现,抖音、快手、小视频等新的传播手段层出不穷,有些人利用这些新手段传播低俗文化、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有害影音,对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X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X:《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将网络空间治理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依法开展网络空间治理,建立健全相关网络法律法规,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防止和抵御不良意识形态渗透,营造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让网络空间有法可依,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完善舆论引导机制程序,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篇3

多方发力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赵佳寅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年(卷),期】2019(000)009

【摘要】通过加强党委对网络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大政府部门对网络安全工作的管理力度,提高公安情报部门侦查能力素质,推动司法部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汇集社会力量形成网络治理合力,从而实现强化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目标.

【总页数】2页(44-45)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综合治理;政府

【作者】赵佳寅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4

【相关文献】

1.核心·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安全r——明确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意义 [J], 于建玮; 赵丽丽

2.孙金龙在兵团党委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切实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孔星隆李新明出席 [J],

3.推进“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 [J], 王善英

4.从邓小平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的路径选择 [J], 杨越明

5.审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一种独特视角——评卜建华著《当前社会思潮的传播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J], 冯刚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推荐访问:意识形态 范本 舆论 完善舆论引导机制程序 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范本(3篇) 完善舆论引导机制程序 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完善舆论引导机制程序 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稳定